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美玲 谭志明 +1 位作者 邹世勇 黄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or 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益赛普25...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or 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益赛普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安慰剂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24周。疗效评价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ACR20、ACR50、ACR70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周ACR20、ACR50、ACR70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4周(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6例(24.0%)高于对照组3例(12.0%)。结沦:rhTNFR:Fc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重组融合蛋白质 关节炎 风湿 难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IL1ra融合蛋白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2
作者 沈其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 目的: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HSA/IL1ra融合蛋白,检测其对IL1引起的对A375 S2的杀伤保护作用。结果:获得的HSA/IL1ra融合蛋白HPLC纯度在98%以上,并且具有与天然IL1ra相似的、对IL1杀伤A375 S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获得高纯度的HSA/IL1ra融合蛋白并且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清白蛋白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分离和提纯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毒素A链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和活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欣虹 刘琼 詹金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目的:表达蓖麻毒素A链(RT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GFP-RTA),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机理研究。方法:采用PCR法从重组质粒pKK233.2-RTA中扩增出蓖麻毒素A链基因,然而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构成GFP-RTA融合基因;...  目的:表达蓖麻毒素A链(RTA)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蛋白(GFP-RTA),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机理研究。方法:采用PCR法从重组质粒pKK233.2-RTA中扩增出蓖麻毒素A链基因,然而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构成GFP-RTA融合基因;GFP-RTA经PCR扩增,与T载体连接,用内切酶从T-GFP-RTA中切下GFP-RTA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8a(+);在BL21(DE3)中表达GFP-RTA融合蛋白,通过金属螯合和层析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毒性。结果:测序发现插入的融合基因全长序列完全正确,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分子量正确;经诱导表达后,菌体产生绿色荧光,MTT法表明该融合蛋白呈现与RTA相似的细胞毒性。结论:从大肠杆菌表达的蓖麻毒素A链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具有蓖麻毒素A链和绿色荧光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可用于蓖麻毒素A链在细胞内的转运途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蛋白 蓖麻毒素A链 发光蛋白质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代谢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21-CD40L融合蛋白的肿瘤免疫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宫婷 李鸿立 巴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CCL21-exCD40L融合基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CCL21-exCD40L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法检测CCL21-exCD40L融合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CCL21-exCD40L融合基因趋化活性,体外转染CCL21-exCD40L融合基因,观察其在小鼠结肠... 目的:探讨CCL21-exCD40L融合基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构建CCL21-exCD40L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法检测CCL21-exCD40L融合蛋白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CCL21-exCD40L融合基因趋化活性,体外转染CCL21-exCD40L融合基因,观察其在小鼠结肠癌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CL21-exCD40L,Transwell法验证融合蛋白对树突细胞具有较强趋化功能,其每高倍镜视野穿膜细胞数是空载体对照组的14.95倍。将融合基因原位转染肿瘤局部,荷瘤小鼠全部存活,肿瘤体积缩小。结论:CCL21-exCD40L融合基因能通过真核细胞正常表达,CCL21-exCD40L融合蛋白能够趋化树突细胞,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21 CD40配体 重组融合蛋白质 基因疗法 结肠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GST-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对血迷路屏障作用
5
作者 杜延顺 李颖 +2 位作者 杨军 张伟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1期578-580,共3页
