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庆童 张玲玲 +2 位作者 孙妩弋 吴丽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探讨部分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A组、AA+RhIL-1Ra(2·5、10、40mg/kg,tid,sc)和AA+anakinra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足爪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T、B细胞增殖度、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TNF-α和PGE2水平及关节滑膜的病理学改变。结果RhIL-1Ra(2·5、10、40mg/kg,tid×7d)改善了AA大鼠踝关节的炎性肿胀和病理学改变,RhIL-1Ra(40mg/kg,tid×7d)显著提高了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2·5、10、40mg/kg,tid×7d)抑制了LPS诱导的脾细胞增殖,RhIL-1Ra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TNF-α和PGE2减少。结论RhIL-1Ra对AA大鼠有治疗作用,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和T、B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和抑制剂 关节炎 实验性/免疫学 关节炎 实验性/药物疗法 巨噬细胞 腹膜/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妩弋 张玲玲 +5 位作者 吴丽 汪倪萍 王华 岳莉 张运芳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剂量组和进口IL 1ra组;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IA模型;每周测体重观察体重变化;足爪容积法测量大鼠足爪肿胀度;测定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CIA大鼠在致炎d10,出现关节红、肿,体重减轻,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升高,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的破坏等。rhIL 1ra(7 5, 30, 120mg·kg-1 )和阳性对照组anakinra(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能明显抑制CIA大鼠足肿胀;rhIL 1ra(30, 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DTH);另外,rhIL 1ra也可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水平;病理学检查表明,rhIL 1ra大剂量能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和滑膜增生,减轻血管翳和软骨破坏。结论 rhIL 1ra对CIA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Ⅱ型胶原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咏梅 齐敬宇 +2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氧化应激 剂量依赖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预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高效纯化及不同氧化态转换
4
作者 谭海东 但国平 +1 位作者 龚会英 曹莉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99-1602,共4页
为满足科研和治疗的需要,将含有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uIL-1 ra)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内,经IPTG诱导,外源蛋白得到高量表达,并且形成了无活性的包涵体.包涵体在二硫苏糖醇(DTT)和变性剂中溶解,经一步离子交换层析,... 为满足科研和治疗的需要,将含有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uIL-1 ra)基因的表达质粒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内,经IPTG诱导,外源蛋白得到高量表达,并且形成了无活性的包涵体.包涵体在二硫苏糖醇(DTT)和变性剂中溶解,经一步离子交换层析,得到高纯度还原态蛋白.在空气、谷胱甘肽或Cu2+作用下,还原态蛋白会逐渐转向氧化态.氧化态和还原态蛋白在HPLC图谱上得以分离,但非还原性SDS-PAGE分析发现,二者分子量没有差别,表明氧化过程中主要形成分子内二硫键.氧化态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性质稳定,仍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包涵体 蛋白质重折叠 二硫键 基因表达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8在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峰 钱家鸣 +1 位作者 潘国宗 全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8-394,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30mg三硝基苯磺酸(TNBS)+0.25ml体积分数为50%乙醇...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30mg三硝基苯磺酸(TNBS)+0.25ml体积分数为50%乙醇制成大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然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入7mg/kgIL-1ra,进行实验性治疗,以静脉注入3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为治疗对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病变结肠组织学变化,测定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变,以原位杂交法观察结肠道组织IL-1β和IL-8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均出现粘膜下充血、水肿、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粘膜溃疡和隐窝脓肿,以致炎后3d为著,7d后减轻,21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二次致炎后上述表现再次出现。整个炎症期均有IL-1βmRNA表达,而IL-8mRNA表达出现于致炎后3d。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部位均主要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单核巨噬细胞,但在致炎后3d内,IL-1βmRNA在肠上皮细胞也有表达。IL-1ra治疗后3组大鼠结肠炎症均明显减轻,伴随相应的MPO下降和SOD上升,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均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 受体拮抗剂 病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39A的理化性质及体内活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倩 吴剑波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1-403,407,共4页
以重组sIL-1RI为靶点建立其拮抗剂的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天然来源的拮抗剂。对活性菌株链霉菌139 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活性测定。经各种数据确定其中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139A为多糖。... 以重组sIL-1RI为靶点建立其拮抗剂的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天然来源的拮抗剂。对活性菌株链霉菌139 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活性测定。经各种数据确定其中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139A为多糖。