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施娟娟 陈瑢 孙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4年1—6月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于DRG的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师基于DRG的药事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时间消耗指数小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辅助药品占比、次均药费、次均辅助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基本药物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支病例占比低于对照组,超支总住院费用、超支总药品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基于DRG参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药事精细化管理,可提高药事管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超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重症医学科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盖晓燕 褚红玲 +5 位作者 赵东芳 张伟霞 常春 周庆涛 沈宁 孙永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94-197,共4页
目的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进行,采用文献综述结合德尔菲法,包括2轮专家函询,筛选、优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结果 两轮函询的有效... 目的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方法 本研究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进行,采用文献综述结合德尔菲法,包括2轮专家函询,筛选、优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指标。结果 两轮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和0.914,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3(χ^(2)=237.561,P<0.001)和0.157(χ^(2)=212.459,P<0.001)。研究构建了胜任力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8项。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更加适用于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临床环境,为规范化培训和教学提供了简单可行的胜任力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评价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性教学结合互动沟通配合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夏金花 李玉 赵跃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性教学结合互动沟通配合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两个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联合组(50名),分别实施常规带教模式...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性教学结合互动沟通配合模式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本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两个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和联合组(50名),分别实施常规带教模式授课及问题导向性教学结合互动沟通配合模式带教,带教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带教结束后护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教学方法质量反馈得分,统计两组带教前后职业自我效能感评分并比较。结果带教结束后,联合组护生各维度考核成绩、评判思维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护生带教结束后教学方法质量反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结束后,联合组教育要求自我效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工作职责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导向性教学结合互动沟通配合模式可有效提升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效果及带教质量,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性教学 互动沟通配合模式 重症医学科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重症医学科病例费用结构比较分析及分组效能研究
4
作者 张欣欣 曾芹静 张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病例的住院费用构成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分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378例ICU患者的入组情况,筛选出例数排名前10位的病组,分析该10组的费用...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病例的住院费用构成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分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378例ICU患者的入组情况,筛选出例数排名前10位的病组,分析该10组的费用结构;并采用变异系数评价ICU的前10位病组及全院相同病组。结果外科ICU的三个病组,主要费用构成为药费及耗材费,平均占总费用的69.82%。其余病组费用构成主要集中在药费及诊断费。前10位病组的分组效果较好(变异系数<1),但在相同DRG中,ICU出院患者组住院费用的变异系数普遍低于全院出院患者组,因此,对于相同DRG组,ICU出院患者单独评价时组内住院费用的同质性更高。结论建议进一步细化ICU相关分组,或建立切实可行的ICU患者补偿付费机制。在满足医保控费需要的同时,达到合理付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分组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指导下PBL在重症医学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莫秋兰 黄捷敏 +3 位作者 谢娟娟 韦湫桂 林化 梁道业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8期1-3,28,共4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元认知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周期为2个月)的84名住院医师规... 目的分析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元认知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周期为2个月)的84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2名学员,教学组实施传统教学,整合组实施元认知指导下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印象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整合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印象评分均优于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整合组教学总满意度为95.23%(40/42),高于教学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结论元知识指导下PBL在重症医学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能提升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重症医学科 中医 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
6
作者 李永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调查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调查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结果合并其他疾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是ICU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69895+1.616×合并其他疾病+2.610×入住ICU时间+1.846×机械通气+2.83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5.2%,95%CI为[0.612,0.854],最佳截断值为13.412。结论合并其他疾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是ICU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便于感染风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铜绿假单胞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某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中药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魏一鸣 徐霄龙 +4 位作者 胡雅慧 杨思雯 李珍萱 赵春霞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数统计,筛选出核心药物;通过Excel软件进行药物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的统计;通过R语言操作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有效类方群。结果 共纳入571例脓毒症患者,共903次就诊信息,累计药味总数346味,其中核心药物分别是人参、炙甘草、大黄、麸炒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等。处方药物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归肝经、肺经、胃经,功效主要是清热、补虚、化瘀、祛痰浊。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为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金银花、制附子—人参—干姜、桂枝—麸炒白术—茯苓等,通过聚类分析将核心药物分为3个有效类方群。脓毒症不同感染部位的用药各有侧重,以扶正和祛邪药共举为特点。近15年的脓毒症治疗规律体现出人参等扶正药的使用更加突出。结论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以扶助正气兼祛除热毒、痰浊、瘀血邪实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可为中医临床参与救治脓毒症提供治疗思路和用药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药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感染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口腔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秋敏 江曙光 李爱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口腔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改良口腔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卫生状况、住院时间、病原菌检出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口腔卫生状况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原菌总检出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降低病原菌检出率、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口腔护理 机械通气 重症医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省份重症医学科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
