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驱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卫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 以生产十二烷基苯的副产物重烷基苯为原料,用适当改进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生产装置可以制备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空气干燥、SO3发生、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中和复配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重烷基苯的组成较为复杂,导致影响因素的复杂化;通过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及对生产装置各个单元设备的适当改进,生产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可使国内油田的原油与注入液之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级)。应用实例表明,以重烷基苯磺酸盐为主表面活性剂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优良的性能及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重烷基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驱油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性质和驱油机理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越 张高勇 +3 位作者 王佩维 牛金平 关景财 谷惠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重烷基苯磺酸盐是在三次采油中广泛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但重烷基苯原料组成复杂导致最终磺化产物的驱油效果差异很大.实验通过柱层析的方法将重烷基苯分离成6个族组分,并对其中的二烷基苯、单烷基苯和二烷基茚萘满、烷基萘、多苯烷进... 重烷基苯磺酸盐是在三次采油中广泛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但重烷基苯原料组成复杂导致最终磺化产物的驱油效果差异很大.实验通过柱层析的方法将重烷基苯分离成6个族组分,并对其中的二烷基苯、单烷基苯和二烷基茚萘满、烷基萘、多苯烷进行磺化,中和提纯后对各磺酸盐进行界面张力测定.通过对比不同矿化度下界面张力以及各组分复配后的界面张力,对原油等效烷烃数(EACN)以及各组分碳数最低值(nmin)测定,得出各组分之间协同效应的规律和复配机理,从而阐明了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机理.通过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各组分之间的复配作用对上述规律和机理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等效烷烃数 三次采油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及其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崔正刚 邹文华 +1 位作者 张天林 张德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9-346,共8页
研究了重烷基苯(HAB)——十二烷基苯生产中副产物的SO3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和所得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SO3/HAB摩尔比、SO3平均体积分数以... 研究了重烷基苯(HAB)——十二烷基苯生产中副产物的SO3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和所得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SO3/HAB摩尔比、SO3平均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温度是影响磺化率的主要因素。磺酸中和值与磺化率成线性关系,因而可以作为反应的控制参数。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磺化率可接近80%,所得HABS平均摩尔质量为430~440g/mol。经适当配方,在NaOH质量分数wA=0.009~0.013和HABS质量分数wS=0.001~0.003条件下能使大庆油田不同厂区原油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在油藏温度(45°C)下降至10-3mN/m。对天然岩芯的ASP三元复合驱室内试验使原油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约20%OOIP。已在1000t/a中试装置上生产出数十吨中试产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进口驱油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重烷基苯磺酸盐 复合驱油 石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工艺及驱油剂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8
4
作者 崔正刚 刘世霞 +2 位作者 王峰 邹文华 张天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1,共5页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是一种适合驱油用的廉价表面活性剂。采用常规磺化工艺磺化重烷基苯 (HAB) ,磺化率一般低于 70 % ,且产品耐碱性较差。通过研究未磺化油组成和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发现深度磺化 (SO3 /HABmol比达到 1 2 )能在一...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是一种适合驱油用的廉价表面活性剂。采用常规磺化工艺磺化重烷基苯 (HAB) ,磺化率一般低于 70 % ,且产品耐碱性较差。通过研究未磺化油组成和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发现深度磺化 (SO3 /HABmol比达到 1 2 )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AB的磺化率 ,而加入少量稀释剂在温和的磺化条件下即可使用HAB磺化率提高到 80 %左右。改进的HABS驱油剂配方能在很宽的碱浓度范围和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原油 /地层水平面张力降至超低 ,并能在 40 0mg/L~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磺化 驱油剂 超低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东红 张雅琴 +1 位作者 崔晓东 辛浩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 The raw heavy alkylbenzenes were fractionately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from which five fractions with low, middle and high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were collected and sulfonted by ClSO_ 3 H into corresponding heavy alkylbenzene sulfonates(HABS). Their synergetic effects on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of Sichang(Daqing Oilfield) oil-water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interfacial activity of the mixed HABS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has been remarkab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single H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重烷基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协同效应 石油开采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中混合无机碱对大庆原油界面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伍晓林 楚艳苹 +4 位作者 周贺 罗庆 侯兆伟 张磊 张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8-544,共7页