目的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GST-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ST-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enhanced green f luorescence protein,GSTTAT-EGF P),并研究其是否能跨越血迷路屏障(blo o d labyrinth barrir,BLB)进入... 目的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GST-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ST-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enhanced green f luorescence protein,GSTTAT-EGF P),并研究其是否能跨越血迷路屏障(blo o d labyrinth barrir,BLB)进入内耳。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TAT蛋白11个氨基酸短肽基因和EGFP基因重组,分别构建p GEX-6p-1-TAT-EGFP和p GEX-6p-1-EGFP表达载体,将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GST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将10只豚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肌肉注射GST-EGFP和GST-TATEGFP;2~4 h后豚鼠经麻醉、断头取耳蜗等组织。用2%多聚甲醛固定,耳蜗经10%EDTA(p H7.4)脱钙、OCT包埋,制备颞骨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TAT短肽是否可以携带分子量55 k D的GST-EGFP跨越BLB进入内耳。结果 GST-TAT-EGFP进入内耳后主要分布于血管纹和螺旋器,而对照组EGFP不能进入内耳。结论短肽TAT可转导大分子蛋白通过BLB进入内耳,为外源性蛋白药物治疗内耳疾病提供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质 迷路 血迷路屏障 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蛋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剪切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兔防御素
6
作者 李霞 沈昕 +4 位作者 王义琴 张利明 赵世民 李文彬 孙勇如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将源自兔嗜中性细胞的防御素基因NP-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YB2,并将重组质粒pTYB2-NP1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使防御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利用自剪切融合蛋白分离提纯目的蛋白.蛋白电泳检测到以二聚体形式存... 将源自兔嗜中性细胞的防御素基因NP-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YB2,并将重组质粒pTYB2-NP1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使防御素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利用自剪切融合蛋白分离提纯目的蛋白.蛋白电泳检测到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防御素,但此蛋白没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同时,对该表达纯化系统的特点和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表达真核生物防御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兔防御素 剪切 原核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表达 防御素基因 NP-1 重组质粒 IPTG 目的蛋白 分离提纯 亲和层析 电泳检测 抑菌活性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纯化系统 性细胞 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胞外区与γ干扰素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郁子扬 张立煌 +1 位作者 姚航平 杨小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7,54,共6页
目的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 型受体胞外区与γ干扰素(rs TGFβR - IFNγ)融合蛋白。方法 :提取大鼠肝脏 m RNA,用 RT- PCR方法分别扩增 s TGFβR 和 IFNγ基因并克隆至同一真核表达载体 p Sec Tag2 A... 目的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 型受体胞外区与γ干扰素(rs TGFβR - IFNγ)融合蛋白。方法 :提取大鼠肝脏 m RNA,用 RT- PCR方法分别扩增 s TGFβR 和 IFNγ基因并克隆至同一真核表达载体 p Sec Tag2 A,构建 p Sec Tag2 A/rs TGFβR - IFNγ重组体 ,以脂质体转染至 CHO细胞 ,用EL ISA及 Western印迹法检测 rs TGFβR - IFNγ表达 ,并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转染 p Sec Tag2 A/rs TGFβR - IFNγ的 CHO细胞培养上清表达 rs TGFβR - IFNγ融合蛋白 ,该融合蛋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 ,能拮抗 TGFβ1对 CCL- 6 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能抑制 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 HSC活化。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p Sec Tag2 A/rs TGFβR - IFNγ表达质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 rs TGFβR - IFNγ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Γ干扰素 重组融合蛋白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Alloferon-1串联式重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琦 孙爱华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构建串联式表达Alloferon-1的原核重组表达系统,检测合成及重组表达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法,构建含6×His-EK-8×Alloferon-1-EK-6×His序列的人工融合基因;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的:构建串联式表达Alloferon-1的原核重组表达系统,检测合成及重组表达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法,构建含6×His-EK-8×Alloferon-1-EK-6×His序列的人工融合基因;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并构建该人工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了解目的重组产物8×rAlloferon-1-EK表达情况和产量;采用Ni-NTA亲和层析及EK酶切和Sephadex G-50层析法提纯8×rAlloferon-1-EK及rAlloferon-1-EK;采用MTT法检测rAlloferon-1-EK体外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与直接合成的Alloferon-1(s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sAlloferon-1-EK)的抗肿瘤作用比较。