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丰 杨芬 +2 位作者 海恒林 孙建梅 陈王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5)。观察组患者采用rhGM-CSF凝胶外敷,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油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为(5.5±2.3)d,对照组为(8.9±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4,P=0.043)。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愈合率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两组处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rhGM-CSF凝胶剂与凡士林油膏对患者创面的疗效不同。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GM-CSF凝胶剂能显著促进老年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创面的愈合,安全有效,方便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老年腹泻 肛周糜烂 创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夏卫东 陈光夷 +3 位作者 戴文统 赵胜 李粟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行中厚皮移植的74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血糖监测,药物控制血糖,适当的抗炎、补液、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按术后供皮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将供皮区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的患者设为rhGM-CSF组(38例),将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6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供皮区愈合率及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比较rhGM-CSF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供皮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rhGM-CSF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9)%、(92±14)%,高于对照组的(35±18)%和(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t=-3.462,P=0.000)。rhGM-CSF组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为(14±3)d,较对照组的(16±3)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rhGM-CSF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Z=-3.491,P=0.000),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使用rhGM-CSF凝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移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供皮区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高微粒皮移植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永翠 汪虹 +3 位作者 陈斌 胡东升 李德隆 何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是否能提高脱细胞猪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在每只兔背部两侧各切掉约5 cm×5 cm大小的全层皮肤,左右部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是否能提高脱细胞猪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在每只兔背部两侧各切掉约5 cm×5 cm大小的全层皮肤,左右部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取下皮肤的1/10制成微粒皮回植于创面,实验组覆盖涂有rh GM-CSF凝胶的脱细胞猪皮;对照组部位单纯覆盖脱细胞猪皮。打包固定。3组分别于术后第1、2、3周3个时间点拆包观察猪皮外观及创面愈合情况,并在对称部位取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CD31,以评估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周实验组创面上皮化明显多于对照组,第2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周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仍有残余创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1及PCNA,3组CD31显示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P<0.01);PCNA表达的阳性率第1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第2、3周已愈合的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合的组织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用rh GM-CSF凝胶可加速创面的新生血管化及再上皮化进程,从而提高微粒皮移植的成活率,提高创面的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微粒皮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 细胞猪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胶囊的一般药理学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蓉 陈天佳 +1 位作者 张文波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为探明由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胶囊的药理作用,以200、400、800μg/kg3种剂量给小鼠灌服,结果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数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纳合用对小鼠入睡动物数均无明显影响;以100、200、400μg/kg剂量... 为探明由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胶囊的药理作用,以200、400、800μg/kg3种剂量给小鼠灌服,结果对正常小鼠自主活动数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纳合用对小鼠入睡动物数均无明显影响;以100、200、400μg/kg剂量由十二指肠注入家猫,对家猫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呼吸频率和深度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生物反应器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一般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rhGM-CSF+纳米银覆盖,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愈合,计算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第10天各组开始愈合,愈合过程A组炎症反应明显,B、C组适中,D组适度;创面愈合率,第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A组第21天达峰值为(25.76±1.46)pg/mL,B、C、D组第14天达峰值[(29.73±1.58),(38.91±2.38),(43.54±1.28)pg/mL],第4、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水平,各组均在第21天达峰值[(0.72±0.14),(0.93±0.13),(1.18±0.16),(1.50±0.15)ng/mL],第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联合纳米银,促进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并且优于rhGM-CSF、纳米银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VEGF 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活性测定标准品的研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阳 饶春明 +3 位作者 张翊 郭莹 丁有学 王军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国家标准品。方法 :标准品按WHO有关要求进行制备、分装、冻干、检测 ,用GM CS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冻干重组GM CSF标准品经检测外观 ,无菌实验合格 ... 目的 :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国家标准品。方法 :标准品按WHO有关要求进行制备、分装、冻干、检测 ,用GM CS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冻干重组GM CSF标准品经检测外观 ,无菌实验合格 ,水分为 0 .93% ,加速热稳定实验表明其生物学活性在温度为 - 2 0℃ ,4℃和 2 5℃ ,37℃条件下 2 3个月保持稳定。该标准品经 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 2 1次测定 ,几何平均效价为 1.77× 10 5IU/支。实验均数的 95 %可信区间为(1 6 4~ 1.90 )× 10 5IU/支 ,单次实验的 95 %参考值范围为 (1.2 3~ 2 .34 )× 10 5IU/支 ,平均可信限率为 6 .96 2 %。结论 :该批重组GM CSF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可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 ,效价定为 1.8× 10 5IU/支 ,编号为 98/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国家标准品 活性测定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三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上皮化;EGF水平逐渐上升,A组上升最慢,C组上升最快,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其余各组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A组、B组逐渐上升,C组在第14天达到峰值,第21天下降,第1天,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21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烧伤创面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复性和纯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建波 于占江 +2 位作者 邓玲娟 张尼 白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111,118,共5页
