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慰芳 顾淑珠 +2 位作者 高建军 周轶 王洪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 体外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成骨细胞,间隙加药方法给予rhPTH(1-34),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 目的 体外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成骨细胞,间隙加药方法给予rhPTH(1-34),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10^-12~10^-8mol/L浓度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均显示刺激作用。10^-11~10^-8mol/L浓度组的MTT、ALP的A值及矿化结节形态计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增加(P〈0.05),增加率以10^-9mol/L浓度组为最高,并呈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 rhPTH(1-34)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烨 焦竞 +1 位作者 汤洁 胡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PTH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加用PTH,对照组仅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 目的分析PTH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加用PTH,对照组仅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PTH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术后1周、2周时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治疗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H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病程,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质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继荣 王国慧 赵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9-832,841,共5页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和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合并R...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和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合并RA的绝经后女性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TH组和ALN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特立帕肽或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变。结果在两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ALN组相比,PTH组治疗6个月腰椎骨密度的平均变化百分比显然更高;而股骨颈骨密度仅在PTH组显著增加。结论甲状旁腺激素(1-34)在短期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女性患者时,效果较阿仑膦酸钠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1-34) 阿仑膦酸钠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不同片段(hPTH_(1-34)及hPTH_(1-84))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及腰椎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邢小平 山本逸雄 +1 位作者 森田陆司 周学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比较间歇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不同片段 (hPTH1 - 34 )及 (hPTH1 - 84 )对完整雌性(Non OVX)大鼠和去卵巢 (OVX)大鼠股骨及腰椎 1- 4骨矿物含量 (BMC)和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 176只 ,分为hPTH1 - 34 和hPTH... 目的 比较间歇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不同片段 (hPTH1 - 34 )及 (hPTH1 - 84 )对完整雌性(Non OVX)大鼠和去卵巢 (OVX)大鼠股骨及腰椎 1- 4骨矿物含量 (BMC)和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 176只 ,分为hPTH1 - 34 和hPTH1 - 84 两大组 (各 80只及 96只 ) ,每大组又各自分 4组 (每组各 2 0只或 2 4只 ) ,分别为 :两组安慰剂组 (未切卵巢及切卵巢 )用安慰剂 (PBS)进行皮下注射 ,每周 3次 ,共 2周 ;两组治疗组 (未切卵巢及切卵巢 )用hPTH1 - 34 或hPTH1 - 84 ,皮下注射 ,每周 3次 ,共 2周。结果  1 卵巢切除术后 3个月大鼠股骨及腰椎1 - 4BMC和BMD明显下降 ;2 两种片段的甲状旁腺激素(hPTH1 - 34 及hPTH1 - 84 )间歇注射均能使Non OVX大鼠和OVX大鼠股骨及腰椎 1- 4BMC和BMD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腰椎1 - 4较股骨的BMC和BMD升高更明显 ;3 OVX大鼠治疗后股骨及腰椎1 - 4BMC和BMD的升高率较Non OVX大鼠更明显 ;OVX大鼠在治疗后股骨及腰椎骨量能恢复到去卵巢前水平 ;4 hPTH1 - 34 较hPTH1 - 84 更明显的使完整大鼠和OVX大鼠股骨BMC和BMD升高。结论 间歇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股骨及腰椎骨量均有增高作用 ,尤其对腰椎的骨量以及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升高作用更明显 ;hPTH1 -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皮下注射 hPTH1-34 hPTH1-84 腰椎 人甲状旁腺激素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矿物含量 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陆彬彬 高爱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6-1509,1520,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维生素D 200 U/d,连续服用26周后加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特立帕肽)20μg/d,再连续治疗26周,于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和26周测定腰椎(L_(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8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应用特立帕肽治疗13周时,腰椎L_(1-4)、股骨颈、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缓解明显(P<0.05);治疗26周时,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疼痛明显减轻(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连续26周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形成,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骨代谢指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胰蛋白酶切肽图谱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文珊 刘景晶 +1 位作者 杨仲元 徐康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对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进行肽图谱测定 ,以确证一级结构和比较不同批产品间一级结构的一致性。方法 :运用梯度洗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结果 :建立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的胰蛋白酶水解肽... 目的 :对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进行肽图谱测定 ,以确证一级结构和比较不同批产品间一级结构的一致性。方法 :运用梯度洗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结果 :建立了重组人甲状旁腺素 1 -34的胰蛋白酶水解肽图谱HPLC测定方法 ,3批样品的肽图谱均与对照品一致。结论 :建立的肽图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肽图谱 胰蛋白酶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雷奈酸锶、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迎春 孙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1-34)(PTH)、雷奈酸锶(SR)、唑来膦酸(Z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PTH组、SR组和ZA组,进行开放、对比研究。