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FN多肽真核表达载体pCH510衔接化疗治疗小鼠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波 冯作化 +1 位作者 张桂梅 李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 :研究肿瘤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是否提高疗效 ,以及二者衔接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 方法 :采用瘤细胞接种建立小鼠肿瘤模型 ;通过基因转染 ,观察 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所形成的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肿瘤化疗后立即进行pCH5 1... 目的 :研究肿瘤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是否提高疗效 ,以及二者衔接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 方法 :采用瘤细胞接种建立小鼠肿瘤模型 ;通过基因转染 ,观察 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所形成的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小鼠肿瘤化疗后立即进行pCH5 10转染的抑瘤效果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小鼠体内注射化疗药物后 ,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激活功能的影响 ;采用细胞计数的方法 ,观察化疗药物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动力学 ;另外小鼠肿瘤化疗后第5天进行pCH5 10转染 ,观察抑瘤效果。结果 :转染pCH5 10对不同接种量形成的小鼠肿瘤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并呈负相关。化疗药物可使免疫细胞代谢降低 ,活化受阻 ,在化疗后第 3天免疫细胞数降至最低 ,约 10d左右恢复正常 ;化疗后立即连续 10d转染 pCH5 10质粒 ,疗效没有增强 ;化疗 5d后 ,再连续 15d转染 pCH5 10质粒 ,则疗效明显增强。 结论 :化疗后转染 pCH5 10质粒 ,对小鼠肿瘤治疗效果更好 ,但由于化疗既降低免疫细胞数量 ,又抑制其功能 ,化疗后立即转染pCH5 10质粒是不恰当的 ,并且转染治疗时间不宜过短。pCH5 10、化疗和化疗 +pCH5 10三者对肿瘤不同抑制特点的比较显示化疗具有两面性 ,既抑瘤又促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H510质粒 基因转染 化疗 肿瘤 小鼠 重组fn多肽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SE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小鼠抗肝癌免疫的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欣伟 隋延仿 +5 位作者 李增山 曲萍 叶菁 武文 董海龙 张秀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真核表达载体 ,并通过体内转染 ,观察其诱导抗小鼠肝癌的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SE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使其表达SEA分子。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体内转染 ,观察其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 目的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真核表达载体 ,并通过体内转染 ,观察其诱导抗小鼠肝癌的免疫效应。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SE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使其表达SEA分子。通过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体内转染 ,观察其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用51 Cr释放法测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动物脾淋巴细胞杀伤H2 2 细胞的活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SEA真核表达载体 pLXSN SEA ,体内转染 pLXSN SEA的荷瘤小鼠肿瘤明显缩小 ,生存期延长 ,4 10小鼠肿瘤完全消退 ,且长期无瘤生存。CTL杀伤活性实验表明 ,瘤区内转染pLXSN SEA可诱导强烈的CTL杀伤效应 ,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超抗原SEA体内转染对肿瘤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SEA基因表达载体 肝癌 超抗原 肝癌 CTL 免疫效应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建中 卢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R3.1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CR-K12;PCR扩增GFP基因,将GF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pCR-K12中... 目的: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人疱疹病毒8型K1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将人疱疹病毒8型(HHV-8)K12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R3.1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CR-K12;PCR扩增GFP基因,将GF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pCR-K12中K12上游的KpnI和EcoRI位点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的酶切鉴定符合预期结果,此重组质粒中的K12与GFP融合表达并受上游启动子pCMV控制。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CR-GFP-K12已构建成功,为研究K12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人疱疹病毒8型 K12基因 重组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阿尔茨海默病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
