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三、四粒荚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新安 王贤智 +4 位作者 蔡淑平 吴学军 沙爱华 邱德珍 张晓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利用中豆29与中豆32杂交衍生出的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406个家系,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分析三、四粒荚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四粒荚性状存在明显的变异,有部分家系几乎没有四粒荚出现,而另一部分家系四粒荚几乎占四分... 利用中豆29与中豆32杂交衍生出的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406个家系,在两种种植密度下分析三、四粒荚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四粒荚性状存在明显的变异,有部分家系几乎没有四粒荚出现,而另一部分家系四粒荚几乎占四分之三,群体中出现了三、四粒荚数是一、二粒荚数47倍的家系。50%以上的家系四粒荚数和三粒荚比率超过高亲值,而有70.69%的家系一粒荚比率低于低亲值。三粒荚数与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四粒荚数与单株产量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主要原因是四粒荚数与百粒重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但高产家系每荚粒数仍高于每荚粒数低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重组自交系群体 三粒荚 四粒荚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重组自交系群体第1雌花开花期遗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美玲 栾非时 朱子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X期24-29,共6页
以美国早花厚皮甜瓜品系WI998为母本(P1),中国晚花薄皮甜瓜品系3-2-2为父本(P2)杂交所得的包括1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RIL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研究不同季节第1雌花开花期(DFF)的遗传特点。结... 以美国早花厚皮甜瓜品系WI998为母本(P1),中国晚花薄皮甜瓜品系3-2-2为父本(P2)杂交所得的包括1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RIL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研究不同季节第1雌花开花期(DFF)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第1雌花开花期遗传均受2对重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E_1_8)控制,春季主基因遗传率为77.05%,多基因遗传率为22.44%;秋季主基因遗传率为72.38%,多基因遗传率为27.52%。表明甜瓜DFF主基因遗传力大于多基因遗传力,DFF主要受主基因控制,并在不同季节遗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重组自交系群体 第1雌花开花期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丹 裴文锋 +5 位作者 宋吉坤 吴嫚 刘国元 臧新山 Zhang Jinfa 于霁雯 《中国棉花》 2019年第5期11-17,38,共8页
通过产量、纤维品质、株型三类农艺性状来探究棉花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的综合表现,并进行纤维品质优异株系的筛选,是提高棉花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鲁棉研28为母本,海岛棉渐渗材料爱字棉73003为父本,... 通过产量、纤维品质、株型三类农艺性状来探究棉花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群体的综合表现,并进行纤维品质优异株系的筛选,是提高棉花育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鲁棉研28为母本,海岛棉渐渗材料爱字棉73003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多代自交获得的126个RILs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四个环境下对5个产量、5个品质、4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变异系数、方差、遗传力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表明,该RIL群体的各性状受环境效应影响显著;变异分析和超亲分析表明群体内部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和果枝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果枝高度与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数与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在该RIL群体中筛选出9个纤维品质性状表现优异的材料,为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重组自交系群体 相关性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重组自交系部分群体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与产量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婉钰 林辰壹 陈青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探明耐低温弱光品种欧洲8号和露地型品种秋棚及其后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对RIL部分群体及其亲本进行了叶绿素荧光、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品系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 为了探明耐低温弱光品种欧洲8号和露地型品种秋棚及其后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对RIL部分群体及其亲本进行了叶绿素荧光、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品系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qN)、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的M峰值和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品系127和73表现出较低的Fv/Fm值,同亲本欧洲8号相似,在qN,M峰、净光合速率等指标上接近或超过了亲本欧洲8号;而品系46,52,89等表现与亲本秋棚相似,在各项指标上接近或低于亲本秋棚。品系127和73在产量上还表现出超亲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重组自交系群体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L群体分析小麦淀粉粘度性状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玉顶 李斯深 +1 位作者 孙海艳 李瑞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26,共4页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淀粉粘度性状与馒头品质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峰值粘 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均与馒头外观、结构、弹韧性、粘性、总分等5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 析结果表明,粘度性状与馒...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淀粉粘度性状与馒头品质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峰值粘 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均与馒头外观、结构、弹韧性、粘性、总分等5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 析结果表明,粘度性状与馒头品质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馒头体积、比容、结构、弹韧性、粘性和总分与淀粉 粘度性状的回归方程;通过通径分析明确了各粘度性状对馒头品质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 馒头品质 RIL群体 淀粉粘度 利用 重组自交系群体 通径分析 小麦淀粉 粘性 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斌 王利民 +3 位作者 张建平 谢亚萍 牛早霞 赵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根长、叶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3MG-CEA,受3对独立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叶鲜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4MG-CEA,受4对独立主基因控制。8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9.59%~50.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重组自交系群体 苗期抗旱性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L群体分析HMW-GS对面条品质性状的量化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京岚 李斯深 +2 位作者 范玉顶 孙海燕 李瑞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2,21,共5页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RIL-8群体的80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了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性状影响的量化效应以及不同亚基组合的面条品质差异。结果表明RIL-8群体Glu-A1、Glu-B1、Glu-D1位点编码的亚基分别为1、N,7+9、7+...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RIL-8群体的80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了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面条品质性状影响的量化效应以及不同亚基组合的面条品质差异。结果表明RIL-8群体Glu-A1、Glu-B1、Glu-D1位点编码的亚基分别为1、N,7+9、7+8和5+10、2+12,主要存在6种亚基组合类型。同一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的亚基组合对面条的适口性、韧性、粘性和总分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不同亚基,5+10、1亚基是适合制作优质面条的亚基,尤以5+10亚基为好;N、7+8、7+9和2+12亚基不是制作优质面条的适宜亚基。对于不同亚基组合,(1,7+9,5+10)、(N,7+8,5+10)和(1,7+8,5+10)是制作优质面条的适宜亚基组合,而(1,7+8,2+12)、(N,7+8,2+12)和(1,7+9,2+12)不适合制作优质面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效应 品质性状 HMW-GS 群体分析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重组自交系群体 亚基组合 优质面条 5+10亚基 Glu 品质差异 组合类型 制作 适口性 位点 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Ls群体分析小麦粉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8
