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马茂 张亚铃 +1 位作者 孟绍菁 耿志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29-130,132,共2页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作用。 方法 :根据营养底物不同将 1995~ 1999年 35例作为实验组 ,1990~ 1994年 33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实验组治疗 ...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作用。 方法 :根据营养底物不同将 1995~ 1999年 35例作为实验组 ,1990~ 1994年 33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 :发现实验组治疗 3天后血淀粉酶、转氨酶、尿素酶、白细胞总数和血糖等明显下降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部总数差异显著 (P<0 .0 1)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 ,改善肝、肾等功能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营养支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探讨清解化攻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朱晓东 冯敏超 +3 位作者 刘锟荣 班莹 唐曦平 陈国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494,共6页
目的探讨清解化攻方调控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坏死性凋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分别设置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 目的探讨清解化攻方调控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坏死性凋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分别设置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组予低中高剂量中药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乌司他丁药物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ELISA检测大鼠血清α-淀粉酶、IL-1β、IL-6和TNF-α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胰腺组织RIPK1、RIPK3、MLKL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大鼠胰腺组织RIPK1、RIPK3、MLKL 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胰腺针叶细胞弥漫性坏死、小叶间隔水肿明显、炎性细胞浸润,α-淀粉酶、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RIPK1、RIPK3、MLK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清解化攻方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明显改善胰腺组织病理学,减少胰腺组织坏死凋亡,降低α-淀粉酶、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P<0.01),降低RIPK1、RIPK3、MLK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清解化攻方可能通过调控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坏死性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胰腺组织的作用,减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清解化攻方 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 坏死性凋亡 胰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小飞 王佳梅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于89例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SAP患者分为A组(45例)和B组(44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进行处理,在A组基础上,B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脂肪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93.18%(41/44)vs 75.56%(34/45),P<0.05]。与A组进行比较,B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治疗2周后,两组腹痛剧烈、胸闷腹胀、恶心呕吐、便溏不爽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淀粉酶、CRP、脂肪酶、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治疗期间,A组和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9/45)VS 25.00(11/44),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使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提高胰腺功能,进而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炎症因子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以超声为导向的肠内营养护理
4
作者 靳瑾 王欣然 +5 位作者 李泽宇 杨清 田盾 孙杨 钟平 曹岚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56,共4页
总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以超声为导向行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早期评估营养风险;超声筛查肠内营养禁忌证;降低腹内压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创造条件;超声辅助喂养途径的选择和建立;通过超声可视化定性... 总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以超声为导向行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早期评估营养风险;超声筛查肠内营养禁忌证;降低腹内压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创造条件;超声辅助喂养途径的选择和建立;通过超声可视化定性、定量评估协助肠内营养的实施与监测。经过13 d治疗,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病情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超声 肠内营养 腹内压 重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研究
5
作者 罗亭 向天新 +5 位作者 周芸 邓琼 黄宜辉 康秀华 肖声平 庞水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出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住...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出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住院费用等信息。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2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09例患者,其中65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17%。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医院感染组65例患者均成功匹配。医院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日数、住院总费用、药费和卫生材料费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发生≥2次医院感染的患者经济负担高于仅发生1次医院感染的患者(P<0.05);患者发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时,均会明显加重经济负担(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并加重经济负担,应制定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医院感染 经济负担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容积灌注CT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微循环
6
