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5岁人群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应用剂量及在3~17岁和66~75岁人群中的安全性:一项随机、盲法、阳性对照Ⅱ期临床试验
1
作者 王敬 王庆枫 +5 位作者 荆玮 王宇津 王雪钰 黄海荣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45,共6页
背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广泛用于结核病筛查,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无法明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卡介苗免疫和活动性结核病。因此,需要开发更准确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由结核分枝杆菌标... 背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广泛用于结核病筛查,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无法明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卡介苗免疫和活动性结核病。因此,需要开发更准确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由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蛋白组成,具有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结核病和卡介苗接种后状态的作用。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随机、盲法、同类制品对照的同体双臂皮试设计,比较不同剂量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照试剂在18~65岁结核病患者中的敏感度及健康受试者、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中的特异度;计算不同剂量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试验药物的最佳诊断试验分界值;分别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照试剂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3种检测试剂的一致率,同时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安全性。第二阶段采用开放性、单臂研究设计,受试者单臂给药,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在3~17岁和66~75岁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讨论:本研究旨在对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结核病诊断的评估和用药安全性评价,期望通过临床研究,将基于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结核病诊断技术手段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和临床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荔枝类甜蛋白的高效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2
作者 曹琳彩 文舜华 +4 位作者 王凯 刘旭炜 胡卓炎 赵雷 沈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8,共7页
荔枝类甜蛋白(litchi thaumatin-like protein,LcTLP)是导致部分人群过量食用荔枝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探究其引起的机体炎症机制,揭示其晶体结构与促炎活性位点等生物学特性,需获得大量高纯度LcTLP。然而现有报道中... 荔枝类甜蛋白(litchi thaumatin-like protein,LcTLP)是导致部分人群过量食用荔枝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探究其引起的机体炎症机制,揭示其晶体结构与促炎活性位点等生物学特性,需获得大量高纯度LcTLP。然而现有报道中鲜见大量获取高纯度可溶性LcTLP的提取方法,因此该研究对LcTLP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构建了表达载体pCold-NusA-LcTLP,并成功表达了可溶重组蛋白NusA-LcTLP。通过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法,最终得到的重组蛋白产量可达36.26 mg/L,纯度达90%以上,表明该纯化方案可高效制得高纯度重组LcTLP。经RAW264.7细胞炎症活性验证,重组LcTLP在1、2μg/mL时刺激细胞NO分泌量分别为12.75、14.68μmol/L,为空白组的2.91、3.36倍,验证了重组LcTLP具有一定的促炎活性。该表达载体与纯化方案高效表达得到了可溶性重组LcTLP,为后续深入研究LcTL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重组蛋白 诱导表达 纯化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对分离E.coli重组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圣 唐大椿 骆建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重组蛋白类 冻融 大肠杆菌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蛋白鉴别潜伏性结核感染与卡介苗接种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爱华 康万里 +7 位作者 王国治 高正伦 都伟欣 卢锦标 沈小兵 苏城 徐苗 郑素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21-825,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蛋白(简称"重组11kDa蛋白")在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和卡介苗接种鉴别中的应用。方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北京市怀柔区结核病防... 目的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蛋白(简称"重组11kDa蛋白")在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和卡介苗接种鉴别中的应用。方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北京市怀柔区结核病防治所和北京市大兴区结核病防治所,于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在以上3个区的高校和工厂招募健康志愿者。共计招募3001名志愿者,所有志愿者体检合格,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所有志愿者采用Mantoux法进行重组11kDa蛋白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同体双臂皮肤试验,分别于不同前臂皮内注射0.1ml重组11kDa蛋白(10μg/ml)和0.1ml TB-PPD(50U/ml),观察注射后72h后的皮肤反应。