9
作者 郑雪兰 郑雨馨 +3 位作者 锁叶 黄庭龙 林燕萍 刘玉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国内多省份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的实践与管理质量。方法2022年9月29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收纳患... 目的通过评估国内多省份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方面的差异性,以提高ICU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治疗的实践与管理质量。方法2022年9月29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总收纳患者中ARDS占11.74%,主要为男性患者。在ARDS的病因中,肺内因素以原发性肺炎为主,而肺外因素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如肠穿孔、肠梗阻)和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收集到的患者中,非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主要来源(占79.17%),其次是肺内感染(占76.92%),肠道感染也是一个较常见的来源。在诊断ARDS的诊断方面,急性生理性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提示病情危重和中重度患者比例分别为75.00%和47.92%。重症肺部超声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约占收纳病例的56.25%,而膈肌超声的实践率较低,仅有18.75%,且均发生在三甲医院内。声门下吸引的总体实施率为45.71%,实施组中肺内组和肺外组无明显差异。气囊压监测的实施率为62.86%,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实施率最高。在ARDS治疗方面,通气模式以压力控制通气为主(62.86%),高流量湿化氧疗占据76.92%,普通湿化氧疗占据23.08%。小潮气量的实施率为68.57%,东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内组)和中部地区的三甲医院(肺外组)实施率较高。高呼吸频率、高呼气末正压(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可能与疾病的病程和基础疾病相关。镇静镇痛的实施率为62.86%。结论ARDS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在治疗中,通气模式、湿化氧疗、小潮气量等的实施率都比较高,但高呼吸频率、PEEP、高碳酸血症的治疗实施率较低,需要加强。此外,应该加强ARDS的预防和早期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床旁重症超声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在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燕 张艺洋 +1 位作者 李会勤 胡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在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重症医学科护士70名,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职业暴露预防及管理,试验组护士则接受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 目的探讨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在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重症医学科护士70名,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职业暴露预防及管理,试验组护士则接受基于Belk情境理论的高危情境识别的职业暴露预防及管理。比较两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率及教学体验度。结果试验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职业暴露类型、发生时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掌握率、教学体验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Belk情境理论开展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情境识别,可提升其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相关知识掌握率,从而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k情境理论 高危情境识别 重症医学科护士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重症医学科ICU护理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莹莹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6期115-116,共2页
重症医学这一科室在整个医院内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室,其中的患者疾病情况较为严重,相应的工作内容也更为繁杂。为了提升这一科室内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该文就对重症医学这一科室内ICU护理期间的相关风险... 重症医学这一科室在整个医院内部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室,其中的患者疾病情况较为严重,相应的工作内容也更为繁杂。为了提升这一科室内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该文就对重症医学这一科室内ICU护理期间的相关风险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有关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给重症医学这一科室内开展的护理安全性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进而更好地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成效及质量,给患者提供安全且有保障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 探讨 重症医学科icu护理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刘正云 陈本祯 罗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9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6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规培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实施分为两组,各30名。2022年7月—2023年6... 目的分析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6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规培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实施分为两组,各30名。2022年7月—2023年6月实施常规教学法,为对比组。2023年7月—2024年6月实施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法,为探讨组。比较两组考试结果、专业能力、教学满意率。结果探讨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疾病诊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讨组教学满意率为100.00%(30/30),高于对比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规培生教学中实施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法能够提高学员考试结果、专业能力、教学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协作式分层教学法 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洪丽颖 梁海燕 魏明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赤峰松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2023年5月—10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常规管理)...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4月赤峰松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2023年5月—10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常规管理)和观察组(2023年11月—2024年4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分层次管理),两组护理人员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护理考核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评分及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住院环境、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患沟通、人文关怀、护理安全、文案书写、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操作能力评分为(94.30±2.03)分、理论知识为(95.50±2.1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70±2.20)、(90.05±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职业倦怠(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情绪耗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价值(团结性、积极性、医护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条理、专业发展、自我价值满足、年轻护士成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整体管理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分层次管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效果
14
作者 朱莉 唐青 赵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4期47-49,65,共4页
