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旋相关的输运理论和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丰收 李文飞 靳根明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9-495,共27页
本文对现有的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相关的输运理论进行了评述 ,并给出了采用这些理论研究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效应的最新成果 。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同位旋效应 输运理论 同位旋相关 高能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研究中低能重离子碰撞中的物理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英逊 王方元 +5 位作者 李理 陈响 崔莹 王馨钰 杨钧评 赵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1-761,I0001,共12页
中低能重离子碰撞的内禀涨落破坏了重离子碰撞的初态输入量与末态观测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利用机器学习从末态观测量反推感兴趣的初态输入物理量,如碰撞参数、状态方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观动力学输运模型出发,分析了末态... 中低能重离子碰撞的内禀涨落破坏了重离子碰撞的初态输入量与末态观测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利用机器学习从末态观测量反推感兴趣的初态输入物理量,如碰撞参数、状态方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微观动力学输运模型出发,分析了末态观测量相对于初态输入量产生分布的原因。理论计算表明末态观测量对于初态输入量的涨落近似满足高斯形式。通过结合贝叶斯定理和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模型无关地分类碰撞的事件以及重构碰撞参数的分布。进一步利用两种神经网络对质子、中子在同位旋非对称介质中有效质量的劈裂进行了分析,指出末态实验数据的扁平化处理能提高卷积神经网络和简单神经网络分辨质子、中子有效质量劈裂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输运理论模型 涨落机制 碰撞参数 有效质量劈裂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同位旋分馏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永忠 郭文军 刘建业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本文主要在我们近几年来对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分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对同位旋分馏动力学,产生同位旋分馏的机制,入射道效应,特别是建议将同位旋分馏强度作为提取同位旋相关平均场和建立同位旋不...  本文主要在我们近几年来对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分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对同位旋分馏动力学,产生同位旋分馏的机制,入射道效应,特别是建议将同位旋分馏强度作为提取同位旋相关平均场和建立同位旋不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进一步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同位旋分馏 同位旋物理 分馏强度 同位旋不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能量密度和粒子密度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傅元勇 华大平 陆中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分别用无穷级数展开方法和数值积分计算中的高斯 拉盖尔求积法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能量密度和粒子密度数值进行计算 ,并对结果及级数展开中的高次项和一次项的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高斯 拉盖尔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算法应用在高... 分别用无穷级数展开方法和数值积分计算中的高斯 拉盖尔求积法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能量密度和粒子密度数值进行计算 ,并对结果及级数展开中的高次项和一次项的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高斯 拉盖尔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算法应用在高能重离子碰撞的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重离子碰撞 能量密度 粒子密度 数值分析 无穷级数 高斯-拉盖尔求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的国际大科学实验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代梅 蔡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综述了超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的国际大科学实验进展及相关的物理学研究现状,内容包括:BNL/AGS能区和CERN/SPS能区的固定靶实验回顾,BNL/RHIC能区的对撞实验现状以及对CERN/LHC能区的对撞实验的预期.
关键词 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 夸克—胶子等离子 QCD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纵向流分布与碰撞能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显宝 冯笙琴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67-469,共3页
利用相对论纵向非均匀集体流模型 ,讨论较大的碰撞系统 (Au Au和Pb Pb作用 )分别在AGS、SPS和RHIC能区的重子纵向集体流分布特征 .发现 :能量越高 ,纵向流的非均匀分布特征越强 ,即在最新的RHIC能区所产生的粒子系统具有很强的非均匀分... 利用相对论纵向非均匀集体流模型 ,讨论较大的碰撞系统 (Au Au和Pb Pb作用 )分别在AGS、SPS和RHIC能区的重子纵向集体流分布特征 .发现 :能量越高 ,纵向流的非均匀分布特征越强 ,即在最新的RHIC能区所产生的粒子系统具有很强的非均匀分布特征 ,表现为很强的核透明性 .这一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了解最新的RHIC能区的粒子分布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C能区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能量关系 粒子分布 重子 非均匀 能量变化 纵向 AGS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粒子的鉴别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5-329,336,共6页
