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俊 袁志忠 +3 位作者 叶朝阳 李玉斌 孙琳琳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观察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采用国产rhEPO(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公司)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每周1次大剂量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尿毒症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采用国产rhEPO(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公司)10 000 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组1O例,采用进口rhEPO(利血宝,日本麒麟公司)3 000 U皮下注射2~3次/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等指标及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益比奥每周1次治疗肾性贫血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血宝相似,且价格/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性贫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大剂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苏颖 李学旺 +3 位作者 余学清 王质刚 冯学亮 刘先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非对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初始给药剂量:血透和腹透患者每周 150 U/kg,非透析者每周 100 U/kg,每周分 2~ 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盲非对照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初始给药剂量:血透和腹透患者每周 150 U/kg,非透析者每周 100 U/kg,每周分 2~ 3次皮下或静脉注射。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情况调整剂量,疗程为 12周。 结果 共 358例患者进入试验,中途退出 8例, 350例计入统计。完成 12周治疗者 182例,显效 57.1%( 104/182),有效 30.2%( 55/182),总有效率 87.3%,无效 12.7%( 23/182)。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 14.6%),偶有头痛、注射部位疼痛等。结论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 肾性贫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贫血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莉 丁乾 +3 位作者 陆海 宋颖秋 石星 王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周。对照组 30例不给予EPO治疗 ,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 ,10ml,3次 /日。 结果 治疗后 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总数 (RBC)均明显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3% ,对照组为37 1% ,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结论 EPO对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晚期癌症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贫 临床疗效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邓燕明 王巍 +2 位作者 张华 林奔 曹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已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癌症患者,伴有非髓性贫血,化疗前外周血红蛋白(Hb)<110g/L,应用rHuEPO40000U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6周,同时至少化疗2周期。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已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癌症患者,伴有非髓性贫血,化疗前外周血红蛋白(Hb)<110g/L,应用rHuEPO40000U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6周,同时至少化疗2周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b和红细胞压积的水平,评价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以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治疗前血清EPO水平与rHuEPO疗效的关系。结果进入研究的75例患者均可评价血液学反应,中位疗程数为6周(3~8周),其中39例Hb上升水平大于20g/L,有效率52.0%,有效患者输血次数显著低于无效患者(P<0.05),9例患者PS评分改善,在rHuEPO治疗前检测血清EPO水平的35例患者,未观察到EPO水平和rHuEPO疗效有明显关系。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过敏和皮疹,发生率6.7%。结论对于化疗前轻度贫血的癌症患者,rHuEPO治疗可以协助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输血次数,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治疗前外周血EPO与rHuEPO疗效无明显关系,需要进一步寻找预测rHuEPO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内皮屏障抗原及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式威 刘政华解放军65426部队医院 +3 位作者 吕霞 杨桂蓉 刘志刚 尹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2-804,共3页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通过降低过氧化反应水平、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再生、缓解血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神经递质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内皮屏障抗原(EBA)是一种膜蛋白,在血脑屏障...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通过降低过氧化反应水平、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再生、缓解血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神经递质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内皮屏障抗原(EBA)是一种膜蛋白,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 再灌注损伤 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蒋晓波 廖蕴华 +2 位作者 史应龙 谢恺庆 周红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00-17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36例,将连续3个月服用低剂量(10 mg/d)阿托伐他汀钙...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患者36例,将连续3个月服用低剂量(1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ERI)、平均rHuEPO用量。以ERI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ΔERI)作为应变量,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ΔERI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b、hs-CRP、ERI、平均rHuEPO用量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ERI、平均rHuEPO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Hb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钙、ΔHb和ΔTC是ΔERI的独立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3.62、-0.26、0.99,均P<0.05)。结论给予MHD患者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提高患者H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及ERI,并减少rHuEPO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超敏C反应蛋白 阿托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蔓芳 朱道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4-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Vit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科的8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2=4...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Vit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科的82例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2=41),治疗组于生后第8天开始使用250IU/(kg·次)的rHu.EPO,1周3次皮下注射,共用6周。对照组未用rHu—EPO;两组患儿均配合使用铁剂和VitE,必要时输血治疗。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水平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血H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8、6、6、6例,共4例需要输血,而对照组患儿第2、4、6、8周出现贫血的例数分别为19、32、34、34例,共21例需要输血;各治疗时间点治疗组出现贫血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皮下注射rHu.