作者 兰茜琳 周奕 +6 位作者 刘婷 余文庆 张仕勇 俞溪 彭金成 麦刚 明兵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9-994,共6页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 目的:探讨上腹部低剂量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dVPCT)在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肝脏微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309例AP患者在入院后7~10天进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最终纳入45例SAP患者[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为8~10分]。将同期因怀疑上腹部病变(但无AP病史、胰腺占位及上腹部器质性病变)而行上腹部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的4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基于CT灌注成像数据重建动脉期、胰腺实质期及门静脉期增强图像,选取肝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第5层面,沿肝脏轮廓勾画ROI,避开大血管、胆管及肝脏边缘,获取3个层面上肝脏的平均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脏动脉灌注(ALP)、肝脏门静脉灌注(PVP)和肝脏灌注指数(HPI)。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患者的MCTSI评分进行独立评估,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两位诊断医师对SAP患者的MCTSI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73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肝脏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的BF值分别为(58.12±12.79)和(50.40±16.05)mL/(100mL·min);BV值分别为(7.88±2.12)和(5.80±2.53)mL/100mL;MTT值分别为(8.23±0.94)和(6.73±1.37)s;ALP值分别为(13.18±5.20)和(20.25±9.41)mL/(100mL·min);PVP(84.67±19.89)和(49.49±26.27)mL/(100mL·min);HPI值分别为14.88%±6.46%和41.48%±26.55%。SAP患者的PVP和HPI与MCTSI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658及0.675);而BF、BV、MTT和ALP均与MCTS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0.525、-0.563、-0.533和-0.305,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和0.042)。上腹部dVPCT扫描的DLP为(597.30±61.79)mGy·cm,ED为(8.96±0.92)mSv。结论:基于上腹部dVPCT发现SAP组肝脏实质多个灌注参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变,反映了SAP可造成肝脏微循环变化,这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密度改变及肝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肝脏灌注 微循环 动态容积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3/STAT3/Th17轴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机制及清解化攻方的干预作用
7
作者 冯敏超 罗芳 +3 位作者 秦百君 唐曦平 李凯 陈国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2-797,802,共7页
目的:研究IL-23/STAT3/Th17轴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机制及清解化攻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逆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ELISA... 目的:研究IL-23/STAT3/Th17轴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机制及清解化攻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逆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清解化攻方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ELISA检测血清脂肪酶、α-淀粉酶、炎症指标,结合RT-qPCR、IHC、Western blot和IF技术,阐明清解化攻方保护SAP大鼠胰腺组织的作用机制。结果:清解化攻方各剂量组SAP模型大鼠血清中α-淀粉酶、脂肪酶、IL-1β、IL-6、IL-17、IL-23、TNF-α、TGF-β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且中剂量组效果最优(P<0.05);IHC和RT-qPCR结果显示,清解化攻方中、高剂量组SAP大鼠模型胰腺组织中IL-23、STAT3、IL-17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另外,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清解化攻方中剂量组SAP大鼠IL-23、STAT3、p-STAT3、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F检测显示,清解化攻方各剂量均能抑制SAP大鼠Th17细胞的分化,其中中剂量抑制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清解化攻方通过调控IL-23/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Th17细胞分化,发挥保护胰腺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解化攻方 IL-23/STAT3信号通路 TH17细胞分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8
作者 郭盛滕 张芬芬 +2 位作者 万迪 于冬梅 王庆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46-2554,共9页
背景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除胰腺外最易发生的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伴呼吸急促、发绀、肺顺应性降低等,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经过保护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受到不... 背景急性肺损伤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除胰腺外最易发生的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不全伴呼吸急促、发绀、肺顺应性降低等,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虽然经过保护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仍受到不利影响。目的系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数据库中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以及证据等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Stata 17.0中的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05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SMD=0.58,95%CI=0.03~1.14,P=0.04)、空腹血糖升高(SMD=0.45,95%CI=0.27~0.64,P<0.00001)、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OR=6.18,95%CI=3.20~11.94,P<0.00001)、合并发热(OR=12.92,95%CI=4.41~37.84,P<0.00001)、合并胸腔积液(OR=7.19,95%CI=3.25~15.91,P<0.00001)、白蛋白降低(SMD=-0.77,95%CI=-0.98~-0.56,P<0.00001)、合并肥胖(OR=3.11,95%CI=1.94~4.98,P<0.00001)、钙离子降低(SMD=-0.63,95%CI=-0.85~-0.42,P<0.00001)、合并酸中毒(OR=2.15,95%CI=1.03~4.49,P=0.04)、C反应蛋白升高(SMD=0.79,95%CI=0.56~1.03,P<0.00001)、血红蛋白降低(SMD=-0.77,95%CI=-1.10~-0.43,P<0.00001)、血清淀粉酶升高(SMD=0.21,95%CI=0.01~0.42,P=0.04)、尿淀粉酶升高(SMD=0.40,95%CI=0.03~0.77,P=0.03)、Ranson评分增加(SMD=0.87,95%CI=0.66~1.08,P<0.0000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增加(SMD=0.77,95%CI=0.58~0.96,P<0.00001)、CT严重指数评分升高(SMD=0.39,95%CI=0.19~0.59,P<0.00001)、BISAP升高(SMD=0.62,95%CI=0.37~0.88,P<0.00001)、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OR=1.68,95%CI=1.05~2.67,P=0.03)、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9.57,95%CI=4.03~22.72,P<0.00001)、器官损伤数目增加(≥2个)(OR=6.94,95%CI=3.34~12.59,P<0.00001)、合并感染(OR=4.59,95%CI=2.42~8.71,P<0.00001)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分析的14项因素(年龄、肥胖、空腹血糖、白蛋白、钙离子、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呼吸频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05)。GRADE证据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1项危险因素(年龄、呼吸频率、胸腔积液、肥胖、血红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Ranson评分、BISAP、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器官损伤数目)为中等质量,10项(空腹血糖、发热、白蛋白、钙离子、酸中毒、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SIRS、感染)为低质量。结论年龄增大,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钙离子浓度降低,呼吸频率增加(>30次/min),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评分、BISAP评分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发热、酸中毒、肥胖、胸腔积液、SIRS、器官受累(≥2个)、感染是SAP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研究,对上述研究成果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
