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磁电勘探在黑龙江三江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文浩 王丹丹 +5 位作者 李世臻 周新桂 张交东 刘卫彬 周锡明 王佩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三江盆地东部地区零星出露有古生界石炭—二叠纪地层,总有机碳等烃源岩评价指标良好,但在盆地中的展布情况一直未知。在东北地区老油田开发成本日益高涨,亟需新的油气勘探接替区的背景下,为了查明三江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发育特征,... 三江盆地东部地区零星出露有古生界石炭—二叠纪地层,总有机碳等烃源岩评价指标良好,但在盆地中的展布情况一直未知。在东北地区老油田开发成本日益高涨,亟需新的油气勘探接替区的背景下,为了查明三江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发育特征,在三江盆地以石炭—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开展油气地质调查实施了重磁电勘探工程,对所取得的4条重磁电剖面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定性分析,在综合信息反演和成像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磁电综合反演剖面图。对研究区地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主要利用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低阻标志层,初步刻画了石炭—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对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进行残差处理,探索了石炭—二叠系泥岩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勘探 三江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珍子山组 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精度重磁电法研究古牧地构造地质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索孝东 吴坚 李德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密度、电阻率差异明显,重磁电勘探具有良好的地球物理条件。研究表明,古牧地构造为博格达山前褶皱冲断带的前锋构造,受阶梯状断裂控制,古牧地构造纵向上具多层构造特征,其中,浅层为紧闭型逆冲倒转背斜,... 准噶尔盆地南缘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密度、电阻率差异明显,重磁电勘探具有良好的地球物理条件。研究表明,古牧地构造为博格达山前褶皱冲断带的前锋构造,受阶梯状断裂控制,古牧地构造纵向上具多层构造特征,其中,浅层为紧闭型逆冲倒转背斜,中层为受阶状逆冲断层控制的屋脊状断块,深层为潜山披覆型冲断背斜;重力异常显示古牧地背斜西围斜可能是一完整的背斜构造,古牧地中深层构造和古牧地背斜西围斜评价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 古牧地构造 构造内幕 重磁电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 被引量:55
3
作者 张春贺 乔德武 +8 位作者 李世臻 张颖 杨辉 胡来东 尚应军 徐雷良 柴继堂 谭捍东 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387,共14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联合攻关,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攻关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直接带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油气勘探发现和成果,形成了针对深水海域的长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西部复杂山地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宽线地震勘探技术、高原地震调查技术、复杂地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针对火山岩覆盖区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等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集成.本文介绍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取得的这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成果.提出了今后在复杂地区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有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海域 复杂山地 西藏高原 南方碳酸盐岩 火山岩覆盖区 地震勘探 重磁电勘探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及趋势——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近年文献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熠 朱莹 王晓明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2期155-166,共12页
能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近年发表的能源地球物理论文为例,梳理分析了地震采集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重磁电勘探技术以及测井技术在能源... 能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近年发表的能源地球物理论文为例,梳理分析了地震采集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重磁电勘探技术以及测井技术在能源勘探、评价、预测方面的创新与应用,对大量方法、技术创新和应用实例及其效果进行了述评。对能源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未来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最后阐述了对《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办刊及选题策划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地球物理 地震勘探 重磁电勘探 测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西缘贺斯格乌拉凹陷中生界泥岩时代归属及油气地质意义:锆石U-Pb定年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卫彬 李世臻 +4 位作者 陶树 徐兴友 周新桂 张文浩 王丹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57,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贺斯格乌拉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部,大兴安岭西缘,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新发现的中生界凹陷之一。该凹陷属于油气勘探矿权空白区,2015—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开展重磁电勘探、二维地震勘探及油气钻... 1研究目的(Objective)贺斯格乌拉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部,大兴安岭西缘,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新发现的中生界凹陷之一。该凹陷属于油气勘探矿权空白区,2015—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通过开展重磁电勘探、二维地震勘探及油气钻井工程等工作,证实该凹陷具有含油气远景。勘探表明,贺斯格乌拉凹陷沉积了大套中生界沉积地层,凹陷沉积中心暗色泥岩厚度可达620 m,优质烃源岩厚约180 m,且分布广泛,有利面积可达约540 km^2,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但由于该凹陷勘探程度低,基础研究缺乏,该套优质烃源岩的时代归并不明确,制约着新凹陷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维地震勘探 重磁电勘探 二连盆地 沉积中心 油气资源调查 生烃潜力 暗色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