药理实验证明体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拮抗剂 链霉菌139A 体内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和5-羟色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宸 李强 +2 位作者 吴小涛 齐新生 刘松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兔椎间盘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1琢(PGF1琢)和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方法:取日本大白兔椎间盘髓核,制成匀浆后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观察不同浓度IL-1Ra和同一浓度IL-1Ra不同培养时间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结果:IL-1Ra(100、200、400ng/ml)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琢(2.0ng/ml)组和IL-1Ra(200ng/ml)组随培养时间延长,PGE2、PGF1琢和5-HT的含量增加,每个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浓度之差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IL-1Ra可以拮抗IL-1琢对椎间盘髓核细胞PGE2、PGF1琢和5-HT合成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IL-1Ra可以较长时间拮抗IL-1琢生物学作用,但本实验未能证明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椎间盘髓核 前列腺素 5-羟色胺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和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青 孙红岗 +2 位作者 丁娟 朱萍芳 陈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及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组1),包括显效者81例(组1a)和迁延者25例(组1b),同时收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5例(组... 目的:探讨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及单核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组1),包括显效者81例(组1a)和迁延者25例(组1b),同时收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5例(组2),包括发作期患者33例(组2a)和缓解期患者42例(组2b)。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IL-1β和IL-1Ra水平、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42例健康对照者(组3)相比较。结果:三组IL-1β和IL-1Ra表达分别依次递减:组1 [(2.84±1.86)ng/L,(350.87±217.99)ng/L]、组2 [(1.81±1.30)ng/L,(180.29±113.34)ng/L]和组3 [(1.21±0.99)ng/L,(116.52±57.18)ng/L],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IL-1β显示,组1a[(2.86±1.81)ng/L]和组1b[(2.77±2.0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a[(2.16±1.54)ng/L]高于组2b[(1.54±1.0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IL-1Ra显示,组1a[(376.82±230.27)ng/L]高于组1b[(266.81±146.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a[(185.21±91.17)ng/L]和组2b[(176.43±129.08)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单核细胞计数显示,组1a[(0.42±0.17)×10^(9)/L]高于组3[(0.35±0.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和IL-1Ra在自发性荨麻疹发病和转归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急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高水平的IL-1Ra和单核细胞计数可能提示预后较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高表达可能与病情活动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单核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型与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青 高津福 +2 位作者 王雅南 张乐 徐菁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型与2型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periodontitis of diabetes mellitus,DM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分为糖尿病伴牙周炎组108名和糖尿病...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基因型与2型糖尿患者群中牙周炎(periodontitis of diabetes mellitus,DM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分为糖尿病伴牙周炎组108名和糖尿病不伴牙周炎组78名,取血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法测定IL-1RN内含子2/VNTR位点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检出率的差别。结果:IL-1RN内含子2/VNTR等位基因A2在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牙周炎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579,P=0.040)。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IL-1RN内含子2/VNTR等位基因A2可能与牙周炎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2型糖尿病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基因型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瑾 陆晓和 +3 位作者 党森涛 白浪 张永强 徐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促进植片存活的作用。方法对40只SD大鼠(40眼)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增生,选取其中的30只大鼠(30眼)并随机分为实验Ⅰ、Ⅱ组及对照组Ⅲ组,每组均接受同...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抑制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促进植片存活的作用。方法对40只SD大鼠(40眼)用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增生,选取其中的30只大鼠(30眼)并随机分为实验Ⅰ、Ⅱ组及对照组Ⅲ组,每组均接受同种异系(Wistar大鼠)供体角膜,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实验组于术后第1日起分别滴用50 μg/ml的IL-1ra滴眼液(Ⅰ组)和1%的CsA滴眼液(Ⅱ组),每日3次。受试动物术后均每日滴用典必殊滴眼液及托品卡胺滴眼液3次,连续14 d。术后比较各组大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对角膜植片存活情况进行评分,观察其效果。结果两实验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2.00±1.50) d和(10.44±1.13) d,明显高于对照组(8.00±1.25) d,差异有显著性(P<0 01);两实验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 01)。结论IL-1ra可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减轻免疫性炎性反应,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大鼠 高危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遗传性视网膜变性视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爱军 房军 +3 位作者 朱秀安 于文贞 狄春辉 杨丽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7,共5页
