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重质馏分油分子层次组成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壮 王源 +6 位作者 杨哲 徐伟 周鑫 赵辉 陈小博 杨朝合 林扬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70,共9页
随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原油分子组成预测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构建快捷、准确性高等优点。然而,石油馏分分子层次信息标签获取困难,难以满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商业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 随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原油分子组成预测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构建快捷、准确性高等优点。然而,石油馏分分子层次信息标签获取困难,难以满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商业流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与GC-MS×MS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建立足够规模的训练数据库。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建立了重质馏分油分子层次结构组成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炼油厂易测得的油品物理化学性质为输入,分子层次结构信息为输出,针对某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分子组成预测,通过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方法对模型进行可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重质馏分油分子组成预测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油品分子层次结构信息,目标装置原料分子组成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该模型不仅可对其他炼化装置的原料油性质进行软测量,也可为石油分子层次模型的开发提供准确的重油原料分子信息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分子组成 深度学习 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解释 分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9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继锋 温德荣 +2 位作者 Liang Xiangcheng 梁相程 魏登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6,共4页
考察了不同物化性质及孔结构的载体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以及浸渍液的配制和浸渍方法对金属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孔容和比表面积较大 ,堆密度大 ,且孔分布集中的载体 ;改进浸渍液的配制方法 ,优化其化学组... 考察了不同物化性质及孔结构的载体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以及浸渍液的配制和浸渍方法对金属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孔容和比表面积较大 ,堆密度大 ,且孔分布集中的载体 ;改进浸渍液的配制方法 ,优化其化学组成 ;在浸渍金属溶液前采用预浸工艺等 ,可改善载体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明显提高催化剂的脱氮加氢性能。小试定型及工业放大的催化剂 3996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大、孔分布集中、金属分布均匀、堆密度适中、强度好、活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 2 0 0mL小型加氢装置上进行了 2 0 0 0h稳定性试验 ,结果表明 ,3996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瓦斯油 加氢精制 加氢脱氮 催化剂 重质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馏分油中硫化物分离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根权 夏道宏 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简要介绍了重质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方法 :氧化还原法和色谱法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氧化还原法通过将极性弱的硫化物氧化成极性强的亚砜或砜后再进行分离、还原 ,其关键在于氧化剂的选择性。利用氧化还原法可得到纯度较高... 简要介绍了重质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方法 :氧化还原法和色谱法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氧化还原法通过将极性弱的硫化物氧化成极性强的亚砜或砜后再进行分离、还原 ,其关键在于氧化剂的选择性。利用氧化还原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硫化物 ,但回收率很低 ,且不同硫化物的回收率相差较大。色谱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利用具有选择性的配位剂对吸附剂进行改性 ,选择合适的冲洗剂 ,对硫醚、某些含硫多环芳烃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但难以将一些端位含硫多环芳烃与稠环芳烃分开。色谱法与其他分离方法联合使用 ,能够有效地分离重质馏分油中的硫化物。分离得到的硫化物可利用GC FPD、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硫化物 分离 富集 氧化 还原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3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和器外再生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振光 颜志茂 刘守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3-36,共4页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 393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先后进行了劣质直馏蜡油和焦化蜡油的混合原料及劣质柴油生产军用柴油的加氢精制工业应用试验。试验期间该批 3936催化剂在淄博恒基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 393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先后进行了劣质直馏蜡油和焦化蜡油的混合原料及劣质柴油生产军用柴油的加氢精制工业应用试验。试验期间该批 3936催化剂在淄博恒基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器外再生。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393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既适用于劣质蜡油的加氢处理 ,也适用于劣质柴油精制以生产清洁燃料。同时也表明国内加氢催化剂器外再生技术日益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催化剂 工业规模 器外再生 重质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龙义成 郎纫赤 陆婉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4,共6页
采用Pd^(2+)/硅胶络合薄层色谱制备分离重质馏分油中的硫化物,用质谱、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模拟蒸馏等方法鉴定了硫化物的结构.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处理重质馏分油溶剂脱蜡脱油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文中 王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0,共4页
以加氢处理重质馏分油为原料,通过不同溶剂组成、预稀释和冷点稀释工艺试验,找出最佳溶剂组成和稀释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行溶剂脱蜡脱油工艺流程优化。综合考虑脱蜡温差、滤速、脱蜡油和脱油蜡的收率,提出了两段脱蜡两段脱油滤液循环工艺... 以加氢处理重质馏分油为原料,通过不同溶剂组成、预稀释和冷点稀释工艺试验,找出最佳溶剂组成和稀释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行溶剂脱蜡脱油工艺流程优化。综合考虑脱蜡温差、滤速、脱蜡油和脱油蜡的收率,提出了两段脱蜡两段脱油滤液循环工艺是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溶剂脱蜡脱油 含油量 滤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勇 田然 +3 位作者 陈世安 赵文辉 刘彦峰 吴显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1-405,共5页
