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技术60年传承与发展展望
1
作者 吴雷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4,共8页
催化裂化是中国发展最活跃、最具特色的炼油加工工艺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工艺与工程技术经验。催化裂化技术在支持重油轻质化、车用燃料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炼化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梳理了... 催化裂化是中国发展最活跃、最具特色的炼油加工工艺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工艺与工程技术经验。催化裂化技术在支持重油轻质化、车用燃料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提高炼化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梳理了技术发展脉络并展望未来炼化行业的发展需求,预计在今后的炼油结构调整和油化转型过程中,催化裂化技术将继续提供有力的支撑。未来,催化裂化技术将重点在炼油厂短流程再造、原油直接裂化(裂解)、油化产品结构灵活调变、节能降耗与降低碳排放、清洁化生产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重油高效催化裂解 汽油 丙烯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内反应历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钮根林 杨朝合 +2 位作者 徐春明 山红红 张建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工业提升管在线取样系统对胜利石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中下部进行在线取样 ,将取得的液体和催化剂样品进行处理分析 ,从而得到了重油催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中下部液体产品分布、催化剂活性、碳含量和焦炭H C... 利用自行研制的工业提升管在线取样系统对胜利石油化工总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中下部进行在线取样 ,将取得的液体和催化剂样品进行处理分析 ,从而得到了重油催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中下部液体产品分布、催化剂活性、碳含量和焦炭H C的变化规律。认为重油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发生在提升管的中下部区域 ,并对提升管油剂混合处的渣油雾化、汽化和油剂接触状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反应历程 重油 催化裂化 提升管 产品分布 碳含量 催化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醇-无机酸复合溶剂改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2 位作者 李林 徐永强 苏贻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实验室用2% H2 SO4 -CH3OH 精制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可大大改善柴油的安定性;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碱洗后再用2% H2SO4 -CH3OH 处理,可除去影响安定性的酸性组分(含氧化合物)和氮化物,使精制油的催速储... 在实验室用2% H2 SO4 -CH3OH 精制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可大大改善柴油的安定性;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碱洗后再用2% H2SO4 -CH3OH 处理,可除去影响安定性的酸性组分(含氧化合物)和氮化物,使精制油的催速储存安定性颜色达到优级轻柴油的标准,精制油收率达98.46% ,并且精制油中溶剂含量少,水洗可除去;溶剂甲醇经蒸馏回收可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柴油 溶剂精制 复合溶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2
4
作者 翁惠新 欧阳福生 马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2-668,共7页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的特点,提出了以结构族组成为集总分族基础的十一集总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和参数估计确定了动力学参数,经实验室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关键词 催化裂化 集总 动力学 重油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组成对诱导期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文惠 梁咏梅 +1 位作者 刘耀芳 杨九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3,共8页
采用化学处理、添加模型化合物等方法 ,分别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氮、氧化合物及烯烃、二烯烃对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汽油中共轭二烯烃的含量虽少 ,却是影响诱导期的最重要组分 ,将其脱除后诱导期将大幅度增长 ;单烯烃对... 采用化学处理、添加模型化合物等方法 ,分别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氮、氧化合物及烯烃、二烯烃对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汽油中共轭二烯烃的含量虽少 ,却是影响诱导期的最重要组分 ,将其脱除后诱导期将大幅度增长 ;单烯烃对诱导期的影响远小于共轭二烯烃 ,但由于其含量较多 ,因此也是影响诱导期的重要组分。汽油中存在显著量的苯酚及其衍生物 ,对延长诱导期有利 ,在精制过程中应予保留。汽油中的氮化物和硫化物对诱导期虽有不利影响 ,但由于其含量不多 ,因此影响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汽油 诱导期 杂原子化合物 烯烃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油抗钒裂化催化剂LV-23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久顺 王亚民 +1 位作者 范中碧 钟孝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9,共5页
介绍新开发的具有优良抗钒性能的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 L V23 的研究开发情况及工业应用结果。该催化剂在高转化率下处理劣质掺渣油原料,可使液化气、汽油、柴油三者收率的总和较高。在平衡催化剂中钒的质量分数达到 4 200 ... 介绍新开发的具有优良抗钒性能的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 L V23 的研究开发情况及工业应用结果。该催化剂在高转化率下处理劣质掺渣油原料,可使液化气、汽油、柴油三者收率的总和较高。在平衡催化剂中钒的质量分数达到 4 200 μg/g、镍的质量分数达到 6 100 μg/g 的前提下,干气和焦炭的产率很低,该催化剂性能明显优于同类进口对比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裂化催化 渣油 抗钒 LV-23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裂化催化剂活性中心可接近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路勇 何鸣元 +1 位作者 宋家庆 舒兴田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了使重油分子能够充分接触催化剂活性中心 ,进而被有效地裂化 ,要求催化剂具有高度可接近的孔结构体系。针对孔分布和孔径等孔结构参数与活性中心可接近性的关系 ,以及如何评价催化剂活性中心可接近性不十分清楚的情况 ,建立了一种较... 为了使重油分子能够充分接触催化剂活性中心 ,进而被有效地裂化 ,要求催化剂具有高度可接近的孔结构体系。针对孔分布和孔径等孔结构参数与活性中心可接近性的关系 ,以及如何评价催化剂活性中心可接近性不十分清楚的情况 ,建立了一种较为可行的研究重油裂化催化剂活性中心可接近性的简便方法 ,并用它考察了催化剂基质孔分布对活性中心可接近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基质比表面积相近时 ,重油收率和可汽提焦产率随大孔基质的增加而降低。所得结果得到了工业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催化 活性中心 孔分布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 被引量:21
