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表达系统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全胜 严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15,20,共3页
从E .coli 4 4 815株基因组DNA中扩增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并分析了核苷酸序列 ,构建pET32a的LTB表达载体 ,在E .coli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 ,采用SDS PAGE鉴定表达产物。克隆的LTB基因与报道的核苷酸和氨... 从E .coli 4 4 815株基因组DNA中扩增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并分析了核苷酸序列 ,构建pET32a的LTB表达载体 ,在E .coliBL2 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 ,采用SDS PAGE鉴定表达产物。克隆的LTB基因与报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12 %~ 99.71%和 97.5 8%~ 99.19% ,pET32a LTB BL2 1DE3系统表达的rLTB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B亚单位 基因表达系统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的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文标 邹全明 +4 位作者 吴超 张卫军 杨珺 冉向阳 王缚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纯化rLTB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重组基因工程菌发酵后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rLTB经过洗涤、变性溶解后 ,分别采用QSepharoseTM High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FF(highsub)疏水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并透析复性 ... 目的 纯化rLTB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重组基因工程菌发酵后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rLTB经过洗涤、变性溶解后 ,分别采用QSepharoseTM HighPerformanc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PhenylFF(highsub)疏水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并透析复性 ,然后采用SDS PAGE和HPLC检测纯度 ,并选用ELISA、动物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纯化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 得到纯度达 97 85 %的rLTB ,复性的rLTB经检测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得到纯度较高、生物学活性较好的rLT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B亚单位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在鸭体内的吸收代谢及组织分布
3
作者 周晓丽 王一成 +3 位作者 姜平 袁秀芳 李军星 杜晓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在鸭体内的吸收代谢及组织分布,为rLTB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试验鸭分别肌注1,50,100 mg/kg rLTB后,以神经节苷脂GM1酶联免疫吸附法(GM1-ELISA)测定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鸭血清中的rLTB含量...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在鸭体内的吸收代谢及组织分布,为rLTB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试验鸭分别肌注1,50,100 mg/kg rLTB后,以神经节苷脂GM1酶联免疫吸附法(GM1-ELISA)测定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鸭血清中的rLTB含量;连续3次肌注rLTB后,观察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并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LTB在各脏器内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鸭血清中的rLTB含量变化及维持时间与rLTB注射剂量呈正相关。1 mg/kg注射组2 h达到峰值,维持至6 h开始下降,24 h后基本检测不到;50,100 mg/kg注射组分别于2 h和1 h达到峰值,并均维持至12 h才开始下降,48 h后基本检测不到。HE染色切片显示50 mg/kg注射组肝细胞轻度浊肿变性,肺脏轻微炎症;100mg/kg注射组肝细胞浊肿变性明显、肺脏重度炎症、脑组织出现局灶性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被检脏器中均检出rLTB,以大脑含量最高,脾脏和肝脏次之,心脏和肺脏检出量低。rLTB大剂量肌肉注射可引起鸭一定的组织学病变,对鸭的安全使用剂量应不超过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吸收代谢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重组毒素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袁超文 刘文鑫 +5 位作者 关玮琨 孟相秋 唐杰 李星月 赵志腾 师东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6-1341,共6页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 产Ⅱ型不耐热肠毒素(LT-Ⅱ)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引起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肠道致病菌。为了解LT-Ⅱ在牛源腹泻性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2010-2012年间分离的138株大肠杆菌进行了LT-Ⅱ毒素基因的检测,对分离到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测序及分析。进一步将LT-Ⅱcl毒素基因双顺反子的ORF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转化Rossatta感受态并诱导表达重组LT-Ⅱcl毒素,经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对重组毒素进行了初步的毒性验证。结果显示,所分离的10株LT-Ⅱ阳性大肠杆菌中,有8株表达LT-Ⅱcl毒素,1株表达LT-Ⅱc4毒素,1株表达LT-Ⅱc6毒素。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出LT-Ⅱcl重组毒素,该重组毒素可以使Y-1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其细胞最小致死量为17.8 pg。本研究为中国国内首次分离到牛源产LT-Ⅱ型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为深入研究LT-Ⅱ毒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Ⅱ型不耐热肠毒素 重组毒素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吕阳 张林 +2 位作者 李雪妮 赵迪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16-282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在4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在4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测量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检测空肠、回肠、结肠及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各肠段绒毛高度均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表面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STa组回肠、结肠CAT活力显著降低,血清、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T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结肠i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血清中的MDA与H_2O_2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显示,表达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肠道结构损伤和抗氧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肠黏膜结构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吕阳 张林 +4 位作者 李雪妮 赵迪 易丹 陈洪波 吴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61-1768,共8页