考察了不同助剂及助剂加入量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独特方式添加的助剂,起到了调变载体表面性质,特别是表面酸性的作用,催化剂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分布集中和酸性适中等特点。当助剂质量分数... 考察了不同助剂及助剂加入量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独特方式添加的助剂,起到了调变载体表面性质,特别是表面酸性的作用,催化剂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分布集中和酸性适中等特点。当助剂质量分数为3%左右时,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值。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达到相同产品质量下,研制剂的反应温度比参比剂低4℃,1500h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晓彦 赫丽娜 +3 位作者 安谧 史得军 陈泱 田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铝、钙、铁、钾、镁、锰、钼、钠、镍、铅、钒和锌的方法,采用干法灰化和酸消解法对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进行试样前处理,优化了实验条件,确定了方法...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痕量金属铝、钙、铁、钾、镁、锰、钼、钠、镍、铅、钒和锌的方法,采用干法灰化和酸消解法对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进行试样前处理,优化了实验条件,确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通过不同检测方法对比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考察了方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40 mg/kg,各待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为重质馏分油、渣油及原油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馏分油 渣油 原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 痕量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重质馏分油作蒸汽裂解装置原料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万书宝 代跃利 +1 位作者 张永军 汲永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共4页
应用小型蒸汽裂解模拟试验装置对加氢尾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减一线油、减二线油等重质馏分油的裂解性能进行评价,考察水油质量比为0.8时裂解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乙烯收率逐渐增大,丙烯收率逐渐减小... 应用小型蒸汽裂解模拟试验装置对加氢尾油、常二线油、常三线油、减一线油、减二线油等重质馏分油的裂解性能进行评价,考察水油质量比为0.8时裂解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乙烯收率逐渐增大,丙烯收率逐渐减小,双烯(乙烯+丙烯)收率和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收率先增大后减小,在810℃时达到最大;加氢尾油的目的产物(乙烯、丙烯、丁二烯)收率最高,裂解性能最好,常二线油、常三线油次之,减一线油和减二线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重质馏分油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GBC模型的煤液化油临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学锋 朱肖曼 +2 位作者 史士东 赵渊 李伟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12,共7页
针对传统基团贡献法和半经验关联式未考虑煤液化油分子中基团键相互作用和缺乏适合其重质馏分油临界性质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基团键贡献耦合模型(ANN-GBC),采用3层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数由煤液化油包含的45个基团键和... 针对传统基团贡献法和半经验关联式未考虑煤液化油分子中基团键相互作用和缺乏适合其重质馏分油临界性质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基团键贡献耦合模型(ANN-GBC),采用3层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数由煤液化油包含的45个基团键和常压沸点共46个,隐含层最佳神经元数通过试差法优化确定为40,临界性质作为输出层,研究了煤液化油15个窄馏分的临界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对20种模型化合物进行了ANN-GBC模型的校核与验证,其计算值与理论值偏离相对误差在2.5%以下,相关系数0.999 6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推算和精准辨识同分异构体的功能。结果表明:煤液化油的临界温度、临界体积均随蒸馏切割温度升高而升高,临界压力随馏分蒸馏切割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模型预测值与半经验关联式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各馏分段不同组成物质的含量差异导致了个别结果的跳跃。该模型不仅揭示了煤液化油临界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其他复杂体系临界性质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煤液化油 重质馏分油 窄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处理USY二次孔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董松涛 李宣文 +3 位作者 李大东 石亚华 聂红 康小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研究了氧化钠含量不同Y型分子筛水热处理形成二次孔的规律.结果表明,NH4NaY升温至650℃,分子筛处于介稳态,其比表面积、孔容等均显著低于NaY.红外研究未发现脱铝及其他物种生成,通入水蒸气后,有脱铝过程发生,但其比表面积、孔容等大幅增... 研究了氧化钠含量不同Y型分子筛水热处理形成二次孔的规律.结果表明,NH4NaY升温至650℃,分子筛处于介稳态,其比表面积、孔容等均显著低于NaY.红外研究未发现脱铝及其他物种生成,通入水蒸气后,有脱铝过程发生,但其比表面积、孔容等大幅增加,总孔容也大于NaY;进一步处理上述参数又有降低.这种变化被归结为升温形成的具有强电子亲和势的质子在高温下和骨架氧发生强相互作用,造成骨架扭曲、松弛或断裂,而有Na+存在的方钠石笼则保持相对稳定.在高温水热合成条件下,可能以稳定的方钠石笼为单位进行结构重排,骨架脱铝形成的非骨架铝和无定形氧化硅物种的存在,抑制了分子筛按照原始NaY的结构愈合,只能形成具有破损方钠石笼(缺陷)的八面沸石结构,这可能是二次孔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处理 二次孔 介稳态 孔径分布 形成规律 重质馏分油 USY Y型分子筛 催化剂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氮渣不需分离的液态有机脱氮剂和脱氮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12
作者 苟爱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国家发明专利 脱氮剂 液态 分离 重质馏分油 后续加工 碱性氮化物 专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4-374,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和渣油加氢裂化—热裂化组合处理方法。该方法如下:煤焦油经减压蒸馏后,得到轻质煤焦油和重质煤焦油;轻质煤焦油和渣油混合后进行加氢裂化反应,所得加氢裂化流出物经分离后得到气体和液相产物,液相产物分馏...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和渣油加氢裂化—热裂化组合处理方法。该方法如下:煤焦油经减压蒸馏后,得到轻质煤焦油和重质煤焦油;轻质煤焦油和渣油混合后进行加氢裂化反应,所得加氢裂化流出物经分离后得到气体和液相产物,液相产物分馏得到汽油、柴油、减压瓦斯油和尾油;加氢裂化得到的尾油与重质煤焦油一起在超临界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热裂化反应,反应得到裂化气、轻质馏分油、重质馏分油和裂化残渣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加氢裂化反应 热裂化反应 轻质馏分油 重质馏分油 液相产物 煤焦油 减压瓦斯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4
作者 郑宁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59,共1页
近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3项成果分别为一种双微孔一介孔复合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一种含分子筛的馏分油加氢脱酸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一种重质馏分油深度加氢预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石油 专利授权 科研成果 发明 加氢裂化催化剂 复合分子筛 重质馏分油 化工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7-787,共1页
关键词 加氢处理催化剂 制备方法 铵盐 重质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