根据聚合级次定律提出一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粒子鉴别的新方法。采用该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1.2AGeVAr+BaI2和2.1AGeVNe+NaF4π实验事件中z≤2的粒子及碎片的产生几率。发现了粒子鉴别前后两种... 根据聚合级次定律提出一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粒子鉴别的新方法。采用该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1.2AGeVAr+BaI2和2.1AGeVNe+NaF4π实验事件中z≤2的粒子及碎片的产生几率。发现了粒子鉴别前后两种实验事件快度分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鉴别 聚合级次定律 相对论 重离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反常子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对反常子的特性作了不同假设,分别给出它们穿过介质时的局域平均自由程,并与实验结果比较。最后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反常现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射弹碎片 反常子 局域平均自由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C能区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双轻子产生及其信号与背景的研究(英文)
9
作者 周代翠 彭茹 +2 位作者 杨红艳 丁亨通 向文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5,329,共7页
在微扰QCD框架下,描述了强子-强子(p-p)作用中重夸克cc和bb的产生;基于Glauber模型,考虑核遮蔽效应,推广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到核-核(A-A)情况.模拟了LHC能区铅-铅(Pb-Pb)碰撞中重夸克产生和轻子衰变,预言了ALICE向前区域的μ子产生... 在微扰QCD框架下,描述了强子-强子(p-p)作用中重夸克cc和bb的产生;基于Glauber模型,考虑核遮蔽效应,推广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到核-核(A-A)情况.模拟了LHC能区铅-铅(Pb-Pb)碰撞中重夸克产生和轻子衰变,预言了ALICE向前区域的μ子产生率和双μ不变质量谱,讨论了μ子产物的实验观察效应;建议了一种进行数据分析、抽出μ子对信号和背景产物的物理方案,预言了ALICE实验中关联μ子对的测量精度,解决了ALICE实验中复杂μ子产物的分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重味产生 双轻子衰变 数据分析技术 实验探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同位旋相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和同位旋相关平均场的探针
10
作者 郭文军 刘建业 +2 位作者 邢永忠 左维 李希国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79,共14页
在最近几年我们通过使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IQMD)系统的研究了同位旋相关的平均场和介质中核子 核子 (N N)碰撞截面对中能重离子碰撞 (HIC)中碎裂和耗散的同位旋效应。我们发现原子核阻止R和Qzz,中等质量碎片多重性Nimf... 在最近几年我们通过使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 (IQMD)系统的研究了同位旋相关的平均场和介质中核子 核子 (N N)碰撞截面对中能重离子碰撞 (HIC)中碎裂和耗散的同位旋效应。我们发现原子核阻止R和Qzz,中等质量碎片多重性Nimf和质子(中子 )发射数Np(Nn)敏感的依赖于介质中N N碰撞截面的同位旋效应 ,而弱的依赖于同位旋相关的平均场 (对称势 ) ,这些物理量作为提取相对高能范围缺中子系统的同位旋相关介质中N N碰撞截面的探针。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对低能区到 1 5 0MeV/u的前平衡核子发射中质比来提取关于对称势的知识和讨论它的同位旋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平均场 同位旋效应 原子核阻止 多重碎裂 核子发射 核子核子碰撞截面 对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中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三套Phoswich
11
作者 贺智勇 戴光曦 +9 位作者 张保国 靳根明 李祖玉 党秉荣 漆玉金 吴和宇 段立敏 阎德宏 文万信 罗清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三套由1mm的PILOTU型快塑料闪烁体和40mm的NE115慢塑料闪烁体组成的Phoswich。用 ̄(60)Coγ射线测得探测器的时间分辨为400ps。Phoswich测到的粒子能量范围也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塑料闪烁体 重离子碰撞 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实验数据中挑选QGP事件的方法
12
作者 程庆华 胡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0-345,共6页
通过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单事件阶乘矩的分析,把末态方位角、快度二维相空间阶乘矩剧烈上翘的消失与 K/π比上升联系起来讨论,提出了一种从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实验数据中挑选 Q G P事件的方法,将这一方法用到 Mont ... 通过对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单事件阶乘矩的分析,把末态方位角、快度二维相空间阶乘矩剧烈上翘的消失与 K/π比上升联系起来讨论,提出了一种从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实验数据中挑选 Q G P事件的方法,将这一方法用到 Mont Carlo 模拟得到的样本中,证明它能有效地降低非 Q G P事件背景,提高 Q G P事件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性 核-核碰撞 单事件 QGP信号 重离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理论
13
作者 吉世印 何淦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2-35,共4页
中能重离子碰撞是自洽平均场效应、二体碰撞效应和泡利阻塞效应交互作用的领域。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应使用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理论,BUU方程是包容了以上3种效应的可计算方案,本文由多体关联动力学经适当近似过渡到了BUU方程... 中能重离子碰撞是自洽平均场效应、二体碰撞效应和泡利阻塞效应交互作用的领域。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应使用原子核多体关联动力学理论,BUU方程是包容了以上3种效应的可计算方案,本文由多体关联动力学经适当近似过渡到了BUU方程,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几种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碰撞 多体关联动力学 BUU方程 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能重离子碰撞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热核形成和衰变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建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08-127,共20页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的结合上对于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能够标识热密核物质特性的各种物理观测量如集体边流、出平面粒子挤出、核物质温度、多重碎裂、熵等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和能够为核物质状态方程提供的知识进行了讨论,并且我们利用BUU方程...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的结合上对于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能够标识热密核物质特性的各种物理观测量如集体边流、出平面粒子挤出、核物质温度、多重碎裂、熵等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和能够为核物质状态方程提供的知识进行了讨论,并且我们利用BUU方程计算和讨论了动量相关势和介质效应对于中高能重高子磁撞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边流 多重碎裂 热密核物质 状态方程 重离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描述
