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的再认识
1
作者 周亨元 《现代法学》 1988年第5期17-20,共4页
(一) 正确理解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涵义,是正确贯彻执行这一原则的前提条件。所以首先应当阐明它的确切涵义。我个人理解,所谓重证据不轻信口供,是说我们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认定案情或判处案件,都必须重视和依靠证据,事实,以此来作为认... (一) 正确理解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涵义,是正确贯彻执行这一原则的前提条件。所以首先应当阐明它的确切涵义。我个人理解,所谓重证据不轻信口供,是说我们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认定案情或判处案件,都必须重视和依靠证据,事实,以此来作为认定案情和判决案件的根据。为此,就必须重视和依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决不能轻易相信被告人的口供(包括供述和辩解),以口供作为认定案情和判决案件的根据。换句话说,就是在认定案情和判处案件时,要特别注重事实,注重反映案件事实的其他证据材料,而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被告人的口供上。为此,就要着重于对其他证据材料的收集,而不是着重于获取被告人的口供。那么,口供算不算证据?有的同志提出,既然提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似乎口供就不在证据之列。有的同志甚至明确提出,被告人的口供没有证据意义。应该说,这样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从形式看问题,把口供和证据对立起来。被告人的口供,当然算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1条明确规定,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证据种类之一。被告人的口供经过查证属实,也同样可以作为司法人员认定案情、判决案件的一种根据。法律上把口供从证据中单独提出来,与之相提并论,并不是把口供排斥在证据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口供 不轻信口供 证据材料 证据 刑事诉讼法 证据种类 贯彻执行 正确理解 调查研究 审查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
2
作者 钟永年 王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56-60,共5页
在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中,受贿案件在已查获案件中占很大比例。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研究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确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揭示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提出对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方法,从而探讨这类案件保证... 在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中,受贿案件在已查获案件中占很大比例。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研究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确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揭示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提出对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方法,从而探讨这类案件保证办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案件 初供 翻供 串供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应有统一见解
3
作者 张积成 《现代法学》 1985年第4期51-51,共1页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最近看了几本书,讲法很不一致,如唐永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概论》(群众出版社版)中讲有八条原则;邓崇范的《刑事诉讼法概论》(吉林出版社版)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 回避原则 不轻信口供 概论 见解 出版社 辩护制度 证据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