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β防御素3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致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吕晶露 卞添颖 +4 位作者 李丽丽 崔迪 张婷 雷浪 闫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以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发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应用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观察其对炎症的干预效果。方法:20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PBS对照组、P.g-LP... 目的:以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发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应用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观察其对炎症的干预效果。方法:20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PBS对照组、P.g-LPS组和P.g-LPS+rhBD3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药2h后,检测血清中不同炎症指标(MCP-1、TNF-α、IL-6、IL-1β和NO)的水平。同时,以rhBD3干预P.g-LPS对RAW264.7细胞的致炎作用,分别检测培养上清和细胞中炎症指标的水平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P.g-LPS刺激后,ApoE-/-小鼠血清MCP-1、TNF-α、IL-6和NO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同时应用rhBD3能明显降低MCP-1、TNF-α和NO表达量。P.g-LPS能显著上调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NO的水平以及细胞中TNF-α和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rhBD3对此具有抑制作用。结论:rhBD3对P.g-LPS在体内、外诱导的急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可能在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防御3(rhbd3)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3的克隆与诱导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辉华 毕英佐 +1 位作者 曹永长 马静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1-404,435,共5页
利用反转录PCR(RT-PCR)与套式PCR技术检测Gal-3基因在鸡体不同组织的分布表达。实验结果表明Gal-3基因在法氏囊、皮肤、舌头、肺脏、骨髓、气管等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肾脏、脾脏、肝脏、胰脏等组织中没有检测到。对从鸡骨髓中扩增出来的β... 利用反转录PCR(RT-PCR)与套式PCR技术检测Gal-3基因在鸡体不同组织的分布表达。实验结果表明Gal-3基因在法氏囊、皮肤、舌头、肺脏、骨髓、气管等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肾脏、脾脏、肝脏、胰脏等组织中没有检测到。对从鸡骨髓中扩增出来的β-防御素(Gal-3)cDNA进行克隆测序表明扩增出的cDNA碱基数为297bp,与GenBank中的Gal-3cDNA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比较表明在同源性上,Gal-3与Gal-1、Gal-2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75%、50%,同火鸡GPV-1基因同源性最高,达91%。体外诱导表达实验表明在气管上皮细胞中LPS与灭活卡介苗可以诱导Gal-3的表达;Gal-3在法氏囊细胞、肺上皮细胞的表达为持续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3(Gallinacin-3) 克隆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3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绪永 马辉 +2 位作者 赵丽 朱礼倩 李清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RT-PCR方法从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鸡β-防御素-3成熟肽基因,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的分泌信号肽基因下游。线性化后的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经抗生素Zeocin筛选和PCR鉴定后,得到重组酵母菌。阳性转化... 采用RT-PCR方法从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鸡β-防御素-3成熟肽基因,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的分泌信号肽基因下游。线性化后的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经抗生素Zeocin筛选和PCR鉴定后,得到重组酵母菌。阳性转化菌经甲醇诱导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得到分泌性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8.9ku,活性检测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3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的cDNA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姗 董燕麟 +4 位作者 何凤田 李蓉芬 高会广 陈敏 彭家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7-619,共3页
目的 克隆人 β 防御素 3 (hβD 3 )cDNA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 ,为更深入的抗菌肽活性研究及制备新型肽类抗生素创造条件。方法 从人扁桃体组织中提取总RNA ,经RT PCR扩增编码hβD 3成熟肽的cDNA序列 ,将其克隆至pUC18载体进行序列测... 目的 克隆人 β 防御素 3 (hβD 3 )cDNA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 ,为更深入的抗菌肽活性研究及制备新型肽类抗生素创造条件。方法 从人扁桃体组织中提取总RNA ,经RT PCR扩增编码hβD 3成熟肽的cDNA序列 ,将其克隆至pUC18载体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构建于新型原核表达载体pQE 80L中。结果 RT PCR扩增得到约 13 5bp的目的DNA片断 ,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编码hβD 3成熟肽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 结论 hβD 3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为进一步制备抗耐药菌的肽类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人β-防御3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β防御素2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贵霞 金玉怀 +7 位作者 殷长甫 高志云 揣侠 蓝佳明 张永红 李嘉 李伟 王永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defensin-2,mBD2)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并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克隆mBD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将4~6周龄BALB/c雄...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ouse beta-defensin-2,mBD2)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VP1融合基因疫苗,并观察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克隆mBD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将4~6周龄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BS(A组)、pcDNA3(B组)、pcDNA3/mBD2(C组)、pcDNA3/VP1(D组)、pcDNA3/mBD2-L-VP1(E组),每次接种剂量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眼眶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第三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结果:成功克隆了mBD2基因,构建了pcDNA3/mBD2和pcDNA3/mBD2-L-VP1两种重组质粒;D组和E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随免疫次数增加而提高(P<0.01);E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和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血中CVB3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结论:pcDNA3/mBD2-L-VP1能诱导小鼠对CVB3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Β-防御2 小鼠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3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辉华 杨小梅 +3 位作者 谢青梅 马静云 曹永长 毕英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126,共4页
