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制作ON...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制作ON不完全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按ON夹伤后不同时间分为伤后1d、3d、5d、7d、14d5个时间点。实验组伤后即时、3d、5d、7d,按5000U·kg-1体重腹腔内注射rhEPO;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d、3d、5d、7d、14d取材。取材前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结果伤后7d、14d对照组视网膜凋亡细胞密集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及内、外核层。实验组7d、14d视网膜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d、3d、5d、7d实验组P1-N2波振幅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4d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EPO对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33只(66眼)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6眼)、损伤组...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33只(66眼)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6眼)、损伤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30只左眼)及rhEPO组(视神经钳夹+rhEPO组,30只右眼),于损伤后1d、4d、7d、14d和28d进行视神经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轴突计数。结果损伤后4d、7d、14d、28d病变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线粒体数量较多,轴浆内微管、微丝较损伤组明显增多,髓鞘排列较整齐,层次清晰,脱髓鞘改变较轻。损伤后4d、7d、14d、28d,rhEPO组轴突数分别为(3453.8888±177.3897)mm-2、(2653.1111±217.4123)mm-2、(1909.0000±119.8697)mm-2、(1486.4444±82.8419)mm-2,均高于同时间点损伤组(2959.1111±194.4302)mm-2、(1894.6667±156.4904)mm-2、(1496.1111±98.3558)mm-2、(1034.5556±109.8682)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hEPO能够明显减轻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损害,并促进轴突存活及再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脊髓核因子(NF)-κB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制作L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目的探讨脊髓核因子(NF)-κB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制作L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rhEPO组(E组),S组和E组分别从术前1d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rhEPO 5kU/kg,连续7d。采用von Frey和Hargreaves法测定大鼠术前、术后3d和7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采用EMSA法检测术后7d脊髓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术后3、7dS组和E组大鼠术侧MWT和TWL明显下降(P<0.01),且S组明显低于E组(P<0.01)。与C组相比,术后7dS组和E组腰段脊髓NF-κB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且S组明显高于E组(P<0.01)。结论 rhEPO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其效应可能与其减少脊髓NF-κB的活性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制作ON不完全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按ON夹伤后不同时间分为伤后1d、3d、5d、7d、14d5个时间点。实验组伤后即时、3d、5d、7d,按5000U·kg-1体重腹腔内注射rhEPO;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d、3d、5d、7d、14d取材。取材前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结果伤后7d、14d对照组视网膜凋亡细胞密集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及内、外核层。实验组7d、14d视网膜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d、3d、5d、7d实验组P1-N2波振幅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4d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EPO对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文摘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33只(66眼)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6眼)、损伤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30只左眼)及rhEPO组(视神经钳夹+rhEPO组,30只右眼),于损伤后1d、4d、7d、14d和28d进行视神经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轴突计数。结果损伤后4d、7d、14d、28d病变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线粒体数量较多,轴浆内微管、微丝较损伤组明显增多,髓鞘排列较整齐,层次清晰,脱髓鞘改变较轻。损伤后4d、7d、14d、28d,rhEPO组轴突数分别为(3453.8888±177.3897)mm-2、(2653.1111±217.4123)mm-2、(1909.0000±119.8697)mm-2、(1486.4444±82.8419)mm-2,均高于同时间点损伤组(2959.1111±194.4302)mm-2、(1894.6667±156.4904)mm-2、(1496.1111±98.3558)mm-2、(1034.5556±109.8682)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hEPO能够明显减轻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损害,并促进轴突存活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