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工程菌发酵生产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1
作者 谢汶烨 李媛 +3 位作者 朱万斌 顾丰颖 焦博 王强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9-390,共12页
白藜芦醇作为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癌等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在微生物中成功设计并构建了高效的异源合成途径,通过结合工程菌株的大规模发酵实现了白藜芦醇的... 白藜芦醇作为非黄酮类多酚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癌等功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在微生物中成功设计并构建了高效的异源合成途径,通过结合工程菌株的大规模发酵实现了白藜芦醇的工业化生产。本文基于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研究中的前沿进展,在生物合成途径、重组工程菌底盘、合成方法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酵母菌及大肠杆菌两种常用于生产白藜芦醇的重组工程菌并进行了比较,从白藜芦醇合成关键酶表达、前体物质及发酵工艺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优化策略。本文总结了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白藜芦醇的高效绿色生物制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借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白藜芦醇在食品产业的工业化应用,并促进未来食品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重组工程菌 生物合成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重组工程菌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晶晶 张杰 黄大昉 《生物产业技术》 2008年第2期48-53,共6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微生物,苏云金芽胞杆菌任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回顾了苏云金芽胞杆菌重组工程菌的研究历史,总结了工程菌构建方法技术,许结合国内外动态对工程菌的产业化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重组工程菌 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对红霉素重组工程菌ZL1004发酵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尚永崇 钱江潮 +4 位作者 黄明志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李万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8-902,共5页
在50L发酵罐上考察了重组工程菌ZL1004的组分情况,与出发菌相比,A组分由75.43%上升到87.85%,B组分由4.42%下降到0.45%,C组分由13.35%下降到1.70%,而首次关注的红霉素E和F含量,却分别升高了47.0%和48.6%。表明改造后的工程菌,随着A组分... 在50L发酵罐上考察了重组工程菌ZL1004的组分情况,与出发菌相比,A组分由75.43%上升到87.85%,B组分由4.42%下降到0.45%,C组分由13.35%下降到1.70%,而首次关注的红霉素E和F含量,却分别升高了47.0%和48.6%。表明改造后的工程菌,随着A组分的大量提升,部分红霉素A进一步转化形成了红霉素E和F等杂质组分。通过在0h添加0.04g/L CoCl2.6H2O,重组菌的红霉素合成代谢流明显加强。发酵结束时,与对照相比,红霉素效价提高12.4%,其中A组分含量由7766U/mL升高至9177U/mL,杂质组分红霉素E和F的百分比分别下降了23.8%和15.6%。研究结果表明Co2+能有效提高重组工程菌ZL1004的A组分含量,同时抑制红霉素A进一步转化为红霉素E和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Co2+ 重组工程菌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卢雪梅 黄演婷 +2 位作者 汪洁 金小宝 朱家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4-16,28,共4页
研究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为重组肝靶向干扰素产业化提供依据。在有选择压力(Amp+)条件下,采用平板划线传代法,将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连续传代50代,观察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生长速度、质粒稳定性、PCR鉴定、... 研究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为重组肝靶向干扰素产业化提供依据。在有选择压力(Amp+)条件下,采用平板划线传代法,将重组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菌株连续传代50代,观察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生长速度、质粒稳定性、PCR鉴定、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测序和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此工程菌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保持了大肠杆菌的典型特征,生长速度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各代质粒的PCR和酶切图谱正确,传50代后质粒稳定性接近100%,DNA测序未见基因变异。重组肝靶向干扰素表达水平及菌体蛋白的SDS-PAGE图谱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肝靶向干扰素工程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为重组肝靶向干扰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靶向干扰素 重组工程菌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E.coli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 被引量:68
5
作者 范代娣 段明瑞 +4 位作者 米钰 宋纪蓉 惠俊峰 王德伟 王国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52-754,共3页
Several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recombinant E.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lagen-like biopolymer.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as well as glucose concentration on fermentation w... Several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recombinant E.coli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llagen-like biopolymer.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as well as glucose concentration on fermentation were observed.The OD 600 value could reach 98 when dissolved oxygen was controlled at 50% and glucose around 1%.The product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 with a yield of 29.4%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E.coli工程菌 高密度发酵 类人胶原蛋白 培养工艺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D-乳酸重组大肠杆菌ptsG基因的敲除及其混合糖同步发酵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小云 顾健健 +3 位作者 王永泽 赵锦芳 王金华 赵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1-226,共6页
为构建能够同时高效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发酵产D-乳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以能高效利用五碳糖发酵产D-乳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E.coli JH13为出发菌株,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葡萄糖跨膜转运基因pts G。实验结果表明,pts G缺陷菌株E.coli... 为构建能够同时高效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发酵产D-乳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以能高效利用五碳糖发酵产D-乳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E.coli JH13为出发菌株,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葡萄糖跨膜转运基因pts G。实验结果表明,pts G缺陷菌株E.coli JH15在10%混合糖(5%葡萄糖和5%木糖)培养基中发酵,可同时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以完成发酵;而对照菌葡萄糖消耗完才利用木糖,发酵结束还有18 g/L木糖残留;JH15乳酸产量为83.04 g/L,相比于对照菌株提高了25.86%;在稻草秸秆水解液中发酵,JH15同时利用葡萄糖、木糖和L-阿拉伯糖,乳酸产量为25.15 g/L,转化率为86.42%。JH15作为能利用混合糖同步发酵产D-乳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它的成功构建为利用廉价的木质纤维素水解物为原料发酵生产D-乳酸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 D-乳酸 ptsG基因 RED同源重组 混合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的研究
7
作者 王健 荣静 +1 位作者 张伟 胡曼曼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42-145,共4页
为了探讨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乳酸杆菌基因(mob)组DNA为模板,运用PCR扩增到编码乳酸球菌的基因(a-als),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克隆载体PET28a-moals,在E.coli TM109中成功表达。在限制性活性污泥中,通... 为了探讨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乳酸杆菌基因(mob)组DNA为模板,运用PCR扩增到编码乳酸球菌的基因(a-als),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克隆载体PET28a-moals,在E.coli TM109中成功表达。在限制性活性污泥中,通过发酵改性,使活性污泥细菌群中的目标菌改变成为优势菌,高效去除污染物,工业废水处理后回用,实现零排放。该方法是解决生物基产品工业废水的高效新方法,可以在化工、生物制药、功能性材料和其他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基因工程菌 5-羟甲基糠醛工业废水 改性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xynZF 318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的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田艳杰 宋兆祥 +3 位作者 马振武 王朝阳 徐佳 周晨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20-125,133,共7页
为了获得产木聚糖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本研究将木聚糖酶基因xynZF-318与高表达载体pWB980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WB980/xynZF-318,并将其通过电击转化的方法导入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WB600,获得重组工程菌WB600/pWB980/xynZF-318... 为了获得产木聚糖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本研究将木聚糖酶基因xynZF-318与高表达载体pWB980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WB980/xynZF-318,并将其通过电击转化的方法导入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WB600,获得重组工程菌WB600/pWB980/xynZF-318。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该工程菌进行摇瓶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重组工程菌WB600/pWB980/xynZF-318最优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2%、装液量为20 mL、种龄为11 h、培养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60 r/min、发酵时间为168 h。验证后实际酶活力为0.359 U/mL,与野生株WB600相比酶活提高了2.66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产木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有望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应用尤其是食品工业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木聚糖酶 重组工程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