SR组每天口服雷奈酸锶2 g/d;PTH组每天皮下注射20μ... 目的比较甲状旁腺激素(1-34)(PTH)、雷奈酸锶(SR)、唑来膦酸(Z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PTH组、SR组和ZA组,进行开放、对比研究。SR组每天口服雷奈酸锶2 g/d;PTH组每天皮下注射20μg的PTH(1-34);ZA组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治疗前、后6个月及1年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腰背部自发性疼痛的VAS评分、L_(1-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的BMD值,并观察治疗期间三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PTH组和SR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低于ZA组;PTH组L_(1-4)椎体、股骨颈、Wards三角的BMD值在治疗后6月及12月较治疗前上升显著,明显优于SR组及ZA组(P<0.05)。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PTH组低于SR组及ZA组。三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SR和ZA都可以有效降低VAS评分,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发生率,且药物副反应少,其中以PT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甲状旁腺激素(1-34) 唑来膦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大鼠牙本质形成和矿化的影响
8
作者 陈新梅 孙瑜 谭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激素1-34(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hPTH1-34)对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的影响,探讨PTH影响牙本质形成和矿化的机制。方法:切除大鼠甲状旁腺,建立牙本质发育不全的动物模型后,再人工给予不同剂量的hPTH1-34,检测...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激素1-34(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hPTH1-34)对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的影响,探讨PTH影响牙本质形成和矿化的机制。方法:切除大鼠甲状旁腺,建立牙本质发育不全的动物模型后,再人工给予不同剂量的hPTH1-34,检测血钙水平的变化,42d后处死大鼠,取下颌切牙制作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切除甲状旁腺的大鼠血钙水平下降,牙本质矿化缺陷。在给予hPTH1-34皮下注射后可以检测到血钙水平上调,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发现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发生逆转,10nmol/kg组和20nmol/kg组作用效果优于5nmol/kg组(P<0.05)。结论:PTH可能通过调节血钙或其自身直接作用影响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甲状旁腺切除术 牙本质 发育和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在人成骨肉瘤细胞中对基质Gla蛋白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胡亚莉 张洁 +1 位作者 符刘晨 杨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4-989,共6页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激素(PTH)的N端活性片段PTH(1-34)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基质Gla蛋白(MGP)表达的影响,以及PTH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MGP表达调控的作用,探讨PTH(1-34)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用不同浓...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激素(PTH)的N端活性片段PTH(1-34)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基质Gla蛋白(MGP)表达的影响,以及PTH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MGP表达调控的作用,探讨PTH(1-34)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用不同浓度PTH(1-34)(10-9、10-8、10-7mol/L),单独或联合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DKK-1(200 ng/m L)干预MG63细胞;(2)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活力测定用于判断细胞分化情况;(3)MG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各组分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结果 (1)PTH(1-34)上调MGP基因的表达,MGP m RNA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56倍、4.14倍、7.81倍(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增高;(2)PTH增强MG63细胞ALP活力,Dkk-1抑制ALP活性,Dkk-1与PTH联用部分阻断PTH上调ALP活力(P<0.05);(3)PTH上调MG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LRP5、β-catenin、Runx2 m RNA及蛋白水平,其m RNA分别是对照组的2.65、4.01、3.48倍(P<0.05或<0.01);DKK-1对PTH(1-34)促MGP表达没有影响,但大部分阻断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结论PTH(1-34)能明显上调MG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MGP在PTH调节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基质GLA蛋白 人成骨肉瘤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联合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存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KP,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KP,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I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结果术后24 h、6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LP和NTX/Cr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TH联合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血清BALP和NTX/Cr水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宏伟 陈晓华 +1 位作者 马海召 尚春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椎间融合率及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LIF,实验组术后...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对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椎间融合率及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49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TLIF,实验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I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LP和NTX/Cr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椎间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血清BALP和NTX/Cr水平,增加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 经后路椎间孔行腰椎椎间融合术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大伟 丁一 +1 位作者 何成龙 赵伟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效果临床观察。方法98例严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骼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PTH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伊班膦酸钠...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34)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效果临床观察。方法98例严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骨骼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PTH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伊班膦酸钠治疗,为期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药物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L1~4及股骨粗隆、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明显增加,且12个月后骨密度进一步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清及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显著改变,且治疗组对ALP及s-CTX、BAP、OC及TRACP-5b影响更明显(P<0.05),而两组血钙(Ca)及血磷(P)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H联合伊班膦酸钠使用能有效提高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1-34) 伊班膦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二联体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梅 邬敏辰 金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7-121,共5页
