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BBL-B7-H3基因对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荷瘤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邬腊梅 杨宏宇 +1 位作者 罗娟 苏铭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人4-1BBL-B7-H3基因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C组(空载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D组(非免疫重建组)不给予小鼠免疫重建,注射Tca8113细胞;E组(非肿瘤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PBS。每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IgG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人CD3+、CD56+淋巴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和Toll样受体2(TLR2)在肿瘤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1BBL-B7-H3 mRNA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类相关分子(M1C)A、B及TLR2的表达。结果 1)B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小(P<0.05);2)A、B、C、E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人IgG、CD3+、CD56+淋巴细胞,B组淋巴细胞比例高于A、C和E组(P<0.05);3)B组NKG2D和TLR2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强;4)人4-1BBL-B7-H3基因在B组小鼠肿瘤中稳定表达;5)B组M1CA、M1CB和TLR2的表达高于A、C、D组(P<0.05)。结论 4-1BBL-B7-H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能成功诱导人CD3+、CD56+细胞增殖,直接或间接活化TLR2,上调NKG2D及其配体M1CA、M1CB的表达,从而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B7-H3基因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 口腔鳞癌细胞株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及其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
2
作者 王凡 黄强 周丽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观察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并观察SEC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通过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及HuPBL-SCID免疫嵌合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生存... 目的:观察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并观察SEC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通过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及HuPBL-SCID免疫嵌合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生存曲线。30例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随机分对照组,处理1组(全身应用SEC),处理2组(局部应用经SEC活化的淋巴细胞)。结合MRI片观察疗效。结果:生长曲线显示:A组、C组、B组对胶质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8·5%、46·2%和36·3%。生存期曲线显示:对照组(D组)小鼠于第27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40天全部死亡,而A组小鼠在40天才开始出现死亡,其中有50%的小鼠到观察的最后时期(60天)仍生存良好。临床资料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40%,处理1组及处理2组有效率为50%和62·5%。结论:SEC在胶质瘤移植后的人源化免疫嵌合模型(SCID/HuPBL/SHG44)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胶质瘤作用。SEC与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临床病人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胶质瘤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型小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志巍 李树浓 +1 位作者 黄绍良 赵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髓组。接种后60d,二组实验小鼠骨髓CFU-GM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组高于骨髓组(P<0.05)。在60d时受体小鼠外周血、骨髓、肝、脾、肺组织和骨髓CFU-GM集落,用PCR方法检测出人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结果表明,输注人脐血或骨髓细胞到SCID小鼠腹腔后,可在体内长期生长且具有增殖能力。这种模型的建立为今后造血细胞体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途径,也进一步以动物实验证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1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晓娟 刘晓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人源性IL-21质粒并电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选择性培养获得表达IL-21的HeLa细胞(HeLa-IL-21)。将96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 目的探讨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基因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人源性IL-21质粒并电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选择性培养获得表达IL-21的HeLa细胞(HeLa-IL-21)。将96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SCID)小鼠随机分为免疫重建组与非免疫重建组,每组各48只。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免疫重建组小鼠的免疫功能。再分别将两组小鼠随机均分为A、B、C 3个亚组,每组各16只。其中A组小鼠接种HeLa细胞,B组小鼠接种HeLa-空载体细胞,C组小鼠接种HeLa-IL-21细胞。比较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小鼠脾细胞与不同靶细胞作用时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及脾细胞毒性,以探究IL-21基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结果接种后第20、30、40天,非免疫重建A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28.4±3.7)mm^3、(95.7±13.0)mm^3、(232.4±21.6)mm^3,均明显大于免疫重建A组小鼠[(19.7±2.9)mm^3、(65.7±12.7)mm^3、(154.7±16.9)mm^3](P<0.05),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16.4±2.7)mm^3、(48.5±11.0)mm^3、(53.4±10.7)mm^3,均明显大于免疫重建C组小鼠[(12.4±2.1)mm^3、(22.7±5.6)mm^3、(37.4±10.3)mm^3,](P<0.05),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免疫重建A组小鼠(P<0.05),非免疫重建C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明显小于非免疫重建A组小鼠(P<0.05)。检测不同来源小鼠脾细胞与不同靶细胞作用时IFN-γ表达水平发现,HeLa细胞作为靶细胞时,各组小鼠IFN-γ高表达(P<0.05);较非免疫重建组小鼠,免疫重建组小鼠对不同靶细胞IFN-γ高表达(P<0.05);较免疫重建A、B组小鼠,免疫重建C组IFN-γ高表达(P<0.05)。小鼠脾细胞毒性实验发现,转染IL-21质粒能增加小鼠脾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毒性。结论细胞因子IL-21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为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宫颈癌 HELA细胞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葡聚糖预处理方案在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吴建秋 金志军 +3 位作者 项莺松 杨云纺 杨如俊 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脐血造血细胞回巢潜能及硫酸葡聚糖 (DS)的动员作用机制。 方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或 DS预处理后 ,进行经冻存后的人脐血移植 ,利用人粒 -单系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 ,检测植入小鼠骨髓、...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脐血造血细胞回巢潜能及硫酸葡聚糖 (DS)的动员作用机制。 方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或 DS预处理后 ,进行经冻存后的人脐血移植 ,利用人粒 -单系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 ,检测植入小鼠骨髓、脾脏等器官中的人源性细胞。 结果 :与未预处理组相比 ,DS或照射预处理组移植受体鼠内人源 CD45 + ,CD34+ 及CD19+细胞植入水平明显提高 ;DS预处理组植入水平虽较照射预处理组差 ,但毒性较低 ,小鼠存活率高达 10 0 %。 结论 :D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DS对造血干细胞既有动员作用又有促进龛位腾出以供移植干细胞回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硫酸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明仁 王贤贤 +3 位作者 俞蕾 何天晓 谢刘阳 俞发荣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1期206-212,共7页
为了探索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取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皮下,腹腔注射100、300、900 mg·kg^(-1)植物提取物十八碳二烯酸,分析对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 为了探索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取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皮下,腹腔注射100、300、900 mg·kg^(-1)植物提取物十八碳二烯酸,分析对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瘤组织cAMP、P53、PI3K水平。将瘤组织经酶解消化分离出细胞进行培养,给予胃癌瘤细胞2.0、4.0、8.0 mg·L^(-1)十八碳二烯酸,用MTT法检测十八碳二烯酸对胃癌瘤细胞生态毒性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癌瘤细胞中P21、MDM2、PKB/Akt水平。结果发现,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胃癌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比模型组升高17.92%—45.75%和35.85%;胃癌移植瘤cAMP水平比模型组升高14.88%—40.70%和23.21%(P<0.05—0.01),P53水平比模型组降低37.94%—63.96%和58.54%(P<0.01),PI3K水平比模型组降低20.77%—52.94%和35.29%(P<0.01)。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胃癌活细胞数随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3.11%—59.66%和51.26%,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811 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G_(0)G_(1)期细胞比对照组增加16.54%—27.51%和20.45%;G_(2)M期细胞比对照组减少36.40%—67.98%和41.67%;凋亡率为17.44%—23.37%和19.21%;胃癌瘤细胞P21水平比对照组升高13.33%—62.81%和52.63%,PKB/Akt水平比对照组降低19.39%—51.02%和46.94%,MDM2水平比对照组升高10.26%—76.92%和33.33%。结果提示,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为研究人类肿瘤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生态毒理学实验对象;十八碳二烯酸对胃癌移植瘤和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移植瘤细胞cAMP、p21、MDM2水平,降低P13K、PKB/Akt、P53水平,抑制细胞分裂周期,降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模型 十八碳二烯酸 生态毒理学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