15
作者 葛凌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28-143,共16页
本文评述了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的主要方法,并从Skyrme相互作用出发,讨论了液气相变,激发能和状态方程的特征,以及中能重离子碰撞机制,特别在中低能过渡区反应机制的演化,通过集体边流探索了碰撞动力学中的压缩和膨胀,状态方程中不同有... 本文评述了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的主要方法,并从Skyrme相互作用出发,讨论了液气相变,激发能和状态方程的特征,以及中能重离子碰撞机制,特别在中低能过渡区反应机制的演化,通过集体边流探索了碰撞动力学中的压缩和膨胀,状态方程中不同有效质量和压缩系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反应机制 核物质状态方程 集体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中重离子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弘 何斌 王建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65-68,共4页
本文使用经典轨道蒙卡方法研究了弱耦合等离子体环境中的裸核离子与基态氢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和电离过程,碰撞能量在10-900kev/amu范围.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用了含与入射速度相关的动力学效应的Debye-H櫣ckel模型.确定了等离子体屏蔽效... 本文使用经典轨道蒙卡方法研究了弱耦合等离子体环境中的裸核离子与基态氢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和电离过程,碰撞能量在10-900kev/amu范围.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使用了含与入射速度相关的动力学效应的Debye-H櫣ckel模型.确定了等离子体屏蔽效应所造成的初态电子坐标与动量的微正则分布.研究了电荷转移和电离过程的总截面与等离子体参数、入射离子电荷、速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环境效应对重离子碰撞过程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在低速碰撞时.同时给出了在不同Debye长度(1-50a0)和不同入射离子核电荷数(1~14)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理想等离子 Debye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解决重离子碰撞中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盈 张钰海 +2 位作者 唐娜 李静静 张丰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2-773,共12页
本文介绍了当前用于重离子碰撞研究几种代表性的输运理论模型,并以应用它们进行的计算结果为例介绍输运理论对重离子碰撞的研究工作进展。对目前输运理论面对的一些困难以及机器学习在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输... 本文介绍了当前用于重离子碰撞研究几种代表性的输运理论模型,并以应用它们进行的计算结果为例介绍输运理论对重离子碰撞的研究工作进展。对目前输运理论面对的一些困难以及机器学习在重离子碰撞输运理论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输运理论中有待机器学习方法解决的几点关键问题:建立Boltzmann方程的基本假设导致丢失核子间关联;Boltzmann方程类型仅考虑两体碰撞而忽略了多体碰撞的特点不符合高密度问题下的实际物理情况;QMD类型对量子效应的考虑不够精确;采用多时间尺度处理从剧烈碰撞阶段到达到局域平衡问题;模型输入相关物理量对应的实验观测数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象类输运理论 Boltzmann方程类型输运理论 QMD类型输运理论 重离子碰撞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碰撞过程中的镜像核发射率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克 郭文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镜像核发射率,选取4个稳定的轻反应系统(64Ge+64Ge,64Zn+64Zn,64Ni+64Ni,64Fe+64Fe)和5个稳定的重反应系统(124Ba+124Ba,124Xe+124Xe,124Te+124Te,124Sn+124Sn,124Cd+124Cd),分别研究了... 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镜像核发射率,选取4个稳定的轻反应系统(64Ge+64Ge,64Zn+64Zn,64Ni+64Ni,64Fe+64Fe)和5个稳定的重反应系统(124Ba+124Ba,124Xe+124Xe,124Te+124Te,124Sn+124Sn,124Cd+124Cd),分别研究了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对称势、入射能量、系统中质比下的镜像核发射率的特征。研究表明,不论轻、重反应系统,发射率Y(n)/Y(p)和镜像核发射率Y(3H)/Y(3He)都随着系统中质比的增大而增大。Y(n)/Y(p)为前平衡发射中子产额与质子产额之比,Y(3H)/Y(3He)为前平衡发射3H产额与3He产额之比。相对于发射率Y(n)/Y(p),同位旋相关平均场对镜像核发射率Y(3H)/Y(3He)更为灵敏。在重反应系统、缺中子反应系统中,镜像核发射率Y(3H)/Y(3He)作为同位旋相关平均场的灵敏探针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旋效应 镜像核发射率 重离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从逐事件重离子碰撞提取物理信息
19
作者 魏国俊 王永佳 +1 位作者 李庆峰 刘福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83,共10页
在重离子碰撞实验和输运模型模拟中均可逐事件获取观测量数据,然而,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核物质性质时通常只使用观测量对所有事件的平均值。机器学习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可有效利用逐事件观测量数据中包含的丰富信息。本文通... 在重离子碰撞实验和输运模型模拟中均可逐事件获取观测量数据,然而,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核物质性质时通常只使用观测量对所有事件的平均值。机器学习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可有效利用逐事件观测量数据中包含的丰富信息。本文通过极端相对论量子分子动力学(UrQMD)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新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机器学习方法可从逐事件的观测量数据中提取关键物理参数的信息。此外,利用机器学习中特征量重要性归因方法,还可找出对提取相关参数最重要的特征量,从而对研究这些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重离子碰撞 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末态粒子快度分布的相对论动力论方程研究
20
作者 白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用相对论动力论方程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时空演化,并利用它分析在s^(1/2)=31.2 GeV的α粒子束流下以及E_L=200 GeV/N的^(18)O粒子束流下末态粒子的快度分布,确定了不同系统的驰豫时间。
关键词 重离子碰撞 相对论 动力论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