构建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二联体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并表达得到该融合蛋白。通过设计强特异性的引物,利用重叠PCR技术,定向定量的拼接得到hPTH(1-34)二联体-HSA融合蛋白的基因;将构建好的融合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IC9K,大... 构建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二联体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并表达得到该融合蛋白。通过设计强特异性的引物,利用重叠PCR技术,定向定量的拼接得到hPTH(1-34)二联体-HSA融合蛋白的基因;将构建好的融合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IC9K,大量扩增重组质粒,并用SalI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组氨酸缺陷和G418抗性双重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挑选阳性转化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重组质粒pPIC9K-hPTH(1-34)二联体-HSA与目标设计完全一致;基因组PCR鉴定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hPTH(1-34)二联体-HSA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GS115)表达系统;SDS-PAGE电泳表明融合蛋白获得了表达,尿微量白蛋白试剂盒测定甲醇诱导表达3d后融合蛋白的产量为12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二联体 人血清白蛋白 融合蛋白 构建及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BMP-7、B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峰 董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BMP-7、BMP-9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34)(0、10-11、10-10、10-9、10-8、10-7mol/L)间歇性(24 h/周期,前12 h rhPTH1-34干预)刺激体外...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BMP-7、BMP-9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34)(0、10-11、10-10、10-9、10-8、10-7mol/L)间歇性(24 h/周期,前12 h rhPTH1-34干预)刺激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BMP-7、BMP-9基因的表达。结果间歇性小剂量rhPTH1-34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增强BMP-7、BMP-9基因的表达。结论间歇性小剂量rhPTH1-34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可能与BMP-7、BMP-9基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 成骨细胞 增殖 BMP-7 B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TH_((1-34))对成骨细胞增殖、CollagenⅠ及Osterix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宇梅 董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间歇给予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及Osterix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rhPTH(1-34)对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成骨细胞,间歇循环给予0、10-11... 目的观察间歇给予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及Osterix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rhPTH(1-34)对体外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成骨细胞,间歇循环给予0、10-11、10-10、10-9、10-8、10-7M rhPTH(1-34)干预,(24 h为一循环,前12h给药),共2次,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RT-PCR法半定量测定成骨细胞Collagen Ⅰ、Osterix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rhPTH(1-34)可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促进成骨细胞Collagen Ⅰ和Osterix mRNA表达(P<0.05),10-9 M增殖、表达最明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rhPTH(1-34)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可能是通过Collagen Ⅰ和Osterix mRNA表达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成骨细胞 I型胶原蛋白 OSTE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1-34)对去卵巢大鼠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16
作者 孙焘 陶周善 +5 位作者 屠凯凯 黄正亮 周强 李杭 白炳力 杨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素(1-34)对去卵巢大鼠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12 w,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TH组、Sr组及PTH+Sr组,之后分别在双侧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或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钉,PTH组及PTH+S...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素(1-34)对去卵巢大鼠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后12 w,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TH组、Sr组及PTH+Sr组,之后分别在双侧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或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钛钉,PTH组及PTH+Sr组术后给予PTH治疗。12 w后处死大鼠取双侧行Micro-CT、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PTH+Sr组钛棒周围有最多的骨组织形成,微观参数定量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PTH+Sr组骨体积分数BV/TV增加了2.45倍,骨小梁数量(Tb.N)增加了2.94倍,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D)增加了2.31倍,骨小梁厚度(Tb.Th)增加了1.56倍,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降低了1.65倍(P<0.05)。骨生物力学结果表明,相对Control组而言,Sr组,PTH组及PTH+Sr组的最大推力分别增加了1.27倍、1.36倍及1.61倍(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12w时,Sr组,PTH组及PTH+Sr组的骨面积比率(BAR)相较于Control组分别提高了1.52倍、1.73倍及2.30倍(P<0.05),其骨-种植体接触率(BIC)分别提高了1.35倍、1.56倍及2.21倍(P<0.05)。