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强肝癌细胞放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沁宏 向德兵 +4 位作者 卿毅 仲召阳 杨志祥 廖玲 王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人P53腺病毒分别感染突变型P53肝癌细胞PLC/PRF/5和野生型P53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ting检...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对不同P53状态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人P53腺病毒分别感染突变型P53肝癌细胞PLC/PRF/5和野生型P53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细胞P53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台酚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肝癌细胞感染rAd-P5348h后照射不同剂量的X射线,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增敏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0MOIrAd-P53转染PLC/PRF/5和SMMC-7721细胞后转染效率分别为89.37%和87.53%,转染48h可见P53蛋白高表达,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41%和35.44%,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感染后第5天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91%和17.03%(P<0.01),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8.8±1.4)%]显著高于SMMC-7721[(4.1±1.1)%](P<0.01)。应用20MOI的rAd-P53转染细胞48h后加X射线(4Gy)照射,PLC/PRF/5细胞的凋亡率为(26.9±5.6)%,显著高于SMMC-7721细胞凋亡率(16.4±2.9)%(P<0.01);20MOI的rAd-P53转染后加照射PLC/PRF/5和SMMC-7721,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Dq)值分别为1.30和1.16;SER(D0)值分别为1.57和1.25。结论: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提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对PLC/PRF/5细胞作用显著强于SMMC-7721细胞;表明不同内源性P53状态的肝癌细胞对rAd-P53治疗及其协同的放疗敏感性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射治疗 敏感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肝癌 被引量:7
2
作者 贡雪灏 朱志兵 +2 位作者 张家庭 李泉水 张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1,505,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导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每次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导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每次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1次,4次1疗程,治疗后选择完成1个疗程及以上,并符合基因治疗入选标准者3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病理学检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彩超结果示:肝脏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4例患者肿块缩小明显(>50%);16例患者肿块周边和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一般状况改善,Karuafsky评分明显提高[术前(55.79±11.30)vs术后(61.05±21.64),P<0.05]。11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7例可见肿瘤组织纤维化伴淋巴细胞浸润及肿瘤组织明显变性坏死。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自限性发热。结论超声引导瘤内注射既能控制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对基因药物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基因治疗 超声引导 重组人p53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逆转鼻咽癌化疗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政 翁敬锦 +5 位作者 兰桂萍 韦海明 覃扬达 覃颖 孙金杰 司勇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的鼻咽癌原发灶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ien,MR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71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因治疗组(27例,行-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放化疗组(24例)和单纯放疗组(20例)。12例同期门诊活检病理为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作为对照。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中鼻咽部瘤体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P-gp、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中P-gp、MRP及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41/71)、57.7%(41/71)、53.5%(38/71),黏膜慢性炎组未见P-gp、MRP及LRP表达。基因治疗组治疗前、后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25.9%、63.0%和33.3%、59.3%和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放化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79.2%、58.3%和70.8%、50%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放疗组治疗前、后鼻咽癌原发灶P-gp、MRP和LR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55.0%、50%和40%、50%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MRP和LRP与鼻咽癌的内源性耐药相关;p53基因治疗可一定程度逆转鼻咽癌耐药,可能是其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重组人p53腺病毒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肺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汪进良 焦顺昌 +1 位作者 胡毅 李瑾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88,480,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比较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采...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比较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后的肺腺癌A549细胞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SAM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Ad-p53联合顺铂与单独顺铂处理的A549细胞比较,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28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rAd-p53增强顺铂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导入外源性p53基因后,p53基因表达上调并引起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肺腺癌A549细胞株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红梅 关崇丽 +1 位作者 刘青 李莲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联合静脉化疗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RE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9例REOC患者,其中25例在静脉化疗基础上加用rAd-p53治疗(联合组),24例单纯进行静脉化疗(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联合组CA125下降正常率高于化疗组(68.0%vs 33.3%,P=0.02);疾病控制率两组分别为92.0%与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59)。随访5~41个月(中位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18.8个月vs 13.9个月,P=0.051)。患者使用rAd-p53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rAd-p53联合化疗对于复发性REOC患者似乎有一定受益,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尚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 化疗 总体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曲荣锋 郭东瑞 夏大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的疗效。方法:将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组,顺铂组,阿霉素组,平阳霉素组。结果:对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62.5%,主要副反应为发热,胃肠道反应少见,对血...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的疗效。方法:将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组,顺铂组,阿霉素组,平阳霉素组。结果:对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62.5%,主要副反应为发热,胃肠道反应少见,对血象无影响。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胸腔灌注与化疗药物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相近,副作用远小于其他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治疗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来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基因疗法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 护理措施 肿瘤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洪琼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4期65-66,共2页
