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对皮肤功能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婷 赵健烽 +1 位作者 常烨珺 季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32,共7页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RHCⅢ)由人胶原原始基因序列经过优化重组表达所得,与人体天然胶原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为探究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应用在化妆品中,对减缓皮肤皱纹的功效作用,通过测试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RHCⅢ)由人胶原原始基因序列经过优化重组表达所得,与人体天然胶原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为探究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应用在化妆品中,对减缓皮肤皱纹的功效作用,通过测试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功能性基因层面验证其抗皱功效。结果表明,5 mg/mL RHCⅢ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显著促进胶原合成相关基因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Smad3的表达;同时,在UVA刺激条件下可显著抑制胶原降解相关基因MMP-1,MMP-3,c-jun和c-fos的表达。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可显著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和保湿相关基因LOR,TGM1,IVL,OCLN1,DSG1,FLG,Caspase14和K1的表达。综上所述,样品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在5 mg/mL的给药质量浓度下具有抗皱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 合成和降解 屏障修复和保湿 抗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促细胞黏附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怡桐 孙艳艳 +3 位作者 乔绍俊 侯丽莉 李熳琴 于玉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9-795,共7页
通过CCK8实验探究75%乙醇、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促细胞的黏附活性的影响,预测消毒剂的使用在面部填充时对胶原蛋白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结果显示:... 通过CCK8实验探究75%乙醇、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rhColⅢ)促细胞的黏附活性的影响,预测消毒剂的使用在面部填充时对胶原蛋白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结果显示:各消毒剂对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HFB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表现出细胞毒性,比较结果为: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苯扎溴铵<75%乙醇、碘伏,该结果也间接提示75%乙醇、碘伏消毒效果较佳;将各消毒剂原液稀释100倍后,其对rhColⅢ促细胞黏附活性影响比较为: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氯铵<75%乙醇<碘伏、苯扎溴铵。碘伏和苯扎溴铵工作液直接接触rhColⅢ均显著降低其促细胞黏附活性,碘伏、葡萄糖酸洗必泰、苯扎溴铵工作液直接接触rhColⅢ可导致其发生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蛋白 填充 消毒剂 细胞毒性 细胞黏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梁鑫 张仁怀 +5 位作者 吕自力 艾华伟 刘冬 梁波 单旭东 陈浩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9-163,共5页
利用分泌表达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毕赤酵母发酵液,通过层析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一步层析纯化工艺。发酵液以硫酸铵(30%饱和度)沉淀胶原蛋白,沉淀用超纯水复溶后超滤转换介质至20 mmol/L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PB... 利用分泌表达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毕赤酵母发酵液,通过层析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一步层析纯化工艺。发酵液以硫酸铵(30%饱和度)沉淀胶原蛋白,沉淀用超纯水复溶后超滤转换介质至20 mmol/L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PB)(pH 6.0),然后用SP Sepharose HP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以20mmol/L PB (pH 6.0)-150 mmol/L NaCl洗涤杂蛋白,以20 mmol/L PB (pH 6.0)-250 mmol/L Na Cl洗脱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采用该工艺对60 L发酵液进行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纯化,产品纯度97.7%,总回收率68.8%,纯化的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纯度高,热原含量低,可用于医药领域。该研究建立了一步层析法从毕赤酵母发酵液中高效制备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纯化工艺,工艺简便、稳定可靠,离子交换层析放大容易,为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重组人蛋白 盐析 阳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检测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新月 孙燕 向德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活检并进行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期 ,分析患者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分型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相一致 ,随肝脏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 ,其中慢性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病理组织学分期 (S0~S4)中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随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S2~S4与S0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是判断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增生程度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继浩 蓝永洪 +4 位作者 樊守艳 杨卫丽 靳德军 袁勇 林世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取肝,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观察TGFβ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氯化碳模型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纤维化表现,肝脏胶原纤维间隙广泛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Ⅰ、Ⅲ型胶原(0.58±0.09)vs(7.40±0.55),(1.36±0.27)vs(6.48±0.82),(P均〈0.001)及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大剂量血竭总黄酮应用可以明显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沉积(P〈0.05),抑制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2.38±0.57)vs(7.40±0.55),(2.13±0.44)vs(6.48±0.82),(P〈0.050.01)及TGFβ1表达。结论:海南血竭总黄酮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发挥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血竭 肝纤维 TGFΒ1 Ⅰ、蛋白 免疫组织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胶原与层粘连蛋白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静艳 高红 +1 位作者 王兆荃 支雅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为探讨Ⅲ型前胶原(hpcⅢ)与层粘连蛋白(LN)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应用放免法检测Ⅲ型前胶原和ELISA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对208例不同类型的肝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 为探讨Ⅲ型前胶原(hpcⅢ)与层粘连蛋白(LN)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应用放免法检测Ⅲ型前胶原和ELISA法检测层粘连蛋白对208例不同类型的肝炎病人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中hpcⅢ和LN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hpcⅢ在慢性肝炎阶段已有明显增高,且随肝炎的进展程度而递增,与门静脉宽度呈正相关,r=0.82,与食道静脉曲张不相关,说明hpcⅢ在肝纤维化早期既已有明显改变;LN与肝功检查不相关,与门静脉宽度和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93,说明LN是反映肝纤维化晚期的良好指标,二者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性,且能早期诊断,尤其能反映肝纤维化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肝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无细胞脂肪提取物的rhCol Ⅲ水凝胶促进大鼠脊髓损伤修复