背景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包括一系列以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异常;白细胞介素-1(IL-1)参与变性与凋亡过程的调节,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较少,IL-1ra是否能阻止视... 背景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是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包括一系列以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异常;白细胞介素-1(IL-1)参与变性与凋亡过程的调节,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较少,IL-1ra是否能阻止视网膜变性值得研究。目的研究IL-1ra对自发性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大鼠视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出生后9、15、16、25、30、35、40、50、60d的RCS大鼠各9只9只眼制备视网膜切片,采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年龄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选择出生后15d的RCS大鼠9只,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质量浓度1.8g/LIL-1ra 1μl,左眼玻璃体腔注入PBS 1μl作为对照,分别待大鼠20日龄、25日龄时各重复注射药物1次,30日龄时处死实验大鼠并制备视网膜切片,采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及分析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鼠龄视网膜中阳性细胞核面积百分率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大鼠IL-1ra注射组与PBS注射组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差异。结果RCS大鼠视网膜视细胞自出生后第25天出现凋亡,第30~35天达高峰,不同鼠龄间大鼠视网膜TUNEL阳性视细胞核面积百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20,P〈0.01)。TUNEL凋亡图像分析结果显示,30日龄大鼠IL—lra注射眼视网膜TUNEL阳性染色弱于PBS注射眼,且阳性染色细胞数少于PBS注射眼;IL-1ra注射眼大鼠视网膜TUNEL阳性视细胞核总面积及相对面积均明显低于PBS注射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面积:(223.052±153.092)μm2 VS.(1235.050±359.767)μm2,t=4.370,P〈0.01;相对面积:(2.206±1.531)%VS.(7.269±1.624)%,t=3.250,P〈O.01]。IL-1ra注射组和PBS注射组视锥与视杆细胞层厚度分别为(15.324±9.035)μm和(49.566±4.60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4,P〈0.01),但2个组间外核层(即由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细胞体和细胞核组成)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结论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眼中IL-1对视网膜凋亡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IL-1ra对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早期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逸松 田卫东 +2 位作者 王栋 李声伟 陈希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和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将hIL_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efectine介导进行基因转染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中...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和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将hIL_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Lipefectine介导进行基因转染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IL_1ra蛋白的表达。结果 使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IL_1ra基因转染人胚颞颌关节软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IL_1ra蛋白呈阳性表达 ,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时 ,转染细胞胞浆内和培养基上清液中均有目的基因的表达 ,与未经转染的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体外实验证实脂质体介导hIL_1ra基因转染方法切实可行 ,为今后颞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基因转染 颞颌关节 软骨细胞 实验研究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F-κB转录活性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颖妹 王应 +2 位作者 徐茜梅 吕冰峰 马大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利用NFκ-B转录活性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建立新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 in-1,IL-1)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 in-1 receptor antagon ist,IL-1 ra)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运用萤光素酶转录报告系统,选用小鼠胸腺瘤细... 目的:利用NFκ-B转录活性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建立新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 in-1,IL-1)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 in-1 receptor antagon ist,IL-1 ra)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运用萤光素酶转录报告系统,选用小鼠胸腺瘤细胞系EL4细胞(EL4的某些亚克隆细胞表面具有高密度IL-1受体表达),以pNFκ-B-luc质粒和内对照pRL-TK质粒共转染,并加入IL-1β激活,以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IL-1β及其抑制剂IL-1 ra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这种方法检测到IL-1β激活NFκ-B报告基因表达萤光素酶,并且这种激活可被IL-1 ra所抑制,实验重复性好。IL-1β在5μg/L为激活NFκ-B报告基因表达萤光素酶的最佳浓度,并可被IL-1 ra 50μg/L最大抑制。结论:这种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今后对IL-1β和IL-1 ra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白细胞介素1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萤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逸松 田卫东 +2 位作者 李声伟 刘流 代晓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瞬时...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hIL-1ra基因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细胞中hIL-1ra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增殖率有一定差异,转染细胞胞浆内和培养基上清液中均有hIL-1ra蛋白的表达。在细胞转染结束后48h,细胞内hIL-1ra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稳定转染细胞中基因表达最长时间达72d以上。结论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IL-1ra基因转染人颞颌关节软骨细胞后,目的基因在细胞内有一定数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转染 阳离子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艳 徐朴 +1 位作者 张平安 黄从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gene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gene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初步分析其基因型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 ,检测了 2 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2 9例老年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的IL 1RN(+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TT型 :0 .82 1和 0 .90 0 ;TC型 :0 .170和 0 .0 96 ;CC型 :0 .0 0 9和 0 .0 0 4。