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耦合谐振腔的可重构宽带匹配电路
1
作者 李航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7-1155,共9页
为了降低工艺波动、版图二阶效应、模型偏差等非理想因素对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腔的可重构宽带匹配电路(Reconfigurable Wideband Matching Network Bas... 为了降低工艺波动、版图二阶效应、模型偏差等非理想因素对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腔的可重构宽带匹配电路(Reconfigurable Wideband Matching Network Based on 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tor Tank,MCR-RWM)。通过数字控制电路配置可调电阻阵列和可调电容阵列,改变匹配电路增益、带宽、增益平坦度、纹波等参数,实现宽带匹配电路重构。在65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基于MCR-RWM的驱动放大器并集成于接收芯片。测试结果显示,在18.2~20.2 GHz频率范围,通过数字控制电路重构驱动放大器的宽带匹配,接收通道的S_(22)改善了3.5 dB,S_(21)提升了0.5 dB,增益平坦度改善了0.1 dB,-3 dB带宽增大了113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集成电路 重构宽带匹配 磁耦合谐振腔 驱动放大器 工艺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图匹配重构的波束扫描测角方法
2
作者 朱晓丹 朱伟强 陈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91-2697,共7页
利用单个旋转天线实现波束扫描高精度测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以低计算复杂度实现高精度角度估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分量分离的闭式估计方法。首先将天线方向图表示为指数和形式,将角度估计问题转化为包含角度信息的模式分量估... 利用单个旋转天线实现波束扫描高精度测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以低计算复杂度实现高精度角度估计,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分量分离的闭式估计方法。首先将天线方向图表示为指数和形式,将角度估计问题转化为包含角度信息的模式分量估计问题,从而实现单模角度估计。结合模式分量的理论估计误差,推导得到多模联合估计式和理论估计精度。针对非理想观测条件下,模式分量求解出现的数值不稳定问题,提出对方向图进行匹配重构的方法,首先通过对观测序列和方向图抽样点进行互相关计算,估计得到粗略角度,确定方向图重构的角度范围,再通过匹配重构避免观测角度矩阵的病态问题。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模式分量分离的多模测角方法具有估计精度高、计算简单的优点,提出的匹配重构方法提高了估计算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角 波束扫描 病态问题 互相关 模式分量 匹配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拟合及信号匹配重构压制剩余多次波的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东红 明君 林桂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2期45-49,共5页
针对f—k、τ—p等滤波法不能有效衰减近偏移距多次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幅拟合及信号匹配重构压制剩余多次波的方法,与滤波法组合使用,能有效衰减不同产生机制的多次波,计算效率高,能适应海量三维数据。对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后表明... 针对f—k、τ—p等滤波法不能有效衰减近偏移距多次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幅拟合及信号匹配重构压制剩余多次波的方法,与滤波法组合使用,能有效衰减不同产生机制的多次波,计算效率高,能适应海量三维数据。对模型和实际资料应用后表明,该方法对剩余多次波压制后,能有效提高剖面的成像质量,降低解释难度;同时改善CRP道集的横向能量关系,为后续利用叠前道集进行AVO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多次波衰减 信号匹配重构 振幅拟合 近道多次波 叠前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 MEMS开关的可重构PA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刘晓 许高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0-182,共3页
介绍了一种结合MEMS开关实现多频带PA的方法,通过电磁场分析软件对RFMEMS串联开关进行模拟和仿真,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双频带PA电路,在所设计的两个频带内,功放都有较高效率及输出功率,这种多频带PA可用于未来多频带应用的移动终... 介绍了一种结合MEMS开关实现多频带PA的方法,通过电磁场分析软件对RFMEMS串联开关进行模拟和仿真,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双频带PA电路,在所设计的两个频带内,功放都有较高效率及输出功率,这种多频带PA可用于未来多频带应用的移动终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MEMS开关 功率放大器 重构匹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重构的企业创新过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裴小兵 刘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基于知识元理论,本文对创新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知识划分为原理知识和使能知识,进而以新的视角和更微观的尺度分析知识创新和创意产生的过程;提出创意产生的机理是用知识原理对知识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解构与重构,以达到知识元... 