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及兔角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楠 张桂荣 +1 位作者 杨翰仪 府伟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观察制备的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及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rPEDF,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分析,观察rPEDF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利用碱烧伤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rPEDF抑制角... 目的:观察制备的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rPEDF)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及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rPEDF,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分析,观察rPEDF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利用碱烧伤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rPEDF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状况。结果:rPEDF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长。rPEDF治疗组兔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及生长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备的rPEDF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长,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 鸡胚 绒毛尿囊膜血管 角膜新生血管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禹海 高明宏 徐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介导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human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 factor,hPEDF)转染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观察其对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5只应用链脲... 目的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介导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human pigmentepithelium-derived factor,hPEDF)转染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观察其对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5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形成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1个月组、3个月组和6个月组,每组各25只。所有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rAAV2-CMV-hPEDF作为治疗组,左眼注射rAAV2-CMV-GFP做自身对照。正常大鼠20只右眼假注射,左眼不注射。应用Evans-Blue测定血-视网膜屏障的渗漏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测定ICAM-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视网膜渗漏不断增强,视网膜中Evans-Blue含量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6个月达到高峰。各治疗眼组与自身对照眼组相比视网膜渗漏减轻,其中1个月治疗眼组Evans-Blue含量(68.673±24.083)ng.mg-1低于自身对照眼组(93.850±24.969)ng.mg-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Evans-Blue含量(46.021±16.091)ng.mg-1及6个月(55.198±25.060)ng.mg-1治疗眼组均显著低于自身对照眼组Evans-Blue含量(102.528±39.421)ng.mg-1、(128.225±34.603)ng.mg-1(P<0.05)。但各治疗眼组与正常眼注射组相比Evans-Blue含量仍显著增加(均为P<0.05)。随糖尿病病程进展,视网膜中ICAM-1蛋白含量不断增加,Occludin蛋白含量不断降低。治疗眼组与自身对照眼组相比,ICAM-1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1)。3个月及6个月治疗眼组与自身对照眼组相比,Occludin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与Occludin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54,P<0.01)。结论 rAAV2-CMV-hPEDF玻璃体内注射可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Occludin的表达,抑制ICAM-1表达,从而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的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腺相关病毒载体 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视网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抑制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月 陆晓和 +2 位作者 朱丹 符敏 吴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作用机制,检测外源性PEDF对CNV模型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的作用机制,检测外源性PEDF对CNV模型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PEDF、细胞凋亡受体/配体(Fas/FasL)表达的影响,以及对CNV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测定)。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组(C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CNV模型,A组和B组分别给予PEDF+氯霉素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氯霉素滴眼液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CNV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半定量分析VEGF,PEDF,Fas及FasL在正常角膜组织和碱烧伤后4,7,10,14d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CNV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正常角膜组织中可以检测到高PEDF表达和低VEGF表达,也可以检测到一定的低Fas和FasL表达。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A组均低于B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4,7,10,14d A组VEGF的表达均低于B组(P<0.05),PEDF的表达均高于B组(P<0.05),A组Fas/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5),A组TUNEL法测到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计数和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测到的VEGF均在第7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而PEDF和Fas及FasL在第10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碱烧伤后第4~10dVEGF/PEDF>1,CNV逐渐生长并达到峰值;第10d后VEGF/PEDF<1,CNV开始逐渐退化。结论:PEDF抑制碱烧伤后CNV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结为两点:(1)下调VEGF的表达,控制PEDF/VEGF的动态比值,抑制CNV生长;(2)上调Fas/FasL等凋亡受体的表达,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CNV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驻景方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田楠楠 亢泽峰 张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驻景方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驻... 