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忠玲 范冰冰 +1 位作者 郭华 徐兴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蛋白100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重症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术毕(T2)、术后1d(T3)及3d(T4)晨抽取静脉血,测定S-100B、TNF-α和IL-6水平,同时监测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4时D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1、T2时C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3、T4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T1、T2时MAP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4时D组血浆S-100B明显降低(P<0.05),T2、T3时C组S-100B明显升高(P<0.05)。T3、T4时C组血浆S-100B明显高于D组(P<0.05)。T1~T3时C组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C组患者中1例因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缓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S-100B、血清TNF-α和IL-6浓度的升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重症颅脑损伤 S-100B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山 张韫辉 +2 位作者 付征 边庆虎 董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198,共2页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因其直接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病情危急,麻醉处理很困难。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治问题及麻醉...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因其直接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病理生理变化复杂,病情危急,麻醉处理很困难。我科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治问题及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处理 胸外伤 重症颅脑损伤 急诊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功能 病理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文婷 王银玲 +2 位作者 李静 廖广园 高元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究肠内加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43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内加肠外营养(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探究肠内加肠外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43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内加肠外营养(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逐渐提升,搏动指数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出现电解质紊乱、呕吐、反流和肝胆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加肠外营养能提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所需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加肠外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90和胃泌素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兵 乔鹏 肖铮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胃泌素(GAS)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并实施标准去大骨瓣...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胃泌素(GAS)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并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统计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析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与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关系及三者联合对该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32.17%;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入院后血清HSP70、HSP90和GAS水平均高于未并发者(P<0.05);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3~5分、入院后血清HSP70水平、入院后血清HSP90水平、入院后血清GAS水平、入院后转铁蛋白(TRF)水平、入院后随机血糖水平、低血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应用糖皮质激素均是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后血红蛋白(Hb)水平、入院后红细胞压积(HCT)、应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应用乌司他丁是其保护因素(P<0.05);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联合预测重症颅脑损伤并应激性溃疡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均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升高可增加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风险,且年龄、入院GCS3~5分等也均是其危险因素,入院后Hb水平、入院后HCT等是其保护因素,血清HSP70、HSP90、GAS水平联合预测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蛋白90 胃泌素 重症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秀华 周瑜 董正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72-172,174,共2页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实施重症颅脑损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2组,术后,4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他40例干预组...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实施重症颅脑损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2组,术后,4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他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苏醒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与实施常规护理的传统组;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而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干预组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的苏醒速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邹世斌 张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40-642,646,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脑苷肌肽+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BN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S-100B、GFAP、NS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MDA、MPO的含量低于对照组,SOD、GSH-P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IL-6、IL-8、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具体机制与其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脑苷肌肽 神经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苑玉存 王芳 +3 位作者 郭启 苗军 田强 雷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临床运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 目的临床运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预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6.3±1.5)分,与观察组患者[(6.4±1.4)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为(4.2±0.7)分,观察组患者为(1.6±0.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预后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手术 重症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急救统筹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小明 邢美娥 +1 位作者 巫铭珠 叶政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3期169-170,共2页
为使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急救处置 ,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急救处置按 级急救、 级急救设计为程序 ,实施统筹、分工合作、主动护理。结果 级急救病人从入院到入手术室只需 15~ 2 0 m in完成急救处置 ; 级急救处置 30... 为使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急救处置 ,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急救处置按 级急救、 级急救设计为程序 ,实施统筹、分工合作、主动护理。结果 级急救病人从入院到入手术室只需 15~ 2 0 m in完成急救处置 ; 级急救处置 30 min完成。提示护理急救统筹能缩短重症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时间 ,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伴低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状况评估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9
9
作者 刘芳 刘凤春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伴低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状况评估及护理干预,以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对33 例重症颅脑损伤伴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皮肤状况动态评估,给予保护性干预和个体化护理。结果33例中,仅6例 出现压疮(Ⅱ度4例,Ⅲ、Ⅳ度...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伴低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状况评估及护理干预,以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对33 例重症颅脑损伤伴低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皮肤状况动态评估,给予保护性干预和个体化护理。结果33例中,仅6例 出现压疮(Ⅱ度4例,Ⅲ、Ⅳ度各1例),护理干预后平均20.2d压疮痊愈。结论重症颅脑损伤伴有低蛋白血症患 者经有效的皮肤护理,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及感染率,提高压疮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低蛋白血症 压疮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对不同蛋白质含量肠内营养支持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7-378,共2页