与对照组比较 ,不携带等位基因C(IL 1RN C)的基因型 ,其患冠心病的相对风险度约是携带IL 1RN C基因型的 1.96倍 ;与心绞痛组比较 ,患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度约是 4.0 9倍。结论 IL 1RN第 2号外显子 +80 0 6T 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IL 1RN C在其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急性排斥期大鼠角膜移植物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晓和 张永强 +4 位作者 徐宁 柯晓云 周瑾 白浪 党森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急性排斥反应期角膜移植物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模型,设生理盐水组和IL-1ra治疗组。急性排斥期随机取角膜植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植片Fas/F...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急性排斥反应期角膜移植物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模型,设生理盐水组和IL-1ra治疗组。急性排斥期随机取角膜植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植片Fas/FasL蛋白表达。并以正常大鼠角膜作对照。 结果 在正常角膜,Fas和FasL蛋白主要表达于上皮层及内皮层;基质层中仅有少量Fas蛋白表达,未见FasL蛋白表达。急性排斥期角膜植片全层Fas和FasL蛋白表达增高,且植片周边(距伤口边缘0.5 mm范围内)增高显著;IL-1ra治疗组Fas和FasL蛋白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IL-1ra可通过调节Fas/FasL蛋白的表达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角膜移植 FAS/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Ⅱ.链霉菌660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康平 姜蓉 +2 位作者 李宝义 吴剑波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从活性链霉菌 6 6 0的发酵液中 ,经溶媒萃取 ,硅胶制备薄层层析及 ODS等分离得到化合物 4和化合物 6 ,通过理化性质研究和 UV、IR、MS、1 H- NMR、1 3 C- NMR、DEPT、1 H- 1 H COSY、1 H- 1 3 C COSY、HMBC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 4为 N-... 从活性链霉菌 6 6 0的发酵液中 ,经溶媒萃取 ,硅胶制备薄层层析及 ODS等分离得到化合物 4和化合物 6 ,通过理化性质研究和 UV、IR、MS、1 H- NMR、1 3 C- NMR、DEPT、1 H- 1 H COSY、1 H- 1 3 C COSY、HMBC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 4为 N-乙酰基酪胺 (N- acetyltyramine) ,化合物 6为 3-丙基 - 7-甲基 -六氢吡咯 [1,2 - a]并吡嗪 - 1,4-二酮 (3- propyl- 7- methyl- hexahydropyrrolo[1,2 - a]pyrazine- 1,4- di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链霉菌660 N-乙酰基酪胺 3-丙基-7-甲基-六氢吡咯[1 2-a]并吡嗪-1 4-二酮 微生物来源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广勇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对IL-1Ra与OA...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对IL-1Ra与OA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桂荣 何冰 +2 位作者 李海潮 宿利 李小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治疗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经IL...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治疗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经IL1ra作用前、后1周时该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及其培养上清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Northern杂交测定肺泡巨噬细胞TNFα、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mRNA的表达。结果: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而IL1ra(10mg·L-1)对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PDGF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而IL1ra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IL1ra通过对肺泡巨噬细胞的TNFα产生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可能对该模型的肺纤维化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咏梅 石惠宇 +3 位作者 闫素梅 史彬林 郭晓宇 赵艳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96-4603,共8页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作为应激源,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氧化损伤,旨在探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LPS诱导的BM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确定抑制细胞氧化损伤的适宜IL-1Ra浓度。第3代贴壁生长的BMEC被随机分为12个组:对照...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作为应激源,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氧化损伤,旨在探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LPS诱导的BM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确定抑制细胞氧化损伤的适宜IL-1Ra浓度。第3代贴壁生长的BMEC被随机分为12个组:对照组(无LPS,无IL-1Ra)、LPS组(1.0μg/mL LPS)、单独添加IL-1Ra(0.25、0.50、1.00、5.00和10.00 ng/mL)组、同时添加IL-1Ra与LPS(0.25 ng/mL IL-1Ra+1.0μg/mL LPS、0.50 ng/mL IL-1Ra+1.0μg/mL LPS、1.00 ng/mL IL-1Ra+1.0μg/mL LPS、5.00 ng/mL IL-1Ra+1.0μg/mL LPS、10.00 ng/mL IL-1Ra+1.0μg/mL LPS)组,每组设6个重复。不同处理的工作液作用于细胞6 h后,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并且收集细胞和培养液测定抗氧化指标和炎性因子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不同浓度的IL-1Ra对R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单独添加不同浓度IL-1Ra对白细胞介素-1(IL-1)的生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与LPS组相比,同时添加LPS和1.00 ng/mL IL-1Ra能显著提高RGR(P<0.05),显著增加GPx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T-AOC,并显著降低IL-1、IL-6、TNF-α、MDA、ROS、iNOS、NO含量(P<0.05)。结果提示,单独添加IL-1Ra可以专一性的抑制BMEC内IL-1的产生,对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不显著;LPS加速了BMEC氧化还原水平的失衡,IL-1Ra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且IL-1Ra的适宜作用浓度为1.00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