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集束化护理服务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许玉男 吴国庆 +2 位作者 韦梅 夏敏 韩小琴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5-277,共3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服务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4年1-12月本院EICU病房患者64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护理方式,分组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组人数均为32例,...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服务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24年1-12月本院EICU病房患者64例,根据患者选择的不同护理方式,分组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组人数均为32例,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PO2指标高于对照组,PCO_(2)、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1(3.13%)、病死率0(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服务为EICU患者提供服务,可明显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服务 急诊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气分析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护理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许龙辉 王仁秀 +3 位作者 丛晓 韩孝萱 杨国栋 许翠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由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采用无水护理可以降低其感染发病率、定植率,终止感染暴发和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本文介绍了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制、水槽设置及使用状况、相关的干预措施,阐述了无水护理相关程序、实施效果及启示,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护理 水源性感染 水槽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监护室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冰 马燕兰 +6 位作者 赵宏宇 侯云静 邹国芬 陆翠玲 王蒨 祝红娟 唐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6-1424,共9页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 目的:构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基于以目标为导向的早期活动理念,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开展专家咨询,构建危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于2024年2月—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21例危重症病人(试验组)中进行初步应用,并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的18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专家会议的参会率和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2轮咨询后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及可行性评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1(P<0.001)。构建的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包括3个一级条目、11个二级条目和42个三级条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路径实施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实施路径前后双手握力和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构建的综合ICU重症病人肢体活动分级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且临床可行强、安全好,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专家咨询 早期活动 康复护理 肢体活动 分级护理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分类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宏见 牟邵玉 +5 位作者 罗静 易海燕 黄子权 阴倩羽 徐裕 雷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436-444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分类系统(CCC)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记录的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标准化护理术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择8个省市的31名ICU护理专家对CCC(中文版2.5)的护理诊断、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分类系统(CCC)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记录的适用性,为规范临床护理用语、促进标准化护理术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择8个省市的31名ICU护理专家对CCC(中文版2.5)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应用于ICU的适用性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并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两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是0.82,0.96;护理诊断的协调系数分别是0.254,0.141;护理措施的协调系数分别是0.234,0.158。CCC(中文版2.5)应用于ICU护理记录的适用性比例为97.61%,其中176条护理诊断中适用169条,占96.02%;201条护理措施中适用199条,占99.00%。[结论]CCC(中文版2.5)应用于ICU护理记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可作为我国ICU的标准化护理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分类系统 标准化护理语言 护理电子病历 重症监护病房 适用性 护理记录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5
作者 孙春霞 葛东明 +3 位作者 丁涟沭 王爱凤 王正梅 林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48-3251,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3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3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观察组为11例,对照组为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6种不良事件各自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预见性护理 安全管理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伟英 王万娟 +2 位作者 陆冬妍 苏传芹 沈美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1期67-68,76,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通过改革重症监护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提供人文关怀服务、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简化护理文书、增强护理支持系统、增加直接护理时间等措施,...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通过改革重症监护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提供人文关怀服务、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简化护理文书、增强护理支持系统、增加直接护理时间等措施,达到提高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和开展后(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分别是198.96分和199.15分、患者对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4.54%和90.02%,其中患者满意度在活动开展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以提高并稳定专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综合质量于高水平,更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重症监护病房深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护理模式 护理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57
7