对2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给药方法为静脉给药和瘤内注射,11例联合化疗。结果临床观察13例自觉精神状态好转,疼痛缓解,食欲增加。疗效评定PR 9例(42.9%),SD 8例(38.1%),PD 4例(19.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晚... 对2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给药方法为静脉给药和瘤内注射,11例联合化疗。结果临床观察13例自觉精神状态好转,疼痛缓解,食欲增加。疗效评定PR 9例(42.9%),SD 8例(38.1%),PD 4例(19.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上需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要求配备和输注药品,加强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药物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基因治疗 p53基因 重组人p53腺病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肖书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9期33-34,共2页
对20例肝癌患者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有效率65.0%。指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药物的使用事项、观察患者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对症治疗,可保证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郑小莉 王婷婷 +2 位作者 付敏 周健 刘福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P53,rAd-P53)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的增殖;DAPI染色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HeLa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后HeLa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紫杉醇、rAd-P53单独或联合作用24~72 h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效和量效关系,且联合用药组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紫杉醇组及rAd-P53组(P<0.05);联合作用时的相互作用系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均<1,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rAd-P53(5×107VP/ml)联合紫杉醇(3μg/ml)作用48 h后,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两药单用组[(54.0±0.92)%vs(31.8±0.58)%、(27.2±0.55)%,P<0.05]。联合用药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高于紫杉醇组、rAd-P53单用组[(83±0.07)%vs(36±0.04)%、(62±0.05)%,P<0.05]。联合用药组HeLa细胞中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两单独用药组,HeLa细胞中VEGF表达分别下降(81±0.08)%、(45±0.07)%和(60±0.06)%(P<0.05)。结论:rAd-P53和紫杉醇联合用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紫杉醇 宫颈癌 HELA细胞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对人淋巴瘤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俞泽阳 范我 +4 位作者 吴锦昌 李栋庆 朱然 万建美 王永青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7-183,共7页
为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辐射增敏性,利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rAd-p53注射液、放射治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 为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联合放射治疗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辐射增敏性,利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rAd-p53注射液、放射治疗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通过蛋白质的Western印迹分析法(Western-blotting)分析各组淋巴瘤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外源性的p53基因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转染,但未见高效表达,rAd-p53注射液对人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辐射增敏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p53基因 人淋巴瘤细胞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结肠腺癌腹壁转移1例
12
作者 陈晓秋 李柱 申东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结肠腺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局部治疗耐药舌癌1例及分析
13
作者 张恩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545,共1页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由5型腺病毒载体与p53基因重组的肿瘤基因制品,我院局部治疗耐药舌癌1例,疗效显著。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耐药性 舌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强肝癌放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舒亮 王东 +4 位作者 张沁宏 卿毅 林俐 李增鹏 廖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 p53,rAd-p53)联合放疗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荷瘤裸鼠18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只,1只瘤内注射rAd-p53,另1只注射PBS,注射后48h处死动物取...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t human adenovirus p53,rAd-p53)联合放疗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肝癌细胞SMMC-7721荷瘤裸鼠18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只,1只瘤内注射rAd-p53,另1只注射PBS,注射后48h处死动物取瘤,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P53蛋白表达;其余16只分为4组:对照组、单独放疗(IR)组、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治疗组和重组人p53腺病毒+放疗(rAd-p53+IR)联合治疗组。实验治疗第16天处死动物,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光镜下观察肿瘤治疗后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rAd-p53成功感染了肝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并增强肝癌细胞P53蛋白的表达;rAd-p53+IR联合治疗组、IR组和rAd-p53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49%、30.74%和33.67%,其中rAd-p53+IR联合治疗组的肿瘤抑制最强(P<0.01)。光镜下观察各治疗组的肿瘤组织均出现坏死,其中rAd-p53+IR联合治疗组肿瘤坏死较多;rAd-p53+IR联合治疗组肿瘤细胞表达Ki-67明显低于对照组、IR组和rAd-p53治疗组(P<0.01),而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结论rAd-p53+IR联合治疗较单独放疗能显著抑制肝癌的生长,rAd-p53能增强肝癌对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 p53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泽法 汤华 +3 位作者 宋飞雪 曾鹏云 岳玲玲 张连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2-597,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采集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和外周血,分别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培养,均分为实验组(rAd-p53-DC)、对照组(rAd-...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采集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和外周血,分别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培养,均分为实验组(rAd-p53-DC)、对照组(rAd-DC)和空白对照组。