基于知识元理论,本文对创新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知识划分为原理知识和使能知识,进而以新的视角和更微观的尺度分析知识创新和创意产生的过程;提出创意产生的机理是用知识原理对知识体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解构与重构,以达到知识元的自由组合,构成某种特定功能,进而实现产品创新,这个过程就是企业创新的知识重构过程;通过对知识重构模型的分析,指出问题抽象化与知识库中原理知识搜索、知识的比较与匹配、知识解构与重构是创新的"升华"过程,并通过案例对模型加以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知识元 原理知识 使能知识 匹配重构 知识重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厚度约束的匹配追踪算法识别石灰岩顶界地层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妍芳 李闯 +2 位作者 陈军 李建海 杨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0,共6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纪石灰岩地层与泥岩地层界面有两种特殊的地质现象:1泥岩沉积期局部发育石灰岩,与下伏石灰岩沉积形成假连续沉积;2石灰岩顶不整合面发育岩溶储层,储层波阻抗与上覆泥岩地层相近。因此在地震记录上可能会出现"...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纪石灰岩地层与泥岩地层界面有两种特殊的地质现象:1泥岩沉积期局部发育石灰岩,与下伏石灰岩沉积形成假连续沉积;2石灰岩顶不整合面发育岩溶储层,储层波阻抗与上覆泥岩地层相近。因此在地震记录上可能会出现"穿时"的地震响应特征而掩盖真实的储层信息和地层信息。为此,提出了基于厚度约束的匹配追踪算法,以挖掘出更多、更准确的地震信息去表征所要关注的地质体。首先将原始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多个原子;然后以地质目标体厚度所对应的频率作为约束阈值,剔除分辨率低于地质目标体的低频原子,从剩余原子中筛选出最能体现地质目标体的原子来做地震重构;最后利用重构地震数据完成储层预测和石灰岩地层分布预测。该方法在R井区的实际应用中,重构的地震剖面还原了"串珠"顶部的真实位置,结合地震反演后成功识别出泥岩底部局部沉积的石灰岩地层,为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和探井深度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中部 奥陶纪 石灰岩 泥岩 穿时厚度约束 匹配追踪地震重构地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逐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邵然 沈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5,共7页
在图像等二维信号的应用与处理上,常规压缩感知理论框架存在重构算法效果差、图像块效应明显、对噪声敏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现有二维观测模型和二维重构算法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种新的重构算法:二维逐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该算... 在图像等二维信号的应用与处理上,常规压缩感知理论框架存在重构算法效果差、图像块效应明显、对噪声敏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现有二维观测模型和二维重构算法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种新的重构算法:二维逐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该算法借鉴了相关一维重构算法的设计思想,通过每次迭代选取符合阈值条件的多列原子进而正交化处理的步骤,提升了重构效率,改善了恢复图像质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重构时间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得到的图像信噪比有较大提升,超越了现有典型的二维重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二维重构算法 二维逐步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2D-St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RMT:一种面向微体系结构创新的高速数据平面可编程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翔瑞 曾令斌 +4 位作者 刘忠沛 陈颖文 吕高锋 杨程 苏金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90,共18页
网络数据平面可编程(Data Plane Programmability)给网络转发设备的数据平面赋予强大的可编程性,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动态部署新型机制与服务,例如路由转发核心机制、网络安全控制功能、网内计算加速服务等.由此,数据平面可编程... 网络数据平面可编程(Data Plane Programmability)给网络转发设备的数据平面赋予强大的可编程性,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动态部署新型机制与服务,例如路由转发核心机制、网络安全控制功能、网内计算加速服务等.由此,数据平面可编程成为业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兴技术,并已在主流云服务提供商投入应用.可重构匹配表架构(Reconfigurable Match Table Architecture,RMT)由于出色的处理性能和采用P4语言灵活编程的特性,成为数据平面可编程的热点研究方向.然而,受困于RMT架构复杂的体系结构设计、芯片闭源的服务机制以及门槛较高的FPGA设计开发,使得RMT研究人员难以通过FPGA,对RMT创新设计以及100 Gbps以上真实性能场景进行敏捷验证.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数据平面可编程系统FastRMT,首次开源了FPGA级的系统实现.FastRMT支持RMT架构可编程协议解析、自定义规则匹配、超长指令字的并发动作执行引擎等核心功能,支持P4语言对系统进行编程.FastRMT具备松耦合与模块化的特点,研究人员可以替换模块或者对系统进行动态重构,从而实现新型机制或体系结构的敏捷开发与验证.本工作包含交换机原型与网卡原型两种版本,支持主流FPGA芯片,系统可完成100 Gbps的报文线速处理能力,1500 B报文处理延迟仅为1.22μs,体现了FastRMT作为基础框架对微体系结构创新和生产线级别验证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平面可编程 重构匹配 微体系结构 FPGA原型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切片可编程数据平面模型