于皮肤试验前采集所有志愿者的静脉血,进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采用"一致率(%)"和"一阶一致性系数(the first-order agreement coefficient,AC1)比较重组11kDa蛋白皮肤试验、TB-PPD试验及IGRA结果的差异。3001名志愿者均接受3种方法检测,其中475名3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受试者,采用数字表法按随机双盲的原则,以2∶1的比例接种卡介苗(318名;失访8例)和安慰剂(147名;失访2例),接种3个月后再次进行重组11kDa蛋白皮肤试验、TB-PPD皮肤试验及IGRA,采用"一致率(%)"和"AC1"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健康志愿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中,IGRA阳性率(34.4%,1033/3001)明显高于重组11kDa蛋白(32.2%,966/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7,P<0.001);IGRA与重组11kDa蛋白的一致率为93.4%(2804/3001),AC1值为0.882(95%CI=0.866~0.898),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TB-PPD阳性率(47.7%,1430/3001)明显高于重组11kDa蛋白(32.2%,966/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46,P<0.001);TB-PPD与重组11kDa蛋白的一致率为60.6%(1819/3001),AC1值为0.243(95%CI=0.207~0.279),两者的一致性较差。卡介苗接种鉴别研究中,接种卡介苗的志愿者重组11kDa蛋白的阳性率(1.3%,4/318)与IGRA(3.1%,10/3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1,P=0.109);一致率为95.6%(304/318),AC1值为0.954(95%CI=0.929~0.979),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重组11kDa蛋白的阳性率(1.3%,4/318)低于TB-PPD(56.3%,179/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350,P<0.001);TB-PPD与重组11kDa蛋白的一致率为42.5%(135/318),AC1值为0.025(95%CI=-0.106~0.155),两者的一致性较差。接种安慰剂的志愿者重组11kDa蛋白的阳性率(4.1%,6/147)与IGRA(1.4%,2/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7,P=0.109);一致率为95.9%(141/147),AC1值为0.957(95%CI=0.921~0.993),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TB-PPD的阳性率(17.7%,26/147)高于重组11kDa蛋白(4.1%,6/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5,P<0.001),一致率为82.3%(121/147),AC1值为0.781(95%CI=0.690~0.871),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重组11kDa蛋白在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和卡介苗接种方面与IGRA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作为潜伏性结核感染者筛查与卡介苗接种鉴别的候选诊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蛋白 潜伏性结核病 试剂盒 诊断 皮肤试验 卡介苗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黄素是一种有效的体外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小聪 刘新光 +2 位作者 陈伟珠 陈小文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为了筛选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观察山萘黄素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其酶动力学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 目的 为了筛选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观察山萘黄素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其酶动力学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 P]ATP的32 P的放射性活性来检测CK2的活性。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山萘黄素,观察其对CK2的抑制效果;通过固定酪蛋白浓度为2g·L- 1 ,ATP浓度为1 0 ,2 0 ,4 0和80 μmol·L- 1 或固定ATP的浓度为1 0 μmol·L- 1 ,改变酪蛋白浓度( 1 ,2 ,4和8g·L- 1 ) ,观察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 山萘黄素能显著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活性(IC50 =1 .9μmol·L- 1 )。抑制作用强于已知的CK2抑制剂白杨素、桑色素和金雀异黄素。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山萘黄素与ATP(Ki=1 .1 μmol·L- 1 )及酪蛋白(Ki=3 .1 μmol·L- 1 )均呈非竞争性抑制CK2的活性。初步的化合物结构分析表明,2′和3位上的羟基对山萘黄素及芹黄素发挥其抑制效果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结论 山萘黄素是一种新的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有效抑制剂。黄酮类CK2的抑制剂可能通过不同的位点作用于CK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蛋白激酶 重组蛋白 山萘黄素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汪渊 任传利 +6 位作者 王雪 张素梅 储兵 卜丽佳 谢斌 周青 桂淑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07-409,共3页
关键词 重组蛋白 原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7-H4重组蛋白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钱韵 姚航平 +4 位作者 程林芳 沈玲 古丽娟 陶岚 张立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4,共8页
