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中国式“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被引量:5
1
作者 范静波 赵睿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8,共11页
本研究以2006—2020年中国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深入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各类环境规制强度则呈现出时序与空间上的差异。适宜强度的环境规制能提升绿色创... 本研究以2006—2020年中国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深入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各类环境规制强度则呈现出时序与空间上的差异。适宜强度的环境规制能提升绿色创新效率,这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有效性。然而当强度超越拐点值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效应将会减弱,命令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开始产生抑制效果。在当前阶段,中国命令型和公众型环境规制强度适宜;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强度则显著过高,需将其进行调整以更有效地提升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环境规制在环境绩效方面的边际效应,且深化了学术界对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环境规制 重污染企业 绿色创新效率 波特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影响下的重污染企业ESG战略:实质性改革还是“漂绿”?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维军 王昕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共8页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提升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 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绿色金融能否如“手术刀”般真正发挥提升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作用,抑或只成为部分企业“漂绿”营销的“麦克风”。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未显著加剧企业“漂绿”行为,而且对“漂绿”倾向较重的企业起到了遏制作用。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社会绩效,且这一正向作用在非国有性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和非高科技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应扩大区域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助力重污染企业改善ESG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重污染企业 差分模型 “漂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如何激发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3
作者 赵娜 袁梁 +1 位作者 龙汉 朱维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2,共11页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成熟企业。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减弱了企业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提高了实体金融投资的相对报酬。此外,企业减少金融资产配置后,资本配置趋于向实,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实体投资、环保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 脱虚向实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与企业碳排放——来自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4
作者 程时雄 陈慧 +1 位作者 汤李琛 陈宓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25,共15页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量,该效应在政策实施后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通过“资金+技术+意识”三轮驱动发挥作用。其中,在区域层面,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扩张与绿色保险进一步发展进而降低碳排放;在企业层面,该试点政策既引导绿色创新的数量质量双提升,又通过增强高管环保意识促进碳减排。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效果在国有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及高资本配置效率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说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可通过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和资本合理利用为碳减排提供有效支撑。研究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组合、建立差异化区域推广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重污染企业 碳减排 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仕琦 王永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7,共11页
本文选取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而这一政策诱发的绿色创新是在既有创新活动基... 本文选取2008~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而这一政策诱发的绿色创新是在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并未挤出其他技术创新;其中,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强化高管绿色认知来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在西部地区、强环境规制地区以及高竞争行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视角,为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 绿色创新 杠杆效应 挤出效应 上市公司 高管绿色认知 经济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能否提高重污染企业绩效?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美璇 周权 王韶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环境治理手段,其能否发挥“波特效应”是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论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绩效影响的...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新型环境治理手段,其能否发挥“波特效应”是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论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绩效,并且该效应在中小规模、成立时间长的企业中更加明显。(2)绿色信贷政策会显著促进策略性创新,使得绿色信贷政策的激励作用主要来源于创新数量,而非创新质量。(3)融资约束与企业产权性质在绿色信贷政策与重污染企业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证实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推动企业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绩效 波特效应 创新行为决策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
7
作者 马嘉萌 皮高宇 郑韵怡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9-48,共10页
文章以绿色并购为切入点,以2010—2023年重污染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会计信息质量高、内控良好、... 文章以绿色并购为切入点,以2010—2023年重污染上市企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显著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会计信息质量高、内控良好、环境监管严格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降低的效应显著,而主并企业CEO环保经历会增强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并购可以通过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吸引投资者与政府关注获取融资优势、降低企业合规经营与绿色转型的成本风险等路径降低重污染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结论对企业制定与实施绿色并购策略、政府引导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并购 权益资本成本 重污染企业 信息传递机制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
8
作者 祁瑞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58,共5页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 文章2011—2022年沪深两市重污染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构建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关系模型,并将绿色金融改革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实证检验绿色金融改革、研发投入粘性与企业绿色绩效三者关联。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显著正相关;绿色金融改革显著增强研发投入粘性与重污染企业绿色绩效间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 研发投入粘性 绿色绩效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谢婷婷 高小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7,共10页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并购已成为重污染企业应对合规压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及环保意识增强,绿色并购已成为重污染企业应对合规压力、提升供应链韧性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并购显著增强了供应链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并购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声誉、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吸引绿色投资持股提高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实施“双碳”目标后,具有较高披露意愿以及获得政府补贴支持的企业,其绿色并购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不仅拓宽了绿色并购的研究视角,还为重污染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并购 重污染企业 供应链韧性 绿色声誉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投资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能权交易制度何以影响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
10
作者 王开科 于玥 关阳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100,共14页
厘清能源环境与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生产结构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的影响,对助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 厘清能源环境与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生产结构绿色化对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的影响,对助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能够提高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DID估计有效性检验、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的提高作用在低融资约束企业、低人工智能化企业和高供应链集中度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通过选择绿色转型策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动生产设备优化提高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实施显著增加了重污染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生产人员和业务人员的需求。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用能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为政府部门通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促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权交易制度 重污染企业就业水平 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生产设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影响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吗 被引量:18
11
作者 潘爱玲 张启浩 李广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7,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增加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其中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2011-2021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会增加企业的监管压力和声誉压力,强化管理层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并购,且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驱动下的绿色并购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并获得了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针对中小投资者平台提问内容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文本长度越长或负面问题数量越多时,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此外,当企业存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处于高市场化地区时,中小投资者环境关注的积极作用越显著。本文丰富了绿色并购驱动因素和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的相关研究,为建设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 环境关注 重污染企业 绿色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重污染企业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孟祥松 唐雨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3-110,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并且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目标。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并且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目标。