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化龙 蔡树华 +1 位作者 赵改梅 郭安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洛铂...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胸腔灌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红细胞计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水平和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059,P=0.4008)。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VEGF水平,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洛铂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文军 舒小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索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 目的探索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不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可切除Ⅲ期NSCLC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和2周,两组患者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及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Ⅲ期NSCLC,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提高肿瘤缓解率,改善患者预后,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同步放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和培美曲塞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肺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汉琮 陈乾华 杨晓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 探析顺铂和培美曲塞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对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环氧化酶-2(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腺癌患者为研... 目的 探析顺铂和培美曲塞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老年肺腺癌的疗效,及对循环肿瘤细胞(CTC)、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环氧化酶-2(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顺铂+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再加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CTC、ECT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TC、ECT2、COX-2、VEGF、MMP-9、PD-L1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55、4.896、18.811、34.134、12.524、15.614,P <0.05)。两组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3,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7.809,P <0.05)。结论 采用顺铂、培美曲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老年肺腺癌患者的CTC、ECT2、COX-2表达水平,对提升病情控制效果、近期疗效均有积极影响,且用药安全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顺铂 培美曲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对激光诱导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秀娟 曲超 樊映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7-1091,共5页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病变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信号通路,并通过核仁素发挥体内外抗血管生成的效应。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激光诱...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病变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信号通路,并通过核仁素发挥体内外抗血管生成的效应。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激光诱导CNV的抑制作用。方法将8~12周龄的健康青紫蓝兔16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所有动物用氩离子532nm绿激光机在视盘下方1—2DD处击射25点诱导实验性CNV模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于光凝后1周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2组兔均于造模后1、2、4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于造模后2周、4周摘除眼球制作视网膜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收集动物玻璃体和血清,用ELISA法检测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质量浓度。结果眼底检查表明激光光凝后1周即出现视网膜水肿和渗出,光凝后第4周可见光凝点周围的灰黄色瘢痕。FFA检查显示,光凝后1周42%(84/200)的光斑在脉络膜期和动脉早期出现高荧光团,造模后2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荧光素渗漏少于模型组,造模后4周渗漏几乎消失。OCT检查显示,兔眼光凝后1周激光斑下方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出现团块状、梭形或不规则膨大的局部强反射区,其间可见条带状或片状红白色高密度反光;光凝后各时间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OCT检查可见部分CNV闭塞,愈合早,瘢痕较小。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光凝区视网膜结构的损伤表现比模型组CNV发展迟缓。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各时间点血清PEDF的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各时间点玻璃体及血清VEGF/PEDF比值模型组均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P〈0.05)。结论氩激光损伤可以成功建立青紫蓝兔CNV模型;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抑制实验性青紫蓝兔CNV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人血管内皮抑制 动物模型 氩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冷冻消融治疗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春华 郭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联合冷冻消融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待肿瘤最大直径达1 cm时,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内皮抑素组、冷冻消融组和血管内皮抑素联...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联合冷冻消融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待肿瘤最大直径达1 cm时,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内皮抑素组、冷冻消融组和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冷冻消融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21天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检测周边冷冻损伤区带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1天,对照组、血管内皮抑素组、冷冻消融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率分别为236.68%±51.23%、220.02%±30.61%、159.46%±29.33%和103.34%±2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67%±2.34%、22.17%±1.47%、38.33%±1.37%和49.17%±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的MVD、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MVD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25,P<0.01)。结论血管内皮抑素可明显提高冷冻消融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抑素通过下调VEGF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协同冷冻消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细胞系A549 移植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冷冻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6
