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破产重整程序中的股东代表诉讼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颖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44,共14页
日本法律明确规定,破产重整程序开始后,债务人失去诉讼资格,债权人代位诉讼应当中止。与此相对,关于破产重整程序开始后的股东代表诉讼如何处理,日本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由此造成司法界与学术界存在各种争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本质上是一... 日本法律明确规定,破产重整程序开始后,债务人失去诉讼资格,债权人代位诉讼应当中止。与此相对,关于破产重整程序开始后的股东代表诉讼如何处理,日本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由此造成司法界与学术界存在各种争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本质上是一种代表诉讼,其不以公司具有诉讼资格为前提,因此,在破产重整程序中,股东代表诉讼仍有适用的余地。考虑到股东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仍然需要法律的保护以及管理人追究高管人员责任的消极态度,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引入股东代表诉讼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我国立法、司法以及学理对此问题并无太多关注,日本司法界的实践、学术界的讨论可为我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破产重整程序 管理人 股东 日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濒临破产时与破产重整程序中的董事信义义务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光 《法治研究》 201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在企业濒临破产时与破产重整程序中,董事信义义务例外延伸至债权人。信义义务的种类包括勤勉义务、忠实义务、询问义务和纳税义务。在判断董事是否履行信义义务时,应以商业判断规则为主、公平标准为辅。我国目前不宜排除或者限制董事因... 在企业濒临破产时与破产重整程序中,董事信义义务例外延伸至债权人。信义义务的种类包括勤勉义务、忠实义务、询问义务和纳税义务。在判断董事是否履行信义义务时,应以商业判断规则为主、公平标准为辅。我国目前不宜排除或者限制董事因违反信义义务而承担的责任。董事信义义务的理论基础是信托基金理论。在判断董事承担信义义务的时点时,以"最后交易"标准中的主观标准为主,同时以市价计算公司资产价值。我国《破产法》对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应从具体要求、资产管理、自我交易、关联交易、D&O险处理和免责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关注SOX法案的最新要求。董事应从多个角度更好地履行信义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信义义务 企业濒临破产 破产重整程序 信托基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到破产法:重整程序下的股东权利行使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鹿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在重整程序的公司治理与权利配置中需正视股东的主体地位与正当权利。重整程序适用条件与重整公司的估值困难决定了重整程序中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人不确定,在未证明公司“事实破产”前,公司法设定的股东共益权应当继续行使,但股东不得“... 在重整程序的公司治理与权利配置中需正视股东的主体地位与正当权利。重整程序适用条件与重整公司的估值困难决定了重整程序中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人不确定,在未证明公司“事实破产”前,公司法设定的股东共益权应当继续行使,但股东不得“明显滥用”权利恶意阻碍重整程序进程,损害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而破产法设定的股东重整程序参与权利应实质性加强,以实现重整程序内股东与债权人在剩余索取权人未定下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制度衔接 重整程序 股东权利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重整程序——兼议新破产法草案
4
作者 钱德关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5期49-53,共5页
2004年6月21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设置了重整制度,这是我国在修改现行破产法中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现阶段实际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草案拟引入的重整程序是一个... 2004年6月21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设置了重整制度,这是我国在修改现行破产法中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现阶段实际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草案拟引入的重整程序是一个新的法律程序。本文着重论述重整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并对我国新破产法草案关于重整程序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 重整程序 重整制度 适用范围 申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及在重整程序中权利认定的探讨
5
作者 陈旭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84,共4页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售后回租业务,是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同时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回租的融资租赁形式。售后回租业务是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人的融资租赁方式。售后回租交易是...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售后回租业务,是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同时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回租的融资租赁形式。售后回租业务是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人的融资租赁方式。售后回租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通过售后回租交易,资产的原所有者在保留对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控制的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后回租 重整程序 会计处理 融资租赁合同 权利 融资租赁方式 租赁业务 出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海征 王欣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3,共8页
《企业破产法》赋予人民法院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强制批准权,目的是为在保障各方利害关系人法定权益的前提下,能够摆脱不当钳制,使重整程序能够顺利进行。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对人民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各项标准规定不够明... 《企业破产法》赋予人民法院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强制批准权,目的是为在保障各方利害关系人法定权益的前提下,能够摆脱不当钳制,使重整程序能够顺利进行。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由于立法对人民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各项标准规定不够明确、严谨,使该制度有可能被滥用,以致违背制度设置之本意。文章在最小限度组别通过标准、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可行性原则等方面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力图明确法院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具体适用条件,细化审查标准,并赋予利害关系人权利救济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 重整程序 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法律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泓任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90,共6页