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重组人血红细胞生成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志斌 林希平 +3 位作者 杨彤 杜娟 李柳杭 赵应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提示 ,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 ,且用药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珉丹 王飞宇 陈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1期1989-1989,共1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肾性贫血且病情稳定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10000 U rHuEPO,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肾性贫血且病情稳定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10000 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3000 U rHuEPO,皮下注射,每周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GG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血压较前明显升高,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rHuEPO每周1次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好,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荣青 朱丽超 +3 位作者 周新阁 杨宏富 李菲菲 史晓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血红蛋白(HG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rhEPO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rhEPO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第3、6、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血红蛋白(HG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rhEPO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rhEPO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第3、6、9、12天皮下注射rhEPO(100 00 IU/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入院第4、7、10和14天血清NGB、HGB含量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rhEPO组患者血清NGB含量(F组间=9.979,P=0.013;F时间=11.560,P<0.001;F交互=16.813,P<0.001)、HGB含量(F组间=23.260,P<0.001;F时间=22.340,P<0.001;F交互=6.903,P<0.001)较对照组增高,APACHEⅡ分值(F组间=9.339,P=0.016;F时间=13.749,P<0.001;F交互=5.497,P<0.001)较对照组下降。结论:rhEPO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NGB、HGB的表达,降低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颅脑损伤 脑红蛋白 红蛋白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预保护效应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文祥 杨永丽 +4 位作者 杨晓 夏章晖 韩敏 聂祥智 徐翠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20,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通路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HK-2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LY294002干预组(PI3K/Akt阻断... 目的探讨PI3K/Akt/GSK-3β通路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调控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预保护作用。方法正常培养的HK-2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LY294002干预组(PI3K/Akt阻断剂10μmol/L)、LiCl干预组(GSK-3β阻断剂20μmol/L)、rHuEPO干预组(20U/L)、rHuEPO+LY294002双干预组、rHuEPO+LiCl双干预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AktSer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GSK-3βSer9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Ⅴ/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HK-2细胞凋亡率上调[(15.2±1.4)%]、Akt活性水平下降、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水平上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R组相比,LY294002干预使细胞凋亡率进一步上调[(18.2±2.1)%]、Akt活性水平下调、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上调;LiCl干预使细胞凋亡率下调[(12.3±0.8)%]、Akt活性水平上调、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uEPO干预与I/R组相比,细胞凋亡率下降[(11.1±1.6)%]、Akt活性水平升高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HuEPO干预组比较,rHuEPO+LY294002双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升高[(13.4±1.9)%]、Akt活性水平下降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上调;rHuEPO+LiCl双干预组细胞凋亡率下调[(7.5±1.3)%]、Akt活性水平上升而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Akt活性降低及GSK-3β活性升高,影响Caspase3依赖的外源性凋亡途径可能是其凋亡机制之一。rHuEPO可通过增强Akt活性,降低GSK-3β及Caspase3酶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对HK-2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娄探奇 游宇平 +2 位作者 成彩联 唐骅 刘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9-451,45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次,2~3次/周,时间3月,口服多糖...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次,2~3次/周,时间3月,口服多糖铁及叶酸辅助治疗;对照组:15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未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他治疗同实验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瘦素水平等。【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从(82.2±4.2)g/L上升到(94.6±4.4)g/L(P<0.001),红细胞压积从(29.2±1.7)%上升到(34.1±1.8)%(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从(11.8±4.9)ng/mL降低到(8.9±3.5)ng/mL(r=0.614,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治疗前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P<0.001),治疗后两者相关性消失(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与BMI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体内的高瘦素水平;②血液透析病人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使两者相关性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清瘦素水平 慢性肾衰竭患者 维持性液透析患者 慢性终末期肾衰竭 治疗前后 液透析病人 实验组 体质量指数 红细胞压积 对照组 素治疗 治疗后 正相关 BMI 瘦素 皮下注射 辅助治疗 常规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0例含顺铂化疗诱发的贫血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国红 刘淑俊 +1 位作者 邸立军 聂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肿瘤化疗诱发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41例肿瘤伴化疗诱发贫血的患者分为EPO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EPO 150 u/(kg·次),5次/周,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肿瘤化疗诱发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41例肿瘤伴化疗诱发贫血的患者分为EPO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EPO 150 u/(kg·次),5次/周,皮下注射,连续用药8周,并于用药后1周开始加用铁剂速力菲100 mg口服,3次/d。对照组不给予EPO,其他治疗同治疗组。观察EPO对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平均提高23.0g/L,而对照组反而下降10.7g/L(P<0.001),治疗组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后平均提高6.50,而对照组反而下降9.30(P<0.001)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输血率和输血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副反应少,耐受性好。结论:rHuEPO对肿瘤化疗诱发贫血是一个安全有效的用药,不仅能提高Hb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肿瘤化疗诱发贫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顺铂 肿瘤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橙 胡林昆 +3 位作者 赵天 许明 戎瑞明 朱同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对照组(IR组)、...