为阐明碱对化学驱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振荡滴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无机碱对重烷基苯磺酸盐-大庆原油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烷基苯磺酸盐分子与大庆原油中活性组分混合吸附... 为阐明碱对化学驱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振荡滴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与大庆原油间的界面扩张流变性质,考察了无机碱对重烷基苯磺酸盐-大庆原油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烷基苯磺酸盐分子与大庆原油中活性组分混合吸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界面膜,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重烷基苯磺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变化较小。无机碱与大庆原油中的石油酸作用,随碱质量分数增大和碱性增强,界面膜强度不断增大。NaOH与重烷基苯磺酸盐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明显增大界面扩张模量,有利于原油乳化;而Na2CO3和NaHCO3破坏重烷基苯磺酸盐界面膜的结构,造成界面扩张模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界面扩张模量 相角 大庆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崔正刚 刘世霞 何江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 研究了在地层温度 (4 5℃ )下 ,重烷基苯磺酸盐 (HABS)以及以其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在大庆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结果表明 ,HABS由于具有较大分子截面积和含有对电解质敏感的高摩尔质量成分 ,自纯水溶液中的吸附量较小 ,而自NaOH溶液中的吸附量显著增加。HABS自 0 .8g/dLNaOH溶液中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 ,饱和吸附量为 2 .39mg/ g油砂。HABS自 0 .6— 1.2 g/dLNa3PO4 和Na2 SiO3 溶液中的吸附量为 0 .5— 0 .9mg/ g油砂 ,约为自NaOH和Na2 CO3 溶液中的吸附量的三分之一。加入少量耐盐性表面活性剂如AES以及采用NaOH/Na3PO4 复合碱有利于降低HABS的吸附量。以HABS为主表面活性剂的配方物自纯水溶液、1.0 g/dLNaOH溶液和 1.0 g/dLNa3PO4 溶液中的吸附量分别小于、相当于以及小于表面活性剂ORS 41的相应吸附量。溶液中含有聚合物有利于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 表面活性剂 储层油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对重烷基苯磺酸盐和无酸油相间界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必心 侯吉瑞 +3 位作者 叶帅斌 姜康 张建忠 袁颖婕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5-397,418,共4页
以不含酸性物质的脱酸直馏柴油作为油相,研究了NaOH对重烷基苯磺酸盐/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反应生成自表面活性剂并不是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的主控因素。NaOH可以改变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的最小烷烃碳数,... 以不含酸性物质的脱酸直馏柴油作为油相,研究了NaOH对重烷基苯磺酸盐/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与原油中的石油酸反应生成自表面活性剂并不是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的主控因素。NaOH可以改变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的最小烷烃碳数,从而影响界面张力,使界面张力达到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氢氧化钠 界面张力 最小烷烃碳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曲景奎 朱友益 +2 位作者 隋智慧 周桂英 张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 /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 :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强 ;同样结构的十六碳链长的烷基苯磺酸盐又较其他碳链长度的烷基苯磺酸盐效果更优 ;长、短碳链的带甲基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按一定比例复配 ,协同效应显著 ;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 ,体系的驱油能力、抗稀释性和抗Ca2 +、Mg2 +能力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烷基苯磺酸盐 界面张力 复配 油田化学剂 三元复合驱油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能力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大鹏 贾忠伟 于佰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在矿物上的吸附是引起表面活性剂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机理,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田几种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4种岩石骨架矿物上的最大吸附...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在矿物上的吸附是引起表面活性剂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机理,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田几种岩石矿物上的静态吸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4种岩石骨架矿物上的最大吸附量多数为1mg·g-1以下,而2种黏土矿物的最大吸附量达到3mg·g-1以上,反映出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损失多发生在黏土上。曲线拟合分析表明,Freundlich模型不能描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在矿物上的静态吸附特征,有关Langmuir模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重烷基苯磺酸盐 静态吸附 FREUNDLICH模型 LANGMU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微乳体系的相行为 被引量:13