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吸收、屏障、转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Ta组(基础日粮+2×109 CFU重组菌LMG194-STa)、LMG194组(基础日粮... 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吸收、屏障、转运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STa组(基础日粮+2×109 CFU重组菌LMG194-STa)、LMG194组(基础日粮+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基础日粮+2×109 CFU大肠杆菌K88)。使用人工乳饲养,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测量回肠免疫相关基因IFN-γ、IL-4与VNN1及回肠黏膜损伤基因Villin与MMP3的相对转录量,空肠黏膜上皮连接蛋白Occludin与Claudin-1相对表达量,以及十二指肠、回肠氧化相关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与氧化相关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a组显著降低了回肠IFN-γ和IL-4基因相对转录量,VNN1相对转录量显著上调(P<0.05);STa组显著降低了基因Villin与MMP3相对转录量(P<0.05)及蛋白Occludin与Claudin-1相对表达量(P<0.05);同时,STa组十二指肠、回肠GSH-Px和回肠MPO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十二指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肠道免疫、屏障及抗氧化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 重组大肠杆菌 肠道免疫 黏膜屏障 抗氧化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仔猪小肠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雪妮 史宇涛 +7 位作者 杜林晓 吕阳 马志鹏 易丹 王蕾 赵迪 侯永清 吴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115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 本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7日龄仔猪小肠炎症反应。选取24头7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和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每组6头。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空肠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与K88组仔猪空肠绒毛明显萎缩变短,有明显损伤甚至脱落;STa、LMG194及K88组血清中IL-10、IL-8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LMG194和K88组血液和肠道iFABP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STa和K88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显著降低、NF-κB浓度显著升高,LMG194组NF-κB浓度显著降低、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STa和LMG194组CCL2和CXCL9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STa和LMG194组IFN-γ组基因水平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P<0.05);K88组CXCL9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VNN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CCL2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几乎具有与K88一样的毒性,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黏膜受损,诱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仔猪腹泻,可作为仔猪腹泻模型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吴梦郡 李思源 +6 位作者 纪昌正 余魁 董毅 赵广宇 赵迪 吴涛 侯永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3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 试验旨在研究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STa组、LMG194组和K88组。整个试验期间均以人工乳饲喂,预饲期4d,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STa组、LMG194组及K88组分别在早晚两次口服灌喂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pBAD-STa、LMG194和K88,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7天早上各组灌服D-木糖并采血,屠宰并取空肠、回肠组织样品,测量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浆D-木糖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力,以及吸收与转运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与K88组仔猪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淋巴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K88组仔猪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血浆DAO活力显著升高(P<0.05);STa组与LMG194组空肠AQP8、AQP10、KCNJ13和b0,+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K88组空肠AQP8、AQP1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Ta组回肠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QP10、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LMG194组、K88组AQP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88组AQP10、KCNJ13、b0,+AT、SGLT-1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Ta组、LMG194组及K88组空肠HSP70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小肠产生炎症,吸收与转运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仔猪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基因的分子克隆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嘉福 冉雪琴 +1 位作者 叶在荣 吴拥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5,共6页
以PCR方法克隆得到猪源大肠杆菌ST1基因缺失CooH端最后两个编码密码和终止密码的DNA片段,并以该片段为探针,筛选了以载体pBluescript构建的猪大肠杆菌P55质粒DNA文库,得到插入片段约5.5kb阳性克... 以PCR方法克隆得到猪源大肠杆菌ST1基因缺失CooH端最后两个编码密码和终止密码的DNA片段,并以该片段为探针,筛选了以载体pBluescript构建的猪大肠杆菌P55质粒DNA文库,得到插入片段约5.5kb阳性克隆,亚克隆了约0.5kb含ST基因的TaqⅠ酶切片段,并对该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应用竞争性ELISA测定了ST基因在不同启动子调控下的表达情况,在T7启动子调控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 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基因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毒性检测及佐剂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雪飞 郭静玉 +1 位作者 雷万军 段广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对已构建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进行表达、纯化、毒性检测,并对其佐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已知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浓缩后,进行毒性检测。将纯化后的mLT63联合幽门螺... 目的对已构建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进行表达、纯化、毒性检测,并对其佐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已知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诱导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浓缩后,进行毒性检测。将纯化后的mLT63联合幽门螺旋杆菌(Hp)亚单位疫苗UreB、Omp11经口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取血清、胃组织提取液、粪便提取液进行ELISA试验,检测其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家兔回肠袢毒性试验验证本室构建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没有毒性,mLT63联合Hp亚单位疫苗UreB、Omp11免疫小鼠实验证实mLT63具有佐剂活性。结论本室构建、表达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无毒,并具有免疫佐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突变体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基因融合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兆山 徐兵 +3 位作者 李淑琴 舒东 俞守义 黄翠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亚单位(LTB)基因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进行体外重组,得到的融合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菌株免疫动物后,均能诱发产生抗LT和抗ST抗体。实验结果表明,LT/ST融合蛋白不仅保持了LTB的免疫原...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亚单位(LTB)基因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进行体外重组,得到的融合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菌株免疫动物后,均能诱发产生抗LT和抗ST抗体。实验结果表明,LT/ST融合蛋白不仅保持了LTB的免疫原性和与神经节苷酯GM1的结合能力,而且也赋予本来没有免疫原性的ST免疫原性,并极大地降低了ST的生物毒性,为构建理想的致腹泻大肠菌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基因融合 免疫原性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思静 刘惠莉 +1 位作者 马勋 赵艳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7-701,共5页