作者 何颖 黄力 +3 位作者 章亚男 黎怀星 陈蕊雯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将淀粉样蛋白 N端的抗原表位基因以 4种不同的组合与小鼠 Ig G重链区基因融合 ,构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组质粒。方法 :通过 RT- PCR技术从小鼠脾组织中克隆 Ig G重链区 c DNA,将柔性接头与抗原表位基因序列设计在 5′端引物中 ,... 目的 :将淀粉样蛋白 N端的抗原表位基因以 4种不同的组合与小鼠 Ig G重链区基因融合 ,构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组质粒。方法 :通过 RT- PCR技术从小鼠脾组织中克隆 Ig G重链区 c DNA,将柔性接头与抗原表位基因序列设计在 5′端引物中 ,然后以克隆出的小鼠 Ig G重链区 c DNA为模板 ,用 PCR法克隆出由柔性接头将抗原表位和 Ig G重链区基因融合在一起的序列 ,并插入到 p VAX质粒载体中。结果 :扩增出来的 4种不同组合的抗原表位基因和 Ig G重链区基因融合序列大小分别为 999、1 0 2 0、1 0 0 5、1 0 2 6 bp,均与 Gen Bank上登录的相符 ;p VAX重组质粒酶切结果表明融合基因正确地插入到 p VAX载体中 ,全自动测序亦显示抗原表位基因和 Ig G重链区基因为所需基因 ,接头序列也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抗阿尔茨海默病的 4种表位基因 - Ig G重链区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重组表达载体 抗原 基因序列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hCG-CTP/pcDNA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5
作者 张力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克隆并表达 βhCG CTP基因片端 ,探讨采用 βhCG CTP基因片段免疫小鼠进行免疫避孕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含有 βhCG CTP基因片段 ,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 ,利用脂质体介导将pcDNA3 ... 目的 克隆并表达 βhCG CTP基因片端 ,探讨采用 βhCG CTP基因片段免疫小鼠进行免疫避孕的可能性。 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含有 βhCG CTP基因片段 ,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 ,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 ,利用脂质体介导将pcDNA3 /βhCG CTP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染到COS 7细胞 ,免疫组化法检测 βhCG CTP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经EcoRⅠ、BamHⅠ双酶切和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预期设计完全一致 ;利用脂质体介导将pcDNA3 /βhCG CTP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导入COS 7细胞 ,获得了 βhCG CTP的瞬时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 βhCG CTP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βhCG CTP ,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正确表达 ,表达产物 βhCG CTP能够被抗 βhCG抗体所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羧基末端37 重组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luc-hKOR-pcDNA3.1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雅林 白波 +3 位作者 陈京 刘有旺 刘海青 路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78-2080,共3页
目的:构建与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融合的人κ型阿片受体(kappa opioid receptor,KOR)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人KOR与其它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质粒pcD-NA3.1-hKOR为模板,PCR方法扩增人KO... 目的:构建与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融合的人κ型阿片受体(kappa opioid receptor,KOR)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人KOR与其它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质粒pcD-NA3.1-hKOR为模板,PCR方法扩增人KOR。扩增的人KOR用NotⅠ和XhoⅠ双酶切,同时用这2种酶双酶切质粒pRluc-pcDNA3.1。然后将这2种酶切产物按常规方法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挑取菌落培养,提取质粒,然后进行酶切鉴定,最后进行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胎肾(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HEK29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扩增出了1条约1.2kb的片段,与预期的人KOR大小相符,质粒酶切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Rluc-hKOR-pcDNA3.1被切成2条片段,其中1条为pRluc-pcDNA3.1载体大小,另1条为目的片段大小。经测序鉴定,序列与GenBank(NM_000912)中的序列高度同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阿片受体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结论:构建成功了pRluc-hKOR-pcDNA3.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此表达载体可用于检测人KOR与其它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阿片样 κ 重组表达载体 HEK29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釉原蛋白编码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ecTaq2A-AMG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爱玲 徐琛蓉 +3 位作者 章锦才 钟良军 殷春一 赵川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构建人釉原蛋白 (AMG)编码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ecTaq2A_AMG。方法 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AMG完整分泌肽编码区。