目的:构建小鼠B7-H4胞外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酵母细胞以表达mB7-H4,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mB7-H4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在克隆引物上加入XhoI和EcoRI酶切位点,并用PCR方法扩增得到mB7-H4胞外区的基因片段,经XhoI和EcoRI双酶切... 目的:构建小鼠B7-H4胞外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酵母细胞以表达mB7-H4,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mB7-H4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在克隆引物上加入XhoI和EcoRI酶切位点,并用PCR方法扩增得到mB7-H4胞外区的基因片段,经XhoI和EcoRI双酶切后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构建成Ppic9-mB7-H4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将该重组质粒转染至酵母细胞,用PCR、Western Blot及ELISA等方法检测重组基因的表达,并鉴定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转染Ppic9-mB7-H4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内表达mB7-H4,诱导表达的mB7-H4能有效抑制CD3单抗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相对抑制率为28.3%)和IL-2(相对抑制率为68.8%)、IL-4(相对抑制率为78.8%)、IL-10(相对抑制率为67.6%)、IFN-γ(相对抑制率为77.7%)等细胞因子的分泌。结论:成功构建了mB7-H4真核表达系统,并获得了有生物学活性的mB7-H4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载体 重组蛋白 mB7-H4 重组 表达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SjGST-Sj32蛋白诱导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春 易新元 +2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舒新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表达出SjGSTSj32,Sj32和SjGST,用于保护性免疫的动物实验及其体液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SjGSTSj32组,Sj32组,Sj32+SjGST组均有明显的减...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表达出SjGSTSj32,Sj32和SjGST,用于保护性免疫的动物实验及其体液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SjGSTSj32组,Sj32组,Sj32+SjGST组均有明显的减虫效果(P<0.05)。上述三组及SjGST组的肝脏虫卵计数均较对照组为少(P<0.01)。提示重组Sj32kD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及抗生殖免疫效果,而SjGST仅表现出一定的抗生殖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蛋白类 疫苗 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房玥晖 冯鑫 +2 位作者 徐昊 吴峥昊 许雅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iron saturated 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Fe-rhLf)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方法:实验用4周龄雄性SD大鼠喂饲低铁饲料(铁含量8.9 mg/kg)和去离子水。实验第4周选取血红蛋白小于100 g/L的大鼠,按... 目的:研究铁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iron saturated 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Fe-rhLf)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作用。方法:实验用4周龄雄性SD大鼠喂饲低铁饲料(铁含量8.9 mg/kg)和去离子水。实验第4周选取血红蛋白小于100 g/L的大鼠,按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模型对照组、硫酸亚铁阳性对照组和3个Fe-rhLf干预组进行贫血恢复试验。硫酸亚铁对照组以5.43 mg/(kg.d)硫酸亚铁灌胃,折合铁离子含量2.0 mg/(kg.d);3个Fe-rhLf干预组分别以Fe-rhLf 75.53、151.06和302.11 mg/(kg.d)灌胃,分别折合铁离子0.5、1.0和2.0 mg/(kg.d),为平衡各组蛋白质灌胃量,贫血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100 mg/(kg.d)酪蛋白去离子水溶液,其余干预组补充酪蛋白至100 mg/(kg.d)。实验期间记录大鼠体重,30 d后处死动物,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以及肝铁调素和膜铁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贫血模型对照组比较,Fe-rhLf可以明显加快缺铁性贫血大鼠体重恢复(P<0.05),提高血红蛋白(P<0.01)和红细胞计数(P<0.01)等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同时上调肝铁调素表达,下调膜铁转运蛋白表达。与硫酸亚铁对照组比较,高剂量Fe-rhLf[302.11 mg/(kg.d)]可以明显提高血红蛋白(P<0.05)。结论:与硫酸亚铁比较,饱和重组人乳铁蛋白对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乳铁蛋白 重组蛋白 硫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平 王丽梅 +5 位作者 张薇 柏银兰 康健 郝彦斐 罗泰来 徐志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BCG免疫组(10只)、Ag85B-ESAT-6融合蛋白免疫组(10只)和生理盐水组(10只)。接种免疫后1~6周,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免疫后6周,MTS[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sal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后能够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产生,其所占百分比[(59.6±1.5)%]明显高于BCG免疫组[(48.8±2.3)%](t=12.252,P<0.05)和原始M.s免疫组[(45.7±1.6)%](t=20.166,P<0.05)。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3.23±0.31)与BCG免疫刺激的增殖指数(2.95±0.36)相当(t=1.864,P>0.05),但其诱生IFN-γ的能力[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167.5±36.6)SFC/106]明显高于BCG[(98.5±26.9)SFC/106](t=4.804,P<0.05)。