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李法计
常鑫
王宇娟
宋全昊
田芳慧
孙道杰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2
|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三、四粒荚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
周新安
王贤智
蔡淑平
吴学军
沙爱华
邱德珍
张晓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3
|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位点 |
曹雅君
江玲
王春明
刘世家
陈亮明
万建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4
|
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QTL |
王兰
黄李超
代丽萍
杨窑龙
徐杰
冷语佳
张光恒
胡江
朱丽
高振宇
董国军
郭龙彪
钱前
曾大力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5
|
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QTL定位 |
宁海龙
白雪莲
李文滨
薛红
庄煦
李文霞
刘春燕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6
|
应用极大似然法分析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株高与主茎节数的主基因遗传效应 |
宁海龙
梁世鑫
蒋红鑫
李文霞
薛红
李琦
吴昊
李文滨
王德亮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7
|
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生育进程稳定QTL定位 |
宁海龙
庄煦
杨畅
方艳龙
王萍
李文滨
薛红
李文霞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8
|
甜瓜重组自交系群体第1雌花开花期遗传分析 |
高美玲
栾非时
朱子成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9
|
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全生育期QTL的单标记分析 |
宁海龙
吴昊
李文滨
薛红
李柏云
李琦
白雪莲
李文霞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0
|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耐铝毒数量性状基因座 |
薛永
江玲
张文伟
王春明
马建锋
万建民
翟虎渠
吉村醇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1
|
利用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
王艳殊
田雨
张佳楠
许世超
董全中
李文滨
李文霞
宁海龙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2
|
小麦ITMI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叶片叶绿素含量QTL定位研究 |
耿小红
武艳芍
杨林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HMW-GS的检测与分析 |
孙海艳
李斯深
崔成健
潘累斌
王绍红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棉花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李丹
裴文锋
宋吉坤
吴嫚
刘国元
臧新山
Zhang Jinfa
于霁雯
|
《中国棉花》
|
2019 |
4
|
|
15
|
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甜瓜第一雌花节位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高美玲
袁成志
栾非时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6
|
黄瓜重组自交系部分群体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与产量变化 |
李婉钰
林辰壹
陈青君
|
《北京农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7
|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群体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 |
丁秀兰
江玲
张迎信
孙黛珍
翟虎渠
万建民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18
|
利用重组自交系分析水稻稻曲病抗性位点及效应 |
李余生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王才林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9
|
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
杨娟
王莉娟
黄胜东
李余生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大豆四向重组自交群体单株产量QTL单标记分析 |
宁海龙
李柏云
何月鹏
吴昊
白雪莲
司敬博
庄煦
李文霞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