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陆彬彬 高爱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6-1509,1520,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维生素D 200 U/d,连续服用26周后加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特立帕肽)20μg/d,再连续治疗26周,于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和26周测定腰椎(L_(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8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应用特立帕肽治疗13周时,腰椎L_(1-4)、股骨颈、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缓解明显(P<0.05);治疗26周时,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疼痛明显减轻(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连续26周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形成,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胰蛋白酶切肽图谱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文珊 刘景晶 +1 位作者 杨仲元 徐康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对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进行肽图谱测定 ,以确证一级结构和比较不同批产品间一级结构的一致性。方法 :运用梯度洗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结果 :建立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的胰蛋白酶水解肽... 目的 :对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进行肽图谱测定 ,以确证一级结构和比较不同批产品间一级结构的一致性。方法 :运用梯度洗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结果 :建立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的胰蛋白酶水解肽图谱HPLC测定方法 ,3批样品的肽图谱均与对照品一致。结论 :建立的肽图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肽图谱 胰蛋白酶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3
作者 韩亚娟 王禹冰 沈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5-927,92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PTH(1-34)]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变化,以评价该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 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皮下注射PTH(1-34)20μg每天1次,每日口服钙尔奇D 600mg,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于治...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PTH(1-34)]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变化,以评价该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 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皮下注射PTH(1-34)20μg每天1次,每日口服钙尔奇D 600mg,连续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月、第6月检测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血清I型胶原交基C端肽(CTX)。结果治疗后腰椎(L2-L4)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第3月、第6月BSA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6月CTX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H(1-34)能显著提高腰椎(L2-L4)骨密度,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研究
4
作者 朱显军 张学军 +5 位作者 李蓬秋 杨艳 张磊 鲜杨 吴冀川 包明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年龄64.2±8.1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0.6g/d...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年龄64.2±8.1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0.6g/d,试验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骨折发生情况,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改变等。结果试验期间有1例脱落;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L1骨密度增加23.2%(P<0.05),L2骨密度增加18.0%(P<0.05),L3骨密度增加12.5%(P<0.05),L4骨密度增加19.9%(P<0.05),腰椎平均骨密度增加17.8%(P<0.05),股骨颈骨密度增加2.2%(P>0.05),大粗隆骨密度降低6.0%(P>0.05),Wards区骨密度降低1.3%(P>0.05);试验期间新发骨折2例,1例右肱骨骨折,另1例腰椎压缩骨折,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对腰椎骨密度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与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周芸帆 杨刚毅 +4 位作者 李伶 刘东方 郭常辉 李生兵 陈文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rhPTH(1-34)],后简称PTH]和降钙素(Calcitionin,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TH组(n... 目的:观察对比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rhPTH(1-34)],后简称PTH]和降钙素(Calcitionin,CT)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TH组(n=30)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20μg每天1次;CT组(n=26)肌肉注射降钙素20IU每周1次,两组均每日给予钙尔奇D 600 mg/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腰椎(L_(2-4))骨密度及T值,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等指标的变化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PTH组和CT组腰椎(L_(2-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均有明显增加[PTH组:(-4.09±1.30 vs-3.70±1.17)SD;CT组:(-4.03±1.27 vs-3.74±1.19)SD,均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TH组治疗后AKP明显增高[(88.2±28.2 vs 123.2±34.2)U/L,P<0.05],而CT组无明显变化。另外,CT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降低[(5.64±0.61 vs 5.22±0.70)mmol/L,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hPTH(1-34)与降钙素都能显著提高BMD和缓解骨质疏松症状,对于治疗骨质疏松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降钙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大鼠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胜军 杨澔侠 +1 位作者 张晶 姚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84)在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48只大鼠(250±10)g,分成对照组(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和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每组8只,手术4周后皮下注射1.0、2.0、4.0 ug/kg rhPT...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84)在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48只大鼠(250±10)g,分成对照组(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和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每组8只,手术4周后皮下注射1.0、2.0、4.0 ug/kg rhPTH(1-84),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rhPTH(1-84)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rhPTH(1-84)在24~1850 p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量为10 pg/mL;血浆提取回收率80.2%~90.6%;模型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的药动力学参数AUC(0-∞)分别为(24628.9±1281)、(47059.3±3311)和(96652.1±2174)ng/(L·min);对照组AUC(0-∞)分别为(21974.0±1587)、(42651.2±1336)和(87736.8±1938)ng/(L·min)。结论单次皮下注射rhPTH(1-84)在低、中、高3个剂量内,Cmax、AUC(0-∞)在2组动物中均呈线性代谢特征,模型组双峰特征明显,可以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及给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84)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 药代动力学 放射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应用rhPTH(1-34)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7
作者 刘树发 徐雷 +1 位作者 文晶 刘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6-858,861,共4页
目的:研究间歇性应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34)]对兔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1.9~2.1kg。在下颌骨体部造成1.5mm×10mm的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12只(雌雄不限)。A组分别于术后第2... 目的:研究间歇性应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34)]对兔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体重1.9~2.1kg。在下颌骨体部造成1.5mm×10mm的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12只(雌雄不限)。A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间隔天数行术区局部rhPTH(1-34)30μg/(kg.d)注射,B组不做处理。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行X线片、骨密度、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以及测定血清钙素水平。结果:术后20d各组骨密度达峰值,A组骨密度高于B组(P<0.05)。术后A组骨折愈合处colⅡ蛋白分泌较B组增多(P<0.05)。术后7、20及30d各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以30μg/(kg.d)剂量注射rhPTH(1-34)可安全有效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模型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人体对注射用rhPTH(1-84)试验耐受性和安全性监护
8
作者 李忠芳 刘亚妮 +2 位作者 吴健鸿 曾繁典 师少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23-3127,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84)[rhPTH(1-84)]后的人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并进行护理监护。[方法]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从安全起始剂量开始,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84)[rhPTH(1-84)]后的人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并进行护理监护。[方法]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从安全起始剂量开始,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统一餐后皮下注射给药。单次给药:3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即0.5μg/kg(4例),1.0μg/kg(6例),2.0μg/kg(6例),3.0μg/kg(6例),4.0μg/kg(6例),5.0μg/kg(4例);多次给药:1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个剂量组,即2.0μg/kg(6例),3.0μg/kg(6例),每日1次,连续给药7d。在Ⅰ期临床病房进行耐受性和安全性护理监护,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表明无器质性损伤。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6例受试者于给药后约2h均感觉困乏,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均未作处理,30min内自行缓解和消失,其中1例出现心悸;多次给药后病人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国健康人体对注射用rhPTH(1-84)单次0.5~5.0μg/kg或多次2.0~3.0μg/kg,每日1次,连用7d皮下注射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临床应用中应密切监护病人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84) 健康受试者 耐受性 安全性 护理监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