重症颅脑损伤(SBI)可并发低清蛋白(ALB)血症,既容易使病人感染率和病死率增加,又会加重脑损伤。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可减少低ALB血症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60例SBI病... 重症颅脑损伤(SBI)可并发低清蛋白(ALB)血症,既容易使病人感染率和病死率增加,又会加重脑损伤。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可减少低ALB血症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60例SBI病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高蛋白营养制剂和标准营养制剂的肠内营养(EN)支持,并对其进行对照研究,以期为SBI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制剂 低清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应用镇静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方法:应用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 中枢性的α2激动剂右美托米啶持续静脉泵入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镇静评估及基础护理、防止... 目的通过对应用镇静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方法:应用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 中枢性的α2激动剂右美托米啶持续静脉泵入过程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镇静评估及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结论: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通过细致观察,结合镇静评分,灵活调节镇静药物的泵入剂量,既达到预期效果,又不使患者过度镇静而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重症颅脑损伤 镇静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 被引量:28
12
作者 沈龙彬 欧阳辉 +4 位作者 杨承佑 林珍萍 牟志伟 王红 陈卓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将我院康复科、神经外科5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VS)/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28)。试验组按频率3Hz的r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假r TMS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周5天,rTMS时间20min,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量表评估,脑电图(EEG)、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患者能否从VS/UWS进入微弱意识状态(MCS)。结果:共55例患者完成试验。①治疗组GC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②治疗组CRS-R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③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或α波波幅增高(P<0.05);④上肢SSEP波间潜伏期缩短,出现N20波或波幅增高(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帮助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患者从VS/UWS进入MC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仲爱玲 张强 +3 位作者 王海波 张艳 戎捷骊 仲悦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17-2819,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病人在0°、10°、20°、30°床头高度时平...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病人在0°、10°、20°、30°床头高度时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水平随着床头角度的抬高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床头抬高至30°时,颅内压≥25mmHg组病人不同床头抬高角度的脑灌注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颅内压水平病人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会随着床头角度的抬高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灌注压、颅内压有重要影响,床头抬高30°时能明显降低颅内压及平均动脉压,保证有效的脑灌注,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床头抬高角度 重症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灌注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宁全 王忠远 宋镇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85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6例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按1∶1)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在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每3天1次)基础上,针对性选用抗生素,结合局部与全身综合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6例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按1∶1)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在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每3天1次)基础上,针对性选用抗生素,结合局部与全身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祛痰活血汤。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分别为28例(58.33%)、18例(37.50%),好转分别为8例(16.67%),自动出院分别为3例(6.25%)、4例(8.33%),死亡分别为9例(18.75%)、18例(37.50%),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36/48例)、54.17%(26/48例)。两组治愈、总有效率、死亡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治愈=4.17,χ2总有效=4.55,χ2死亡=4.17,均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祛痰活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79-2080,共2页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起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剂量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目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起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常剂量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0)水平、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尿乳果糖/甘露醇(L/M)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从腹泻发生率、VAP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及呕吐次数、胃食管反流、胃潴留方面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多伴有肠道功能障碍等应激状态,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治疗对于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恢复能力有促进作用,减轻了肠道功能障碍,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肠内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被引量:91
16
作者 翟红燕 张启田 梁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重症颅脑损伤是指颅内血肿、脑干损伤或者广泛脑挫裂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诊断标准是:(1)广泛颅底骨折、脑挫裂、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2)深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3)有明显的神经阳性体征;(... 重症颅脑损伤是指颅内血肿、脑干损伤或者广泛脑挫裂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诊断标准是:(1)广泛颅底骨折、脑挫裂、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2)深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3)有明显的神经阳性体征;(4)生命体征有明显的改变。由于本病在救治过程中极易引起医院感染,且多见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征以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2
17
作者 叶永强 何兰兰 +2 位作者 刘桂玲 张军 龙连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6-642,共7页
目的调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建立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30例,按照7∶3比例原则,随机分为建模组(161例)和验证组(69例),利... 目的调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建立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30例,按照7∶3比例原则,随机分为建模组(161例)和验证组(69例),利用建模组数据分析重症颅脑损伤MDRO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利用验证组数据验证模型效能。结果230例患者中68例发生MDRO肺部感染,分离的耐药菌主要包括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5.21%、23.29%、16.44%、15.07%。影像学表现多见胸腔积液、肺实变、磨玻璃影,分别占72.06%、63.24%、45.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03)、糖尿病病史(P=0.0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P=0.038)、机械通气≥7 d(P=0.001)、外院转入(P=0.008)以及昏迷(P=0.002)是建模组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回归方程中各指标对应的β值,四舍五入取整,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其中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机械通气≥7 d、外院转入以及昏迷风险评分对应的分值分别是1、1、1、2、2、1分,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09,其中≥4分为高风险人群。结论重症颅脑损伤MDRO肺部感染病原菌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影像学检查多见胸腔积液、肺实变和磨玻璃影,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均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影像学特点 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强化鼻空肠管营养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多奇 张西强 +2 位作者 云慧斌 孙玉 王春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鼻空肠管营养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鼻空肠管营养;观察组33例,添加含有Gln的鼻空肠管营养。分别采集2组患者...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鼻空肠管营养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鼻空肠管营养;观察组33例,添加含有Gln的鼻空肠管营养。分别采集2组患者在鼻空肠管营养前、营养第1周末及第2周末的晨起静脉血,检测其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二胺氧化酶(DAO),以及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和T淋巴细胞水平亚群(CD4+/CD8+)水平,同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且第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ALB、PA指标改善显著于对照组(P<0.05);Gln强化营养的观察组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和CD4+/CD8+等免疫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n强化的鼻空肠管营养有助于改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和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空肠管营养 重症颅脑损伤 老年 谷氨酰胺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睿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资料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观... 目的 探讨分析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资料为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整体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5%,仅有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是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以及血尿,相应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颅脑损伤,避免并发症,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各系统功能衰竭的预防
20
作者 庞灵 王桂华 +1 位作者 李洪娟 王铁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各系统功能衰竭 预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