结果:获得了序列正确的目的人工融合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系统pET42a-8×rAlloferon-1-EK-E.coliBLDE3。在IPTG诱导下,该原核重组表达系统可表达串联式目的重组蛋白8×rAlloferon-1-EK,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Ni-NTA和Sephadex G-50层析后,可分别获得8×r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EK。在25~100μg/ml剂量范围内,sAlloferon-1、sAlloferon-1-EK和rAlloferon-1、rAlloferon-1-EK均有明显抑制KB、SGC和HL-60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效果(P<0.01),且四者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串联表达rAlloferon-1的原核表达系统,其表达产物具有与合成的Alloferon-1和Alloferon-1-EK相似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 抗菌药 抗肿瘤药 重组 遗传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药理学 质粒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E7-HSP70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舒薇 邱杰 +2 位作者 英信江 叶青 孙爱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构建HPV16E7-HSP70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HPV16E7-HSP70融合蛋白抗喉癌免疫活性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HPV16E7、HSP70并分别导入相应酶切位点;HPV16E7采用NheI和SacI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得到pET28a-HPV16E7中间质粒;... 目的构建HPV16E7-HSP70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HPV16E7-HSP70融合蛋白抗喉癌免疫活性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HPV16E7、HSP70并分别导入相应酶切位点;HPV16E7采用NheI和SacI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得到pET28a-HPV16E7中间质粒;HSP70的PCR产物采用TA连接亚克隆到pGEM-Teasy载体;SalI和NotI双酶切后的HSP70片段和pET28a-HPV16E7线性质粒,经连接酶连接,采用PCR、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同时,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表达,采用IPTG诱导和WesternBlot进一步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PCR、DNA测序证实插入了HPV16E7-HSP70融合基因,且蛋白开放读码框与pET28a的6×His标签一致。通过IPTG诱导表达和WesternBlot证实融合蛋白可以在原核细菌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ET28a-HPV16E7-HSP70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热休克蛋白质70 重组融合蛋白质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小肽类天然防腐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虹 李秀凉 +3 位作者 平文祥 周东坡 贾树彪 庄海霁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对具有较长货架期的L-乳酸菌酸菜的发酵液进行浓缩和抑菌试验,验证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确实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非酸类物质;经酶解试验验证其具有蛋白质性质;经进一步分离提纯,获得抑菌物质的纯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 对具有较长货架期的L-乳酸菌酸菜的发酵液进行浓缩和抑菌试验,验证L-乳酸菌酸菜发酵液中确实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非酸类物质;经酶解试验验证其具有蛋白质性质;经进一步分离提纯,获得抑菌物质的纯品;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证明为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天然防腐剂 酸菜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乳酸菌 L-乳酸 长货架期 物质 试验验证 分离提纯 蛋白质 分子量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oferon-1抗生肽串联重组表达及重组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活性
11
作者 徐小寅 严杰 孙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构建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DNA片段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了解有赖氨酸尾重组Alloferon-1(r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根据Alloferon-1序列不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特点,构建C端加有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 目的:构建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的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DNA片段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了解有赖氨酸尾重组Alloferon-1(rAlloferon-1)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根据Alloferon-1序列不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的特点,构建C端加有含胰蛋白酶酶切位点赖氨酸的14×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DNA片段。采用pET42a表达载体和E.coli BL21DE3表达宿主菌,构建Alloferon-1重复串联DNA片段原核表达系统。SDS-PAGE联合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产物表达量,Ni-NTA亲和层析、胰蛋白酶酶切和Sephadex G-50层析法提纯14×rAlloferon-1-K及其rAlloferon-1-K单体。BALB/c小鼠脾细胞分别与K562、KB和SGC肿瘤细胞共培养模,采用CCK-8法检测rAlloferon-1-K、化学合成Alloferon-1(cAlloferon-1)及Alloferon-1-K(cAlloferon-1-K)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原核表达系统E.coli BL21DE3pET42a-14×Alloferon-1-K在IPTG诱导下能有效表达14×rAlloferon-1-K蛋白,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0.1~10 ng/ml的rAlloferon-1-K具有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抑制K562、KB和SGC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增殖(P<0.01),rAlloferon-1-K的抗肿瘤活性与cAlloferon-1及cAlloferon-1-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lloferon-1抗生肽重复串联原核表达系统,有效地提高了Alloferon-1产量;而且rAlloferon-1-K仍保持原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质 /分离和提纯 抗菌药/分离和提纯 抗肿瘤药/药理学 重组 遗传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融合肽MAP2K6-FP联合紫杉醇干预的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及其机制