目的观察加减驻景方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驻景方对病理性近视CNV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周龄雌性三色豚鼠75只随机选取15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豚鼠均戴头套右眼形觉剥夺诱导病理性近视,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每组各30只,右眼行氪激光光凝。于光凝后第1天开始连续灌胃21 d,中药组予驻景方3.285 g·kg-1·d-1(1.5 m L·d-1),模型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7 d、14 d、21 d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造模完成后14 d、21 d时中药组VEGF表达的光密度值(0.130 1±0.019 6、0.055 6±0.011 9)较模型组(0.165 9±0.054 3、0.096 1±0.025 9)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造模完成后14d及21 d时中药组PEDF表达的光密度值(0.038 9±0.004 0、0.054 3±0.008 5)较模型组(0.030 5±0.007 7、0.029 3±0.0059)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RT-PCR结果显示,VEGF mRNA、PEDF m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中药组VEGF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弱,而PEDF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强。结论中药驻景方可抑制氪激光诱导的病理性近视CNV模型中VEGF的表达,促进PEDF的表达,从而抑制CNV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驻景方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成军 李健 +2 位作者 郝祥俊 付秀美 陈志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和丝胶预防组.建立链脲佐菌素... 目的:观察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二甲双胍治疗组和丝胶预防组.建立链脲佐菌素致动物模型,以血糖≥16.7mmol/L作为成模标准;丝胶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2.4g·kg-1·d-1,35d)和二甲双胍(55.33mg·kg-1·d-1,35d)灌胃;丝胶预防组大鼠于注射链脲佐菌素前给予丝胶(2.4g·kg-1·d-1)灌胃35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和24h尿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和免疫印迹法观察肾VEGF和PED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和肾VEGF蛋白的表达升高,肾PEDF蛋白的表达降低;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和肾VEGF蛋白的表达低于模型组,肾PEDF蛋白的表达高于模型组,且丝胶治疗组、丝胶预防组与二甲双胍组比较无差别.结论:丝胶可通过上调肾PEDF蛋白、下调肾VEGF蛋白改善糖尿病肾病时肾血管生成的不平衡,发挥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的保护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秀萍 程千鹏 吕肖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2期83-85,12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差异,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血清PEDF及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差异,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血清PEDF及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85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三组院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30例(UACR约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28例(30 mg/g≤UACR约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27例(UACR≥300 mg/g)。分别给予14 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清蛋白(GSP)、PEDF、VEGF、UACR,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前B、C组PEDF、VEGF明显高于A组(P〈0.01),且C组明显高于B组(P〈0.01)。②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三组FPG、2hPBG、GSP、PEDF和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PED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白蛋白尿的增加,PEDF、VEGF水平明显升高。②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以在降血糖的同时,改善其PEDF、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肾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淑晖 陈小青 +2 位作者 谢小花 章琦 徐爽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8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75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MPE)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SPE)组45例,SPE组中未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者27例,合并FGR...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75例,分为轻度子痫前期(MPE)组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SPE)组45例,SPE组中未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者27例,合并FGR者18例;另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胎儿出生体质量,B超测算三组孕妇脐动脉S/D值。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PEDF、VEGF。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EDF、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E组及SPE组胎儿出生体质量下降,对照组>MPE组>SPE组(F=32.073,P<0.05);孕妇脐动脉S/D值升高,对照组<MPE组<SPE组(F=9.576,P<0.05);血清VEGF降低,对照组>MPE组>SPE组(P<0.05),血清PEDF升高,对照组<MPE组<SPE组(P<0.05)。与对照组和SPE组未合并FGR者比较,SPE组合并FGR者胎儿出生体质量下降,S/D值升高,血清PEDF水平升高(P均<0.05),血清VEGF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SPE组未合并FGR者和SPE组合并FGR者胎盘组织中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对照组<SPE组未合并FGR者<SPE组合并FGR者(P<0.05),胎盘组织中PEDF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对照组>SPE组未合并FGR者>SPE组合并FGR者(P<0.05)。结论子痫前期和子痫前期合并FGR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VEGF、PEDF表达异常,PEDF/VEGF平衡紊乱可能影响胎盘血管生成,加重子痫前期进程,导致FG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纪淑兴 严密 张军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方法:Sprague Dawley(SD)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作对照...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作用。方法:Sprague Dawley(SD)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PEDF,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作对照。注射2d后将SD鼠置于1000~14001x弥散白色冷荧光灯下连续光照2,5,7d后分别行ERG检查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连续光照2,5,7d后,PEDF处理组与PBS对照组的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E)厚度及ERGb波振幅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DF对光损伤的视网膜感光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光损伤 视网膜变性 感光细胞营救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穆华 董丽 +1 位作者 冯卓蕾 张晓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新生血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鼠Mller细胞原代培养,取第... 