作者 孙彩玲 《面粉通讯》 2008年第6期51-51,共1页
利用132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测定了不同群体小麦面粉蛋白质性状、面条感官品质和面条质构特性,研究了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了影响面条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关键因素,对影响面条品... 利用132个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测定了不同群体小麦面粉蛋白质性状、面条感官品质和面条质构特性,研究了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了影响面条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关键因素,对影响面条品质的所有性状做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面筋指数、吸水率和干湿面筋含量是影响面条感官总评分的关键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条品质 品质性状 群体分析 小麦粉 重组自交系群体 感官品质 质构特性 逐步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大小数量性状核苷酸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筛选
9
作者 乔丹 白冰楠 +12 位作者 葛群 刘小芳 栾玉娟 牛皓 龚举武 巩万奎 闫浩亮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Elsamman Elameer 陈全家 袁有禄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 棉籽是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棉籽大小影响种子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籽棉产量。为发掘控制棉籽大小的遗传位点和候选基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陆地棉ZR014121和EZ60为亲本构建了200个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的群体,在2年2个地点(河南省安阳县、河北省威县)对棉籽粒长、粒宽、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圆度和籽指这6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液相芯片基因分型RIL群体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核苷酸(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QTN)位点并筛选候选基因。结果发现:在4个环境下,6个棉籽大小性状的表型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除籽粒圆度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在RIL群体中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46%~10.82%。GWAS共检测到47个与6个棉籽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分布于21条染色体上,其中有8个SNP位点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稳定检测。通过分析置信区间内基因的功能和转录组表达数据,初步推测Gh_D05G1018和Gh_A10G1731为控制棉籽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棉籽大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重组自交系群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数量性状核苷酸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钾处理小麦苗期氮营养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艳艳 袁亚培 +7 位作者 梁雪 宫晓平 吴春红 周秀文 郭营 赵岩 李斯深 孔凡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3-1537,共15页
【目的】对不同浓度磷、钾处理下小麦苗期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以深入理解磷、钾与氮养分效率的相互关系,为氮营养相关性状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苗期液培试验,以"川35050×山农48... 【目的】对不同浓度磷、钾处理下小麦苗期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以深入理解磷、钾与氮养分效率的相互关系,为氮营养相关性状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苗期液培试验,以"川35050×山农483"组合衍生的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131个株系)为研究材料,设置了中磷中钾(MPMK)、高磷(HP)、低磷1(LP1)、低磷2(LP2)、低磷3(LP3),高钾(HK)、低钾1(LK1)、低钾2(LK2)、低钾3(LK3)共9个处理,对不同磷、钾处理下的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从整个基因组水平对与小麦苗期氮养分效率相关的10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分析。【结果】不同处理下的10个性状共检测到137个QTL,位于除3D外的20条染色体上,大部分QTL(89.05%)仅在单一处理下被定位到,有3个QTL(QRnue-1A.2、QSnue-1A.1和QTnue-1A.1)可在至少4个处理中被检测到,有5个QTL(QRnue-1A.1、QTnue-1A.1、QSnc-4A、QRnc-6A.3和QSnue-6B)可同时在低磷和低钾环境中被检测到。本研究还检测到至少包含3个以上QTL的QTL簇17个,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D、6A、6 B、6 D和7 A染色体上,共涉及6 6个Q T L,占Q T L总数的4 8.1 8%。其中,有5个Q T L簇仅与特定磷、钾处理有关,大多数QTL簇均同时定位了不同磷、钾处理的不同性状,许多QTL簇位点还与前人定位的生物量、产量及其他养分有关。【结论】磷、钾的供应能够显著影响小麦苗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其相关QTL的表达。影响苗期小麦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大多数仅在特定处理下被检测到,但大多数QTL会形成QTL簇,构成了控制氮养分效率的QTL热点,许多热点区域也与前人定位的许多成株期性状如生物量、产量及其他养分效率有关,这些QTL/基因密集区域及其特点的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小麦氮养分效率的遗传控制特点及其与磷、钾养分供应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这些重要位点的克隆及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自交系群体 QTL 氮养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苗根际联合固氮能力的QTL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天委 方萍 +1 位作者 邢永忠 贾小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398,共5页
以珍汕97×明恢63杂交组合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241个株系和高效固氮菌株W12以及固氮菌株FY为材料,在严格限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SpermosphereModel技术,测定RIL群体及其亲本与两个固氮菌株的联合固氮能力表型值。采用MAPMAKER/QT... 以珍汕97×明恢63杂交组合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241个株系和高效固氮菌株W12以及固氮菌株FY为材料,在严格限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SpermosphereModel技术,测定RIL群体及其亲本与两个固氮菌株的联合固氮能力表型值。采用MAPMAKER/QTL软件对获得的表型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在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与W12联合固氮能力(W12 NFA)和与FY联合固氮能力(FY NFA)的QTL各1个;前者位于标记区间RM208~RM207,后者位于标记区间R712~RM324。分别对这两个QTLs的等位标记RM208与R712作单因子方差分析,得W12 NFA在RM208不同标记基因型间差异的F值为8 28,达0 0044显著性水平;FY NFA在等位R712不同标记基因型间差异的F值为13 81,达0 0003显著性水平。显然,本研究检出的控制固氮菌株W12和FY与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能力的QTL是相互独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 联合固氮能力 QTL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