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志斌 林希平 +3 位作者 杨彤 杜娟 李柳杭 赵应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提示 ,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 ,且用药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拥涛 李宽 +3 位作者 郭明好 刘云 刘向东 马海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151-4152,4156,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应用于早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时,对其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非透析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小剂量rhEPO治疗,对照组26例不予注射rhEPO...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应用于早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时,对其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非透析的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小剂量rhEPO治疗,对照组26例不予注射rhEPO,两组均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并给予低蛋白饮食及口服降肌酐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B型尿钠肽(BNP)水平、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及心脏彩超检查等情况。结果 6个月治疗结束后,两组干预后各项检查指标分别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前各项检查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Hb、心脏指数(CI)、Ccr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干预后BNP水平、Devereux校正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房室瓣部位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E峰加速度(Eacc)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EPO应用于早期CRF患者可改善其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肾衰竭 慢性 左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细胞凋亡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华 赵日红 刘漫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新生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文中探讨rhEPO对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又称Akt)表达的影响,为BP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生大鼠给予60%高氧暴露,rhEPO组皮... 目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新生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文中探讨rhEPO对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又称Akt)表达的影响,为BP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生大鼠给予60%高氧暴露,rhEPO组皮下注射rhEPO,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和RT-PCR法检测Akt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高氧组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指数为44.312±12.337,明显高于空气组的12.810±4.353(P<0.01);rhEPO组凋亡指数为23.371±9.508,明显低于高氧组(P<0.01)。②高氧组肺组织Akt mRNA表达水平为0.462±0.122,明显低于空气组的1.236±0.357(P<0.01);rhEPO组肺组织Akt mRNA表达水平为0.893±0.235,明显高于高氧组(P<0.01)。结论高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增多,rhEPO可明显减少肺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肺组织Akt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B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体外循环肾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凯 李宗杰 +3 位作者 吴海卫 王常田 许飚 李德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反应少见报道。文中观察重组人EPO联合BMSCs移植对体外循...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反应少见报道。文中观察重组人EPO联合BMSCs移植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大鼠肾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PB组、EPO组、BMSCs组、EPO+BMSCs组,假手术组只建立CPB模型,不行CPB,其余4组均行CPB,流量100 m L/(kg·min)转流并维持1 h,转流后BMSCs组经颈静脉输注BMSCs1.5×106;EPO组颈静脉注射EPO 3000IU/kg;EPO+BMSCs组EPO、BMSCs联合应用;CPB组和假手术组颈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的等渗盐水。转流结束后24 h麻醉处死实验动物,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NF-α、IGF-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PB组大鼠血清Cr、BUN、IL-6、IL-10和肾组织中TNF-α表达量均升高,而IGF-1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BMSCs和EPO+BMSCs组血清Cr、BUN水平、IL-6、肾组织中TNF-α均较CPB组下降,而IL-10、肾组织中IGF-1水平较CPB组升高(P<0.05),EPO+BMSCs组血清Cr[(30.26±0.11)μmol/L]、BUN[(6.69±0.20)mmol/L]、IL-6[(401.7±6.8)pg/m L]水平低于EPO组[(42.76±2.24)μmol/L、(9.47±0.50)mmol/L、(533.7±7.0)pg/m L]和BMSCs组[(43.84±3.03)μmol/L、(8.80±0.32)mmol/L、(609.4±6.1)pg/m L],而EPO+BMSCs组IL-10水平[(1055.2±2.8)pg/m L]高于EPO组[(535.1±3.0)pg/m L]和BMSCs组[(544.7±2.6)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和BMSCs对大鼠CPB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使用EPO或BMSCs,减轻CPB对肾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肾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被引量:5
5