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对照组(IR组)、EPO-1组(再灌注时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和EPO-2组(再灌注前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阻断左侧肾蒂45 min后切除右侧肾脏,建立IRI模型。检测血液中血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和Caspase-3水平,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EPO组血清Scr、BUN和肾组织MDA、Caspase-3I、L-6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EPO组肾组织SOD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并在组织损伤上较IR组轻;TUNEL染色观察到EPO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IR组(P<0.05)。再灌注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P<0.05)。结论 rhEPO对肾脏IR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协同机制来实现。保护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再灌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再灌注损伤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基生产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邓继先 +1 位作者 卢建申 周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用无血清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CHO EPOC2细胞株 ,培养上清中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水平达 1 0~ 2 1mg/L .培养上清经过三步纯化后纯度可达到 98%以上 ,比活性约为 1 5×1 0 5U/mg.纯化第一步使用反相柱层析 ,可将样品体积浓... 用无血清培养基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CHO EPOC2细胞株 ,培养上清中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水平达 1 0~ 2 1mg/L .培养上清经过三步纯化后纯度可达到 98%以上 ,比活性约为 1 5×1 0 5U/mg.纯化第一步使用反相柱层析 ,可将样品体积浓缩约 30倍 .取其收集液进行DEAE 离子交换柱层析 ,最后进行分子筛层析 ,全过程回收率为 4 0 %左右 .SDS PAGE表明 ,所制备终产品分子质量为 35~ 4 0ku ,等电聚焦方法测其等电点在 3 75~ 4 1 5之间 ,均属文献报道范围 ;ELISA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证明其具有天然红细胞生成素抗原性 ;采用溴化氰裂解方法做肽谱电泳 ,结果与理论推测相符 .该纯化路线简单、迅速、高效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红细胞生成素 纯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明 宋艳萍 +4 位作者 孙乃学 冯海晓 惠娜 范雅稚 胡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兔眼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任选一眼造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共24眼),对侧眼不作任何处理作为...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兔眼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任选一眼造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组,共24眼),对侧眼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24眼)。另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任选一眼造模(EPO组,共24眼),于造模前第3天及造模结束时每只兔皮下注射rhEPO100 I U/kg各1次。于造模后第1、3、7、14天分别摘除每组各6只兔眼,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形态、测量内层视网膜(inner retina layer,IRL)厚度并计数视网膜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cell,RGC)。结果自造模后第3天开始,模型组较对照组RGC数量减少、IRL厚度变薄(P<0.05,P<0.01)。自造模后第3天开始EPO组IRL较模型组厚(P<0.05,P<0.01),自造模后第7天开始EPO组RGC数量较模型组多(P<0.05)。结论rhEPO可以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兔眼视网膜结构,可能成为一种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视网膜 再灌注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纠正心脏直视手术后贫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小颖 张文颖 吴新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599-601,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失血对病人自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生理条件下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及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早期纠正贫血,促进病人迅速恢... 目的:了解手术失血对病人自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生理条件下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及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早期纠正贫血,促进病人迅速恢复。方法:术前无贫血、术中中等量失血、术后未输血择期外科手术病人10例(EPO组),测定其术前、术后1、2、4、6、8天EPO及Hct变化。健康家兔6只,用rhEPO 300IU·kg-1·w-1共2周,监测给药前、给药后3、6、12、13、21天Hb、Hct、RBC变化及监测血清ALT、血清K+、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变化。心脏手术后贫血(Hb<100g/L)病人6例(给药组),应用rhEPO 300IU·kg-1·w-1连续两周,观察给药前后Hb、Hct变化。结果:EPO组术后血清EPO立即上升,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后下降,但与术前比较仍呈显著性升高。Hct术后下降,至术后8天无明显上升。家兔用药后第12天Hb、Hct、RBC明显升高,血清ALT、血清K+无显著改变,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无明显升高。术后给药组患者Hb、Hct升高,给药后第14天Hb升高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Hct增加与给药前比较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心内直视术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学波 朱水娣 +1 位作者 胡玉纹 吴广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54-3555,共2页
目的:评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组)rHuEPO治疗前后3个月CD3、CD4、CD8、CD19、CD25、CD56变化,对照组为未使用rHuEPO患者10例。结果:治疗组rHu... 目的:评估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组)rHuEPO治疗前后3个月CD3、CD4、CD8、CD19、CD25、CD56变化,对照组为未使用rHuEPO患者10例。结果:治疗组rHuEPO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CD25、CD56差异有显著性(P<0.01),CD8、CD1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HuEPO治疗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主要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升高NK细胞活性,降低白介素-2受体亲和力,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免疫功能 肾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化疗后贫血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娟 费雁 +4 位作者 冯刚 卢宏达 鲍文菁 黄松 丁亚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9期1620-162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总数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值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使用rhEPO后,2周和8周对贫血的有效率为18·3%和78·2%。结论rhEPO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鼻腔给药对大鼠慢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夷露 张琦 +4 位作者 季华 张建亭 黄春燕 俞月萍 饶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997-1001,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鼻腔给药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手术当日术前30 min和术后2 h各给药一次,第2天起隔天一次,持续到术后14 d。缺血后1、3、7、14、21、283...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鼻腔给药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手术当日术前30 min和术后2 h各给药一次,第2天起隔天一次,持续到术后14 d。缺血后1、3、7、14、21、283、5 d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和斜板试验,缺血后35 d计算脑梗死体积和缺血周边区神经元密度。结果:rhEPO鼻腔给药(24、48 U)、依达拉奉和rhEPO腹腔给药(5000 U/kg)能改善缺血后神经症状评分,提高斜板角度,降低脑梗死体积,增加缺血侧周边区存活神经元密度。结论:rhEPO鼻腔给药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有效剂量范围较腹腔给药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鼻腔给药 脑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