将扩增产物与PsecTaq2A分别用BamHI和XholI行双酶切 ,将获取的AMG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双酶切后的PsecTaq2A ,构建重组... 目的 构建人釉原蛋白 (AMG)编码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ecTaq2A_AMG。方法 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AMG完整分泌肽编码区。将扩增产物与PsecTaq2A分别用BamHI和XholI行双酶切 ,将获取的AMG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双酶切后的PsecTaq2A ,构建重组质粒PsecTaq2A_AMG ,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①PCR扩增产物经 1 5 %琼脂糖凝胶电泳 ,可见大小约 5 19bp的特异性条带 ,与预期结果一致。②重组克隆PsecTaq2A_AMG酶谱分析与预期结果一致 ,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的人釉原蛋白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用此方法可成功构建AMG编码区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ecTaq2A_A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釉原蛋白 重组质粒 编码区基因表达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淑萍 孙世琪 +2 位作者 莫亚霞 胡永浩 郭慧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扩增后进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对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进行PCR鉴定并测序。用脂质体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并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重组表达载体 pVAX-VP0VP1VP3构建和表达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MAGE-A1/EGFP质粒转染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
9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2 位作者 刘虹 曹水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 目的:应用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AGE-A1/EGFP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s)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 细胞免疫。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AGE-A1/EGFP,体外电转染该质粒入D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和胞内染色法LDH法比较转染前后DCs在蛋白表达、细胞成熟度和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能力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pMAGE-A1/EGFP 真核表达质粒,电穿孔法导入DCs后观察到MAGE-A1与EPFG实现等效表达,分别为8.8%±0.9%和8.47%±0.78%。 pMAGE-A1/EGFP转染的DCs表面CD86、CD40L和CD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DCs的成熟度增加;同时表达的MAGE-A1 蛋白可与小鼠来源抗MAGE-A1的单抗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扩增,当再次接触 MAGE-A1抗原时大量分泌IFN-γ。结论:pMAGE-A1/EGFP转染的DCs不仅能在体外诱导MAGE-A1特异性T细胞免疫,还可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快速检测,为临床开展MAGE-A1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载体 树突状细胞 MAGE-A1 EGFP 特异性T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抑癌基因p53鸡的研究
10
作者 李鹏姗 雷雪芹 +7 位作者 徐廷生 王攀林 宋祯 李振红 史明艳 韦光辉 张广平 李俊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1,共8页
【目的】探索MAR调控序列对外源人抑癌基因p53在转基因鸡体内整合稳定性的影响,为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脂质体包埋法,将pEGFP-N1-p53/MA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 【目的】探索MAR调控序列对外源人抑癌基因p53在转基因鸡体内整合稳定性的影响,为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脂质体包埋法,将pEGFP-N1-p53/MA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测转染含人野生型p53基因的Hep3B细胞形态及超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显微注射法将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载体注入鸡X期胚盘的明区和暗区,制备G0代转基因鸡。以EGFP为报告基因,人工授精法制备G1代转基因鸡,对G0代和G1代鸡体外源基因p53进行PCR检测,并对G1代转基因鸡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结果】转染含人p53基因重组载体的Hep3B细胞明显皱缩变圆;微观结构层面,粗面内质网不明显,线粒体肿胀,细胞核中异染色质边集明显,并出现凋亡小体。G0代转基因鸡暗区组孵化率(45%)显著高于明区组孵化率(0)(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孵化率(82.5%)(P<0.05);获得4只基因组中含有外源p53基因的G0代转基因鸡,外源基因转染率为22.2%(4/18);获得2只G1代转基因鸡,转基因世代遗传率为3.08%(2/65)。【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53/MAR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Hep3B的凋亡;脂质体介导的含MAR序列调控元件的pEGFP-N1-p53/MAR质粒,可以提高p53在转基因鸡基因组中的整合稳定性,并可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载体 HEP3B 转基因鸡 P53基因 转染率 世代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