9
作者 刘忠沛 吕高锋 +1 位作者 王继昌 杨翔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208,共9页
可重构匹配表(reconfigurable match table, RMT)是一种可编程的数据包处理流水线架构。为了实现可编程数据平面对更多不同网络协议的支持,在该架构的基础上扩展逆解析器,使用扩展后的逆解析器以及两个RMT流水线组成一个协议无关的网络... 可重构匹配表(reconfigurable match table, RMT)是一种可编程的数据包处理流水线架构。为了实现可编程数据平面对更多不同网络协议的支持,在该架构的基础上扩展逆解析器,使用扩展后的逆解析器以及两个RMT流水线组成一个协议无关的网络切片可编程数据平面模型。由于RMT架构中采用精简指令集,扩展后的逆解析器采用复杂指令集,因此称扩展后的架构为混合指令RMT(hybrid-instruction RMT, HiRMT)。HiRMT能够支持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ID(segment ID)的多语义、微分段技术、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以及虚拟扩展局域网技术。该架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在Corundum原型平台上进行了逆解析器模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扩展后的逆解析器能够使用较少的资源在数据包大小达到512 B时以100 Gbit/s的吞吐量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匹配 混合指令 协议无关 网络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修正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席瑞翎 季亮 +4 位作者 姜恩宇 宋耐超 洪启腾 李博通 李振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0,共10页
配电网参数受天气条件和负载条件等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由于传感装置安装有限、数据延时传输等因素,无法实时获得配电网准确参数,进而给传统故障定位方法的精度带来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建立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基于配电网数字孪生... 配电网参数受天气条件和负载条件等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由于传感装置安装有限、数据延时传输等因素,无法实时获得配电网准确参数,进而给传统故障定位方法的精度带来影响。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建立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基于配电网数字孪生模型的参数自修正技术,提出了一种定位模型随参数变化动态校正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同时,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服务器和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ystem, RTDS)的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配电网实时的物理模型和数字孪生模型的同步运行。在算例仿真中,利用该数字孪生平台,验证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配电网故障定法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各类系统运行条件下实时修正配电网参数,显著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的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故障定位 参数辨识 最小二乘法 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P设计齿廓的摆线泵转子误差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瑞瑶 李天兴 +2 位作者 李聚波 苏建新 周静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3,共5页
摆线泵转子的齿廓形状和加工精度决定了齿轮泵容腔的密封性,进而影响吸油和压油等运动特性。然而,转子的齿廓形状多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行设计的,这就造成齿廓误差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不一致,测量结果更无法准确反映转... 摆线泵转子的齿廓形状和加工精度决定了齿轮泵容腔的密封性,进而影响吸油和压油等运动特性。然而,转子的齿廓形状多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自行设计的,这就造成齿廓误差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基准和设计基准不一致,测量结果更无法准确反映转子的齿廓加工质量。鉴于此,将企业设计的产品模型数据交互规范(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 STEP)齿廓作为测量所必需的基准数据,在使用一维测头的国产齿轮测量中心上完成了转子齿廓的快速检测,采用重构及匹配等补偿处理方法,实现了摆线泵转子误差的精确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柔性,对于复杂齿面的精确测量和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泵转子 STEP设计齿廓 误差检测 重构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达约束下三维图像虚拟重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哲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540,共5页