为使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本实验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制备了突变体LTR72/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pLTR72/G192阅读框架正确,而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 为使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本实验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制备了突变体LTR72/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pLTR72/G192阅读框架正确,而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出突变体重组蛋白为约30 ku和10 ku的两个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量相吻合。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目的蛋白经纯化后进行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突变重组蛋白与野生型LT相比其酶活性和毒性均明显降低。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ELISA结果显示,突变体LTR72/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滴度的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免疫原性 ADP-核酸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快速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冉雪琴 王嘉福 +1 位作者 王宇波 叶在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7-10,共4页
琼脂糖为介质,进行固相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测定毒素源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同时与ELISA,兔肠结扎试验测定L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特异性强,标准的ETEC发生溶血,非ETEC不发生溶血,灵敏... 琼脂糖为介质,进行固相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测定毒素源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同时与ELISA,兔肠结扎试验测定L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特异性强,标准的ETEC发生溶血,非ETEC不发生溶血,灵敏度与ELISA相似,比肠结扎试验敏感8倍左右;对151份样品的检测说明平板免疫溶血试验与ELISA具有很高的符合性。此外对不同来源的红血球用于测定LT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耐热肠毒素 ETEC 免疫溶血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中药方剂的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春梅 刘小宝 +2 位作者 宋洁 穆祥 许剑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中药方剂 筛选 热稳定肠毒素 鸟苷酸环化酶 幼畜腹泻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突变体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艳敏 刘惠莉 +2 位作者 邢继兰 潘洁 曹祥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4,52,共6页
利用重叠延伸PCR扩增技术,体外获得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突变体LTK63、LTR72和LTG192全基因片段,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pET30a-LT、pET30a-LTK63、pET30a-LTR72、pET30a-LTG192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 利用重叠延伸PCR扩增技术,体外获得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突变体LTK63、LTR72和LTG192全基因片段,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pET30a-LT、pET30a-LTK63、pET30a-LTR72、pET30a-LTG192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检测,野生型LT蛋白及3个突变体均表达出约33.0Ku和13.0Ku的2个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量大小相吻合;Westernblot检测,2个蛋白带均可与抗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13.0Ku的蛋白带还可与抗霍乱毒素(CT)抗体发生免疫学反应。ADP-核糖转移酶活性试验分析,各突变体蛋白酶活性均低于野生型LT蛋白,但仍保留一些酶活性。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LTK63、LTR72和LTG192突变体蛋白的毒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TK63毒性降低最显著,LTG192蛋白毒性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 突变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文标 邹全明 张卫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 ,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 目的 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 ,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 经试验确定了rLTB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 ,优化后工程菌菌体产量平均可达 40 5g/L ,目的蛋白的表达率平均为 3 0 6%。结论 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工程菌发酵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秀媛 李玉峰 王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S1期175-179,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近年来 ,对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进入基因水平 ,在其分子结构与功能、理化特性、提纯方法与鉴定、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近年来 ,对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研究已从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进入基因水平 ,在其分子结构与功能、理化特性、提纯方法与鉴定、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的结构与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培富 朱兴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cEscherichiacoli,ETEC)是引起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其危害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引起腹泻的根本因素是ETEC分泌的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及不耐热肠毒素(Heat.1abileen...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cEscherichiacoli,ETEC)是引起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其危害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引起腹泻的根本因素是ETEC分泌的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及不耐热肠毒素(Heat.1abileenterotoxin,LT)。现已清楚,ST单独或联合LT即可引起重症腹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特性 结构 急性腹泻 发展中国家 ETEC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蛋白LTA_(192)-STa_(13)的表达及其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元策 沙木哈吾.别开 +9 位作者 刘文鑫 关玮琨 孟相秋 韩林林 李金萍 袁超文 唐杰 李星月 赵志腾 师东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4-309,共6页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 A和est 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灭活菌液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不同抗原诱...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 A和est 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灭活菌液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不同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以及体外免疫血清对毒素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免疫小鼠均可以产生高滴度抗LTA和STa抗体,其血清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新生仔鼠,其中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更高。体内外中和试验证明,实验组小鼠三免后的血清能够中和LT和STa毒素对实验鼠的毒性作用,并且能够中和LT对Y-1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中和效价可达到1∶89.13,明显高于灭活菌免疫组。研究表明,重组蛋白LTA192-STa13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免疫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可以作为ETEC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重组蛋白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克隆猪源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基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嘉福 冉雪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共2页
以质粒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和克隆了猪大肠杆菌耐热毒素基因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