目的探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安陆市普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的2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7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期间作为考核前,... 目的探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2月在安陆市普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的2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7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期间作为考核前,将2023年8月—2024年2月实施绩效考核期间作为考核后。对比考核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状态、管理满意度。结果考核后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考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考核后护理人员管理的总满意度为100.00%(28/28),略高于考核前的92.86%(26/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5)。结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效果明确,而且可以调节其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工作能力 心理状态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层管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刘小露 杨祝娥 谭志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2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6—12月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4年1—6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设为研究组。...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6—12月实施常规管理设为常规组,2024年1—6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评分、工作倦怠感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工作积极性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工作倦怠感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常规组的75.0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可获得较高满意管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护理人员 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之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邹崇喜 张圣杰 李先福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4期115-118,共4页
目的 分析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行常规管理(管理前),2023年1-12月行分层管理(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后的管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 分析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行常规管理(管理前),2023年1-12月行分层管理(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后的管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管理前护理管理满意度为73.81%(31/42),低于管理后的97.6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1,P<0.05)。管理后的护理质量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优于管理前。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管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重症医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胃残余量监测的培训实践
17
作者 宋莹 周岚 +5 位作者 刘洋 陆晶 郭俊杰 王昱升 张娟 王妩艳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5期178-182,19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ADDIE模型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成立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团队,基于ADDIE模型5个阶段,开展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 目的 探讨基于ADDIE模型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成立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团队,基于ADDIE模型5个阶段,开展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重症医学科护士在超声理论知识上的差异,评估培训后的实践能力得分,并将其与传统抽吸法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估护士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并与科室年度护理业务学习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成绩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重症医学科29名护士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操作考核成绩为94.59分(100分),床旁超声法与传统抽吸法监测患者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医学科护士对基于ADDIE模型的培训日程、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及师资质量的满意度高于科室年度护理业务学习培训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DDIE模型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培训提高了重症医学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对胃残余量的精确监测能力,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E模型 重症医学科护士 床旁超声培训 胃残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模式下的情景模拟教学用于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李梅 陈锦妃 刘精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2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下的情景模拟教学用于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兴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3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 目的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下的情景模拟教学用于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兴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的3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5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应用PBL模式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出入科考试成绩、能力评分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出科时,研究组临床实习生理论知识、问诊、病例分析、实际操作成绩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满意度评分中,研究组理解教学内容难易程度(23.10±0.21)分、学习兴趣(22.35±0.38)分、是否能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22.96±0.38)分、课堂氛围(23.40±0.1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19±0.19)分、(19.65±0.41)分、(19.67±0.37)分、(18.46±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97、18.706、24.025、89.992,P均<0.05)。结论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模式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成绩及综合能力,获得理想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 情景模拟教学 重症医学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师明 杨添姣 王雪方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0期170-173,共4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名。常规模式组应用常规方法...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名。常规模式组应用常规方法教学,问题教学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的实习成绩、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问题教学组的病例分析评分为(46.35±0.49)分,理论知识评分为(46.89±0.28)分,救治操作评分为(45.62±0.18)分,高于常规模式组的(43.61±0.32)分、(44.86±0.31)分、(42.16±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33、18.821、61.944,P均<0.05)。问题教学组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实习生个人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践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晓英 王玥 +1 位作者 王泠 李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介绍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统计分析使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后给药错误发生情况、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护理不... 目的:介绍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统计分析使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后给药错误发生情况、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例数为0例;护理记录书写时间由(76.60±10.37)min缩短到(44.28±9.43)min;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由2.43例/千日降至2.01例/千日;死亡率由7.98%降至6.13%。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确保了医嘱的正确执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