对鸡β-防御素-3(Gal-3)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进行了研究。以重组质粒Gal-3-T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al-3基因成熟肽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C-Gal-3,电转入表达宿主菌X-33毕赤酵... 对鸡β-防御素-3(Gal-3)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进行了研究。以重组质粒Gal-3-T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al-3基因成熟肽片段,将该片段插入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构建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C-Gal-3,电转入表达宿主菌X-33毕赤酵母,Zeocin抗性筛选重组菌株;挑取阳性菌株经甲醇诱导表达,Tricine-SDS-PAGE电泳发现在约4.5 kDa位置出现预期条带;对所表达的Gal-3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其具有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β-防御-3(Gallinacin-3)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对小鼠牙周炎进展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丽 陈斌 +2 位作者 崔迪 姜苏 闫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索人β-防御素-3在小鼠牙周炎进展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丝线结扎法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人β-防御素-3(100μg/kg),另选结扎过小鼠和未结扎小鼠各1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为对照。8周后取上颌骨,Micro CT、H... 目的:探索人β-防御素-3在小鼠牙周炎进展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丝线结扎法建立小鼠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人β-防御素-3(100μg/kg),另选结扎过小鼠和未结扎小鼠各1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为对照。8周后取上颌骨,Micro CT、HE染色、TRAP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人β-防御素-3对牙周炎进展的作用。结果:人β-防御素-3能减少牙槽骨吸收及骨内破骨细胞数量;减轻牙龈上皮棘层增厚、上皮钉突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变性断裂等病理变化,降低牙周组织中IL-6、MCP-1和TNF-α的表达强度。结论:人β-防御素-3能够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减少牙周组织破坏,从而减缓牙周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3 牙周炎 结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付连军 刘磊 +3 位作者 张磊 贺元欣 莫索 王会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29,共7页
【目的】克隆和表达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鸡心脏中分离并克隆了鸡Gal-3基因,将其与分子伴侣基因SUMO相融合,再将该融合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 【目的】克隆和表达鸡β-防御素3(Gal-3)基因,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鸡心脏中分离并克隆了鸡Gal-3基因,将其与分子伴侣基因SUMO相融合,再将该融合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0b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最后,对Gal-3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约240bp的鸡Gal-3基因,经IPTG诱导获得约26ku的蛋白。IPTG在终浓度为0.6mmol/L,33℃诱导4h,诱导时菌体A600为0.6,蛋白表达量最高,且多数以可溶形式存在,33℃上清中的蛋白含量比37℃上清高。纯化的蛋白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了鸡Gal-3基因,其原核表达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 Gal-3基因 原核表达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黎明 李春香 +5 位作者 陈平 张业军 邓学辉 林丽 钟飞 龙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对药物敏感(敏感组)与耐多药(耐多药/多耐药组)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的浓度,并观察敏感组和耐多药/多耐药组抗结核治疗... 目的探讨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3(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对药物敏感(敏感组)与耐多药(耐多药/多耐药组)肺结核患者血浆HNP1-3的浓度,并观察敏感组和耐多药/多耐药组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HNP1-3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血浆HNP1-3浓度:对照组、敏感组、耐多药/多耐药组分别为(87.6±8.7)、(141.7±21.3)(、41.0±10.9)ng/ml,敏感组>对照组>耐多药/多耐药组(P分别<0.05)。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血浆HNP1-3浓度:敏感组为(76.5±7.1)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耐多药/多耐药组为(53.2±7.1)ng/ml,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血浆HNP1-3浓度与痰菌阳性持续时间及X线胸片记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635,-0.465,P<0.01)、与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4,0.728,P<0.01)。结论HNP1-3在肺结核及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HNP1-3水平降低可能是耐多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分枝杆菌 结核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Gal-3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连军 莫索 +5 位作者 贺元欣 刘欢 王彦 魏刚 张琦 王会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鸡β-防御素-3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分别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因素(IPTG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溶氧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IPTG诱导条件:IPTG的终浓度为0.6mmol/L,诱... 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进行鸡β-防御素-3基因重组蛋白的表达,探讨工程化生产的可能性。分别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因素(IPTG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溶氧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IPTG诱导条件:IPTG的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起始吸光度A600为0.6,最适溶氧量为1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且在33℃下诱导4h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该方法为工程化生产提供良好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β-防御-3 IPTG诱导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β防御素3融合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利钢 刘玺诚 +3 位作者 王根宇 吕有勇 李文梅 王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64-966,972,共4页