11
作者 崔正刚 邹文华 +2 位作者 张天林 杨新明 张德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19,共5页
能使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的重烷基本磷酸盐(中试产品)在无酵、10gNaCl/L条件下,对壬烷产生最低界面张力。在45℃下,以壬烷为油相,重烷基苯磷酸盐为表面活性剂,仲丁酸为助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盐水形成微乳体系。对重... 能使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的重烷基本磷酸盐(中试产品)在无酵、10gNaCl/L条件下,对壬烷产生最低界面张力。在45℃下,以壬烷为油相,重烷基苯磷酸盐为表面活性剂,仲丁酸为助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盐水形成微乳体系。对重烷基本磷酸盐浓度0.15mol/L(水相浓度),仲丁醇/重烷基华横酸盐mol比=18.5:1,水/油体积比=1:1的微乳体系,增加盐度可导致WinsorⅠ→WinsorⅡ→WinsorⅡ连续相转变,最佳盐度的对数随重烷基苯碘酸盐平均当量的增加线性地减小。通过测定微乳体系的最佳盐度可确定未提纯重烷基苯磷酸盐的平均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重烷基苯磺酸盐 超低界面张力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吴肇亮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7,共3页
测定了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考察了NaOH、Na2 CO3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庆采油四厂原油ASP驱中 ,选用NaOH作碱剂容易产生低界面张力 ;当NaOH的... 测定了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考察了NaOH、Na2 CO3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庆采油四厂原油ASP驱中 ,选用NaOH作碱剂容易产生低界面张力 ;当NaOH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 ,大庆采油四厂原油与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间的界面张力能够达到超低值 ((10 -2 mN/m) ;NaOH对产生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比HPAM和重烷基苯磺酸盐更显著。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 ,有望成为较理想的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三次采油 复合驱 重烷基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动态界面张力 动态最低界面张力 大庆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天林 崔正刚 +2 位作者 邹文华 郝爱军 张德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6-61,共6页
研究了用SO3 /干空气混合物磺化重烷基苯十二烷基苯生产中的副产物 ,制取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产品经提纯后分别用两相滴定法和ESI质谱法测定了平均摩尔质量和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 ,SO3 /重烷基苯... 研究了用SO3 /干空气混合物磺化重烷基苯十二烷基苯生产中的副产物 ,制取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降膜式连续磺化工艺。产品经提纯后分别用两相滴定法和ESI质谱法测定了平均摩尔质量和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 ,SO3 /重烷基苯摩尔比、SO3 平均气浓、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磺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优化反应条件下 ,视重烷基苯的馏程 ,磺化率分别可达 70 %~ 90 % ,所得重烷基苯磺酸盐提纯物平均摩尔质量为 3 70~ 45 0 ;从不同来源的重烷基苯制得的重烷基苯磺酸盐 ,平均摩尔质量及其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红外光谱表明重烷基苯磺酸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具有类似的结构。已在 10 0 0t/a中试装置上应用本工艺生产出数 10t中试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驱油剂 化学驱油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对碳酸钙物相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 鲁悦 +2 位作者 朱秀雨 王艳玲 施伟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5-2740,共6页
研究了硅酸钠及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采用FESEM、XRD和FT-IR等手段,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酸钠可促进不同形貌和不规则聚集体状碳酸钙的形成;当硅酸钠浓度大于250 ppm时,可以抑制部分无定形碳... 研究了硅酸钠及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采用FESEM、XRD和FT-IR等手段,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酸钠可促进不同形貌和不规则聚集体状碳酸钙的形成;当硅酸钠浓度大于250 ppm时,可以抑制部分无定形碳酸钙向方解石的转化;当HABS与硅酸钠同时存在时,优先形成麦穗状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硅酸钠 重烷基苯磺酸盐 物相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羧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及吸附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德新 黄宏度 岳湘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367,350,共5页
实验考察了石油羧酸盐(POS 2和POS 4)/重烷基苯磺酸盐(ORS 41)/碱(NaOH)复配体系与大庆脱气原油(45℃粘度18 7mPa·s)间的界面张力IFT(45℃)及2种表面活性剂在大庆去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复配体系用矿化度4 3g/L的模拟注入水配... 实验考察了石油羧酸盐(POS 2和POS 4)/重烷基苯磺酸盐(ORS 41)/碱(NaOH)复配体系与大庆脱气原油(45℃粘度18 7mPa·s)间的界面张力IFT(45℃)及2种表面活性剂在大庆去油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复配体系用矿化度4 3g/L的模拟注入水配制。在复配体系中加入C2~C5正构脂肪醇使实验油水体系IFT达到平衡的时间由~70min缩短至~50min,使IFT稳定值(~5 8×10-3mN/m)有所降低,各种醇的影响力相差不大,C3醇略好。当POS 2、ORS 41、C2、C3混合醇(1∶1)质量比为24∶8∶1时,在POS 2浓度0 6~6 0g/L、NaOH浓度2 5~12g/L范围出现超低IFT。POS 4/CTMAB或CPC/NaOH复配体系只在很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出现超低IFT。OP类和Tween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POS 2/NaOH体系的IFT升高,升高幅度随加入量和乙氧基数增大而增大。