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西志 于三科 +4 位作者 林矫矫 顾越星 刘金明 张亮 沈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 ,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以间接ELISA法 ,检测血吸虫病因牛血清 10 4份 ,阳性检出率为 6 7 31% ;以血吸虫感染小鼠、兔、绵羊血清做阻断试验 ,得到的O...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基因 ,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以间接ELISA法 ,检测血吸虫病因牛血清 10 4份 ,阳性检出率为 6 7 31% ;以血吸虫感染小鼠、兔、绵羊血清做阻断试验 ,得到的OD值与阴性血清相当。结果表明 ,以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作为诊断抗原检测日本血吸虫病牛感染情况 ,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 间接ElIS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2
作者 多文娟 王怡祥 +9 位作者 王家兴 许鑫龙 李林献 杨栋臣 申启利 杨立春 刘晓静 金启旺 褚亮 杨小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Sj-Cystatin)对“二次打击”脓毒症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6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蛋白组(B组)、“二次打击”造模组(C组)、蛋白干预组(D组),16只/组。A组和B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PBS(100μL/只),24 h后开腹探查盲肠,但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刺(CLP),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C组和D组小鼠首先腹腔注射含LPS(5 mg/kg)的PBS(100μL/只),24 h后行CLP手术,术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PBS(100μL/只)或含25μg rSj-Cystatin蛋白的PBS(100μL/只)。每组随机抽取6只,造模12 h后取小鼠血清、脾、肝、肺和肾组织。肝、肺和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损伤并进行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验血清和肝、肺、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3+CD4+CD25+Foxp3+T的比例变化;剩余小鼠造模后记录72 h生存率并观察小鼠状态。结果与A、B组(100%)相比,C组(0%)72 h生存率降低,经rSj-Cystatin蛋白治疗后,D组生存率较C组增高(20%)。与A、B两组相比,C组肝、肺、肾组织切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蛋白治疗后,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和组织匀浆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调节因子IL-10、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CD3+CD4+CD25+Foxp3+T比例升高(P<0.05);与A、B两组相比,C组各器官组织中iNOS水平均升高,而Arg-1水平呈差异性,仅在肾中呈下降趋势(P<0.01);与C组相比,D组iNOS水平下降(P<0.05),Arg-1水平升高(P<0.001)。结论rSj-Cystatin可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进而对“二次打击”脓毒症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脂多糖 盲肠结扎穿刺 脓毒症 免疫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式RT-PCR分析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的基因5’末端序列 被引量:3
3
作者 雷智刚 李卓雅 +3 位作者 何蔼 孟锦绣 易冰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测定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中提取总RNA ,以该RNA为模板 ,进行巢式RT -PCR ,扩增SjCL1基因 5’端序列。将其与 pMD18-T载体连接得到含SjCL1基因 5’端序列的重组质粒 ,并测定上... 目的 测定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 方法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中提取总RNA ,以该RNA为模板 ,进行巢式RT -PCR ,扩增SjCL1基因 5’端序列。将其与 pMD18-T载体连接得到含SjCL1基因 5’端序列的重组质粒 ,并测定上述DNA插入片段的序列。结果 通过巢式RT -PCR扩增出 332bpSjCL1基因 5’端序列 ,测序后 ,与报道的SjCL1基因部分序列拼接后 ,可得到一个编码 317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结论 使用巢式RT -PCR技术 ,扩增得到SjCL1基因的 5’端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2(SjCL2)基因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冰 何蔼 +6 位作者 雷智刚 郑小英 张瑞林 孟锦绣 申川军 李卓雅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扩增SjCL2基因 ,构建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SjCL2 ,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酶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T -PCR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总RNA中扩增获得SjCL2基因 ;将其定向克隆至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 目的 扩增SjCL2基因 ,构建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SjCL2 ,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酶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T -PCR技术 ,从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总RNA中扩增获得SjCL2基因 ;将其定向克隆至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质粒 ;经KpnⅠ、XbaⅠ双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分析SjCL2基因并确定其读码框的正确插入。结果 利用RT -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中扩增到约 1Kb大小的SjCL2基因 ,通过双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DNA序列分析确定SjCL2基因被克隆到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中。 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SjCL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2 基因克隆 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2基因扩增及克隆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智刚 何蔼 +3 位作者 李卓雅 孟锦绣 易冰 詹希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 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2 (SjCL2 )的编码区基因序列 ,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 ,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TRIZOL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RNA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 ,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 目的 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2 (SjCL2 )的编码区基因序列 ,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 ,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TRIZOL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RNA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 ,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中。 