结论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结合PTH(1-34)可以加强植入体在骨质疏松骨中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整合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棒 甲状旁腺激素(1-34) 去卵巢大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静 孙红颖 +2 位作者 杨颖 王学芬 陈枢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6-133,共8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HSA和PTH(1-34)基因,以柔性连接肽相连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组氨酸缺陷型培养板和PCR鉴定筛选得...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高效分泌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HSA和PTH(1-34)基因,以柔性连接肽相连插入到表达载体pPIC9,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组氨酸缺陷型培养板和PCR鉴定筛选得到转化子。在启动子AOX1和α交配因子信号肽的作用下,分泌表达融合蛋白HSA-PTH(1-34)。PCR法和电泳鉴定表达验证阳性转化子,并观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活性,在兔肾皮质细胞膜中测定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产生cAMP的量来检测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PCR鉴定重组转化子验证了融合基因的成功整合,用甲醇诱导表达,蛋白电泳分析表明融合基因得到高效表达,HSA-PTH(1-34)同时具有HSA和PTH(1-34)的抗原性,且能激活兔肾皮质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但活性低于PTH(1-34)。结论: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血清白蛋白与PTH(1-34)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甲状旁腺激素肽(1—34) 血清白蛋白 质粒 重组 遗传 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融合蛋白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甲状旁腺激素介导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冰 卢蕾阳 +1 位作者 高飞 杨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IGF-1联合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I型胶... 目的通过构建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IGF-1联合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乳鼠成骨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以原代培养乳鼠成骨细胞为实验模型,分空白组、PTH组、IGF-1组及不同浓度IGF-1作用的PTH介导的成骨细胞组(0、10、50、100 ng/L)。通过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0、10、50、100 ng/L)联合10-9mol/L重组人甲状旁腺素刺激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PTH和IGF-1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IGF-1联合PTH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TH联合IGF-1使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增强、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增强。IGF-1可以促进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IGF-1可以促进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TH与IGF-1均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IGF-1可促进PTH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两者合用其作用增强,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成骨细胞 增殖 I型胶原蛋白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中LPL和ALP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飞 林梅 +1 位作者 葛志敏 郭中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0-1464,共5页
目的利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造体外实验模型,探讨间歇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对BMSCs成脂分化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碱性磷酸酶(a... 目的利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建造体外实验模型,探讨间歇应用甲状旁腺激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对BMSCs成脂分化中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影响。方法 (1)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出BMSCs,体外培养与鉴定;(2)以P3代BMSCs为体外实验模型,分为两组:单纯诱导液组和PTH组。单纯诱导液组:BMSCs+DMEM培养基+诱导液;PTH组:BMSCs+DMEM培养基+诱导液+PTH 1-34;(3)采用间歇方式将不同浓度的PTH 1-34加入PTH组的BMSCs培养基,14天后采用ELISA法测定LPL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ALP的活性。结果 (1)P3代细胞表达抗原CD29、CD44,不表达抗原CD45,基本符合BMSCs表面标志物特征;(2)成脂诱导液诱导BMSCs分化21天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内脂滴出现,符合脂肪细胞的特性;(3)间歇应用不同浓度的PTH作用于BMSCs后,与对照组比较,LPL的表达量下降,ALP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剂量间歇应用PTH 1-34可使BMSCs的成脂分化中LPL表达量降低,ALP表达量增加,证明小剂量PTH 1-34可抑制BMSCs成脂分化,促进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1-3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脂蛋白脂肪酶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OPG、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进 荣海钦 +2 位作者 季虹 王东 刘春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54-85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间歇性注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片段1-34(PTHrP1-34)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未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卵巢切除+安慰剂组(Placebo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间歇性注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片段1-34(PTHrP1-34)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雌性未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卵巢切除+安慰剂组(Placebo组)给予生理盐水;卵巢切除+雌激素治疗组(E2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卵巢切除+PTHrP治疗组分别用20、40、80μg/kg剂量,每日1次注射PTHrP1-34。给药12周后,测定腰椎L3~6及股骨BM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股骨RANKL、OPG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①BMD结果:PTHrP40组和PTHrP80组大鼠股骨、腰椎BMD明显高于Placebo组。②与Sham组相比,Placebo组OPG mRNA明显下降(P<0.01),RANKLmRN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E2组OPG mRNA水平较Placebo组明显升高(P<0.01),RANKL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Placebo组相比,不同剂量PTHrP(1-34)治疗组OPG、RANKL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THrP1-34 40或80μg/kg每天皮下注射能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BMD,间歇性注射PTHrP(1-34)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RANKL、OPG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氨基端(PTHrP1-34) 护骨素 NF-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去卵巢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