目的:人抗菌肽β防御素3(HBD3)除具有杀灭多种病原菌的作用外,还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的多个过程,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HBD3在人体的生物功能。方法:通过将编码HBD3成熟链的基因与载体pGEX-KG相连,表达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HBD3(GST-HBD3... 目的:人抗菌肽β防御素3(HBD3)除具有杀灭多种病原菌的作用外,还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的多个过程,本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HBD3在人体的生物功能。方法:通过将编码HBD3成熟链的基因与载体pGEX-KG相连,表达出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HBD3(GST-HBD3)的融合蛋白,制备HBD3的抗体。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组化方法证实HBD3抗体的制备成功,显示了HBD3蛋白在食道上皮细胞的表达部位。结论:为进一步了解HBD3在人体的功能及其在疾病状态下的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3 融合蛋白表达 多克隆抗体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思明 周定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3-57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AVBDs)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水平(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组织中β-防御素(AVBDs)基因表达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饲喂不同水平(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骨鸡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中3个β-防御素(AVBD-1、AVBD-5和GAL-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β-防御素基因在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乌骨鸡AVBD-1和GAL-1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都在采食了3 2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空肠;AVBD-5基因的最高表达水平在采食了1 600 IU/kg维生素D_3时的十二指肠;在依次采食维生素D_3 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的乌骨鸡组织中,3个β-防御素基因都存在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结果表明,β-防御素基因在同一组织的表达水平与维生素D_3饲喂水平存在剂量关系,适宜的维生素D_3饲喂水平能上调这3个β-防御素基因在乌骨鸡组织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毛乌骨鸡 维生D3 调控 Β-防御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基因工程菌株的IPTG诱导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丽 郑振宇 席燕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29,433,共6页
对人β防御素3基因工程菌株BL21-pET-hBD3的摇瓶生长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对装液量、接种量和初始pH对菌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影响最大.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目的蛋白表达的试验结果显示,温度... 对人β防御素3基因工程菌株BL21-pET-hBD3的摇瓶生长和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对装液量、接种量和初始pH对菌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影响最大.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目的蛋白表达的试验结果显示,温度是一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菌株在37℃生长,在28-34℃以0.2 mmol.L-1IPTG诱导4 h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有利,目的蛋白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总蛋白的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3 大肠杆菌 重组表达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3表达的时效和量效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嘉 张兵 +1 位作者 钟礼立 王曼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6-38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不同时间β防御素-3(hBD-3)的表达,探索hBD-3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与细菌感染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人工调控其分泌、防治呼吸道感染进行基础研究。方法不同浓度LPS(0.0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不同时间β防御素-3(hBD-3)的表达,探索hBD-3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与细菌感染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为人工调控其分泌、防治呼吸道感染进行基础研究。方法不同浓度LPS(0.01、0.1、1、10mg/L)诱导HBEC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1、2、4和8h)用RT-PCR法检测hBD-3 mRNA的表达;同时用0.1mg/LLPS诱导HBEC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BD-3蛋白的表达。结果 0.1mg/LLPS诱导HBEC4h后,可见培养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胞质呈棕褐色阳性颗粒,hBD-3蛋白明显表达;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相同时间后,在同一时间点随浓度增加hBD-3 mRNA表达亦随之增加,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浓度LPS在诱导细胞不同时间后,在同一浓度组hBD-3 mRNA表达亦随时间而增加,不同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D-3在HBEC胞质有表达,LPS能诱导HBEC hBD-3表达上调,LPS诱导hBD-3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BD-3可能参与气道对LPS最初的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β防御3 量效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3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及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月琴(综述) 陆豪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7-1000,共4页