7
作者 杨标 吴中桓 +2 位作者 李廷栋 姜福贵 伍骏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2-580,共9页
目的:探讨缓释无细胞脂肪提取物(CEFFE)的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 Ⅲ)水凝胶对脊髓损伤(SCI)的修复效果。方法:制备rhCol Ⅲ水凝胶并在其中添加CEFFE,形成可缓释CEFFE的rhCol Ⅲ水凝胶复合支架。选用大鼠制备SCI半切模型,随机分为3组:... 目的:探讨缓释无细胞脂肪提取物(CEFFE)的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 Ⅲ)水凝胶对脊髓损伤(SCI)的修复效果。方法:制备rhCol Ⅲ水凝胶并在其中添加CEFFE,形成可缓释CEFFE的rhCol Ⅲ水凝胶复合支架。选用大鼠制备SCI半切模型,随机分为3组:SCI组、rhCol Ⅲ组和rhCol Ⅲ/CEFFE组。结果:RhCol Ⅲ/CEFFE水凝胶具有三维多孔互连结构与合适的弹性模量,并且可以持续释放CEFFE。与其他组相比,rhCol Ⅲ/CEFFE组的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显示脊髓组织连续性更完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牢固蓝(LFB)染色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hCol Ⅲ/CEFFE水凝胶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变,减少胶质疤痕的形成,并促进神经元分化,同时促进轴突再生与髓鞘形成。结论:rhCol Ⅲ/CEFFE水凝胶可重塑抑制性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与神经网络形成,并最终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细胞脂肪提取物 重组人蛋白 神经再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血清学指标对各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颖 王静艳 +1 位作者 王玉梅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对各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9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对各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94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蛋白及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项指标在慢性肝炎中、重度组和肝硬化组的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值且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4项指标在各肝病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以HA的检测数值和检出率为最高。结论:4项指标均可不同程度的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检测指标,而其中以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透明质酸 前肢 层粘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静 龙子江 +1 位作者 李丽 陆松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5只大鼠采用灌胃乙醇混合液的方法复制酒精肝纤维化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高、中...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5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5只大鼠采用灌胃乙醇混合液的方法复制酒精肝纤维化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羟脯氨酸(Hyp)、肝组织中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有量;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WNT蛋白的表达量;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HA、LN、Hyp、PCⅢ、CⅣ明显降低(P<0.01);水飞蓟宾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WN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P<0.05),低剂量组降低不明显(P>0.05);水飞蓟宾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酒精性肝组织损伤,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酒精性肝纤维 透明质酸(HA) 层粘连蛋白(LN) 羟脯氨酸(Hyp) (PC) (CⅣ) WNT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ⅢNP、LN、CⅣ在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杜伟 单幼兰 +2 位作者 廖权利 甘承文 郭海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送检至我中心的20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204例肝病患者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8岁;慢性肝炎轻度44例,中度50例,重度31例,肝炎后肝硬变79例。正常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岁,为我中心健康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疾病史。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检测HA、PⅢNP、LN、CⅣ水平。分析肝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和各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肝病各组血清中HA、PⅢNP、LN、C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以HA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通过对肝炎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ⅢNP、LN及CⅣ水平进行监测,可以观察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并将此作为病人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慢性肝炎 透明质酸 氨基端肽 层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钦 扈荣 +2 位作者 赵吟 白海波 张信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4,I0023,共4页
目的:观察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同时喂予高脂低蛋白饲料,隔日以10%乙醇为饮水等复合因素刺激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 目的:观察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同时喂予高脂低蛋白饲料,隔日以10%乙醇为饮水等复合因素刺激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连续8周。造模4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鳖甲软肝片800 mg·kg-1·d-1)、GHCCC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GHCCC 800、400、200 mg·kg-1·d-1)。给药8周后,各组大鼠取血、取肝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ⅢP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肝组织病理切片行Masson染色,镜下进行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分级。结果:GHCCC高、中和低剂量组的血清ⅢPC、HA、LN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的相应值;高剂量组肝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中高、中剂量组肝脂肪变性分级和肝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GHCCC对CCl4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虫草 四氯 肝纤维 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鞘磷脂酶在二氧化硅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体外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丰 蒋盛威 +9 位作者 曾明 何兴轩 Edward H SCHUCHMAN 王安 罗磊 王傅 肖芳 关岚 刘新民 钟才高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SM)在二氧化硅(SiO2)粉尘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NIH3T3)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规律,探讨ASM在硅尘致肺纤维化体外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iO2200 mg·L-1刺激小鼠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12 h的培养上清再刺激...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SM)在二氧化硅(SiO2)粉尘致小鼠胚肺成纤维细胞(NIH3T3)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及规律,探讨ASM在硅尘致肺纤维化体外模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SiO2200 mg·L-1刺激小鼠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12 h的培养上清再刺激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6,12,18,24,36和48 h,ELISA法测定PAM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IH3T3细胞内的ASM活性;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测定NIH3T3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SiO2200 mg·L-1刺激PAM 12 h,培养上清中IL-8,TNF-ɑ及TGF-β1的分泌中明显增加(P<0.01)。PAM上清刺激NIH3T3细胞24,36和48 h,细胞ASM活性明显升高(P<0.05),在36 h达到峰值,加入地昔帕明1.25μmol·L-1细胞ASM活性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PAM上清刺激NIH3T3细胞24,36及48 h,细胞内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在36 h达到峰值,加入地昔帕明1.25μmol·L-1组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抑制ASM活性可能对改善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鞘磷脂酶 二氧 肺纤维 巨噬细胞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疏肝胶囊治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扈荣 傅旭春 +1 位作者 沈丽美 白海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71-575,共5页
