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仁布地区上三叠统重矿物组合与物源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庆高 李祥辉 +4 位作者 夏斌 徐文礼 尼玛次仁 普琼 李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4,共7页
采用重矿物组合和指数方法对西藏南部仁布地区上三叠统朗杰学群和涅如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上三叠统常见的重矿物主要为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锐钛矿和电气石;重矿物组合ZTR和ATi指数均高,MZi指数较低但多见,GZi指数低且... 采用重矿物组合和指数方法对西藏南部仁布地区上三叠统朗杰学群和涅如组的物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上三叠统常见的重矿物主要为锆石、磷灰石、金红石、锐钛矿和电气石;重矿物组合ZTR和ATi指数均高,MZi指数较低但多见,GZi指数低且多为零;郎杰学群的ZTR和ATi指数成反比关系,涅如组的ZTR增加时ATi基本不受影响。仁布地区上三叠统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岩,次为中酸性岩浆岩,少量来自变质岩和超基性侵入岩;涅如组的物源可能来自南边;朗杰学群的物源则可能来自北边,向郎杰学群提供物源的可能是拉萨地块。涅如组和郎杰学群在重矿物组合及其指数上的异同的成因有待进一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指数 上三叠统 西藏仁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上库力组重矿物组合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彤彦 邵红梅 孙先达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714,共8页
海拉尔盆地兴安岭群上库力组自下而上可分出5个重矿物组合:磁黄铁矿—锆石—白钛石—锐钛矿组合,黄铁矿高含量组合,黑云母—白钛石—锆石—钛铁矿组合,菱铁矿—白钛石—黑云母—电气石组合,白钛石—黑云母—菱铁矿石榴子石组合。不稳定... 海拉尔盆地兴安岭群上库力组自下而上可分出5个重矿物组合:磁黄铁矿—锆石—白钛石—锐钛矿组合,黄铁矿高含量组合,黑云母—白钛石—锆石—钛铁矿组合,菱铁矿—白钛石—黑云母—电气石组合,白钛石—黑云母—菱铁矿石榴子石组合。不稳定矿物含量高,不同层段呈现高低韵律性变化则与火山—沉积作用强弱交替变化的环境有关。较高的ATi指数反映母岩应为中-酸性火山岩。ZTR指数不高说明重矿物的成熟度较低。由下至上陆源重矿物变少,尤其是上库力组D段(凝灰岩段),自生黄铁矿占很高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组合 矿物特征指数 上库力组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一段沉积物源综合识别
3
作者 胡高伟 刘显童 +2 位作者 陈杨 邱隆伟 李彦丽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4,共13页
通过重矿物直观比对法确定了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一段沉积物中各物源区的重矿物特征,并初步认识了其古母岩特征。研究区周围存在三大主要物源区,即海南岛、越南北部(红河)及越南中部。结果表明,越南物源以铁矿物、钛矿等沉积岩型重矿物组... 通过重矿物直观比对法确定了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一段沉积物中各物源区的重矿物特征,并初步认识了其古母岩特征。研究区周围存在三大主要物源区,即海南岛、越南北部(红河)及越南中部。结果表明,越南物源以铁矿物、钛矿等沉积岩型重矿物组合为主;海南物源以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等酸性火山岩型重矿物组合为主。基于余弦距离及皮尔森相关系数的谱系聚类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黄流组一段锆石、电气石、金红石、锐钛矿、白钛矿等矿物受成岩作用影响较小,为该时期的稳定矿物组合。综合稳定重矿物复杂拓扑网络、地震属性、地震剖面及锆石年龄等方法对主导物源区进行划分,确定了莺歌海盆地东方13区及东方1区的部分扇体主要受控于越北红河物源,东方13区及东方29区的绝大多数扇体主要受越中物源及海南北部物源的双重影响,乐东区受控于海南南部物源。基于海南南部物源的古物源分布模式,建立了重矿物-地震特征-锆石年代学的物源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识别 重矿物指数 拓扑复杂网络 地震属性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