作者 邹钟诚 孙开来 +1 位作者 娄丹 胡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利用C4反相柱和乙腈-三氟乙酸流动相在洗脱梯度和上样样品纯度等条件都较适当时,可以简单、快速、高效地从粗品中分离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获得的产品纯度高,...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利用C4反相柱和乙腈-三氟乙酸流动相在洗脱梯度和上样样品纯度等条件都较适当时,可以简单、快速、高效地从粗品中分离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获得的产品纯度高,接近100%;比活性好,约为1.96×108IU/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纯化 分离 重组EPO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荣青 朱丽超 +3 位作者 周新阁 杨宏富 李菲菲 史晓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血红蛋白(HG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rhEPO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rhEPO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第3、6、9...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红蛋白(NGB)、血红蛋白(HG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rhEPO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rhEPO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第3、6、9、12天皮下注射rhEPO(100 00 IU/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入院第4、7、10和14天血清NGB、HGB含量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rhEPO组患者血清NGB含量(F组间=9.979,P=0.013;F时间=11.560,P<0.001;F交互=16.813,P<0.001)、HGB含量(F组间=23.260,P<0.001;F时间=22.340,P<0.001;F交互=6.903,P<0.001)较对照组增高,APACHEⅡ分值(F组间=9.339,P=0.016;F时间=13.749,P<0.001;F交互=5.497,P<0.001)较对照组下降。结论:rhEPO可促进颅脑损伤患者NGB、HGB的表达,降低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颅脑损伤 脑红蛋白 血红蛋白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衰老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虎清 高震 +6 位作者 陈梦燚 吴海琴 张桂莲 展淑琴 卜宁 刘璟洁 翟跃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1-554,56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衰老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N),D-半乳糖组(D),EPO干预组(E),阳性对照组(P),每组10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衰老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N),D-半乳糖组(D),EPO干预组(E),阳性对照组(P),每组10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外源性rh EPO干预后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组大鼠比较发现相同部位BDNF表达存在显著差异:D组大鼠海马CA1、CA3、DG及额叶皮质区BDNF阳性细胞计数较N组相同部位明显减少(P<0.05),而应用rh EPO干预后的E组和P组大鼠海马CA1、CA3、DG及大脑皮质运动区BDNF阳性细胞计数较D组及N组相同部位显著增加(P<0.05);但E组和P组比较无差异。同组大鼠不同部位BDNF阳性细胞比较发现:同组大鼠不同部位BDNF阳性细胞个数存在显著不同(P<0.05),其中额叶皮质区阳性细胞数最多,其次是海马CA3区,海马DG区,海马CA1区。结论 rh EPO对增强大鼠神经细胞BDNF的表达具有普遍性,提示rh EPO可能能够通过增强内源性BDNF对神经系统衰老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衰老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牛建军 王一 +3 位作者 曾玉晓 阴正勤 王仕军 陈中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制作ON...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雄性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制作ON不完全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按ON夹伤后不同时间分为伤后1d、3d、5d、7d、14d5个时间点。实验组伤后即时、3d、5d、7d,按5000U·kg-1体重腹腔内注射rhEPO;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d、3d、5d、7d、14d取材。取材前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结果伤后7d、14d对照组视网膜凋亡细胞密集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及内、外核层。实验组7d、14d视网膜凋亡细胞明显减少,视网膜节细胞层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d、3d、5d、7d实验组P1-N2波振幅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伤后14d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hEPO对ON不完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视神经 不完全损伤 神经元 凋亡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内皮屏障抗原及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式威 刘政华解放军65426部队医院 +3 位作者 吕霞 杨桂蓉 刘志刚 尹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2-804,共3页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通过降低过氧化反应水平、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再生、缓解血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神经递质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内皮屏障抗原(EBA)是一种膜蛋白,在血脑屏障...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通过降低过氧化反应水平、减少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促进新生血管再生、缓解血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神经递质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1]。内皮屏障抗原(EBA)是一种膜蛋白,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宫内炎性暴露和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细胞凋亡及PI3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漫君 张华 赵日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宫内炎性暴露和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和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受孕SD大鼠分别于孕第15天孕囊注射脂多糖(LPS)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新生大鼠生后24 h内分组,给予60%高氧...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宫内炎性暴露和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和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受孕SD大鼠分别于孕第15天孕囊注射脂多糖(LPS)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新生大鼠生后24 h内分组,给予60%高氧暴露;rhEPO干预组在高氧暴露第1天起,隔天皮下注射rhEPO(1 200 IU/kg)共7次;在高氧暴露的第1、7、14天处死新生大鼠;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PI3K mRNA表达。结果 LPS和生后高氧暴露均可引起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指数增高,肺组织PI3K mRNA表达降低,第7、14天时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hEPO干预可明显减少肺细胞凋亡,提高肺组织PI3K mRNA表达,第7、14天时相应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宫内炎性暴露和高氧可引起新生大鼠肺细胞凋亡增多,rhEPO可明显减少肺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肺组织PI3K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脂多糖 细胞凋亡 磷酯酰肌醇-3激酶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明 宋艳萍 +3 位作者 孙乃学 惠娜 赵世平 胡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3,27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在设立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在设立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HIF-1α基因表达。