探讨百令疏肝胶囊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反复腹腔注射猪血清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ⅢPC)、层黏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质量浓度,化... 探讨百令疏肝胶囊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反复腹腔注射猪血清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ⅢPC)、层黏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质量浓度,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质量浓度,肝组织病理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使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纤维化面积(S).结果显示百令疏肝胶囊270、450mg.kg-1剂量能明显降低猪血清致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IMP-1、LN水平和肝组织中Hyp水平,90、270、450mg.kg-1剂量能明显降低猪血清致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面积(S),450mg.kg-1剂量能明显降低猪血清致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Ⅲ型前胶原肽水平,提高猪血清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B水平.得到结论:百令疏肝胶囊对猪血清致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提示百令疏肝胶囊具有促进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而对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沉积起到抑制作用,以及促进细胞损伤后再生、降低Ⅲ型前胶原肽质量浓度及肝纤维化面积的作用,从而减缓肝纤维化进程,恢复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纤维 百令疏肝 层黏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羟脯氨酸 蛋白 MASSON三色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琴 欧晓娟 +2 位作者 李佳 贾继东 王宝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LN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0 2 (P <0 0 1)、0 6 6 3(P <0 0 1)、0 346 (P<0 0 5 )、0 0 5 6 (P >0 0 5 )。除LN外 ,其余指标血清水平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 ,其中HA、Ⅳ -C、PⅢPS3 、S4期血清水平与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S4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时 ,通过ROC曲线分析HA、Ⅳ -C、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74 5、0 90 9、0 732、0 4 2 5。敏感度Ⅳ -C >PⅢP >HA >LN ;特异度HA >Ⅳ -C >PⅢP >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肝纤维 病理学 病理分期 透明质酸 层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游离蒽醌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栋栋 何素梅 +7 位作者 张冠英 尹弟 黄欣 陈丽娟 陈肖 魏彤 魏群利 么焕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游离蒽醌(free anthraquinone from rhubarb,FAR)对糖尿病大鼠心肌CTGF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DCM组)和大黄游离蒽醌干预组(FAR... 目的探讨大黄游离蒽醌(free anthraquinone from rhubarb,FAR)对糖尿病大鼠心肌CTGF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DCM组)和大黄游离蒽醌干预组(FAR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ON组);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心脏质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RT-PCR法检测CTGF、pro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胶原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DCM组大鼠空腹血糖、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CTGF、collagen I和collagenⅢ表达均明显升高;与DCM相比,FAR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CTGF、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大黄游离蒽醌可通过调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CTGF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中collagen I和Ⅲ合成及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游离蒽醌 糖尿病 心肌病 CTGF 纤维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与肝脏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潘爱萍 林英辉 +1 位作者 潘元平 以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5-1936,1938,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并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对比,同时与正常人血清指标进行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8项指标对于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纤维化患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FN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的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与肝纤维分期显著正相关(r=0.247~0.643,P<0.05或0.01);与炎症分级显著正相关(r=0.239~0.611,P<0.05或0.01)。仅FN与肝脏病理分期、分级显著负相关(r=-0.255,-0.261;P<0.05)。血清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分析,HA、PⅢP、TIMP-1、CⅣ、MMP-2、CⅠ、LN、FN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68、0.764、0.741、0.712、0.672、0.647、0.535和0.484。HA、PⅢP、TIMP-1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灵敏度为91.58%,特异度为93.4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HA、PⅢP、TIMP-1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秦秀娟 高家荣 +3 位作者 姜辉 陈金锋 王婷 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1.5、3.0、6.0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不仅可减轻胶原纤维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损伤程度,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肝纤维 四氯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黄莉萍 陈永鹏 +1 位作者 丁红兵 吴爱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血清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慢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层粘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世兰 杨永平 +3 位作者 李亚洁 李丽娜 王成武 孙新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最显著(P<0.01)。在慢性肝病中层粘蛋白血清水平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肝功能常规指标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层粘蛋白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较敏感,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肝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清肝纤维 指标测定 肝纤维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