12
作者 袁金 康佳丽 王小霞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 观察靶向融合肽MAP2K6-FP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MAP2K6-FP(0、0.3、0.6、1.0μg/mL)和紫杉醇(0、5、10、15、20、25μmol/L)分别作用HO8910细胞,CCK-8法测算细胞... 目的 观察靶向融合肽MAP2K6-FP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MAP2K6-FP(0、0.3、0.6、1.0μg/mL)和紫杉醇(0、5、10、15、20、25μmol/L)分别作用HO8910细胞,CCK-8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筛选用于侵袭、迁移实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有培养基和细胞,未加药)、MAP2K6-FP组(0.3μg/mL MAP2K6-FP)、紫杉醇组(15μmol/L紫杉醇)、联合用药组(0.3μg/mL MAP2K6-FP+15μmol/L紫杉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JNK、Beclin-1、LC3、HSP27蛋白。将空白对照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分别设置抑制剂亚组和对照亚组,抑制剂亚组给予SP600125(JNK抑制剂)预作用1 h,对照亚组无预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Beclin-1、LC3蛋白。结果 随着MAP2K6-FP和紫杉醇浓度增高,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增殖率下降。联合用药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HSP27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高于MAP2K6-FP组、紫杉醇组,HSP27蛋白表达低于MAP2K6-FP组、紫杉醇组(P均<0.05)。各组细胞给予JNK抑制剂后,抑制剂亚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亚组(P均<0.05)。结论 MAP2K6-FP联合紫杉醇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HSP蛋白表达、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重组融合蛋白质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自噬 JNK信号通路 热休克蛋白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33-277)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河 陈巧芳 林茂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193-195,202,共4页
目的 :建立能高效表达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1第 33- 2 77位 (TRF1 33- 2 77)氨基酸的菌株并制备多抗。方法 :设计一对引物 ,分别带有 Kpn 和 Eco RI位点 ,从已经克隆了 TRF1 c DNA全长的重组质粒 p CR -TOPO-TRF1扩增 TRF1 33- 2 77... 目的 :建立能高效表达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1第 33- 2 77位 (TRF1 33- 2 77)氨基酸的菌株并制备多抗。方法 :设计一对引物 ,分别带有 Kpn 和 Eco RI位点 ,从已经克隆了 TRF1 c DNA全长的重组质粒 p CR -TOPO-TRF1扩增 TRF1 33- 2 77c DNA片段 ,克隆入 PGEM-T质粒 ,测序和酶切图谱鉴定 ,Eco RI酶切后亚克隆入 p GEX-3X的 Eco RI位点之间 ,筛选正向插入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 DH5 a,筛选高表达菌株。结果 :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的菌株 DH5 a-TRF1 33- 2 77。其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具 TRF1抗原性。结论 :所建立的菌株为 h TRF1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制备提供蛋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基因 细菌 重组融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炜 刘莉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菌株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评价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盒鉴别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140株分枝杆菌菌株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艾滋病患者中常...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菌株标本进行菌种鉴定,评价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盒鉴别分枝杆菌的价值。方法: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140株分枝杆菌菌株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分析艾滋病患者中常见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TM)菌种,同时对这些标本用MPB64抗原免疫胶体金法进行菌株鉴定,分析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16Sr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MPB64抗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区分结核分枝杆菌(MTB)与N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0%和96.84%。共有114份标本(114/140,81.43%)获得明确鉴定结果,其中50份(43.86%)为MTB,63份标本(55.26%)鉴定为NTM。最常见的NTM菌种为戈登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结论:MPB64抗原胶体金法检测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且快速、经济、简便,适合用于临床对MTB及NTM的初步鉴别。