结论Ag85B-ESAT-6融合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能够明显提高M.s的免疫原性,并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有利于抗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作为TB新型候选疫苗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耻垢 重组融合蛋白 结核菌苗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蒲江 陶立峰 +1 位作者 邓海清 王德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6-68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及常见环境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方法以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瘰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及常见环境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方法以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瘰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偶发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微黄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与卡介菌等16株菌株的活菌菌液分别经腹股沟皮下攻击豚鼠,每组5只,3~4周后,分别皮内注射TB-PPD、PPD-B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各0.1ml,于注射后24、48h观察局部硬结的纵径与横径,根据48h的反应结果进行判定。结果PPD-B对16种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TB-PPD对结核、牛、非洲分枝杆菌和卡介菌等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结核、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而对鸟、胞内、蟾蜍、堪萨斯、海、瘰疠、戈登、苏加、龟脓、偶发、草、微黄和卡介菌等分枝杆菌活菌、结核分枝杆菌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均呈阴性,阳性比例均为0/5。结论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能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并能区别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存活、卡介菌致敏导致的皮试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皮肤试验 重组融合蛋白 细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硫氧还蛋白-1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蛋白表达与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岩岩 丁士刚 +3 位作者 张婷 鲁凤民 张静 王晔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基因,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该蛋白,并检测该蛋白活性。方法:以Hp国际标准菌株26695的总RNA为模板,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基因,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该蛋白,并检测该蛋白活性。方法:以Hp国际标准菌株26695的总RNA为模板,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用逆转录PCR的方法扩增Hp Trx1的cDNA,连接至pEASY-T1载体构建成pEASY-T1-Hp Trx1。对pEASY-T1-Hp Trx1进行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ET-30a,形成pET-30a-Hp Trx1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 plys S中进行表达。应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的Hp Trx1蛋白,并检测其二硫键还原酶的活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Hp Trx1 cDNA成功连入pET-30a质粒,且与GenBank(HP0824)完全一致。含质粒pET-30a-Hp Trx1的大肠杆菌BL21 plys S成功表达出Hp Trx1蛋白,活性检测显示重组Hp Trx1蛋白具有二硫键还原酶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p Trx1,并表达、纯化出有活性的Hp Trx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p Trx1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对肿瘤发生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硫氧还蛋白 重组蛋白 遗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Mtb81蛋白抗原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5 位作者 张俊仙 梁艳 张翠英 董梅 陈红兵 何菊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Mtb81(rMtb81)蛋白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试剂。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rMtb81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92名健康者和21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 目的研究重组Mtb81(rMtb81)蛋白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试剂。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rMtb81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92名健康者和21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结果 rMtb81蛋白在大肠埃希菌细胞内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相对分子量约80.7kD,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在210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103例菌阳患者和107例菌阴患者抗rMtb8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7.9%和41.1%,总的灵敏度为39.5%。在192例正常人血清中,95例PPD阴性者和97例PPD阳性者抗Mtb8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1%和6.2%。