POS 4和ORS 41在油砂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定律,从POS 4/ORS 41/NaOH(2 5/0 83/12g/L)复配体系中的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 444和6 741mg/g油砂),低于从POS 4/NaOH(2 5/12g/L)和ORS 41/NaOH(0 83/12g/L)体系中的相应吸附量(分别为2 925和7 581mg/g油砂)。图6表1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复配体系 石油羧酸盐 吸附特性 界面活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Langmuir NaOH CTMAB TWEEN 饱和吸附量 IFT 界面张力 脱气原油 油水体系 浓度范围 油砂 实验 注入水 矿化度 脂肪醇 稳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碱驱油体系中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宏度 何涛 +1 位作者 吴一慧 万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 在45℃下测定了石油羧酸盐(室内制品O126,工业品ICO435)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工业品WGN和ORS 41)从混合溶液中的吸附量。配液用水为大庆采油四厂净化污水,矿化度为4 3g/L。在静态吸附测定中液固比(mL/g)范围为1∶8~8∶1。在人造岩心粉上,O126/WGN(2 4/0 6g/L)溶液中O126和WGN的静吸附量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加入电解质NaOH,NaCl或Na2CO3(9 0g/L)使吸附量增大,其中Na2CO3的影响程度较小;在液固比1∶4下,吸附后的不含和含电解质的溶液中O126和ORS 41的摩尔浓度比大体上接近初始比值(0 7971)。在大庆去油油砂上,吸附后ICO435/WGN/Na2CO3(5 33/0 67/10 0g/L)溶液中ICO435与WGN的摩尔浓度比,在液固比1∶4时为0 9063,接近初始比值(0 8919)。在人造岩心驱油中,注入O126/ORS 41/NaOH/HPAM(0 77/0 82/12 0/1 2g/L)驱油溶液0 3PV和HPAM(0 8g/L)溶液0 3PV后,流出液中O126和ORS 41的质量浓度与初始质量浓度之比随累计流出体积(0 31~3 49PV)的变化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认为:在接近实际驱油过程的液固比下(1∶3~1∶4),石油羧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的色谱分离较弱,在驱油液中可大体上保持初始比例。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石油羧酸盐 复配表面活性剂 吸附研究 驱油体系 NA2CO3 人造岩心 NaOH 初始比值 质量浓度 吸附量 液固比 混合溶液 净化污水 静态吸附 NaCl 影响程度 驱油溶液 变化趋势 驱油过程 色谱分离 工业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玲革 肖传敏 王正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4-356,共3页
探讨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BS的合成工艺条件 ,并对HBS复合驱油体系与渤海稠油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HBS适宜的合成条件为 :磺化反应温度 4 0~6 0℃ ,磺化时间 3~ 5h ,SO3气体浓度为 2 5~ 35g/L ,磺... 探讨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BS的合成工艺条件 ,并对HBS复合驱油体系与渤海稠油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HBS适宜的合成条件为 :磺化反应温度 4 0~6 0℃ ,磺化时间 3~ 5h ,SO3气体浓度为 2 5~ 35g/L ,磺化度大于 90 %。HBS复合驱油体系的配方组成为 :0 .0 2 5 %~ 0 .4 % (ω)HBS + 0 .2 %~ 1.2 % (ω)复碱 + 0 .8% (ω)助剂A ;该体系与渤海稠油可达到 1× 10 - 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具有很好的驱油效果 ,在水驱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2 0 %左右 ,且HBS原料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生产工艺简单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HBS 驱油剂 复合驱油体系 提高原油采收率 合成工艺条件 超低界面张力 驱油效果 界面活性 研究结果 反应温度 合成条件 磺化时间 气体浓度 配方组成 原料来源 生产工艺 应用价值 SO3 磺化度 助剂A 数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1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66,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发明先调节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废水pH到2~4,将调节pH后的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废水放入容器中,在所述的容器中放入至少两块极板,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废水深度处理 生产废水 水处理技术 发明 PH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中高COD废水的处理方法
19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29,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中高COD废水的处理方法。针对现有重烷基苯磺酸盐生产废水的处理,该发明提供一种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亚硫酸盐的方法。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生产废水 COD 亚硫酸盐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 催化剂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婧 朱友益 +2 位作者 于朋 樊剑 罗幼松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3,共5页
将全馏分重烷基苯切割成一系列窄馏分,磺化后的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编号为HABS-1,3,5,7,9。以新疆八区530原油为油相,地层模拟水为水相,分别测试全馏分和窄馏分重烷基苯磺酸盐对体系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的影响。... 将全馏分重烷基苯切割成一系列窄馏分,磺化后的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编号为HABS-1,3,5,7,9。以新疆八区530原油为油相,地层模拟水为水相,分别测试全馏分和窄馏分重烷基苯磺酸盐对体系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窄馏分HABS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油水界面张力先减小后增大,当窄馏分HAB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8(烷基碳链平均碳数为15)时,油水界面张力最低,为0.002 3mN/m;使用HABS-3与15%(w)的HABS-1、AEO-9复配剂,体系的乳化综合指数分别达到89.51%、88.70%,油水界面张力分别为0.009 8 mN/m和0.005 9mN/m,均处于10^(-3)mN/m的超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磺酸盐 复配体系 乳化性能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