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点产业政策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104,共20页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多产品企业 出口产品组合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金融化与企业创新投入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全 李姿璇 樊轶侠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1-198,共18页
本文基于“五年规划”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探究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金融化在其中发挥的干扰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其促进效果会随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升高而减弱。在经过一系列稳... 本文基于“五年规划”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探究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金融化在其中发挥的干扰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其促进效果会随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升高而减弱。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对影响机制的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化对重点产业带来的正面作用低于非重点产业,使得其负面影响更加凸显,从而削弱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进一步分析可知,机构持股能够改善金融化的负面干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最后,相比于高管薪酬差距较低的企业,高管薪酬差距提高有利于增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降低金融化的负面干扰。本文拓宽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决策相关领域的研究,对政府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金融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赋能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来自链式中介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黄玉琳 胡军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18,共4页
本文运用链式中介模型探讨重点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转型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实现,按中介效应大小排序依次为:一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 本文运用链式中介模型探讨重点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转型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三条中介路径实现,按中介效应大小排序依次为:一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二是经由要素市场化的独立中介;三是经由配置效率的独立中介。本文从提升政府流通产业服务能力、精准运用重点产业政策工具、加强重点产业政策与市场自身功能互补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发挥重点产业政策工具的效用,实现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流通产业结构 要素市场化 配置效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与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4
作者 杨扬 韩佳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7,共10页
重点产业政策是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和调控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中国2007、2012和2017年各省份制造业为样本,考察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支持行业在省... 重点产业政策是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和调控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中国2007、2012和2017年各省份制造业为样本,考察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支持行业在省际贸易中的碳转入;第二,当省份的资源依赖度越高和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时,重点产业政策的省际贸易碳转入效应越强,然而政策的环保倾向降低了这一碳转入效应。渠道分析表明,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对低景气度产业以及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支持,加剧了省际贸易的碳转入。研究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优化重点产业政策制定及差异化实施地区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隐含碳排放转移 中国省际贸易 资源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刺激制造业企业投资房地产了吗?——来自五年规划与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贤彬 谢倩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8,共12页
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数据和手工收集整理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因果效应。实证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重点鼓励行业企业的房地产投资水平。异质性... 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房地产投资数据和手工收集整理的重点产业政策信息,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因果效应。实证发现,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重点鼓励行业企业的房地产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受重点产业政策影响程度相对更大。机制检验表明,重点产业政策通过信贷、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渠道促进重点鼓励行业企业的房地产投资水平的提升。在三种影响渠道当中,政府补贴的中介效应最大,税收优惠次之,银行信贷的中介效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房地产投资 五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央地政策差异与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婕 余壮雄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4,共20页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产业规划差异对出口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结果表明,中央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一般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来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地方产业规划则通过提高加工贸易的DVAR这一折衷路径来实现升级效应。此外,还发现升级效应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经营规模中存在异质性,而国内要素占比、生产率和创新效率是传导差异升级效应的重要渠道。文章揭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差异化效用,为未来产业规划政策的实施空间与调整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规划 全球价值链升级 重点产业政策 国内增加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壮雄 丁文静 董洁妙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 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与各省份五年规划数据,本文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出口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引致产品维度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出口再分配;产品市场获得支持会吸引潜在出口商参与出口、争夺市场份额,也会吸引在位出口商将部分业务转移到获得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业务试探;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加速淘汰竞争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促进产品维度新旧企业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企业的出口动态,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平均单价与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支持会降低出口市场的准入门槛,导致更多的低价低质企业进入市场。可见,适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产品市场内企业的更新换代,激发市场活力;但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质量攀升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出口再分配的优化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出口再分配 出口价格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如何抑制产业震荡?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倩琳 戚聿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7,共11页
产业震荡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震荡的影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省级五年规划纲要文本,本文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 产业震荡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震荡的影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省级五年规划纲要文本,本文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震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抑制了产业震荡;重点产业政策对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震荡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重点产业政策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出口抑制产业震荡;不同类型的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震荡的影响不同,只有重点支柱产业政策显著抑制了产业震荡。上述研究结论为抑制产业震荡和促进产业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有效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产业震荡 产业安全 资源配置效率 出口促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城市协同与土地配置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江萌 程建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然而,过多资源集聚在特定行业,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结构性扭曲。基于2007-2020年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实证检验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然而,过多资源集聚在特定行业,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结构性扭曲。基于2007-2020年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实证检验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引发了重点产业土地在下辖市间的重复配置,而省内城市间政府合作和市场协同关系的加强有助于改善土地重复配置。省级政府应着力破除下辖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和市场整合,以优化产业政策实施和土地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协作 市场整合 重点产业政策 土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基于出口模式差异的解释
10
作者 潘昌蔚 《企业经济》 2025年第9期59-68,共10页
提升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于中国企业化解不利风险冲击、维持出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以“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政策调整为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其... 提升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于中国企业化解不利风险冲击、维持出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以“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政策调整为契机,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可以提升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机制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会提高企业选择直接出口、代销出口的可能性,降低混合出口的可能性,从而提升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具备地区比较优势的行业内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为此,应搭建信息平台给予企业拓市场引导,鼓励弱势企业“抱团出海”,积极利用贸易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产业政策 出口市场多元化 出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少安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5,共7页
本文认为,“政府是否需要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的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质量的产业政策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对理论的误解:一是混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概念,导致各级政府和大小经济体都朝着同... 本文认为,“政府是否需要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的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质量的产业政策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对理论的误解:一是混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概念,导致各级政府和大小经济体都朝着同一方向和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恶性竞争并造成资源浪费;二是不理解“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内生于生产要素的结构和质量”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时与市场机制错位,产业政策作用的重点错误地置于产业、企业和产品,而不是生产要素的结构和质量,甚至讨论“政府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实施产业政策”这样的伪问题。本文的建议是,把政府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素质的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上来:一是政府应保护自然要素、提高自然要素质量、促进利用效率提高和保障可持续利用;二是政府应直接或间接地积累公共物质资本,主要是投资建设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三是政府应通过加强教育和优化教育结构,积累人力资本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有意识地把国家的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普惠化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逐步改革现有高等教育的投入结构,让真正的职业教育走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四是政府应优化科学技术投入结构,强化技术资本积累。基于此,本文针对将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转移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质量提升有所裨益。我们的建议是,把政府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质量的产业政策作用的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上来:一是政府应保护自然要素、提高自然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并保障可持续利用;二是政府应直接或间接地积累公共物质资本,主要是投资建设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三是政府应通过加强教育和优化教育结构,积累人力资本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有意识地把国家的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普惠化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逐步改革现有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让职业教育走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四是政府应优化科学技术投入结构,强化技术资本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质量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要素结构 要素升级 产业政策作用重点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