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嵌合流行毒株G-H环基因重组口蹄疫病毒的拯救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1
作者
李平花
黄书伦
+11 位作者
张克强
刘锋
孙普
李冬
包慧芳
曹轶梅
白兴文
马雪青
李坤
袁红
刘在新
卢曾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22-5229,共8页
为了研究能有效免疫防控当前流行的O型3个拓扑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利用FM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基因替换,构建同时含当前流行的O型三个拓扑型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全长克隆,转染...
为了研究能有效免疫防控当前流行的O型3个拓扑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利用FM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基因替换,构建同时含当前流行的O型三个拓扑型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全长克隆,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细胞后拯救重组FMDV,分析结构蛋白基因的重构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拯救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猪和牛,用体外中和试验初步研究其作为O型FMD疫苗候选株的潜力。结果表明FMD流行毒株结构蛋白VP1 G-H环基因的替换没有明显影响重组病毒的噬斑表型和复制能力,但不同FMDV G-H环抗原表位对猪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水平影响较大,对牛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的影响较小,表明FMDV G-H抗原表位是猪免疫优势的表位。本研究为未来FMDV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环
重组口蹄疫病毒
拯救
免
疫
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丽敏
王燕
+4 位作者
崔贝贝
林敏
张磊
左玉柱
王家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为研究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将VP1-VP4蛋白负载经TLR2/TLR4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或清道夫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脱颗粒现象,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
为研究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将VP1-VP4蛋白负载经TLR2/TLR4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或清道夫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脱颗粒现象,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在负载VP1-VP4蛋白15和30min时P815细胞脱颗粒数目均极显著低于重组VP1-VP4蛋白组(P<0.001)。在负载VP1-VP4蛋白24h时,各抑制剂处理组的TNF-α含量均极显著低于VP1-VP4蛋白组(P<0.001),其中以甘露糖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含量最低。这表明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主要通过清道夫受体识别FMDV VP1-VP4并引起脱颗粒现象的发生,而甘露糖受体和TLR2/TLR4识别FMDV VP1-VP4则是引起P815细胞分泌TNF-α的主要模式识别机制,其中以甘露糖受体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重组口蹄疫病毒
VP1-VP4
脱颗粒
Α-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嵌合流行毒株G-H环基因重组口蹄疫病毒的拯救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1
作者
李平花
黄书伦
张克强
刘锋
孙普
李冬
包慧芳
曹轶梅
白兴文
马雪青
李坤
袁红
刘在新
卢曾军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病原生物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22-5229,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802501)。
文摘
为了研究能有效免疫防控当前流行的O型3个拓扑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利用FMD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基因替换,构建同时含当前流行的O型三个拓扑型病毒株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全长克隆,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细胞后拯救重组FMDV,分析结构蛋白基因的重构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拯救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猪和牛,用体外中和试验初步研究其作为O型FMD疫苗候选株的潜力。结果表明FMD流行毒株结构蛋白VP1 G-H环基因的替换没有明显影响重组病毒的噬斑表型和复制能力,但不同FMDV G-H环抗原表位对猪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水平影响较大,对牛诱导机体产生交叉中和抗体的影响较小,表明FMDV G-H抗原表位是猪免疫优势的表位。本研究为未来FMDV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G-H环
重组口蹄疫病毒
拯救
免
疫
原性分析
Keywords
G-H loop
recombinant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e
rescue
immunogenicity analysis
分类号
S852.659.6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效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丽敏
王燕
崔贝贝
林敏
张磊
左玉柱
王家鑫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2174)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学科青年基金(20130101)
文摘
为研究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作用,将VP1-VP4蛋白负载经TLR2/TLR4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或清道夫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的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脱颗粒现象,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在负载VP1-VP4蛋白15和30min时P815细胞脱颗粒数目均极显著低于重组VP1-VP4蛋白组(P<0.001)。在负载VP1-VP4蛋白24h时,各抑制剂处理组的TNF-α含量均极显著低于VP1-VP4蛋白组(P<0.001),其中以甘露糖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含量最低。这表明小鼠肥大细胞系P815主要通过清道夫受体识别FMDV VP1-VP4并引起脱颗粒现象的发生,而甘露糖受体和TLR2/TLR4识别FMDV VP1-VP4则是引起P815细胞分泌TNF-α的主要模式识别机制,其中以甘露糖受体的作用最强。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重组口蹄疫病毒
VP1-VP4
脱颗粒
Α-肿瘤坏死因子
Keywords
mast cell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recombinant FMDV VP1-VP4protein
degranulation
TNF-α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嵌合流行毒株G-H环基因重组口蹄疫病毒的拯救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李平花
黄书伦
张克强
刘锋
孙普
李冬
包慧芳
曹轶梅
白兴文
马雪青
李坤
袁红
刘在新
卢曾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肥大细胞对重组口蹄疫病毒VP1-VP4蛋白的模式识别效应
李丽敏
王燕
崔贝贝
林敏
张磊
左玉柱
王家鑫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