针对在三维成像的虚拟重建过程中,以真实性为目标函数忽略了视觉传达需求下差异度重要性的问题,本文以视觉传达为约束条件,设计三维图像虚拟重建方法。通过将视觉传达中的差异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视觉传达差异度的属性设计碰撞匹配重构... 针对在三维成像的虚拟重建过程中,以真实性为目标函数忽略了视觉传达需求下差异度重要性的问题,本文以视觉传达为约束条件,设计三维图像虚拟重建方法。通过将视觉传达中的差异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视觉传达差异度的属性设计碰撞匹配重构算法,利用差异度阈值引起的区域碰撞,对三维图像进行重建。研究证明:所设计方法虚拟重建后的三维图像清晰度、边缘细节较为好,呈现的视觉传达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像素丢失造成的像素提取过程内存在不稳定状态或者呈现的不明显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 三维图像 图像虚拟重建 差异度 区域碰撞 碰撞匹配重构 像素提取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的无线电层析成像方法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司慧 宋耀良 +2 位作者 穆童 范事成 翁美丽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4期490-495,共6页
无线电层析成像(RTI)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对目标成像的新兴技术,在区域目标监测与定位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研究基于无线网络链路损耗和层析成像机理的区域目标成像定位方法,在链路质量指标(LQI)的测量基础上构建了目标成像的网络结... 无线电层析成像(RTI)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对目标成像的新兴技术,在区域目标监测与定位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研究基于无线网络链路损耗和层析成像机理的区域目标成像定位方法,在链路质量指标(LQI)的测量基础上构建了目标成像的网络结构,通过压缩感知中的匹配追踪重构(OMP)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重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层析成像(RTI) 路径损耗 无线传感网络(WSN) 链路质量指标(LQI) 匹配追踪重构算法(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度自适应超高次谐波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建锋 励晨阳 +2 位作者 余光正 田野 张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超高次谐波发射水平的持续上升已经成为电网中亟需解决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度自适应超高次谐波检测算法,该方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 近年来,越来越多运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配电网中超高次谐波发射水平的持续上升已经成为电网中亟需解决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度自适应超高次谐波检测算法,该方法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系数和狄利克雷核函数,结合插值因子,构建高精度的压缩感知模型;同时,文中引入了稀疏度自适应的概念,提出通过稀疏度自适应的匹配重构算法获得待检信号中超高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值。改进算法提高了超高次谐波重构幅值的精度,减小了无法预估待检信号稀疏度而造成的误差。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次谐波 压缩感知 稀疏度自适应匹配重构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射频调节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毕尧 魏玲 +2 位作者 刘军 董伟杰 刘晓磊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3,91,共5页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传统方法接入公网时,由于信号弱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无法上线或者采集数据无法上传,以及成本高,辐射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中继调节技术。从射频电压合路和射频调节2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采用可...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采用传统方法接入公网时,由于信号弱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无法上线或者采集数据无法上传,以及成本高,辐射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智能用电终端的新型中继调节技术。从射频电压合路和射频调节2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采用可重构波段参数匹配射频设计原理和智能双级增益补偿的自动电平控制技术,解决了多终端合路信号衰减问题,增强了信号质量,开发了样机,并通过了国家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射频调节器 智能双级增益补偿 重构波段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