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用疏水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3种液相色谱进行复性和纯化,选择较好的复性和纯化方法。通过对比rhGM-CSF在液相色谱上复性和纯化的主要指标,包括比活、纯... 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用疏水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3种液相色谱进行复性和纯化,选择较好的复性和纯化方法。通过对比rhGM-CSF在液相色谱上复性和纯化的主要指标,包括比活、纯度和质量回收率,结果发现采用HIC和IEC对rhGM-CSF进行复性和纯化时,其比活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纯度和质量回收率也比较高,而采用SEC,其比活、纯度和质量回收率远低于HIC和I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疏水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体积排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腔感染
9
作者 曾丽萍 何清 +4 位作者 包蕴文 孙健 叶华 吴畏 王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大鼠腹腔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6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rhGM-CSF+头孢呋辛/甲硝唑组(A组)26只、头孢呋辛/甲硝唑组(B组)27只、生理盐水组(C组)15只。... 目的:探讨在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大鼠腹腔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6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rhGM-CSF+头孢呋辛/甲硝唑组(A组)26只、头孢呋辛/甲硝唑组(B组)27只、生理盐水组(C组)15只。盲肠结扎穿刺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造腹腔感染的模型。术后观察体重、摄食量的变化,检测血白细胞计数以及骨髓像,分析术后5 d生存率。结果:与B、C两组比较,A组大鼠术后平均体重降幅较小,摄食量恢复明显,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术后5 d生存率为61.5%,显著高于B组和C组。结论:rhGM-CSF与头孢呋辛/甲硝唑联合应用可提高盲肠穿孔致腹腔感染大鼠的短期生存率,改善其行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存活率分析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牙龈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慧颖 车彦海 +1 位作者 何畔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6-1209,1335,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创面涂抹rhGM-CSF,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于术后3、7、11和15d各处死动物2只,HE染色观察镜下上皮及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结构、分布,各种创伤修复细胞的变化,PCNA染色后观察阳性染色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目。结果:形态学观察,第3天2组均表现出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浸润数目更多;第7天2组均可见到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实验组新生血管化的程度较为显著;第11天2组出现大量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但实验组和程度更广泛,至第15天时2组的创伤均已基本恢复正常,组间差异不明显。PCNA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增殖的上皮细胞数目逐渐增加,至第15天时达到高峰,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目从第3天起开始增加,至第11天达到高峰,第15天则明显降低为最低值。实验组增殖的上皮细胞数量在第3和1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在第11和1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血管的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伤愈合 牙龈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瑞杰 方勇 +1 位作者 俞为荣 王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CSF处理组),右侧创面则给予不含药物的凝胶(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分别测量计算两组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率;组织M asson染色观察创面再上皮化程度和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碱性水解法测定反映局部胶原蛋白合成量的指标羟脯氨酸水平。结果GM-CSF处理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从创面形成后3 d起两组差异显著(P<0.01);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显示,GM-CSF处理组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的再上皮化速率和胶原纤维沉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创面形成后3 d起,GM-CSF处理组羟脯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小鼠创面外用GM-CSF凝胶,可诱导创面再上皮化和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糖尿病 创面愈合 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航 王建伟 +4 位作者 张海英 王琳 钱程 陈立 陈远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 :观察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 ( Ad CMVGM- CSF)对B1 6黑色素瘤的致瘤性及抑制作用。方法 :将 B1 6黑色素瘤细胞与 Ad CMVGM- CSF在 37℃、5 %CO2 培养箱中孵育 ( RPMI- 1 640培养基 ) 2 h后注射到 C5 7BL... 目的 :观察携带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腺病毒载体 ( Ad CMVGM- CSF)对B1 6黑色素瘤的致瘤性及抑制作用。方法 :将 B1 6黑色素瘤细胞与 Ad CMVGM- CSF在 37℃、5 %CO2 培养箱中孵育 ( RPMI- 1 640培养基 ) 2 h后注射到 C5 7BL/ 6小鼠右侧背部皮下 ( MOI=5 0 0 ) ,观察 Ad CMVGM- CSF对 B1 6黑色素瘤致瘤性的抑制作用 ;观察瘤内一次注射及二次注射对 B1 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Ad CMVGM- CSF能有效地抑制 B1 6黑色素瘤细胞的致瘤性 ,抑瘤率达 60 %;瘤内一次注射 Ad CMVGM- CSF可延缓肿瘤的生长 ,二次瘤内注射 Ad CMVGM- CSF能够强化抗肿瘤效果。结论 :Ad CMV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遗传载体 AdCMVGM—CSF 黑色素瘤 基因疗法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家蚕蛹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口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耀洲 金勇丰 吴祥甫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82,共9页
开发了用家蚕蛹表达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口服药物。试验评价了猕猴、大鼠和小鼠口服rhGM-CSF毒性情况,包括遗传毒性、单剂量和重复剂量的全身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毒理学试验显示:静脉给药在NIH小鼠中最大耐受剂... 开发了用家蚕蛹表达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口服药物。试验评价了猕猴、大鼠和小鼠口服rhGM-CSF毒性情况,包括遗传毒性、单剂量和重复剂量的全身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毒理学试验显示:静脉给药在NIH小鼠中最大耐受剂量为3 300μg/kg,LD50为2 020μg/kg,在SD大鼠中LD50为3 660μg/kg。在猕猴和大鼠的重复剂量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口服rhGM-CSF后,除了雌性SD大鼠的血糖含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以及血细胞凝集等都正常。雌性大鼠每天口服剂量为1 250μg/kg时,给药后血糖浓度显著增加(P<0.001),但在恢复期间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微核实验、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埃姆斯测验法都表明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服用rhGM-CSF均未见遗传毒性,普通的生殖毒性试验和围产期及致畸敏感期的毒性试验均未见异常现象,表明口服rhGM-CSF无明显生殖毒性。临床前毒性试验表明口服超过临床剂量10倍的rhGM-CSF与严重的慢性中毒没有联系,其在药理学有效剂量的范围内是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毒理学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口服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善谦 朱军 +2 位作者 刘海川 楼方定 孟凡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19例临床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macrophn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其中4例药物过敏所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5例恶性肿瘤强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8例白血病接受大剂量放... 