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带绦虫重组双歧杆菌疫苗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必英 刘美辰 杨凤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研究猪带绦虫TSO45W-4B基因、TSOL18基因和TSO45W-4B-TSOL18融合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Bb)疫苗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将猪带绦虫重组质粒pGEX-TSO45W-4B、pGEX-TSOL18和pGEX-TSO45W-4BTSOL18电转入长双歧杆菌(B.longum)... 目的研究猪带绦虫TSO45W-4B基因、TSOL18基因和TSO45W-4B-TSOL18融合基因的重组双歧杆菌(Bb)疫苗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分别将猪带绦虫重组质粒pGEX-TSO45W-4B、pGEX-TSOL18和pGEX-TSO45W-4BTSOL18电转入长双歧杆菌(B.longum),获得阳性菌株pGEX-TSO45W-4B/B.longum、pGEX-TSOL18/B.longum和pGEXTSO45W-4B-TSOL18/B.longum,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保存,取出菌液,抽提质粒,电泳检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阳性菌株pGEX-TSO45W-4B/B.longum、pGEX-TSOL18/B.longum和pGEX-TSO45W-4B-TSOL18/B.longum分别在常温下、4℃、-20℃、-80℃、-196℃(液氮中)分别保存48h、1周、1月、2月,抽提质粒,电泳发现阳性菌株pGEX-TSO45W-4B/B.longum、pGEX-TSOL18/B.longum和pGEX-TSO45W-4B-TSOL18/B.longum在液氮中、-80℃、-20℃中比较稳定,而在普通的室温环境下,很快发生质粒丢失现象。结论猪带绦虫TSO45W-4B基因、TSOL18基因和TSO45W-4B-TSOL18融合基因的重组Bb疫苗低温保存最稳定,常温最差,这为猪带绦虫重组Bb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重组双歧杆菌疫苗 保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Bb疫苗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不同时间诱导的免疫应答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 李文桂 谭建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rBb)疫苗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时间诱导的免疫应答作用,阐明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分别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组,SC组)和鼻腔黏膜(鼻腔...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两歧双歧杆菌(rBb)疫苗不同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不同时间诱导的免疫应答作用,阐明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将8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只,分别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组,SC组)和鼻腔黏膜(鼻腔黏膜接种组,IN组)接种免疫小鼠,在免疫后0-20周每2周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无菌取脾,制备悬浮脾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脾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FACsort)检测T细胞亚群和脾细胞凋亡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于免疫后8周达到峰值(P〈0.05),IN组小鼠于免疫后4周达到峰值(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和IN组小鼠CD4+T细胞均于免疫后8周达到峰值(P〈0.05);CD8+T细胞分别于8周和6周达到峰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2组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FN-γ水平均于免疫后2周达到峰值(P〈0.05),SC组和IN组IL-17水平分别于免疫后14和12周达到峰值(P〈0.05)。与免疫0周时比较,SC组小鼠脾细胞凋亡率于免疫后2周达到峰值(P〈0.05),IN组于4周达到峰值(P〈0.05)。IN组与SC组小鼠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下注射和鼻腔黏膜途径接种的日本血吸虫重组Bb疫苗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2种免疫途径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两歧双歧杆菌(pGEX-Sj26GST)疫苗 脾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