结论 rMtb81蛋白可能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组合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试验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蛋白 细菌蛋白 抗原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莉莉 贺巾超 +4 位作者 董文 张馨木 周存志 任秀宝 颜炜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rBPTI)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98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BPTI3个剂量组(20,40和80MU.kg-1)、抑肽酶组(80MU.kg-1)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100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 目的观察重组牛胰蛋白酶抑制剂(rBPTI)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98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BPTI3个剂量组(20,40和80MU.kg-1)、抑肽酶组(80MU.kg-1)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100m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8周后每天ip给药,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唾液酸(SA)含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rBPTI各剂量组大鼠血清GPT和GOT活性、SA含量及肝组织Hyp含量降低,血清Alb含量和A/G比值明显增高。肝组织病理观察显示,rBPTI明显减轻由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rBPTI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在所观察的剂量范围内作用效果与抑肽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 抑肽酶 重组蛋白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 Fab/IFN-αA的表达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文 宋少柏 +5 位作者 逯好英 檀华 郑伟 唐云 王琰 余燕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 Fab/INFαA 乙型肝炎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Tumstatin-TNF-α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亮 姚丽娟 +4 位作者 孔建新 濮跃晨 孙安源 罗以勤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融合蛋白Tumstatin-TNF-α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为材料,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合成人tumstatin cDNA,将该cDNA克隆到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M-T/t... 目的构建重组融合蛋白Tumstatin-TNF-α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为材料,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合成人tumstatin cDNA,将该cDNA克隆到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M-T/tumstatin。利用PCR从pGEM-T/tumstatin和PBV220-TNF-α载体中分别扩增出sig-tumstatin-linker和linker-TNF片段,将其克隆得到sig-tumstatin-linker-TNF片段,sig-tumstatin-linker-TNF片段经酶切后,插入经同样酶切pIRESneo3质粒,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sig-tumstatin-linker-TNF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将重组sig-tumstatin-linker-TN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K1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所获得的sig-tumstatin-linker-TNF片段(1.32kb)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酶切鉴定的结果表明含肿瘤抑素基因的重组pIRESneo3/sig-tumstatin-linker-TNF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pIRESneo3/sig-tumstatin-linker-TNF的CHO-K1表达了肿瘤抑素融合蛋白tumstatin-linker-TNF。从生长曲线结果来看,转染pIRESneo3/sig-tumstatin-linker-TNF真核表达载体和转染pIRESneo3的CHO-K1比未转染的CHO-K1细胞的生长速度要慢。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人肿瘤抑素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人肿瘤抑素融合蛋白的CHO-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组融合蛋白 遗传载体 真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对Sf9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小红 孟哲峰 陈存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5-416,共2页
目的:比较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对Sf9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两种血清条件下重组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小牛血清用于Sf9细胞培养和重组蛋白工艺化生产的可行性。方法:①在细胞培养板中,分别以含10%小牛血清和10%胎牛血清的Grace培养液培养Sf9细... 目的:比较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对Sf9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两种血清条件下重组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小牛血清用于Sf9细胞培养和重组蛋白工艺化生产的可行性。方法:①在细胞培养板中,分别以含10%小牛血清和10%胎牛血清的Grace培养液培养Sf9细胞,每天进行细胞计数和XTT比色分析,并绘制生长曲线。②重组杆状病毒感染两种血清培养下的Sf9细胞,培养72h后收集细胞,ELISA检测细胞内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胎牛血清培养液中Sf9细胞生长曲线好于小牛血清培养液中生长的Sf9细胞,但两种血清培养液中Sf9细胞增殖活力、重组蛋白的表达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胎牛血清能更好的促进Sf9细胞生长,小牛血清也可用于Sf9细胞的培养以及重组蛋白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牛血清 胎牛血清 SF9细胞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原液效力评价用国家参考品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都伟欣 韦芬 +4 位作者 卢锦标 赵爱华 蒲江 王国治 徐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26-831,共6页
