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充分发挥了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推动...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充分发挥了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甘南牧工商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林业在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补生态功能区 退耕还林 措施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浩 《草业与畜牧》 2011年第11期29-31,34,共4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具有很高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生态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将对控制该区域湿地萎缩、减轻草地生态压力、保护森林资源、增加对黄河水资源的补给产生巨大作用,对改...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具有很高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生态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将对控制该区域湿地萎缩、减轻草地生态压力、保护森林资源、增加对黄河水资源的补给产生巨大作用,对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生态功能 生态优势 生态效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翔舜 魏金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保存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指标体系估算表明,本区域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补给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约318.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保存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指标体系估算表明,本区域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补给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约318.1亿元。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育生态过程和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水源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燕守广 沈渭寿 +1 位作者 邹长新 张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共4页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和管理,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和管理,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非常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本文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和生态补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风险及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雪雁 苏慧珍 +3 位作者 何小风 介永庆 母方方 薛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4-1133,共10页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②农户大多遭受多重风险的冲击,其生计风险多样化指数为4.12,面临家人患病与自然灾害、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家人患病与建房开支等风险组合冲击的家庭较多;③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经济示范区高于重点保护区和恢复治理区;④农户生活满意度除受子女学费开支、草场/耕地质量下降、人畜饮水困难、家人去世开支、生态政策等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家人患病风险的持续时间以及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生计方式多样化程度的影响外,受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自然灾害与子女就业困难及生计风险的综合严重性程度与综合持续性程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提出防范生计风险、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风险 生活满意度 甘南黄河水源 重点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价值核算的生态补偿研究——以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燕守广 邹长新 +1 位作者 沈渭寿 张慧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非常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破坏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非常重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不仅是保护的主要对象,而且通常还是区外受益区经济利益的关切点,以主导生态功能价值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依据,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例进行了研究,对主导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和价值评价,从理论核算价值上,提出了若尔盖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主导生态功能 生态 若尔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温煜华 王乃昂 严欣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45-1453,共9页
在分析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划定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空间... 在分析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划定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空间分析、叠加分析技术将黄河水源补给区分为生态红线区、生态黄线区和生态绿线区,最终确定了各区的生态保护重点及管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38.4%,主要分布在玛曲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的源头、甘南临夏两州农牧交错带和白龙江沿岸地区。生态红线区应该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各种开发活动。生态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39.1%,主要分布在临夏州南部,甘南州西北部和南部,因其生态战略地位重要,以生态修复和治理为重点,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22.5%,主要分布在临夏州的北部和甘南州的中部,这些地区可进行适度开发,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生态弹性力 生态敏感性 黄河重要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8
作者 王姝 李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将甘南州5县1市划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基于新的功能定位,分析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在经济、生态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城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黄河水源 生态功能 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主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的修复思路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草原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农业自然资源的主体。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好草地生态环境,是该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提出了草原植被修复的思路。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生态功能 修复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齐静 袁兴中 +1 位作者 刘红 邓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256-260,266,F0003,共7页