作者 孙琳歌 代丽萍 +1 位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抗肿瘤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奥希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史鹤玲 徐丽艳 刘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分别进行 2~ 3周期治疗。观察有效率、肿瘤进展时间、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A组化疗有效率为 2 2 .2 %,B组为 0 %(P >0 .0 5 ) ;A组临床受益率为 10 0 %,B组为 44 .4%(P <0 .0 5 )。A组TTP为 ( 178.8± 70 .8)天 ,B组为 ( 85 .4± 48.2 )天 (P <0 .0 5 )。两组化疗有效率与既往治疗、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等 ,两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初步观察到血管内皮抑制素与NP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具有提高化疗疗效及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趋势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晚期肺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邢镨元 郝学志 +2 位作者 胡兴胜 王燕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70-6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晚期肺鳞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晚期肺鳞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1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15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14例可评估患者中疗效评价最佳即为部分缓解5例(35.7%)、疾病稳定7例(50.0%)、疾病进展2例(14.3%),客观缓解率为35.7%,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为9.3个月。全组患者治疗耐受良好,3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15,13.3%)和呕吐(1/15,6.7%),其余不良事件均为1度/2度。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可取得较好的客观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药物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贝伐珠单抗体内抑瘤作用的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牛牛 李宝兰 +5 位作者 刘朝阳 胡瑛 李雪冰 李杰 史鹤龄 张海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对肺腺癌抑制作用的差别及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首先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系的荷瘤Balb/c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每日瘤周注射。重组人血管内... 背景与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对肺腺癌抑制作用的差别及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首先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系的荷瘤Balb/c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每日瘤周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3mg/kg)每日瘤周注射连续16天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使用贝伐珠单抗(5mg/kg)每周两次瘤周注射给药。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用药组使用贝伐珠单抗(5mg/kg)每周两次瘤周注射给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3mg/kg)每日瘤周注射给药。治疗16天后处死所有实验鼠切取肿瘤标本比较实体瘤大小,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A,C)在各组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贝伐珠单抗作用更加明显(52.36%vs38.68%)。联合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64.15%)。贝伐珠单抗只对VEGF-A有抑制作用(60.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VEGF-A/C都有抑制作用(14.6%,30.3%)。联合用药组对VEGF-A/C的抑制作用最强(79.4%,44.2%)。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都在裸鼠动物模型试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抑瘤效果,联合使用抑制肿瘤效果更加明显。恩度对肿瘤组织内VEGF-A/C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贝伐珠单抗对VEGF-A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对VEGF-A/C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静脉持续泵入联合窗口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吕远 姜镕 +4 位作者 马春华 李金铎 王斌 孙立伟 穆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0-50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静脉持续泵入联合窗口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月10例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的IIIb期-IV期...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静脉持续泵入联合窗口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1月10例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确诊的IIIb期-IV期的肺鳞癌患者采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窗口期动脉灌注化疗与10例同期住院接受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的IIIb期-IV期的肺鳞癌患者比较,联合治疗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剂量均为30 mg/d,持续静脉泵入,d1-d7,在第4天血管正常化窗口期接受动脉灌注化疗,灌注化疗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单纯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同联合治疗组。每4周为1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4周行近期疗效评价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2次以上治疗,联合治疗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70.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0.0%,单纯治疗组RR为50.0%,DCR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P=0.582)。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1级-2级胃肠道反应和血液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P=0.628)。联合治疗组1例患者发生1级心脏毒性。两组患者未发生3级以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静脉持续泵入联合窗口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近期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动脉灌注化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1
作者 徐杰 齐大亮 +1 位作者 李绪斌 王瑞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彻底引流胸腔积液,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60 mg联合奈达铂60 mg胸腔内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彻底引流胸腔积液,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60 mg联合奈达铂60 mg胸腔内注入;对照组35例为单纯奈达铂60 mg胸腔内注入。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及奈达铂经胸腔置管于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2周。1个月复查,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8%,高于对照组的48.57%(P<0.05)。两组均有恶心、呕吐、外周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灌注奈达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疗效优于单纯奈达铂,且不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奈达铂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炳玉 刘玉 +2 位作者 夏立平 郑武平 陈国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TACE治疗组、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TACE治疗组、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在术后3 d均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MV密度明显低于单纯TACE组(P均<0.05),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明显低于恩度加TACE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栓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射治疗对lewis肺癌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渡 戈伟 +3 位作者 李长虎 赵振宇 徐细明 杨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86-3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放疗敏感性与组织中氧含量关系密切,单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恩度)可能通过血管"正常化"作用使组织中氧含量增加,这与放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放射治疗联合对lewi... 背景与目的放疗敏感性与组织中氧含量关系密切,单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endostatin,YH-16,恩度)可能通过血管"正常化"作用使组织中氧含量增加,这与放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放射治疗联合对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lewis肺癌细胞种植肿瘤的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C组为放疗组,D组为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各处理组较A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各组瘤质量明显低于A组(P<0.05),D组较其它三组降低得更加明显(P<0.05),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A组相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D组下降最为明显。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放疗联用对lewis肺癌小鼠有明显肿瘤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效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江秋 李忠义 +5 位作者 陈林生 孙亦红 徐璐 汪军远 刘万兴 夏结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抑制黑素瘤在小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接种黑素瘤细胞悬液(2 × 106/鼠)于小鼠皮下,成瘤后给予血管内皮抑制素(8 mg/kg· d),...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抑制黑素瘤在小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接种黑素瘤细胞悬液(2 × 106/鼠)于小鼠皮下,成瘤后给予血管内皮抑制素(8 mg/kg· d),每天 1次,共21次。给药期间观察荷瘤小鼠的饮食情况、体重变化,并测量肿瘤的大小。于第26天处死,称皮下肿瘤的重量,并取脑、肺、肝、脾和肾切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大面积的坏死,瘤周毛细血管消失。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黑素瘤的生长、转移,以及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 血管内皮抑制 癌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免疫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贤兰 朱玉斐 +3 位作者 曾云云 黄智昊 岑文昌 苏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112-2115,共4页