9
作者 刘志蓉 张雪琼 焦福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0-450,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晚期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治疗 胆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陷胸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潘俊娣 练庆武 +2 位作者 杨上文 江吴霞 叶关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2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陷胸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陷胸汤口服。连续治疗7 d后... 目的观察大陷胸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陷胸汤口服。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Murray肺损伤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血气指标分析[动脉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呼吸功(Work of breath,WOB)、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改良Marshall评分,PCO_(2)指标,Raw和WOB指标,血清CRP、PCT、IL-6、TNF-α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SaO_(2)及氧合指数指标,Cdyn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大陷胸汤能够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提高氧分压及血氧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肺部等器官损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陷胸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炎性因子 呼吸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损伤
11
作者 陈铮月 邓晚秋 +2 位作者 尹建军 刘微 温建立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69-1076,共8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A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SD低剂量组(12.5 mg/kg)、SSD中剂量...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SD)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A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SD低剂量组(12.5 mg/kg)、SSD中剂量组(25 mg/kg)、SSD高剂量组(50 mg/kg)、阳性药物组(2×10~4 U/kg的乌司他丁)、SSD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50 mg/kg的SSD+100μL的cGAS重组质粒pcDNA3.1载体),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1次/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脂肪酶、淀粉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回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胰腺组织和回肠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回肠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cGAS、STING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回肠组织IL-6、IL-1β、TNF-α、胰腺、回肠组织病理评分、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Occludin、Z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S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回肠组织IL-6、IL-1β、TNF-α、胰腺、回肠组织病理评分、回肠组织中细胞凋亡率、cGAS、STING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Occludin、ZO-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cGAS过表达可减弱高剂量SSD对SAP大鼠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SSD可能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减轻回肠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SAP大鼠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重症急性胰腺炎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12
作者 吴乐 耿润露 +7 位作者 周京江 李丽 徐磊 康洁 卢斌 叶英 杨红宁 丁伟超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8,共8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枸橼酸体外抗凝下血液灌流(HP)串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HTG-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HP联合CRRT分阶段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的各项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单次CRRT时间大于对照组、CRRT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RT总时间、单次HP时间、HP次数、HP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常规、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其他指标、炎症因子、血生化、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预后及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枸橼酸体外抗凝下HP串联CRRT一体化组合式血液净化治疗重症HTG-AP能够延长CRRT血滤器和管路使用时间,减少耗材使用,降低出血风险,还可以避免HP和CRRT分开操作的多次导管拆卸,减少相关感染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体外抗凝 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允怡 赖俊雄 刘晓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炎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最佳治疗方案 介入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治疗 组织感染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许利剑 张明顺 汪宝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AN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制作ANP鼠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制备血清,ELISA检测TNF-α、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NP模型中,TNF-α和IL-1β早期(3h)...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AN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制作ANP鼠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制备血清,ELISA检测TNF-α、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NP模型中,TNF-α和IL-1β早期(3h)即显著升高,TGF-β进展期(6h)显著升高;复方丹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抑制发病后期TGF-β的高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和影响TGF-β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丹参 TNF-Α IL-1Β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珺 刘煌辉 童琼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ANP患者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然后对ANP进行CT分级,并同时测量肝脏CT值。结果:130例患者中,肝脏CT值减低者111例,其中Ⅰ级合并肝... 目的:探讨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ANP患者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然后对ANP进行CT分级,并同时测量肝脏CT值。结果:130例患者中,肝脏CT值减低者111例,其中Ⅰ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27例;Ⅱ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54例;Ⅲ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21例;Ⅳ级合并肝脏CT值减低者9例;肝脏CT值与ANP的CT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0.279,P=0.008)。