结果 RT -PCR特异性扩增出SjCL2编码区基因序列 ,其片段大小为1kb左右 ,经酶切和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质粒pcDNA -SjCL2中含有所扩增的基因序列。 结论 RT -PCR扩增的SjCL2编码区基因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合 ,成功构建了含SjCL2编码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Sj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2 基因扩增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基因的真核表达
6
作者 刘金辉 严涛 +3 位作者 黎帆 余克花 詹希美 易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复合质粒SjCL1/AD1-1 DNA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检测SjCL1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转录,SDS-PAGE电泳法分析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并进一步通过Wes... 目的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复合质粒SjCL1/AD1-1 DNA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检测SjCL1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转录,SDS-PAGE电泳法分析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法证实。结果RT-PCR检测到转染的细胞中有与目的基因相符大小约1000bp转录条带,SDS-PAGE电泳发现表达质粒SjCL1/AD1-1DNA转染的细胞上清液中存在大小约为31kDa的表达蛋白带,Western Blot法证实该表达蛋白产物可和日本血吸虫兔血清发生特异的反应。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将SjCL1/AD1-1转染入HeLa细胞后可特异地表达一个大小约为31kDa的可分泌的日本血吸虫蛋白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阳离子脂质体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抗生殖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易新元 曾宪忠 +3 位作者 曾宪芳 汪世平 舒新华 LarryMcreynolds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的保护。方法 分别用Sj31BIN免疫昆明鼠和BALB/c 小鼠,攻击感染后6w 计数成虫负荷及粪便和组织内虫卵数。结果 用构建的Sj31BIN免疫小鼠可影响成虫发育,肝组织减...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的保护。方法 分别用Sj31BIN免疫昆明鼠和BALB/c 小鼠,攻击感染后6w 计数成虫负荷及粪便和组织内虫卵数。结果 用构建的Sj31BIN免疫小鼠可影响成虫发育,肝组织减卵率为59-3%~65-0% ,肠组织减卵率为57-6% ~62-1% ,粪便减卵率为86-5% 。结论 Sj31BIN 可诱导小鼠产生抑制雌虫生殖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B DNA疫苗 抗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肽链内切酶基因的获得及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永轩 肖建华 +3 位作者 曾桥 万志刚 张愉快 黄家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中国大陆株 (chinesemainlandstrain)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 (CathepsinBendopeptidase)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Sj)中国大陆株 (chinesemainlandstrain)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 (CathepsinBendopeptidase)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 从已构建好的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 ,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登录 ;使用NCBI,SAPS ,TMHMM ,Signal,PsortII,Protscale和Scanprosite等软件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 对 38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获得部分新基因 ,其中包括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AY2 2 6 984 )。利用Internet在线分析和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论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内切酶基因所编码蛋白为一跨膜蛋白 ,含有半胱胺酸蛋白酶结构域 ,可能对宿主血红蛋白具有降解作用 ,从而在日本血吸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CDNA文库 克隆 步移法 生物信息学 组织蛋白酶B肽链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核酸疫苗血清抗体与抗生殖免疫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宪忠 易新元 曾宪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 (Sj31B1N)抗生殖免疫的可能机理。 方法 用Sj31B1N免疫小鼠 ,每 2周 1次 ,每次免疫前均尾静脉采血 1次 ,作血清抗体动态变化分析 ,免疫 4次后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 4 5天 ,计数成虫负荷和肝、...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DNA疫苗 (Sj31B1N)抗生殖免疫的可能机理。 方法 用Sj31B1N免疫小鼠 ,每 2周 1次 ,每次免疫前均尾静脉采血 1次 ,作血清抗体动态变化分析 ,免疫 4次后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 4 5天 ,计数成虫负荷和肝、肠组织内虫卵数。结果 用Sj31B1N免疫小鼠后第 2周部分小鼠血清中出现了抗体 ,随时间延长 ,出现抗体阳性组小鼠数量增多 ,抗体滴度增加。抗体阳性组小鼠与阴性组小鼠对比 ,成虫减少率为 4 0 .6% ,肝组织减卵率为 4 8.0 % ,肠组织减卵率为 4 5.4 %。结论 核酸疫苗Sj31B1N可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抗体 ,并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核酸疫苗Sj31B1N所诱导的体液免疫可能是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免疫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日本血吸虫 抗体 抗生殖免疫 组织蛋白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 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慧 苑纯秀 +4 位作者 冯新港 傅志强 刘金明 蔡幼民 林矫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18,共6页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原,用该基因纯化重组表达产物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获得了672 bp的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jC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SjCL融合蛋白,以该纯化物免疫小鼠,结果实验组减虫率为36.04%,肝组织减卵率为34%,粪卵减少率达49%,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显著。