[目的]揭示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为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择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碳固定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 [目的]揭示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为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择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碳固定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评估模型。[结果](1)10a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等级面积增加了386.14km2;(2)各单项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功能高等级面积增加了4 016.4km2,土壤保持功能高、较高和中等级面积分别增加了516.2km2,2 825.9km2和2 493.8km2;(3)空间分布显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开县北部、巫山县北部,奉节县南部以及长江干流支流两岸和区内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脊(呈带状分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长寿、垫江、梁平地势较平缓地区和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地势陡峭、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结论]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10a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保持功能、固碳功能总体较差,但两者呈上升趋势,好转区域主要集中于季节性水位淹没形成新生湿地的长江干流沿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三峡库 水源涵养重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计风险多维感知及影响因素--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艳艳 赵雪雁 +1 位作者 兰海霞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0-1824,共15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任务,农户作为该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主体,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冲击,其对生计风险的多维感知不仅会影响其生产行为决策,更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急需准确地...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任务,农户作为该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主体,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冲击,其对生计风险的多维感知不仅会影响其生产行为决策,更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急需准确地了解农户的生计风险多维感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生计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借鉴。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多维度生计风险感知测量框架,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家庭发展需求风险、健康风险、社会风险,且重点保护区农户面临环境风险、家庭发展需求风险、政策风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恢复治理区和经济示范区农户。②农户对家庭发展需求风险的熟悉性、自愿性、持续性感知均最高,对健康风险的恐慌性、严重性及可能性感知均最高,对社会风险的可控性感知最高。其中,重点保护区农户对政策、市场及健康风险的可控性感知均高于其他区域。③人力资本对可能性感知、严重性感知、恐慌性感知、熟悉性感知产生了显著影响;物质资本对自愿性感知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农户防范生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风险感知 甘南黄河水源 重点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强强 赵荣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7-396,407,共11页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者关系,采用响应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分析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9年,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历经了“良好—下降—有限恢复”。人地关系综合状态体现出“中高度宽松—中轻度紧张—中高度紧张”的演变特征,且区域分异明显,牧区、半农半牧区人地关系较农区趋紧。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效应体现出显著的时空演变特征。时间演变方面,体现为“胁迫效应”减弱—“促进效应”递减—“胁迫效应”增强。空间演变方面,合作市体现出“胁迫效应”减弱向“促进效应”增强变化;临夏、和政和积石山3县由2015年前的“促进效应”变为“促进效应”减弱;康乐、临潭、卓尼、玛曲、碌曲和夏河6个县表现出“促进效应”减弱向“胁迫效应”增强。畜牧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成为影响人地关系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关系。[结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且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未来应重点从区域畜牧业绿色转型与农牧民生计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实现人地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甘南黄河水源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 被引量:27
13
作者 邓伟 刘红 +4 位作者 李世龙 袁兴中 张跃伟 李波 齐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8,共9页
借助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4种生态系统服务建立评估模型,对2000—2010年重庆市域内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下称三峡重要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重要区(下称秦... 借助遥感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4种生态系统服务建立评估模型,对2000—2010年重庆市域内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重要区(下称三峡重要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重要区(下称秦巴重要区)和都市区"四山"生态屏障重要区(下称"四山"重要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三峡重要区4种生态系统服务均呈增强趋势.2秦巴重要区内,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总体较好,并且持续增强;固碳功能有所减弱,该时段内固碳功能高等级面积减少了931.90 km2.3"四山"重要区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有所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固碳功能略有减弱.4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以中和较高等级分布为主,空间差异较大,异质性明显.生态系统服务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渝东北秦巴山区以及中西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脊;市域中部长寿、垫江、涪陵等区县生态系统服务相对较弱.10 a间,重庆市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变好趋势,但局部地区有所减弱,主要表现为秦巴和"四山"重要区固碳功能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时空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12
14
作者 李月臣 刘春霞 +3 位作者 闵婕 王才军 张虹 汪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保持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营养物质保持四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度重要以上地区的面积比达到了15%以上;极重要地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2)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面积比为68.80%;土壤保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万州及其东北部地区。(3)水源涵养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为极重要地区;极重要区沿江河呈带状分布,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沿江河呈环带状分布。(4)营养物质保持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其次是极重要区;极重要区基本呈条带形分布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脉及江河两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的面积占到了研究区总面积的近50%;极重要区基本沿主要江河两侧第一层分水岭和西部平行岭谷区的山脊呈条带形分布;高度重要区基本分布在极重要区两侧层环带形分布,少部分零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营养物质保持 三峡库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8
15