非公开发行股票对上市公司重整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且可以成为上市公司重整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重整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环境、主体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迥异于常态的显著变化。特殊的环境必然会在相应制度安排上产生特殊的... 非公开发行股票对上市公司重整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且可以成为上市公司重整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重整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融资环境、主体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迥异于常态的显著变化。特殊的环境必然会在相应制度安排上产生特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程序 上市公司 非公开发行股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重整期间企业权力运作结构的设置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悦 《现代管理科学》 2003年第5期72-73,共2页
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常使公司企业陷入困境,需要通过公司重整程序使企业重获新生。为保障公司在重整期间营业的继续进行,需要从重整人、重整监督人和关系人三个方面设立企业有效的权利运作结构。
关键词 企业 权力运作结构 公司重整程序 公司治理结构 利益均衡 权利制衡 重整 重整监督人 关系人 权力结构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修订《公司法》时确立公司重整制度的若干设想
9
作者 陈历幸 肖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建议在我国《公司法》中增设“公司重整”专章,以区别于破产法的“和解———整顿”制度,对此提出了“公司重整”章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公司法》 公司重整制度 中国 重整程序 公司债务 重整监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浙江海纳”看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柳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共1页
2007年11月23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已审理终结。法院已裁定批准债权人会议通过的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这标志着“浙江海纳”已成为2007年6月1日新的《企业破产法》实施后首例成功... 2007年11月23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浙江海纳”破产重整-案已审理终结。法院已裁定批准债权人会议通过的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这标志着“浙江海纳”已成为2007年6月1日新的《企业破产法》实施后首例成功走完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这对今后上市公司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破产重整、优化资产配置,都将产生示范效应。本文将通过对“浙江海纳”重整案例的分析,谈谈对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重整制度 江海 中级人民法院 《企业破产法》 重整程序 上市公司 新闻发布会 重整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破产程序设置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2
11
作者 颜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各国及地区因为历史成因、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因素的不同,对个人破产程序的具体设置方式存在差异,但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法庭内个人破产程序和法庭外债务清理程序,二者皆以个人破产法为依托,共同构成个人破产程序的完整内涵。基于个... 各国及地区因为历史成因、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等因素的不同,对个人破产程序的具体设置方式存在差异,但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法庭内个人破产程序和法庭外债务清理程序,二者皆以个人破产法为依托,共同构成个人破产程序的完整内涵。基于个人破产程序功能及启动时间的差异性,对我国个人破产程序的设置模式进行考量:首先,可采取庭内加庭外二阶化架构,以清算、重整程序为标准程序,和解程序前移,并在特定类型案件中以法庭外债务清理程序为个人破产的前置条件;其次,在重整与清算程序二者的选择适用上,有自由选择和限制选择两种模式可供参考,从债权、债务人以及社会利益的整体角度进行考量,有条件的适用清算程序将更契合个人破产立法目的;最后,将破产主体、破产原因和收入测试结果作为启动清算和重整程序的评价条件,最终赋予进行破产清算的债务人相对宽松的余债免除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破产 清算程序 重整程序 破产和解 法庭外债务清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重整制度
12
作者 张海莹 马运立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治理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重整制度张海莹马运立所谓企业困境是指企业因财务困难而处于或者将要处于无力偿债的状态。对于无力偿债的企业,现行的治理手段是资产重组。对于未破产性资产重组主要是实行资产停息挂帐的政策,对于破产... 治理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重整制度张海莹马运立所谓企业困境是指企业因财务困难而处于或者将要处于无力偿债的状态。对于无力偿债的企业,现行的治理手段是资产重组。对于未破产性资产重组主要是实行资产停息挂帐的政策,对于破产性资产重组实行的是破产清算政策。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程序 企业困境 有效途径 债务人 债权人 破产程序 担保物权 重整制度 破产原因 和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破产法的价值定位及相关制度完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华 杨罗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0-94,共5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破产不可避免地导致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此 ,新修订的破产法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破产案件有关的各主体的利益 ,将实现均衡利益作为其价值目标。相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 ,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破产不可避免地导致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此 ,新修订的破产法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破产案件有关的各主体的利益 ,将实现均衡利益作为其价值目标。相应地 ,破产法应增设重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 公平公正 重整程序 破产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企业整顿立法的思考
14
作者 毕颖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0-14,共5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破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将有十万企业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应依法被宣告破产,这些企业的破产,将涉及到资产处置、债务清偿、劳动就业、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我国的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破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将有十万企业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条件,应依法被宣告破产,这些企业的破产,将涉及到资产处置、债务清偿、劳动就业、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完善我国的企业整顿立法,建立一套预防企业破产的重整制度,力求将更多的接近破产边缘的或事实上陷入破产状态的企业拯救出来,使其经过重整后事业维持与复兴,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定.一、我国企业整顿立法的缺陷我国1986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在吸收各国破产整顿的某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整顿作了专章规定,1992年7月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也规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进行整顿的内容,这些规定远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重整制度 企业整顿 和解制度 公司债权人 股份有限公司 重整计划 重整程序 重整 利害关系人 重整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