结论获得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克隆,其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对抗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基因克隆表达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治疗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非 马科 +4 位作者 黄海燕 艾国 焦云桃 宁琴 黄加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中成药安络化纤丸、西药γ-干扰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40只以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为入选对象,6周后成功建立小鼠血吸... 目的比较中成药安络化纤丸、西药γ-干扰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40只以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为入选对象,6周后成功建立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感染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次0.75 mL。安络化纤丸组用0.9%氯化钠溶液配制混悬液灌胃(安络化纤丸20粒加0.9%氯化钠溶液7.5 mL),每次0.75 mL。γ-干扰素组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溶液皮下注射(γ-干扰素200万U加注射用水4 mL,每次0.1 mL)。联合治疗组用等量的安络化纤丸和γ-干扰素。上述治疗均为每天1次,疗程8周。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8周。肝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结果安络化纤丸组、γ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感染对照组血吸虫卵结节直径分别为(460.406 5±36.276 8),(433.927 6±44.209 5),(433.430 0±64.928 4),(533.765 8±88.102 2)μm,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病理损害减轻,血吸虫虫卵结节直径明显减小(P<0.05)。Ⅰ、Ⅲ型胶原及TIMP-1的表达,各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表达最低,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效果优于单药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减少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络化纤丸 Γ-干扰素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致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俊慧 刘亚林 +3 位作者 梁真洁 杨兴淼 谢盛达 曹瑞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7-1115,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非结构蛋白NS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JEV NS1基因克隆到pFastbac1载体并将其转化至感受态DH10Bac得到重组杆粒,将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产生重组杆状病毒,通过病毒感...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非结构蛋白NS1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JEV NS1基因克隆到pFastbac1载体并将其转化至感受态DH10Bac得到重组杆粒,将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产生重组杆状病毒,通过病毒感染High5细胞成功表达了JEV NS1。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培养液添加外源NS1蛋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EV NS1蛋白对HBMEC表面唾液酸修饰的影响,IFA检测细胞中组织蛋白酶L的表达;小鼠经尾静脉注射JEV NS1及其N207糖基化位点突变体蛋白NS1 N207Q,分别于24、48和72 h通过伊文思蓝(EB)染色检测2个蛋白对小鼠的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结果]JEV NS1蛋白通过下调人脑内皮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修饰和上调组织蛋白酶L表达损伤内皮糖萼;动物试验表明NS1蛋白能够破坏小鼠的血脑屏障;NS1 N207Q蛋白处理对细胞表面唾液酸修饰的影响不显著,体内处理对小鼠的血脑屏障无明显损伤。[结论]JEV NS1蛋白具有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突变N207位点可导致其损伤功能减弱,可为JEV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NS1蛋白 唾液酸修饰 组织蛋白酶l 脑血管内皮损伤 N207Q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jcb2 DNA疫苗在血吸虫感染小鼠中的保护性作用研究
13
作者 冯安贵 高勇强 +6 位作者 梁瑜 吴媛 陈鹄 张愉快 王可耕 陈姗姗 肖建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3-678,共6页
目的研究Sjcb2DNA疫苗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性作用和机制,为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构建pcDNA3.1(+)/Sjcb2核酸疫苗,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cDNA3.1(+)/Sjcb2核酸疫苗组、pcDNA3.1(+)空质粒组... 目的研究Sjcb2DNA疫苗在日本血吸虫病小鼠模型中的保护性作用和机制,为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候选抗原分子。方法构建pcDNA3.1(+)/Sjcb2核酸疫苗,将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cDNA3.1(+)/Sjcb2核酸疫苗组、pcDNA3.1(+)空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35只,采用后腿股四头肌注射方法,每次免疫质粒DNA 100μg,每2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各组小鼠。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Sjcb2基因在小鼠体内的稳定性及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Sjcb2抗体水平及攻击感染前后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计数小鼠荷成虫对数和肝脏荷虫卵数。结果疫苗组小鼠均可在小鼠肌细胞中检测到Sjcb2基因及其抗原的表达;DNA疫苗组T细胞增殖显著增高(P<0.05);ELISA结果显示疫苗组IFN-γ水平显著增高(P<0.05),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后各组小鼠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DNA疫苗组小鼠荷成虫对数及肝脏荷虫卵数与其它组比较显著性减少(P<0.05),其减虫率为36.32%,减卵率为60.61%。结论 Sjcb2DNA疫苗接种小鼠后能在小鼠肌细胞中稳定存在和表达;Sjcb2可能通过提高IFN-γ和降低IL-4水平调节Th1细胞亚群产生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组织蛋白酶B2 核酸疫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