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习剑鑫 陈玉国 +2 位作者 耿笑辰 邱伟 吕国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的79例儿童受者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免疫诱导方案分为全量激素组60例、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19例。全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全量激素诱导,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半量激素诱导, 术后单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对比两组术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等主要结局, 以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移植物存活率、患者存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与全量激素组相比, 术后AR发生率(4/19比16/60)、感染发生率(12/19比40/60)、激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19比24/60)、排斥反应发生时间[(9.00±6.78)d比(8.50±7.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停留时间[7.5(3.0, 11.0)d比3.5(0.0, 12.0)d]、住院花费[18.99(13.13, 41.45)万元比19.54(15.22±29.32)万元]、移植物存活率(18/19比59/60)、患者存活率(19/19比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住院时间[24.0(17.0, 34.0)d比35.0(27.0, 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安全有效, 能够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实现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 但与全量激素诱导相比, 并不能降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红 高春记 +9 位作者 达万明 曹永彬 徐丽昕 吴亚妹 刘蓓 刘周阳 闫蓓 李松威 杨雪良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5-1540,共6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g·d)静脉输注,未达到疗效的病人间隔1周后重复本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完全有效13例(61.9%),其中4例无病生存,8例生存伴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死于白血病髓外复发;6例部分有效(28.57%),其中3例生存伴轻度cGVHD,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无效(9.52%)死亡;总有效率90.5%,总生存率71.48%,尤其在单倍体造血衰竭性疾病的6例患者中,有效率高达100%。该药应用安全,未发现输注相关的毒副作用。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有较好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sAg单链抗体的等电点测定和结构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盛 王一飞 +5 位作者 钱垂文 罗勇 陈文吟 饶桂荣 粟宽源 余宙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76,共4页
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 (HBscFv)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包Antheprot预测HB scFv等电点 ,然后等电聚焦测定HBscFv等电点 ,在此基础上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HB scFv... 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 (HBscFv)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包Antheprot预测HB scFv等电点 ,然后等电聚焦测定HBscFv等电点 ,在此基础上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HB scFv二级结构 ,然后用同源建模的方法 ,获得HBscFv三级结构 .结果发现 ,HBscFv等电点理论值为 8.5 1,实验值为 7.3~ 8.1;PHDsec结果表明 ,HBscFv是一种全β蛋白质 ;三级结构建模表明 ,HBscFv的VH 结构域由 9个片层组成 ,VL 结构域由 8个片层组成 ;由于单链抗体的特殊性 ,三级结构建模无法给出VH 与VL 结构域之间进一步折叠后形成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单链抗体 等电点 结构预测 重组人源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