目的以冻干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该制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的药品中文通用名称,"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以下简称"EC")原液为... 目的以冻干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该制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确定的药品中文通用名称,"EC"为重组融合蛋白"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以下简称"EC")原液为原材料,研制EC变态反应原原液效力评价用国家参考品。方法以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备选EC原液纯度,纯度合格后经精密称量、分装、冻干制成候选国家参考品,再测定其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将候选国家参考品稀释成不同稀释度后,皮内注射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的豚鼠,根据皮肤试验硬结或红晕反应平均直径大小(简称"反应平均直径大小")结果探索原液效价测定的适宜稀释度。在此基础上,将候选国家参考品用于EC原液的效价测定并进行方法验证,初步评价其适用性能。研究还初步观察了候选品在-20℃放置24个月的稳定性。结果 EC原液电泳法纯度为100.00%,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度为95.33%,候选国家参考品蛋白质含量为508μg/瓶,水分含量为1.57%,分装精度控制在±1%以内。稀释度探索结果显示:候选品稀释度为2.5μg/ml(12.5U/ml)、5μg/ml(25U/ml)和10μg/ml(50U/ml)时剂量对数反应平均直径大小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4),可作为后续研究的适宜稀释度。将候选国家参考品用于EC原液效价测定,两者剂量对数反应平均直径大小曲线趋势基本一致(R^2=0.9878,R^2=0.9643),且每个稀释度EC原液与相应稀释度候选国家参考品反应平均直径大小的比值均满足1.0±0.2。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候选国家参考品和EC原液的剂量对数反应平均直径大小曲线趋势基本一致(R^2=0.9999,R^2=0.9815),且两者相应稀释度反应平均直径大小的比值均满足1.0±0.2,方法可行。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20℃放置24个月的候选国家参考品效价测定性能稳定。结论候选国家参考品的纯度、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及均匀性检测均符合国家参考品质量要求,将其稀释到适宜稀释度后可用于EC原液的效价测定;经方法验证与稳定性观察,显示其性能良好,为国家参考品申报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 冷冻干燥法 参考标准 国家参考品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comD/E/C基因重组表达及ComD/C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欢 孙爱华 +2 位作者 夏肖萍 孙琦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调控感受态形成的二元信号传导系统(TCS)基因comD/comE/comC的原核表达系统,探讨ComD和ComC封闭后细菌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PCR扩增全长comD、comE和comC基因,并用常规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调控感受态形成的二元信号传导系统(TCS)基因comD/comE/comC的原核表达系统,探讨ComD和ComC封闭后细菌耐药性变化。方法:采用PCR扩增全长comD、comE和comC基因,并用常规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及Bio-Rad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ComD、rComE和rComC表达量。免疫家兔制备rComD、rComE和rComC抗血清。检测肺炎链球菌菌株ComD和ComC被抗血清封闭后对青霉素和头孢胺噻耐药性的变化。结果:与报道序列比较,所克隆的comD、comE和com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4%-99.3%和99.1%-100%。所构建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42a-comD、E.coliBL21DE3pET42a-comE和E.coli BL21DE3pET32a-comC能有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rComD、rComE和rComC,其产量分别为细菌总蛋白的28%、25%和35%。rComD、rComE和rComC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效价分别为1∶4、1∶4和1∶8。ComD和/或ComC被抗血清封闭后,头孢胺噻敏感菌株可出现耐药性,但耐药菌株耐药性无明显改变,也不影响各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肺炎链球菌comD/come/comC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深入研究感受态形成相关TCS与耐药性关系奠定了基础。ComD和ComC与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胺噻耐药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肺炎/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信号传导 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细菌 基因表达 重组蛋白 基因表达调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光满 秦宜德 于爱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建立大肠杆菌高密度表达的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STH)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STH,离心收集菌体,反复冻融后收集上清液经超滤、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STH目的蛋白。结果纯化后的STH纯度为98... 目的建立大肠杆菌高密度表达的重组葡激酶-水蛭素融合蛋白(STH)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STH,离心收集菌体,反复冻融后收集上清液经超滤、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STH目的蛋白。结果纯化后的STH纯度为98%以上,纤溶比活性2.6×104IU/mg,活性回收率56%。结论建立了STH的纯化工艺,该纯化工艺简便,时程短,重复性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分离和提纯 色谱法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