目的研究Müller细胞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相互作用,为临床上治疗新生血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鼠Mller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按以下操作进行:(1)观察VEGF对PEDF的作用:VEGF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VEGF(100nmol.L-1、500nmol.L-1、1000nmol.L-1、5000nmol.L-1),24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Mller细胞内PEDF mRNA和蛋白的表达。(2)观察PEDF对VEGF的作用:PEDF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EDF(10nmol.L-1、40nmol.L-1、160nmol.L-1、640nmol.L-1),24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Mller细胞内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处理组中,VEGF浓度为1000nmol.L-1、5000nmol.L-1时,PEDF mRNA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69倍(P<0.05)和0.44倍(P<0.01),PEDF蛋白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54倍(P<0.05)和0.52倍(P<0.05)。随VEGF浓度的升高,PED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逐渐减弱趋势。PEDF处理组中,PEDF浓度为40nmol.L-1和160nmol.L-1时,VEGF mRNA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0.61倍(P<0.05)和0.42倍(P<0.01),VEGF蛋白分别为对照组的0.70倍(P<0.05)、0.63倍(P<0.05)。随PEDF浓度的升高,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亦有逐渐减弱趋势。结论在Mller细胞内,VEGF对PEDF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EDF对VEGF也具有抑制作用,二者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可能在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刺激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梦云 李艳 +2 位作者 刘宏波 毕欢丽 张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糖刺激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为PED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HG)组(培养基内含有25mmol...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糖刺激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为PEDF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HG)组(培养基内含有25mmol·L-1的葡萄糖)和PEDF处理高糖模型(HG+PEDF)组(在高糖培养基础上加入25 mg·L-1的PEDF)。反复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纯化SD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荧光双标鉴定纯度;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üller细胞形态,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RT-PCR测定Müller细胞bcl-2、bax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传至3代时纯度为95%以上。正常对照组、HG组、HG+PEDF组Müller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223±0.106)%、(2.657±0.120)%、(1.907±0.117)%,bax mRNA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69±0.041、0.804±0.052、0.528±0.018,bcl-2 mRNA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904±0.021、0.413±0.015、0.521±0.010。HG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üller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为P<0.01);HG+PEDF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HG组显著降低(P<0.001),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1),但仍有别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外源给予PEDF可以显著减少高糖刺激引起的Müller细胞的凋亡,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高糖刺激 MULLER细胞 BCL-2基因 BAX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滕 樊根涛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3,共3页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最近研究表明PEDF具有抗血管生存活性,并对多种人类肿瘤表现出抗肿瘤作用。PEDF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因子应用于临床。文中综述P...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最近研究表明PEDF具有抗血管生存活性,并对多种人类肿瘤表现出抗肿瘤作用。PEDF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因子应用于临床。文中综述PEDF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为肿瘤治疗寻找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肿瘤生长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环境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亦龄 刘坤 +4 位作者 万瑾 郑华 肖红蕾 佘振珏 周国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3,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所起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 小鼠从出生后7~12 d 饲养于75%氧环境,分别用抗 VEGF、抗 PEDF 和抗 CD31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视网膜切片。结... 目的:研究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所起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 小鼠从出生后7~12 d 饲养于75%氧环境,分别用抗 VEGF、抗 PEDF 和抗 CD31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视网膜切片。结果:持续处于高氧环境时,VEGF 表达处于低水平而 PEDF 快速上升,血管生长减缓。高氧处理5 d 后回到普通环境,VEGF 的表达迅速上升而 PEDF 却逐渐减少,出现了一过性的血管快速增长现象。结论:氧含量变化可调节 VEGF 和 PEDF 表达,参与视网膜血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 血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鲁 许丽 +2 位作者 韩新红 王慧凤 李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PEDF)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 gene-odifi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imal stem cells,PEDF-MSCs)对大鼠...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PEDF)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 gene-odifi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imal stem cells,PEDF-MSCs)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中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慢病毒(lentivirus,LV)为载体,将PEDF基因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10、20、50体外转染至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中,应用RT-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以最佳MOI值转染细胞中PEDF的表达情况。