8
作者 钮根林 杨朝合 +2 位作者 王瑜 孙昱东 杜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对胜利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系统各部位焦块的组成和结焦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系列抑制或减少结焦的措施。抑制或减少提升管进料喷嘴上方区域结焦的关键在于提高催化裂化进料的汽化率和改善催化剂的流动状况 ,保证催化剂有合适... 对胜利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反应系统各部位焦块的组成和结焦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系列抑制或减少结焦的措施。抑制或减少提升管进料喷嘴上方区域结焦的关键在于提高催化裂化进料的汽化率和改善催化剂的流动状况 ,保证催化剂有合适的预提升线速和密度。对于沉降器顶部和转油线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装置 结焦原因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MCSP脱臭工艺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夏道宏 朱根权 +3 位作者 项玉芝 徐海 苏贻勋 杨彦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异构硫醇、高级硫醇含量较高的特点,在无碱液脱臭法的基础上,开发了MCSP脱臭工艺。对MCSP脱臭工艺与Merox常规固定床脱臭工艺、无碱液脱臭工艺的脱臭效率、催化剂使用寿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异构硫醇、高级硫醇含量较高的特点,在无碱液脱臭法的基础上,开发了MCSP脱臭工艺。对MCSP脱臭工艺与Merox常规固定床脱臭工艺、无碱液脱臭工艺的脱臭效率、催化剂使用寿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CSP脱臭工艺不仅脱臭效率高、催化剂寿命长,而且能使生产投资大幅度降低,无废碱液排放。并对MCSP脱臭工艺原理、工业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简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汽油 脱臭 MCSP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高岱巍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王荷蕾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3-26,29,共5页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 (RFCC)沉降器结焦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反应油气中含有催化剂颗粒以及油气中重组分的冷凝是沉降器结焦的物理因素 ,而重芳烃、胶质、沥青质的高温缩合和油气中烯烃和二烯烃的环化聚合反应则是沉降器结焦的化学因素。... 分析了重油催化裂化 (RFCC)沉降器结焦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反应油气中含有催化剂颗粒以及油气中重组分的冷凝是沉降器结焦的物理因素 ,而重芳烃、胶质、沥青质的高温缩合和油气中烯烃和二烯烃的环化聚合反应则是沉降器结焦的化学因素。通过对液相重组分高温缩合机理、相分离生焦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等沉降器结焦机理的分析 ,认为沉降器中油气的气、液相分别遵循不同的结焦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沉降器 结焦机理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咏梅 刘文惠 +1 位作者 史权 刘耀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6,共3页
利用酸萃取技术浓缩分离重油催化裂化 (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 ,比较了两种萃取剂和两种油剂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选用10 % (体积分数 )HCl作萃取剂 ,油剂比为10∶1(体积比 )时 ,碱性氮化物的提取率较高 ;浓缩分离出的氮化物用色... 利用酸萃取技术浓缩分离重油催化裂化 (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 ,比较了两种萃取剂和两种油剂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选用10 % (体积分数 )HCl作萃取剂 ,油剂比为10∶1(体积比 )时 ,碱性氮化物的提取率较高 ;浓缩分离出的氮化物用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对其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RFCC汽油中的氮化物主要是C0~C2 苯胺及少量吡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 氮化物 萃取 色谱-质谱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晓东 徐武清 刘静翔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分析了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两套不同结构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的原因,并介绍了所采取的防止结焦的措施及效果。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装置 结焦 沉积物 形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分子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龚剑洪 陆善祥 崔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3-57,共5页
在建立的等效分子系综基础上 ,采用无向图进一步使分子结构明晰。结合模型化合物反应规律和引入碳中心方法 ,应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了国产重油催化裂化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模型中将热裂解和催化反应... 在建立的等效分子系综基础上 ,采用无向图进一步使分子结构明晰。结合模型化合物反应规律和引入碳中心方法 ,应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了国产重油催化裂化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模型中将热裂解和催化反应分开考虑 ,将催化剂划分系综 ,增强了模型的科学性 ;但模型对催化剂的表征和缩合生焦方面欠完善 ,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燃料油 重油 反应动力学 分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结焦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雨润 翟伟 张承甲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7-21,共5页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易结焦的情况 ,济南炼油厂 1.40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在原料重油掺入量多、密度大、残炭高的情况下 ,通过采取选用合理的设备结构、优化工艺操作技术、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预防结焦。装置经第一周期 5 73d的连续运... 针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易结焦的情况 ,济南炼油厂 1.40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在原料重油掺入量多、密度大、残炭高的情况下 ,通过采取选用合理的设备结构、优化工艺操作技术、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预防结焦。装置经第一周期 5 73d的连续运行 ,除原料油喷嘴上方结焦较严重外 ,装置的其它部位只有轻微的结焦或无结焦。