结果正常兔眼视网膜无HIF-1α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EPO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国产rhEPO能够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 缺氧诱导因子-1Α 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挫伤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晓坤 罗钢 赵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33只(66眼)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6眼)、损伤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33只(66眼)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6眼)、损伤组(视神经钳夹+生理盐水组,30只左眼)及rhEPO组(视神经钳夹+rhEPO组,30只右眼),于损伤后1d、4d、7d、14d和28d进行视神经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轴突计数。结果损伤后4d、7d、14d、28d病变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线粒体数量较多,轴浆内微管、微丝较损伤组明显增多,髓鞘排列较整齐,层次清晰,脱髓鞘改变较轻。损伤后4d、7d、14d、28d,rhEPO组轴突数分别为(3453.8888±177.3897)mm-2、(2653.1111±217.4123)mm-2、(1909.0000±119.8697)mm-2、(1486.4444±82.8419)mm-2,均高于同时间点损伤组(2959.1111±194.4302)mm-2、(1894.6667±156.4904)mm-2、(1496.1111±98.3558)mm-2、(1034.5556±109.8682)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hEPO能够明显减轻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所致的视神经超微结构损害,并促进轴突存活及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视神经 超微结构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宏彬 刘健 +1 位作者 金毅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核因子(NF)-κB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制作L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 目的探讨脊髓核因子(NF)-κB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防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制作L5脊神经切断神经病理性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组(S组)和rhEPO组(E组),S组和E组分别从术前1d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rhEPO 5kU/kg,连续7d。采用von Frey和Hargreaves法测定大鼠术前、术后3d和7d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采用EMSA法检测术后7d脊髓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术后3、7dS组和E组大鼠术侧MWT和TWL明显下降(P<0.01),且S组明显低于E组(P<0.01)。与C组相比,术后7dS组和E组腰段脊髓NF-κB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且S组明显高于E组(P<0.01)。结论 rhEPO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其效应可能与其减少脊髓NF-κB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橙 胡林昆 +3 位作者 赵天 许明 戎瑞明 朱同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对照组(IR组)、...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及给药时间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对照组(IR组)、EPO-1组(再灌注时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和EPO-2组(再灌注前给药1 000、2 000和3 000 U/kg)。阻断左侧肾蒂45 min后切除右侧肾脏,建立IRI模型。检测血液中血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IL-6和Caspase-3水平,观察肾脏的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EPO组血清Scr、BUN和肾组织MDA、Caspase-3I、L-6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EPO组肾组织SOD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并在组织损伤上较IR组轻;TUNEL染色观察到EPO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IR组(P<0.05)。再灌注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P<0.05)。结论 rhEPO对肾脏IR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抗氧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协同机制来实现。保护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再灌前给药优于再灌注时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秀珍 王鸿泰 徐文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非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定CKD分期3~4期患者共130例,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根据其浓度分为微炎症反应组(40例)和非微炎症反应组(90例),检测两组rHu-EPO治疗3个月时达到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研究微炎症反应对rHu-EPO疗效的影响。结果:微炎症反应组的Hb升高幅度较非微炎症反应组Hb升高幅度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慢性肾衰非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直接影响rHu-EPO疗效,其炎症介质水平的高低与RBC、Hb的升高幅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非透析 炎症 贫血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娄探奇 游宇平 +2 位作者 成彩联 唐骅 刘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9-451,45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次,2~3次/周,时间3月,口服多糖...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实验组:20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后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次,2~3次/周,时间3月,口服多糖铁及叶酸辅助治疗;对照组:15例慢性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透析未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其他治疗同实验组。治疗前后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常规、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瘦素水平等。