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高眼压的方法制成RIRI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saline,PBS)治疗组(PBS组)、hUCMSCs治疗组(M组)及PEDF基因转染的hUCMSLs治疗组(P组);N组不予特殊处理,其余三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立即进行干预治疗,PBS组给予PBS治疗,P组与M组分别给予PEDF-MSCs、hUCMSCs治疗。5 d后处死大鼠,尼氏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计算视网膜内层厚度,RTMPCR检测大鼠视网膜PEDF和VECGF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率高达75.8%。RT-PCR结果显示,转染后PEDF-MSCs的上清液中PEDF mRNA相对表达量(4.34±0.29)明显高于hUCMSCs(1.0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PEDFMSCs上清液中PEDF蛋白表达量[(83.09±7.58)μg·L^(-1)]明显高于hUCMSCs[(12.30±1.24)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后PBS组大鼠神经节细胞数量变少,治疗5 d后,P组、M组大鼠神经节细胞数量均高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组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P组、M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均厚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组厚于M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P组PED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EGF 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PBS组、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PEDF-MSCs能上调RIRI模型大鼠视网膜PEDF表达,并下调VEGF表达,对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福堂 李燕 王淑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80、360、720 nmol/L的PEDF处理24、48、72 h...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80、360、720 nmol/L的PEDF处理24、48、72 h,对照组不添加PEDF。采用MM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不同浓度PEDF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PEDF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观察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逐渐增加(P均<0.05);但干预24 h时,观察组不同浓度PEDF细胞凋亡率比较,P均>0.05。结论 PEDF能抑制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在眼科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静 关明 Cheung Kin-Fai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97-403,共7页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家族,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PEDF具有营养神经的功效,通过保护神经元免受神经毒性侵害而发挥神经营养因子...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家族,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PEDF具有营养神经的功效,通过保护神经元免受神经毒性侵害而发挥神经营养因子之作用;PEDF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移行,具有抗新生血管诱导因子的作用,它能够影响视网膜的分化,发育和成熟,对视网膜的机械损伤.光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有修复作用,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 眼科 丝氨酸蛋白酶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新红 李艳 +2 位作者 李聪伶 单田慧 王淑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 gene-modifi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EDF-MSC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组...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pigment epithelial-derived factor gene-modifi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EDF-MSCs)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获取的h UCMSCs表达CD105、CD73和CD90,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9和HLA-DR。用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值为50对其转染。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途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组)、实验对照组糖尿病注射PBS组(D1组)、糖尿病注射h UCMSCs治疗组(D2组)、糖尿病注射PEDF-MSCs治疗组(D3组)。造模成功后3个月进行干预治疗,N组不予特殊治疗。玻璃体内注射2周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EDF-MSCs在大鼠眼内表达情况。干预治疗2周后进行HE染色观察各层视网膜结构,及各组视网膜总厚度变化。结果玻璃体内注射后2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D2组大鼠玻璃体内簇状排列的红色荧光,视网膜中未发现明显红色荧光;D3组大鼠玻璃体内簇状排列的绿色荧光,视网膜中未发现明显绿色荧光。HE染色显示,N组大鼠的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细胞排列整齐,染色均匀;D1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nerve fiber layer,NFL)出现明显水肿、血管扩张,内丛状层(innerplexiform layer,IPL)结构疏松,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L)细胞排列紊乱;D2组NFL水肿减轻;D3组NFL水肿明显减轻,INL与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L)层细胞排列规整。视网膜总厚度N组为(103.82±4.15)μm、D1组为(138.86±4.71)μm、D2组为(131.17±3.89)μm、D3组为(112.24±4.22)μm;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EDF-MSCs可较长时间在糖尿病大鼠玻璃体内存活且持续表达。玻璃体内注射PEDF-MSCs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损伤,减轻视网膜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建梅 张彦 +3 位作者 陈承 史红阳 倪菁 马卫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穿透数;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高糖组较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凋亡率降低、阻滞于G0/G1期的百分比相对减少、细胞穿透数增加、VEGF浓度增高(P<0.05);②随着PEDF干预浓度的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穿透数减少,VEGF浓度降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糖环境促进肺鳞癌发展。②PEDF抑制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早期凋亡,减弱侵袭力,并呈浓度依赖;预测PEDF将成为肺癌合并糖尿病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croRNA-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李迪 +2 位作者 李雪颖 寇列玲 车选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2-825,共4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粒或空载体转入ARPE-19细胞36 h后,用终浓度为20μg·L^-1的PDGF预处理ARPE-19细胞5 h。