作者 邹长新 徐梦佳 +1 位作者 高吉喜 杨姗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3,共6页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提出的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对于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生态胁迫和生态结构与功能2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2000、2005和2010年生态系统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区对全国重要生...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提出的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对于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生态胁迫和生态结构与功能2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2000、2005和2010年生态系统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区对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识别生态安全状况呈恶化趋势的区域,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指数相对较高,土壤保持重要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重要生态功能区总体生态安全状况呈下降趋势,比较显著的变化包括洞庭湖洪水调蓄重要区和藏东南山地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明显,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重要区的生态安全指数值最小且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重要生态功能 生态安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生态功能区典型生态服务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9
16
作者 韩永伟 高馨婷 +2 位作者 高吉喜 徐永明 刘成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86-2992,共7页
科学评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是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对促进重要生态功能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生态服务的空间转移特性,探索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典型生态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 科学评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是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对促进重要生态功能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生态服务的空间转移特性,探索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典型生态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洪水调蓄等典型生态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指标体系中,影响水源涵养服务的主要是土壤质地和降水量;影响土壤保持服务的主要是植被覆盖度和丰富度指数;影响防风固沙服务的主要是植被覆盖度和大风时速;影响生物多样性服务的主要是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影响洪水调蓄服务的主要是湿地容积和降水量。土壤、植被、地形和气候等生态因子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典型生态服务产生与发挥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生态服务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辐射效益 被引量:22
17
作者 韩永伟 拓学森 +1 位作者 高吉喜 高馨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185-5193,共9页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流动特征是加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基础。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流动特性,探索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辐射效益的概念与内涵,并利用2006年7月TERRA-1MODIS250m×250m分辨率NDVI数...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流动特征是加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基础。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流动特性,探索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辐射效益的概念与内涵,并利用2006年7月TERRA-1MODIS250m×250m分辨率NDVI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风蚀输沙率模型和沙尘空间传输模型,评估了黑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功能的辐射效益。结果表明:(1)2006年黑河下游重要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总量达到14990万t,低覆盖度草地防风固沙量最高,占总量的80%以上,灌木林的防风固沙量其次,占总量的12.5%,有林地的防风固沙量最小,仅为320万t;(2)不同植被类型的防风固沙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单位面积有林地的防风固沙能力最强,为22695t/km2,灌木林其次,低覆盖度草地的防风固沙能力最低;(3)区域生态系统对粒径介于10μm和20μm之间的沙尘固定功能的辐射范围可以达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15个省(市、区),辐射面积达115.3万km2;区域生态系统对粒径介于20μm和400μm之间的沙尘固定功能的辐射范围包括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两个行政区域,辐射面积为5.2万km2;(4)研究区生态系统可以减少下风向区域的风沙量为5996万t,防风固沙功能的直接辐射效益达89.94亿元,是该区当年GDP的8.6倍。内蒙古自治区享受到的辐射效益最大,达30.40亿元,上海市享受到辐射效益最小,为0.10亿元,仅占总辐射效益的0.11%。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 服务功能 辐射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丹 邹长新 +1 位作者 高吉喜 林乃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4-179,共6页
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于保护中国大江大河源头区及水源补给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生态系统状况指数为指标,通过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 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对于保护中国大江大河源头区及水源补给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生态系统状况指数为指标,通过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变化态势。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为主。2000-2010年,三江源区和若尔盖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好转,甘南区、祁连山区和南岭山地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基本稳定大小兴安岭区、长白山区和阿尔泰山地区生态系统状况整体表现为轻度退化。大小兴安岭区退化面积占该区面积的比例最大,为42.54%;三江源区和祁连山区退化面积比例较小,分别为6.26%和6.93%。大小兴安岭区、长白山区和南岭山地区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主,阿尔泰山地区以中度和重度退化为主,甘南区以轻度退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 水源涵养 生态系统状况指数 退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24
19
作者 牛叔文 李永华 +1 位作者 马利邦 孙红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甘肃省地域跨度大,自然地理背景复杂,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生态重要性的定量评价困难。该文基于分区评价单元内各类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来核算其生态服务价值,并把这种服务价值作...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甘肃省地域跨度大,自然地理背景复杂,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生态重要性的定量评价困难。该文基于分区评价单元内各类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来核算其生态服务价值,并把这种服务价值作为生态重要性的依据来划分生态保护区域。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核算了森林、草地、荒漠、农田、湿地和城市6大类生态系统在气体和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产品产出、文化娱乐7个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全省84个评价单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明显,较好地表现了各地区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分区指向,其结果可为省级主体功能分区提供基本依据。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在完善主体功能分区中是值得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 生态系统的重要 生态服务价值 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加明 张贞明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9-11,共3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在维系黄河安危和整个流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甘南黄河上游水源区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屏障建设尤为重要。本文指出了黄河上游甘南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并...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在维系黄河安危和整个流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甘南黄河上游水源区的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屏障建设尤为重要。本文指出了黄河上游甘南水源补给区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