当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人体天然免疫的抗菌肽防御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的优点,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鲜有大量制备生物活性防御素的报道.人β-防御素3(HBD3)是防御素家... 当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人体天然免疫的抗菌肽防御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的优点,在感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鲜有大量制备生物活性防御素的报道.人β-防御素3(HBD3)是防御素家族成员,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有抗炎作用.HBD3对耐药菌有杀伤作用,也是惟一抗菌活性不受盐浓度影响的防御素,对眼表感染尤为有利,是抗菌药新的候选者之一.就HBD3在眼表感染中的重要性及体外进行HBD3蛋白的合成和构效关系的优化予以综述,为HBD3及其他抗菌肽的工业化制备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3 衍生物 眼表抗菌 蛋白合成 广谱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与VD_(3)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3mRNA表达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健 高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研究旨在验证丁酸钠与维生素D_(3)(VD_(3))联合使用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β-防御素-3(pBD3)mRNA表达的协同作用。试验分别设置丁酸钠组、VD_(3)组、丁酸钠与VD_(3),联合使用组。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试验组对猪小肠.上皮细胞pBD3... 研究旨在验证丁酸钠与维生素D_(3)(VD_(3))联合使用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β-防御素-3(pBD3)mRNA表达的协同作用。试验分别设置丁酸钠组、VD_(3)组、丁酸钠与VD_(3),联合使用组。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试验组对猪小肠.上皮细胞pBD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丁酸钠均能上调β-防御.素-3mRNA的表达,表达水平在一定浓度范围与添加浓度呈正相关,VD_(3),对β-防御素-3mRNA的表达作用影响不明显,丁酸钠与VD_(3)联合使用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3mRNA表达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β-防御3 IPEC-J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防御素-alpha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 顾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人防御素-alpha1-3(HN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乳腺组织及59例乳腺癌组织中HNP1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PR/ER/C-erB-2表达进行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防御素-alpha1-3(HNP1-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乳腺组织及59例乳腺癌组织中HNP1的表达,并结合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PR/ER/C-erB-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NP1-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95%;②HNP1-3在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强阳性表达为45%,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表达强阳性率81.08%(P<0.05),强阳性率在组织学Ⅰ级为85.71%,Ⅱ级72.22%,Ⅲ级45%(P<0.05);③HNP1-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患者年龄、临床分期、PR/ER/C-erB-2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NP1-3在乳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乳腺癌预后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防御-alpha1-3(HNP1-3) 预后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防御素-3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兔乳腺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鹏 张勇 +4 位作者 赵兴绪 李银聚 程相朝 张春杰 吴庭才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52-155,共4页
为探索人α-防御素-3(HNP-3)基因在兔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可行性,将HNP-3基因与大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融合,定向克隆到PEGFP-1表达载体EGFP基因上游,在EGFP基因3′端加上His标签蛋白基因序列,构建了HNP-3基因乳腺定位... 为探索人α-防御素-3(HNP-3)基因在兔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可行性,将HNP-3基因与大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融合,定向克隆到PEGFP-1表达载体EGFP基因上游,在EGFP基因3′端加上His标签蛋白基因序列,构建了HNP-3基因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EGFP-WAP-HNP-S,将pEGFP-WAP-HNP-S与脂质体包裹后通过乳腺导管注射法转入妊娠母兔乳腺中,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HNP-3融合基因在乳腺中表达和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Ni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分娩后初乳中即有分子质量为40kD的HNP-3融合蛋白表达,分娩后第4d达到高峰,表达量为265ng/mL。实验证明HNP-3融合基因在乳腺组织中能够特异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α-防御-3 WAP启动子 Ni亲和层析柱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柏 张晨 +3 位作者 李绍祥 顾伟 万旭英 凌昌全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357-359,共3页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蜂毒素基因重组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骨架,并在蜂毒素基因上游插入特异性的甲胎蛋白启动子,构建成功携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实验证明,该重组腺病毒可特异性地杀伤分泌AFP的肝癌细胞。目的:观察携动物毒... 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蜂毒素基因重组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骨架,并在蜂毒素基因上游插入特异性的甲胎蛋白启动子,构建成功携蜂毒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实验证明,该重组腺病毒可特异性地杀伤分泌AFP的肝癌细胞。目的:观察携动物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X-gal染色法测定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将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肝癌Hep3B细胞,采用细胞计数及MTT法测定转染后对Hep3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基因转染后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对Hep3B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细胞计数及MTT实验证明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人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CNA标记指数下降。结论:携蜂毒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在体外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抑制PCNA的合成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基因重组腺病毒 肝癌 HEP3B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上调节β防御素3的表达
20
作者 司利钢 王根宇 +2 位作者 李文梅 吕有勇 刘玺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探索大蒜素与β防御素3(HBD3)的关系及其在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含大蒜素培养液(5 mg/L)培养肺癌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HBD3在不同培养时间后表达量的差别。结果:大蒜素作用第4小... 目的:探索大蒜素与β防御素3(HBD3)的关系及其在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含大蒜素培养液(5 mg/L)培养肺癌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HBD3在不同培养时间后表达量的差别。结果:大蒜素作用第4小时HBD3的mRNA表达量增加,第12小时HBD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推断,大蒜素除本身的杀菌作用外,对人体自身主动免疫防御能力的影响调节也是其发挥抗菌作用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β防御3 免疫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