目的评估化疗联合免疫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化疗联合免疫及恩度治疗的24例晚期NSCLC患者... 目的评估化疗联合免疫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化疗联合免疫及恩度治疗的24例晚期NSCLC患者。主要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次要观察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事件(AEs)。结果中位随访19.2个月时,中位PFS(mPFS)为11个月(95%CI 8.722~13.278)。17例接受一线治疗的m PFS为11个月(95%CI 9.782~12.218)。6个月和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82.4%和52.9%,且一线治疗的ORR为58.8%,DCR为94.1%。17例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11.8%)发生了3-4级AEs,其中以血液毒性最常见。17例患者中有8例(47.1%)发生1-2级AEs,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液毒性(17.6%)、皮肤瘙痒(17.6%)和肝毒性(5.9%)。结论化疗联合免疫及恩度治疗NSCLC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 化疗 免疫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117例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梁 戈伟 +3 位作者 唐甜 丁万军 石薇 郑永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经典化疗方案治疗临床分期Ⅲ期以上的恶性肿瘤,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过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117例,采用恩度联合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方案治疗,联合用药2周期后... 目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经典化疗方案治疗临床分期Ⅲ期以上的恶性肿瘤,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经过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117例,采用恩度联合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方案治疗,联合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估患者治疗开始到无疾病进展时间的生活质量。结果 117例患者在完成联合治疗后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58例,疾病进展17例;客观有效率为35.8%,疾病控制率为85.4%。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低下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和稳定,且恩度联合化疗使用的毒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晚期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忠义 刘江秋 +3 位作者 徐璐 刘万兴 夏结来 汪军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u-Endostatin)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寻找其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剃毛背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待肿瘤长至100mm^3左右时,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次分别注射rhu...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u-Endostatin)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寻找其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剃毛背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待肿瘤长至100mm^3左右时,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次分别注射rhu-Endostatin5mg/(kg·d),15mg/(kg·d)或30mg/(kg·d),每天1次,连续21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100mg/(kg·d)]治疗对照组。于第22天断颈处死小鼠,称皮下肿瘤的重量,并取脑、肺、肝、脾和肾切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大面积的坏死,瘤周毛细血管消失。结论:rhu-Endostatin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高剂量组可达58.8%)、转移和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 肺癌 血管内皮抑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幸 施鑫 +7 位作者 吴苏稼 周光新 黎承军 陆萌 任可 流小舟 胡亚威 黄伟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恩度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2例骨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100%和71.4%,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恩度对骨肉瘤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对小鼠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夏虎 骆利敏 +2 位作者 范应方 佟万成 文金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酵母表达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ES)对小鼠肺腺癌LA795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rhES;将接种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 目的观察酵母表达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ES)对小鼠肺腺癌LA795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rhES;将接种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只,于接种后第6日起给予rhES和磷酸缓冲盐液(PBS)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及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经甲醇诱导酵母转化子表达rhES,并用肝素亲和层析的方法获得纯化的rhES;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密度发现rhES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小于PBS对照组(P<0.01);观察两组小鼠肺部发现rhES治疗组小鼠肺部未见有明显肿瘤转移病灶,而PBS对照组小鼠肺部可见大量散在肿瘤转移病灶;两组小鼠肺湿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hES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显著抑制了小鼠肺腺癌LA795肿瘤血管生成,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的肺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 小鼠 肺腺癌 肿瘤血管生成 肺转移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裸鼠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蕊 秦叔逵 +5 位作者 陈余清 吴穷 杨燕 李玉梅 汪子书 郑荣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6-441,共6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ndostar)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和抗血... 目的:本研究观察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A)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Endostar)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维持治疗的疗效和抗血管形成机制,探索一种新的晚期NSCLC维持治疗模式。方法:建立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CPA化疗4个周期后随机分组,转换成以下治疗:生理盐水(control组)、MET CPA维持治疗(MET CPA组)、Endostar维持治疗(Endo组)和MET CPA联合Endostar维持治疗(MET CPA+Endo组)。记录模型动物的移植瘤体积和总生存期。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和存活的CECs(viable CECs),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管周细胞覆盖率。结果:在维持治疗第6周时,MET CPA和Endo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ontrol组(P<0.05),MET CPA+Endo组肿瘤体积又显著小于单药维持治疗组(P<0.05)。MET CPA和Endo组小鼠生存期显著长于control组(P<0.05),MET CPA+Endo组小鼠生存期则进一步延长(P<0.05)。与control组比较,MET CPA和Endo组显著下调了外周血CECs和存活CECs水平(P<0.01),并降低了移植瘤MVD(P<0.01)。Endo组显著下调了移植瘤血管管周细胞覆盖率(P<0.05)。在上述血管形成相关指标上,MET CPA+En-do组又显著低于单药维持治疗组(P<0.05)。结论:MET CPA联合Endostar用于NSCLC肺腺癌维持治疗能延缓移植瘤生长,改善荷瘤鼠生存期,这可能与联合用药具有抗血管形成的增效作用有关。本研究为晚期NSCLC维持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进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维持治疗 节拍化疗 环磷酰胺 血管内皮抑制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