结论:肝脏CT值对AN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CT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清胰汤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波 陈国兵 葛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7-88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亚组(n=48)和中度亚组(n=112),另外选择20例健康受试者作... 目的:观察中药清胰汤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亚组(n=48)和中度亚组(n=112),另外选择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包括抗生素、液体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此外,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胰汤100 m L口服,每天3次。10 d为1个疗程。在发病48 h内以及治疗第10天对患者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发病48 h内,重度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明显高于中度组,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低于中度组(P均〈0.05)。经过清胰汤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明显降低,而PT、APTT及Fbg含量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清胰汤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水平,增加PT、APTT以及Fbg水平,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 清胰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与死后胰腺自溶病理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光华 张益鹄 +2 位作者 喻林升 李兴彪 韩军鸽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4-96,101,共4页
目的比较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与各种急性死亡大鼠死后48h胰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两者的鉴别点。方法参照文献制作ANP和电击、机械性窒息(勒死)、急性毒鼠强中毒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评分和图像... 目的比较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与各种急性死亡大鼠死后48h胰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两者的鉴别点。方法参照文献制作ANP和电击、机械性窒息(勒死)、急性毒鼠强中毒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评分和图像分析定量分析,观察死后48h胰腺大体和光镜下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NP组炎细胞浸润、脂肪坏死、钙沉积3项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炎细胞浸润、脂肪坏死、钙沉积是ANP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最重要的特异性形态学病理变化,对区别其他急性死亡和死后自溶胰腺有特别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猝死 自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兴鹏 袁耀宗 +3 位作者 徐家裕 梁子钧 浦勤宪 董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采用胰管内逆行加压注射犬自身胆汁和胰蛋白酶混合物诱发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术后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即有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等异常... 采用胰管内逆行加压注射犬自身胆汁和胰蛋白酶混合物诱发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术后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即有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率等异常改变,而川芎嗪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与假手术组接近:病理学检查显示非治疗组胰间质微血管中可见微血栓形成,腺泡及脂肪细胞环死。川芎嗪治疗组鲜见。本文结果提示在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异常改变的血液流变学为胰组织微循环障碍、微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环死等一系列改变的重要因素,川芎嗪可有效地阻止或改善这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坏死性 胰腺炎 血液流变学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椰凡 张启瑜 +2 位作者 周蒙滔 刘存丽 刘纳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4-1527,共4页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UTI)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机制。方法:制备犬AHNP模型,随机分组。A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生理盐水(NS),B组外周静脉注入UTI+NS,C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UTI+NS。在不同时间段抽血,测血中淀粉...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乌司他丁(UTI)治疗犬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机制。方法:制备犬AHNP模型,随机分组。A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生理盐水(NS),B组外周静脉注入UTI+NS,C组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UTI+NS。在不同时间段抽血,测血中淀粉酶、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测胰腺组织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3组模型建立后血清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上升。B组、C组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淀粉酶、MDA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以C组下降最明显。3组模型建立后血中TNF-α、IL-6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与同时间点A组相比,B组只在部分时间段下降,而C组在各时间段均下降。B、C组胰腺组织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以C组下调最明显。结论:区域动脉灌注UTI治疗犬AHNP的机制可能有:(1)使UTI早期在胰腺组织中就达到较高的浓度,且维持时间更长;(2)抑制胰酶的分泌;(3)清除氧自由基;(4)下调胰腺组织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降低血中TNF-α和IL-6蛋白的水平,阻断促炎因子的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乌司他丁 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肠黏膜屏障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亮 余邦威 +3 位作者 苏宏领 李婷婷 陈江 吕农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制备ANP大鼠模型,检测假手术组和造模后6、12、24h大鼠血清TNF-α、IL-6,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病理学、肠黏膜含水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制备ANP大鼠模型,检测假手术组和造模后6、12、24h大鼠血清TNF-α、IL-6,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病理学、肠黏膜含水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NF-α、IL-6与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模型组造模后,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血清TNF-α[6h:(155.56±12.83)ng/L、12h:(311.81±14.12)ng/L、24h:(276.79±11.72)ng/L],血清IL-6[6h:(183.03±8.56)ng/L、12h:(358.64±11.43)ng/L、24h:(383.42±20.32)ng/L],血清D-乳酸[6h:(3.30±0.12)μg/mL、12h:(9.19±0.54)μg/mL、24h:(16.02±0.82)μg/mL],小肠组织学评分[6h:(1.17±0.23)分、12h:(3.33±0.19)分、24h:(6.61±0.24)分]均升高,各时点与同时点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6与血清D-乳酸、小肠组织学评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ANP大鼠早期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并且与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 炎症因子 TNF—a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