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游记》重译者行为模式解读
1
作者 刘深强 刘珍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前译对重译产生影响甚至引发重译者焦虑是翻译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现象。继阿瑟·韦利(Arthur Waley)之后的《西游记》重译者都面临着如何回应《猴:中国民俗故事》这部经典译本以及如何超越这部前译本的问题。余国藩、詹纳尔(W.J.F.Jen... 前译对重译产生影响甚至引发重译者焦虑是翻译实践中不可忽视的现象。继阿瑟·韦利(Arthur Waley)之后的《西游记》重译者都面临着如何回应《猴:中国民俗故事》这部经典译本以及如何超越这部前译本的问题。余国藩、詹纳尔(W.J.F.Jenner)以及蓝诗玲(Julia Lovell)作为三位较具影响力的重译者,在翻译《西游记》时分别采用了达耶蒙式、苔瑟拉式以及克里纳门式修正模式,以此建构重译本的文学价值。采用以上重译模式与三位译者的学者型译者、政府机构型译者以及市场型译者的角色化历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的焦虑 译者角色化 重译行为模式 《西游记》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