作者 陈瀚熙 赵瑜 +3 位作者 蓝惠兰 张秀浓 周俊霞 连凌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61-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ICU可能存在的管理缝隙,如管理连续性、患者安全、人力资源、物品、护理文书、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ICU可能存在的管理缝隙,如管理连续性、患者安全、人力资源、物品、护理文书、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科室护理缺陷、差错事故、护理相关投诉发生率为零。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0.18%,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90.16%。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保障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管理 护理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护理相关要点解读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力红 赵霞 +4 位作者 赵会杰 韩斌如 应波 王欣然 王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6期729-732,共4页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部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ICU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各项要求,规范了各级综合医院开展重症监护病房诊...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部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ICU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各项要求,规范了各级综合医院开展重症监护病房诊疗活动的工作准则,填补了国内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无标准可依的空白。临床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落实的执行者,是医院感染防控的前哨力量。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障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钟春霞 廖小妹 +4 位作者 刘付良珠 陈玉平 王斌 杨六成 陈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NICU护理人员42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 目的探讨疼痛知识培训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的临床NICU护理人员42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使用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2008)中文版问卷(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KASRP)评价疼痛知识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影响。结果接受疼痛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KASRP的平均得分从培训前的(16.88±3.05)分增加到(34.68±5.74)分,应用疼痛评估工具的频率显著增加,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疼痛知识培训能显著提高NICU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对疼痛管理的认识,促进其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对及时评估、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疼痛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员 疼痛管理 知识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悦 范宇莹 +3 位作者 石青青 王宇 王晓慧 常广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15-1920,共6页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评估ICU护理工作量,为ICU专科护理特点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4个ICU注册护士92名及病人200例,利用观察法和工时测量法,形成ICU成人护理项目框架并进行实时测量。采...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评估ICU护理工作量,为ICU专科护理特点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4个ICU注册护士92名及病人200例,利用观察法和工时测量法,形成ICU成人护理项目框架并进行实时测量。采用负荷权重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各项ICU护理项目难度系数,形成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并完成信效度检验。[结果]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包含19个基础护理项目、9个ICU专科护理项目及6个护理业务管理项目,Cronbach'sα系数为0.63,重测信度为0.86。应用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及Bartlett's检验测量因子分析的可行性,结果提示资料适合因子分析,最终提取出9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5.65%。[结论]构建的ICU成人护理工时评估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全面、系统地评估ICU护理工作量,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工时 成人 评估体系 护理管理 信度 效度 专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 被引量:31
11
作者 邸红军 侯亚红 +1 位作者 李雅平 施月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提出目前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共检索出高危药警示标识管理...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提出目前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献,共检索出高危药警示标识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1篇,临床自身对照研究2篇。根据检索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制作5类ICU静脉高危药品警示标识。设计制作新警示标识,并在综合ICU和神经科ICU试用。结果改进标识前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警示标识的改进可有效预防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静脉用药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警示标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培训临床护理骨干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津平 迟凤玉 +1 位作者 朱凤华 张惠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以重症监护病房(ICU、CCU)作为医院培训临床护理骨干教学基地的具体做法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职称制定带教目标,建立相应的带教手册,对培训结果通过问卷法做出评价。结果发放问卷292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率98.06%。98%的护士... 目的探讨以重症监护病房(ICU、CCU)作为医院培训临床护理骨干教学基地的具体做法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职称制定带教目标,建立相应的带教手册,对培训结果通过问卷法做出评价。结果发放问卷292份,收回问卷290份,有效率98.06%。98%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骨干回科后能发挥其护理主导作用,能指导合同护士及年轻护士做好各种技术操作,科主任及护理部认为对相关人员在ICU、CCU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对ICU、CCU规范化培训的管理评价满意率99%。缩短了护理骨干现有能力与新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结论加强护理骨干的规范化培训,为适应军队医院发展、构成护理人才梯队储备了骨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骨干 培训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克菊 田英然 +2 位作者 杜军丽 贾淑梅 刘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6 3.9% (39/ 6 1) ,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 5 4 9% (2 8/ 5 1)。分离出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34/ 70 ) ,其次为革兰阳性菌 (2 4 / 70 )和真菌 (12 / 70 )。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且呈多重耐药 ,MRSA分离率占葡萄球菌的 6 6 .7% (10 / 15 )。结论 N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房高 ,医院感染病原菌复杂且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 护理 NICU 病原菌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学仁 高红梅 +1 位作者 张少军 梁晓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ICU 急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4
15
作者 花芸 胡晓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13-15,共3页