根据转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27b阴性对照组(miR-27b NC组)、miR-27b模拟物转染组(PDGF+mimics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DGF+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ARPE-19细胞中miR-27b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正向调控因子cyclinD1、CDK4和负向调控因子p21 CIP1和p27 KIP1的表达水平。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PDGF处理5 h,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miR-27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表达增加(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ARPE-19细胞的光密度(D)值增加(P<0.01);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可明显抑制ARPE-19细胞的D值(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S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5);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显著增加了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并抑制了细胞增殖(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可显著降低cyclinD1蛋白和CDK4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了p21 CIP1蛋白和p27 KIP1蛋白的表达(均为P<0.05)。结论上调miR-27b表达可抑制PDGF诱导的ARPE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b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小板衍生因子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巧玲 白亦光 +2 位作者 别俊 杨蜜 张家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6-551,共6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联合顺铂(DDP)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卵巢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培养ID8细胞株,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EDF组和PEDF+DDP组,分别加入PBS、PEDF和PEDF+DDP处理ID8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CCK-8...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联合顺铂(DDP)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卵巢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培养ID8细胞株,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EDF组和PEDF+DDP组,分别加入PBS、PEDF和PEDF+DDP处理ID8细胞。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CCK-8实验观察每组细胞迁移和增殖。随后,建立C57BL/6小鼠卵巢癌模型,将24只卵巢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PEDF组和PEDF+DDP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100μl PBS,PEDF组给予静脉注射12.5 mg/kg的PEDF蛋白,PEDF+DDP组给予静脉注射12.5 mg/kg PEDF蛋白和腹腔注射2 mg/kg顺铂注射液。隔日给药,共给药3次,20 d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分离肿瘤,检测肿瘤的体积,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对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CD31的表达和凋亡细胞进行评价。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DF组和PEDF+DDP组ID8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均显著降低(P<0.05);与PEDF组相比,PEDF+DDP组ID8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显著降低(P<0.05)。动物体内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PEDF组和PEDF+DDP组肿瘤体积的增长速率明显放缓(P<0.05);与PEDF组相比,PEDF+DDP组肿瘤体积的增长速率明显放缓(P<0.05)。与模型组相比,PEDF组和PEDF+DDP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31的表达明显下调,而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PEDF组相比,PEDF+DDP组CD31的表达明显下调,而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PEDF和DDP联合用药对卵巢癌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以及对卵巢癌小鼠模型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这种协同治疗效果优于PEDF单独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顺铂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亚娜 高莎 沈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ischemic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7 d...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ischemic 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7 d龄C57BL/6J小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模型组、PBS治疗对照组和PEDF药物治疗组。选择右眼为实验眼,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小鼠建立OIR模型。PEDF药物治疗组分别于小鼠12 d龄和14 d龄给予两次玻璃体内注射PEDF(2μg·μL-1)各1μL,PBS治疗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等量的PBS(10 mmol·L-1,pH 7.4)。于17 d龄处死小鼠,各组随机抽取5只,摘除右眼球,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cl-2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其余小鼠过量麻醉处死后取出视网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以及Real-time RT-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结果视网膜细胞的凋亡主要在RGC层,OIR模型组小鼠RGC层细胞凋亡率为(55.044±14.5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17±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S治疗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55.852±4.490)%,明显高于PEDF药物治疗组的(5.897±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PEDF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显示,OIR模型组与PBS治疗对照组Bcl-2蛋白阳性染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EDF药物治疗组阳性染色较PBS治疗对照组增多。Western 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OIR模型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为0.386 9±0.071 3和0.694 2±0.235 2,与正常对照组的0.778 7±0.097 4和1.000 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10 1±0.109 5和0.818 3±0.308 0,与PBS治疗对照组的0.284 8±0.153 6和0.481 0±0.100 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IR可引起视网膜细胞凋亡,尤其RGC的凋亡;PEDF可抑制凋亡并诱导视网膜Bcl-2表达上调,提示Bcl-2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PEDF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