【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从(82.2±4.2)g/L上升到(94.6±4.4)g/L(P<0.001),红细胞压积从(29.2±1.7)%上升到(34.1±1.8)%(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从(11.8±4.9)ng/mL降低到(8.9±3.5)ng/mL(r=0.614,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治疗前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P<0.001),治疗后两者相关性消失(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瘦素与BMI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体内的高瘦素水平;②血液透析病人血瘦素与BMI呈正相关,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使两者相关性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瘦素水平 慢性肾衰竭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慢性终末期肾衰竭 治疗前后 血液透析病人 实验组 体质量指数 红细胞压积 对照组 素治疗 治疗后 正相关 BMI 血瘦素 皮下注射 辅助治疗 常规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融合基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瑜 涂志业 +5 位作者 糜涛 王颖 赵金平 曹文静 陈莉莉 郭小梅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负荷量rHu-EPO5 000 U.kg-1+rHu-EPO 1500 U.kg-1术后第2,4,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负荷量rHu-EPO5 000 U.kg-1+rHu-EPO 1500 U.kg-1术后第2,4,6天腹腔注射)、小剂量治疗组(负荷量rHu-EPO 5000 U.kg-1+rHu-EPO 750 U.kg-1术后第2,4,6天腹腔注射)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24 h和2周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fn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24 h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60.99±5.28),(36.97±2.68),(38.10±3.41);Mfn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80 6±0.013 4),(0.295 2±0.024 9),(0.125 3±0.020 9),(0.120 2±0.0197)。术后2周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50.08±8.00),(26.54±2.97),(24.16±3.74),Mfn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95 3±0.007 3),(0.247 3±0.019 1),(0.146 1±0.012 6),(0.154 2±0.010 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后即刻给予负荷剂量rHu-EPO并术后减量维持治疗1周可显著降低Mfn2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rHu-EPO大、小剂量维持给药对Mfn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和抗凋亡作用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梗死 凋亡 Mfn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束金莲 潘瑜 +2 位作者 刘晓莉 高丰厚 金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8-462,47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组),以分化成熟的正常3T3-L1脂...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正常和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组),以分化成熟的正常3T3-L1脂肪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EPOR的蛋白表达,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细胞EPOR mRNA的表达。分别以rHuEP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抑制剂对模型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对EPOR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分子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STAT5磷酸化水平(p-Akt和p-STAT5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EPOR、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相应rHuEPO+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rHuEPO+LY29400或STAT5阻断剂+对照组或模型组的p-Akt和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正常3T3-L1脂肪细胞上存在EPOR,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EPOR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rHuEPO可通过EPOR介导激活PI3K-Akt和JAK2-STAT5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纠正心脏直视手术后贫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小颖 张文颖 吴新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599-601,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失血对病人自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生理条件下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及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早期纠正贫血,促进病人迅速恢... 目的:了解手术失血对病人自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生理条件下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及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早期纠正贫血,促进病人迅速恢复。方法:术前无贫血、术中中等量失血、术后未输血择期外科手术病人10例(EPO组),测定其术前、术后1、2、4、6、8天EPO及Hct变化。健康家兔6只,用rhEPO 300IU·kg-1·w-1共2周,监测给药前、给药后3、6、12、13、21天Hb、Hct、RBC变化及监测血清ALT、血清K+、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变化。心脏手术后贫血(Hb<100g/L)病人6例(给药组),应用rhEPO 300IU·kg-1·w-1连续两周,观察给药前后Hb、Hct变化。结果:EPO组术后血清EPO立即上升,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后下降,但与术前比较仍呈显著性升高。Hct术后下降,至术后8天无明显上升。家兔用药后第12天Hb、Hct、RBC明显升高,血清ALT、血清K+无显著改变,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无明显升高。术后给药组患者Hb、Hct升高,给药后第14天Hb升高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Hct增加与给药前比较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心内直视术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化疗后贫血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娟 费雁 +4 位作者 冯刚 卢宏达 鲍文菁 黄松 丁亚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9期1620-162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疗效。方法56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EPO治疗组29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rhEPO治疗,对照组27例,在化疗时给予中药或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总数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值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使用rhEPO后,2周和8周对贫血的有效率为18·3%和78·2%。结论rhEPO对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药物疗法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