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成熟,重污染企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新机遇,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转型中提供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文章选取2011—202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维度间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为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绩效 内部控制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利乘便:重污染企业绿色双元创新驱动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艳秋 闫心怡 陈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6-106,共11页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双元创新活动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双元创新根据不同匹配方式可分为绿色双元创新平衡和绿色双元创新互补。基于WSR方法论,以54个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运用fsQCA和NCA方法探究绿色双元创新驱动路径。结果发... 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双元创新活动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双元创新根据不同匹配方式可分为绿色双元创新平衡和绿色双元创新互补。基于WSR方法论,以54个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运用fsQCA和NCA方法探究绿色双元创新驱动路径。结果发现:引致高绿色双元创新互补的类型可分为高管团队主导的技术资源驱动型、外部压力下高管团队与技术混合驱动型;引致高绿色双元创新平衡的类型可分为市场竞争下资源驱动型、外部压力下高管团队与资源混合驱动型。未吸收冗余是高绿色双元创新平衡的核心条件,技术多元化是高绿色双元创新互补的核心条件;绿色双元创新平衡重视事理和物理层面的因素协同,绿色双元创新互补强调人理和物理层面的因素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绿色双元创新 WSR方法论 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ESG表现与企业升级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尚舒 韩亮亮 徐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升级。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究“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 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升级。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究“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企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促进重污染企业升级,企业数字化水平在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和企业升级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税收优惠正向调节了重污染企业数字化水平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探究还发现:重污染行业中非国有企业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企业升级的影响较弱;中小规模企业相较于大规模企业而言,ESG表现对企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于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重污染企业 ESG表现 企业升级 数字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强以晨 徐璋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2,共10页
重污染行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污染企业既是“六稳”“六保”的主要领域,又是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关键基础,还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发展风险维持高位,实施数字化转型... 重污染行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污染企业既是“六稳”“六保”的主要领域,又是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关键基础,还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发展风险维持高位,实施数字化转型是重污染企业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与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具有绿色经济效应,使得绿色金融能够为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内在激励与战略资源。该研究采用2011—2021年中国城市与上市企业的匹配数据,在测算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且提升作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一定的持续性,说明绿色金融的低碳转型目标与数字化转型目标具有强烈的一致性。②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了管理层数字化水平,在企业应用技术的层面尚有广阔发展空间。③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主要通过提升重污染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重污染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④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受到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多重影响。绿色金融可以有效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的负面影响,政企关联不利于绿色金融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的促进效应。该研究为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信息透明度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1 位作者 杨平 陈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 以2015—2020年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衡量企业绿色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其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以及抑制债务融资成本,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效率;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因受经济因素、区位因素、产权性质的影响而不同,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处于省会城市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明显,国有控股的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生产效率的效应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数字化转型 绿色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税制改革对重污染企业ESG信息披露“漂绿”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保护税法》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天 徐潇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1-25,48,共6页
文章以中国A股2012—2023年企业为样本,以中国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绿色税制改革在提高重污染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遏制其ESG信息披露“漂绿”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绿色税制改革能显著遏制重污染企业ESG... 文章以中国A股2012—2023年企业为样本,以中国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绿色税制改革在提高重污染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遏制其ESG信息披露“漂绿”行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绿色税制改革能显著遏制重污染企业ESG信息披露漂绿程度,表现出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的提高是其中的潜在影响机制之一。文章还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以及不存在外资持股的企业而言,绿色税制改革对其ESG信息披露“漂绿”的遏制作用更明显;并从税制改革的角度讨论了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制度因素,研究结论对监管部门如何构建更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具有一定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改革 重污染企业 ESG 漂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来自A股100家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嘉莉 毛靖宇 +2 位作者 彭甲超 姚婷婷 付书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1671,共11页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探究这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深入推进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08-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100家A...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污染排放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探究这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深入推进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08-2022年中国重污染行业100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和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分析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时空分异特征。同时,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剖析了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驱动因素,并基于GTWR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这些因素的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1)从时间特征来看,自2008年以来,中国重污染细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协同效应的均值由2008年的0.476提高到2022年的0.490。2)从空间特征看,样本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的协同效应分别介于0.413-0.810、0.395-0.662、0.187-0.550。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协同效应起初高于其他地区,但随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推进,各地区的差异逐渐缩小。3)能源消耗量与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显著负相关,而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创新则与协同效应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在东部地区,能源消耗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作用更明显,而在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更突出。环境规制强度和公众环境关注度对减污降碳的驱动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该研究不仅拓展了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研究视角,还为中国推进重污染企业减污降碳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企业 减污降碳协同 耦合协调度 GTWR模型 时空分异特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金辉 刘倩 +1 位作者 赵川阳 熊凤山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95,共17页
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原环境保护部2014-2015年发布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名单,以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环责险降低了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 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原环境保护部2014-2015年发布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名单,以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环责险降低了重污染企业超额现金持有。这说明环责险能够对超额现金持有发挥抑制作用,使重污染企业现金持有更加合理,更符合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路径检验表明,环责险是通过提高银行贷款规模和降低代理成本,来降低超额现金持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环责险对超额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媒体关注企业、高环境规制企业中尤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环责险对超额现金持有的抑制作用,最终会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对环责险经济后果和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实践上为监管部门后续修订环责险相关政策,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和完善现金管理财务决策,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超额现金持有 银行贷款 代理成本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 被引量:26
20
作者 徐浩庆 林浩锋 邢洁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9,共15页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上市公司的综合水平,是体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标准。以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及17个省份颁布或修订环保条例作为准自然实验,根据彭博数据提供的ESG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的...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上市公司的综合水平,是体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标准。以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及17个省份颁布或修订环保条例作为准自然实验,根据彭博数据提供的ESG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探讨环境规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非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从分项来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但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异质分析来看,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高的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政府应加快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重污染企业 ESG表现 创新能力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