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意”轻“言”——“立象尽意”的诗学缺陷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天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哲学命题"立象尽意"被借用到诗学领域之后获得崭新内涵,即对"言外之意"的强调与追求;在韵味、兴趣、神韵和境界等学说的传承之中,诗歌语言自身的审美价值逐步被淡化,乃至最终被意象美与意境美的夺目光彩所遮蔽。虽... 哲学命题"立象尽意"被借用到诗学领域之后获得崭新内涵,即对"言外之意"的强调与追求;在韵味、兴趣、神韵和境界等学说的传承之中,诗歌语言自身的审美价值逐步被淡化,乃至最终被意象美与意境美的夺目光彩所遮蔽。虽然传统诗学对诗歌格律声色之美也给予了细致分析,赋比兴理论也可视为对"立象尽意"的补充,但都被"辞达而已"这一实用性要求所消弭。认识"立象尽意"重意轻言的缺陷,对现代汉语诗学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象尽 外之 重意轻言 现代汉语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