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包括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方面。提出需建立P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评价标准,增强... 分别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类别对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因素包括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病房环境、药物使用、感染控制、护患沟通、身份识别等方面。提出需建立P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评价标准,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沟通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加强用药管理及手卫生管理等,以提高PICU护理质量,确保PICU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肖秀英 李志英 张宏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新ICU护理记录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总结原ICU护理记录单存在内容少、重点不突出、量化内容不具体,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的缺陷,重新设计ICU护理记录单,并对ICU护士进行相关培训。结果ICU护理记录表格临床运用1年来,记录表... 目的探讨新ICU护理记录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总结原ICU护理记录单存在内容少、重点不突出、量化内容不具体,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的缺陷,重新设计ICU护理记录单,并对ICU护士进行相关培训。结果ICU护理记录表格临床运用1年来,记录表格完整、清晰,记录及时准确,改进后ICU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显著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ICU护理记录单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具有法律意识,客观而真实地记录危重患者病情和信息,提高了护理文书的书写和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护理记录 设计与应用 护理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不同分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蓓 董瑞馨 +1 位作者 张海燕 张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S1期79-80,共2页
目的:总结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不同分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蚕食"法清创联合多种湿性愈合法治疗16例不同分期压疮,并加强基础护理,辅以营养支持、配合使用护理辅助用具、严格交接班等措施,观察压疮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总结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不同分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蚕食"法清创联合多种湿性愈合法治疗16例不同分期压疮,并加强基础护理,辅以营养支持、配合使用护理辅助用具、严格交接班等措施,观察压疮治疗效果。结果:16例压疮患者除2例因病情重、年龄较大死亡外均治愈,且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新的压疮。结论:治疗压疮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全身营养状况、压疮的局部伤口情况等灵活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护士的压力及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压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家庭整合护理对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影响:一项多国多中心集群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5
18
作者 张莹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4,共1页
背景 尽管有证据表明父母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改善早产儿及父母的结果指标,但父母通常被认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探视者,并不能经常参与新生儿护理。家庭整合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 背景 尽管有证据表明父母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改善早产儿及父母的结果指标,但父母通常被认为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探视者,并不能经常参与新生儿护理。家庭整合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计划是使父母成为NICU中新生儿主要照顾者首选可行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整合护理对早产儿及其父母的影响。方法 在这项多中心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中,我们对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6所三级医院的NICU进行分层,并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对其分组,分别提供FICare或标准NICU护理。符合入选条件的早产儿出生于妊娠33周或更早,并且无或仅需要低水平的呼吸支持,早产儿父母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FICare小组父母必须承诺每周至少5 d守护在新生儿床旁,并且需参加至少3周的教育课程。最主要观察指标是入选后第21天的早产儿体重增加情况;次要观察指标是体重增长速度、出院时高频母乳喂养(每天≥6次)、入组时和第21天新生儿父母的压力和焦虑情况、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该措施的安全性和资源耗用(包括氧疗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编号为NCT01852695。结果 从2012年10月1日起,26个NICU被随机分配提供FICare(n=14)或标准护理(n=12)。分配至FICare的一个NICU由于参与人员过少而终止。2013年4月1日—2015年8月31日,分别有895例早产儿进入FICare组,891例早产儿进入标准护理组。两组新生儿及其父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1天,FICare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高于标准护理组[Z评分的平均变化:1.58(SD=0.51)vs 1.45(SD=0.49),P<0.0001]。接受FICare的早产儿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高于接受标准护理的早产儿[平均每日体重增加26.7 g(SD=9.4)vs 24.8 g(SD=9.5),P<0.0001]。出院时FICare组早产儿高频母乳喂养成功率(70%,279/396)高于标准护理组(63%,396/624;P=0.016)。在第21天,FICare组父母的压力平均得分低于标准护理组的父母[2.3(SD=0.8)vs2.5(SD=0.8);P<0.00043],同时焦虑平均评分较低[70.8(SD=20.1)vs 74.2(SD=19.9);P=0.0045]。两组间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氧疗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安全性评估没有完成,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FICare可改善早产儿体重,减轻父母的压力和焦虑,并且提高出院时早产儿高频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这表明FICare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进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是否能为家庭带来更有益的长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随机对照试验 新生儿护理 早产儿 多中心 家庭 集群 母乳喂养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8
19
作者 彭寒玲 王秀珍 +1 位作者 严向明 赵旭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8期2807-280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4年4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资料,选择同期重症监护病房未患多重耐药感染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4年4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资料,选择同期重症监护病房未患多重耐药感染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患儿共检出多重耐药菌64株,其中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最多,共22株(34.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5d、再次插管、侵入性操作、≥2种并发症、肠外营养、昏迷、留置尿管、病程中应用激素、使用≥2种抗生素均是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肠外营养、治疗使用≥2种抗生素和昏迷是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磊 戚伟 +1 位作者 文淑娟 马慧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43-2845,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安全工作环境的现状。[方法]根据WHO、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提出医院健康工作环境标准和医院安全调查表自设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工作环境、管理者、沟通与交流、事件报告频率、病人安全管理分级、事件报告数量,...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安全工作环境的现状。[方法]根据WHO、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提出医院健康工作环境标准和医院安全调查表自设调查问卷,问卷包含工作环境、管理者、沟通与交流、事件报告频率、病人安全管理分级、事件报告数量,对全国部分地区10所三级甲等医院23个ICU发放问卷。[结果]①工作环境:护士之间有着很好的协作;医护人员当发现有差错事件时可以积极阻止,但有10.6%护士认为差错并没有改善工作环境;45.5%护士认为有意外事件发生时会记录下来;57.1%认为会评价安全改进措施实施后的效果,47.4%护士担心错误会记录到个人档案。②科室管理者:53.7%护士认为管理者会鼓励职工创新安全工作,47.0%护士认为管理者会考虑有关安全管理的建议,65.4%护士认为管理者会忽略安全问题而要求职工更快地完成工作,仅有36.4%护士认为管理者会注意反复出现的安全问题。③交流与沟通:在意外事件的报告反馈、工作人员自由提出问题、共享事件信息、获取权威决策等方面都未超过50%。④1年内事件报告的数量:98.1%护士认为在5个以下。[结论]ICU安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安全工作文化,护理工作环境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研究探索国内医疗环境下合适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安全 工作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