在第二周期的运行中 ,针对局部结焦的情况 ,剖析原因 ,采取了进一步的防焦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油渣 结焦 抑制 重油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历程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蓝兴英 高金森 徐春明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沉降器结焦需具备2个条件:存在易结焦物质,存在结焦的环境和条件。在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中结焦物质包括油气组分、油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结焦的环境和条件指沉降器内的物料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沉降器中气相组分、油液滴和... 沉降器结焦需具备2个条件:存在易结焦物质,存在结焦的环境和条件。在重油催化裂化沉降器中结焦物质包括油气组分、油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结焦的环境和条件指沉降器内的物料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沉降器中气相组分、油液滴和催化剂颗粒等结焦物质的结焦历程,提出为了定量掌握结焦历程中各个过程的细节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催化裂化 沉降器 结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铜片腐蚀的原因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根权 夏道宏 +1 位作者 苏贻勋 钱家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12期34-36,共3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铜片腐蚀不合格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样作为考察对象,用化学方法对油样中的腐蚀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和已知化合物进行对比,发现油样中腐蚀性物质主要为元素硫和多硫化物,同时对铜片上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腐蚀...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铜片腐蚀不合格的重油催化裂化汽油样作为考察对象,用化学方法对油样中的腐蚀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并和已知化合物进行对比,发现油样中腐蚀性物质主要为元素硫和多硫化物,同时对铜片上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腐蚀产物中含硫。此外,试验发现元素硫不能用碱液除去,但可被溶剂A和水的混合碱液萃取,对于腐蚀油样有同样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汽油 腐蚀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梁咏梅 刘文惠 刘耀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5,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 ,分别利用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和原子发射检测器 (AED)对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简称燕化 )炼油厂和石家庄炼油厂生产的重油催化裂化 (RFCC)汽油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分析。燕化炼油厂RFCC汽油中总硫只有 2 9 5mg/... 采用气相色谱法 ,分别利用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和原子发射检测器 (AED)对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简称燕化 )炼油厂和石家庄炼油厂生产的重油催化裂化 (RFCC)汽油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分析。燕化炼油厂RFCC汽油中总硫只有 2 9 5mg/L ,采用FPD无法检测 ;石家庄炼油厂的RFCC汽油中总硫为 72 0 1mg/L。用标样和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 MS)定性 ,FPD分离检测出 19种硫化物 ,主要是硫醇、噻吩类硫化物 ,硫醚类硫化物和二硫化物均未检出。用AED鉴定出燕化炼油厂RFCC汽油中的硫化物 12种 ,主要是噻吩和四氢噻吩类、低碳硫醇和二硫化物 ;石家庄炼油厂的RFCC汽油中的硫化物 2 6种 ,也主要以噻吩类为主 ,另有少量的低碳硫醇、硫醚和二硫化物。结果表明 ,用AED检测RFCC汽油中的硫化物 ,其灵敏度和选择性都高于目前使用最普遍的F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汽油 含硫化合物 分析 火焰光度检测 原子发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催化剂流化异常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白锐 王晓 +1 位作者 王振卫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5,共5页
针对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催化剂流化异常的情况,根据生产实际和流化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导致流化异常的各种因素,找出了流化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催化剂堆密度偏低、装置负荷过大和半再生斜管不畅造成的,采... 针对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催化剂流化异常的情况,根据生产实际和流化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导致流化异常的各种因素,找出了流化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催化剂堆密度偏低、装置负荷过大和半再生斜管不畅造成的,采取的对策为:通过调整催化剂配方,优化催化剂生产工艺,改善新鲜催化剂的堆密度和外形,并采用堆密度相对较高的磁分离催化剂,加大系统中催化剂置换速率;降低装置负荷,合理调配一再、二再主风量,并控制好两器压力;通过调整松动点和松动风量改善半再生斜管输送工况。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解决了再生器催化剂流化异常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催化 再生器 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乳化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振江 赵德智 +2 位作者 曹祖宾 赵学波 穆文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39,共3页
介绍了重油乳化和爆破雾化的机理,首次提出将乳化技术应用于重油催化裂化工艺并对其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详细论述了重油乳化冷进料催化裂化技术应用于工业中的意义。
关键词 乳化技术 爆破雾化 催化裂化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集总动力学模型(Ⅱ)——模型的工业验证 被引量:10
20
作者 翁惠新 马军 欧阳福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9-674,共6页
本文(I)报建立的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重油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HCCLK)工业应用软件,并对ZCM-7和RHZ-200两个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拟合性能良好,为模型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良... 本文(I)报建立的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重油催化裂化集总反应动力学(HCCLK)工业应用软件,并对ZCM-7和RHZ-200两个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拟合性能良好,为模型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催化裂化 重油 集总 动力学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