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法对鹰嘴豆纳豆富硒后硒代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硒代胱氨酸是鹰嘴豆纳豆富硒后主要的硒代氨基酸,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液料比18∶1(mL/g)、发酵温度40℃,ACE抑制率可达89.24%。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纳豆芽孢杆菌不富硒发酵鹰嘴豆产ACE抑制肽活性为66.35%,表明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对ACE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对每年数据相应加权,以评估东部农村整体ACEI/ARB使用率和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家医院的2760例AMI病历,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组2679例,指南Ⅱa类推荐组81例。2001、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58.9%,68.3%和70.9%(趋势P值<0.01),呈上升趋势;指南Ⅱa类推荐患者为26.0%,53.2%和40.7%(趋势P值>0.05),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42,95%CI 1.13~1.80)、高血压(OR=2.20,95%CI 1.69~2.85)、入院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OR=1.78,95%CI 1.43~2.22)、左室射血分数≤40%(OR=3.95,95%CI 2.12~7.33)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均P<0.01);就诊于教学医院的患者ACEI/ARB使用率高于非教学医院就诊的患者(OR=3.82,95%CI 1.56~9.38,P<0.01)。结论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东部农村AMI住院患者中,Ⅰ类指征人群ACEI/ARB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Ⅱa类人群中无明显变化。ACEI/ARB临床应用与指南推荐仍存在差距。应采取措施提高ACEI/ARB使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该研究将富硒能力较强的纳豆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鹰嘴豆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ESI-MS/MS)法对鹰嘴豆纳豆富硒后硒代氨基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硒代胱氨酸是鹰嘴豆纳豆富硒后主要的硒代氨基酸,纳豆芽孢杆菌富硒后产ACE抑制肽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液料比18∶1(mL/g)、发酵温度40℃,ACE抑制率可达89.24%。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纳豆芽孢杆菌不富硒发酵鹰嘴豆产ACE抑制肽活性为66.35%,表明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对ACE活性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文摘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对每年数据相应加权,以评估东部农村整体ACEI/ARB使用率和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家医院的2760例AMI病历,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组2679例,指南Ⅱa类推荐组81例。2001、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58.9%,68.3%和70.9%(趋势P值<0.01),呈上升趋势;指南Ⅱa类推荐患者为26.0%,53.2%和40.7%(趋势P值>0.05),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42,95%CI 1.13~1.80)、高血压(OR=2.20,95%CI 1.69~2.85)、入院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OR=1.78,95%CI 1.43~2.22)、左室射血分数≤40%(OR=3.95,95%CI 2.12~7.33)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均P<0.01);就诊于教学医院的患者ACEI/ARB使用率高于非教学医院就诊的患者(OR=3.82,95%CI 1.56~9.38,P<0.01)。结论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东部农村AMI住院患者中,Ⅰ类指征人群ACEI/ARB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Ⅱa类人群中无明显变化。ACEI/ARB临床应用与指南推荐仍存在差距。应采取措施提高ACEI/ARB使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