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中NTM的比例较高,需进行菌种鉴定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分枝杆菌 结核/分离和提纯 分枝杆菌属/分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细菌蛋白质类/遗传学 胶体金 试剂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中缺口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应跃斌 孙红颖 +3 位作者 丁丁 李丹曦 薛乔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索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断裂的因素。方法:将纯化的肠毒素在不同条件下处理,观察环境因素对其断裂程度的影响。结果:重组SEC2断裂的位置可能位于其分子93位半胱氨酸与110位半胱氨酸之间。重组SEC2在37℃下、24 ... 目的:探索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断裂的因素。方法:将纯化的肠毒素在不同条件下处理,观察环境因素对其断裂程度的影响。结果:重组SEC2断裂的位置可能位于其分子93位半胱氨酸与110位半胱氨酸之间。重组SEC2在37℃下、24 h内会完全产生断裂,在碱性条件下则加速其断裂的形成;H2O2会导致重组SEC2产生非特异性降解。当溶液中有β-巯基乙醇(2%)、苯甲基磺酰胺(5-10 mmol/L)、咪唑(1 mol/L)或大肠杆菌粗提物时,重组SEC2的断裂可被有效抑制。结论:肠毒素C2容易在特定位点发生断裂,可能与蛋白质本身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超抗原 重组融合蛋白质 生物降解 温度 氢离子浓度 蛋白酶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瞬时受体电位M2型通道Nudix水解酶9同源结构域的提取和纯化
16
作者 叶培武 余夏飞 +1 位作者 马骋 杨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摸索人源瞬时受体电位M2型通道(TRPM2)羧基端Nudix水解酶9(NUDT9)同源结构域(NUDT9-H)的蛋白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的Rosetta(DE3)大肠埃希菌菌株经超声破碎和离心后,将收集到的上清液与GST磁珠结合并... 目的:摸索人源瞬时受体电位M2型通道(TRPM2)羧基端Nudix水解酶9(NUDT9)同源结构域(NUDT9-H)的蛋白提取和纯化方法。方法: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的Rosetta(DE3)大肠埃希菌菌株经超声破碎和离心后,将收集到的上清液与GST磁珠结合并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洗脱以抽提GST-NUDT9-H融合蛋白,浓缩离心后再经分子排阻色谱层析纯化,最后经凝血酶酶切并与GST磁珠结合即得NUDT9-H蛋白。结果:含有0.5%的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裂解溶液体系和0.025%的DDM分子排阻层析色谱溶液体系能够提高GST-NUDT9-H融合蛋白的稳定性,再按每2 mg融合蛋白加入1 U凝血酶切割24 h,即获得高纯度NUDT9-H蛋白。结论:NUDT9-H蛋白稳定性较差,提取和纯化体系中需添加DDM以稳定其构象从而提高目的蛋白的产量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焦磷酸酶类/药理学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分离和提纯 谷胱甘肽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清学指标的改变
17
作者 唐煜 李小芹 镐英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其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骨钙素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间诊治的38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年龄3~13岁(平均5.8岁)在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赛普0.4 mg/kg皮... 目的观察应用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其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骨钙素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间诊治的38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年龄3~13岁(平均5.8岁)在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赛普0.4 mg/k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收集患者血液,分别采用放免法和酶免法测定血清BGP和TNF-α水平。结果 38例患儿治疗12周后ESR和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TNF-α明显降低(P<0.05),BGP与治疗前对照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活动期有骨质破坏及骨吸收现象;益赛普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水平有效缓解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症状,并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融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在卵巢癌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鲍会静 徐晨(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由于其发病隐蔽且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确诊时一般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1...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由于其发病隐蔽且缺乏有效检测手段,确诊时一般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tumor endothelial marker 1,TEM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卵巢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表达于卵巢癌细胞表面,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仅极低表达。该特点使TEM1成为极具潜能的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应用TEM1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影像学、基因工程学等技术,无论在卵巢癌影像以及治疗方面都显示出了极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大量基于靶向TEM1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本文综述TEM1的发现、结构、组织表达以及其在卵巢癌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皮细胞标志物1 重组融合蛋白质 抗原 肿瘤 卵巢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