19例临床应用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macrophn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其中4例药物过敏所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5例恶性肿瘤强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8例白血病接受大剂量放、化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感染,2例应用rhGM-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结果提示药物过敏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用药2~8天白细胞回升,疗效最佳;5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4例在用药后2~12天白细胞回升,感染控制,另1例用药4天,血像无变化,死于原发病和感染;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抑制合并感染,用药后血像回升,造血重建,感染治愈;2例用rhGM-CSF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初步观察用药后有核细胞总数增高不明显,但单个核细胞较多(80%~100%)。本系列剂量在2.5~6μg/kg/d静脉点滴或皮下注射,用药过程均感乏力,其中1例有恶心,未发现其它严重毒副作用。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rhGM-CSF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缺乏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谢伟 乐超银 +1 位作者 郭政宏 刘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大肠杆菌 HGM-CSF IL-3基因 造血生长因子 机体免疫调节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uGM-CSF增强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陈兴平 张华丽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896-898,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uGM-CSF)对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将浓度为100,200,300,400U·mL^(-1)的rmuGM-CSF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5d,然后测定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结果:... 目的:研究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uGM-CSF)对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将浓度为100,200,300,400U·mL^(-1)的rmuGM-CSF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5d,然后测定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结果:rmuGM-CSF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随着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增强效应不降低。结论:rmuGM-CSF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增强效应强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小鼠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 白念珠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尔立治疗药物性粒细胞减少38例次疗效分析
17
作者 王学文 刘海宁 +1 位作者 史平 王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为观察国产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特尔立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病例和方法:38 例次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特尔立治疗,主要为血液系肿瘤(35 例次)经联合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治疗前白... 目的:为观察国产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特尔立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病例和方法:38 例次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特尔立治疗,主要为血液系肿瘤(35 例次)经联合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病例。治疗前白细胞< 1×109/L27例次(71%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29 例次(76.3% )。特尔立用量在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患者大多为300 μg/d,恶性淋巴瘤粒细胞减少患者150 μg/d,用药天数为2~11天,中位数5 天。 结果与结论:显效63% ,有效7.9% ,无效28.9% 。该药对轻、中度骨髓抑制效果明显,大剂量化疗后重度粒缺患者造血恢复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减少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学文 王甲汉 +1 位作者 杨磊 任加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方法,将138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9)和对照组(n=69)。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方法,将138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9)和对照组(n=69)。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周期21d。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及用药后7、14d的创面愈合率;选取6例患者,于用药后7、14d留取组织标本,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结果本研究共入组69例,脱落9例,纳入统计分析者60例。试验组创面愈合的中位时间为12d(95%CI 11~13d),较对照组(18d,95%CI 17~19d)明显缩短(P〈0.001),且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用药7、14d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2%±13%、95%±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11%、83%±12%,P〈0.001)。用药7、14d后,试验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分别为10.3±0.61、4.5±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71、0.4±0.8,P〈0.001),而成纤维细胞数分别为143.1±10.31、37.8±6.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10.2±11.71、26.4±7.7,P〈0.01)。结论局部应用rhGM-CSF凝胶可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或迁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与鉴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俊波 吴奎 +1 位作者 孙鲲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 改进目前体外大量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以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从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等方面给予鉴定。方法 用2 0ng/m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 CSF)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用相差显... 目的 改进目前体外大量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以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从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等方面给予鉴定。方法 用2 0ng/m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 CSF)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变化,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结果 培养10d ,可获得大量典型DC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达表面分子CD11C、CD80、MHCⅡ。结论 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重组小鼠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性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朝俊 李志梁 +4 位作者 傅强 缪绯 雷霄 吴宏超 刘映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mg/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20 mg/L)的培养液中,使其分化为DCs,培养第5天,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单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s)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mg/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20 mg/L)的培养液中,使其分化为DCs,培养第5天,随机分为空白组(PBS培养液),实验组(黄芪多糖,150 mg/L),对照组(脂多糖,500μg/L),混合培养48 h后,动态观察DCs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s成熟表型(CD1a、CD80、CD86、人白细胞抗原-DR)。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CD1a、人白细胞抗原DR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T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促进DCs成熟,并增加DCs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黄芪多糖 单核细胞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