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转染2种来源的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Western blot鉴定P53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12的含量,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经rAd-p53转染的两种来源DC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结果表明,实验组DC的表型(CD1a除外)CD83、CD80、CD86和HLA-DR表达均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P53蛋白的表达上调,培养上清液中IL-12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明显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且刺激能力随rAd-p53-DC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也能刺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但较实验组差(P<0.05)。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TL效应)检测显示,实验组介导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且淋巴结来源DC的CTL效应明显高于外周血来源DC(P<0.05)。结论:rAd-p53-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解决淋巴瘤的微小残留病、DC免疫耐受等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树突状细胞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p53基因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朝霞 束永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p53基因治疗 肺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2004年1月 恶性肿瘤死亡 杀伤肿瘤细胞 基因治疗药物 肿瘤基因治疗 手术方法 正常细胞 治疗策略 治疗包 生存率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53腺病毒对人肺腺癌H1299细胞体内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小娟 司小敏 +1 位作者 王云梅 吕建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rAd-p53)在体内、外对肺腺癌H1299细胞(野生型p53基因缺失)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rAd-p53尾静脉注射治疗肺腺癌的可行性。方法:MTT法检测rAd-p53对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Ad-p53... 目的:研究重组p53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p53,rAd-p53)在体内、外对肺腺癌H1299细胞(野生型p53基因缺失)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rAd-p53尾静脉注射治疗肺腺癌的可行性。方法:MTT法检测rAd-p53对H129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Ad-p53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500感染H1299细胞,24 h后RT-PCR检测H1299细胞中p53mRNA表达,72 h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H1299细胞凋亡。H1299细胞皮下接种BALB/c裸鼠,建立裸鼠肺腺癌模型,尾静脉注射rAd-p53,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rAd-p53以MOI=500感染H1299细胞,24 h后有野生型p53 mRNA转录,72 h后有P53蛋白表达;且rAd-p53感染可明显抑制H1299细胞增殖,72 h时,rAd-p53组细胞增殖比显著低于对照组(2.8±0.4 vs 6.1±0.5,P<0.05)。感染rAd-p53后,随时间增加H1299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48 h时rAd-p5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6±0.05)%vs(4.9±0.09)%,P<0.01]。成功建立H1299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射rAd-p53 2周后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0.875±0.253)vs(0.479±0.215)cm3,P<0.05]。结论:rAd-p53感染可上调H1299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抑制H129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尾静脉注射rAd-p53可明显抑制H129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肺腺癌 静脉注射 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p53腺病毒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冬娟 杨林 +1 位作者 陈象逊 汪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21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25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21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25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每周1次,两组患者放疗剂量和放疗方法相同,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查评估治疗疗效;并于放疗前后刷取宫颈细胞,行DNA倍体定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细胞DNA指数≥2.5的细胞个数。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3例(61.9%),部分缓解(PR)6例(28.6%),有效率90.5%;对照组CR 7例(28%),PR 9例(36%),有效率64.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A倍体定量分析放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33)。结论影像学及DNA倍体定量分析结论一致,提示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独放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rAd-p53联合TA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丽 卲天朋 +3 位作者 杨涛 曹建民 卢光明 许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的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采用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碘化油栓塞治疗的3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介入术程顺利,术后采用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76次(平均每例2.4次)介入治疗。随访3-36个月,术后3、6、12个月完全缓解率(CR)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8.1%、38.7%、29%,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8.7%、29%;6个月、1年及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8.1%、19.3%;6个月、1年及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7%、25.8%、12.9%。全组患者均未见急性肝衰竭、肝脓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7.1%患者出现发热。结论 采用经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E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中晚期肝癌 经动脉栓塞术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p53对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振超 邱俊 +3 位作者 钱立庭 王明明 吴爱东 闫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p53腺病毒(rAd-p53)对不同p53基因型的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用rAd-p53、Ad-EGFP(构建方式及载体的结构与rAd-p53完全相同,仅目的基因不同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p53野生型)和人肝癌细胞PLC/PRF... 目的探讨重组p53腺病毒(rAd-p53)对不同p53基因型的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用rAd-p53、Ad-EGFP(构建方式及载体的结构与rAd-p53完全相同,仅目的基因不同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p53野生型)和人肝癌细胞PLC/PRF/5(p53突变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5MOIrAd-p53感染48 h后,2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0±1.78)%、(11.51±1.53)%,并且随着病毒滴度或感染时间的增加,生长抑制效应亦逐渐增强(P<0.01);HepG2和PLC/PRF/5细胞放射增敏比(SER值)分别为1.24和1.5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9±1.04)%、(30.36±2.74)%;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Ad-EGFP组(P<0.01)。结论 rAd-p5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细胞放射敏感性,并且对PLC/PRF/5细胞(p53突变型)作用强于HepG2(p53野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射治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