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杨慎的文学观看文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交错现象 被引量:6
1
作者 罗宗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与其时之文学复古思潮异趣;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与其时复古思潮宗盛唐异趣;但是... 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与其时之文学复古思潮异趣;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与其时复古思潮宗盛唐异趣;但是他同时又赞美盛唐。杨慎论诗持重情说,但是在实践中又往往以理碍情。他的文学观念中交错着多个文学思想来源,与两个文学复古思潮之间出现的多元文学思想倾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理学 心学 文学观 复古 六朝 盛唐 重情说 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7
2
作者 罗宗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114,共11页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力。由于士人对朝政失去信心,他们的创作便也从鸣国家之盛转向了私人生活情趣的抒写。更为重要的是白沙心学的出现,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的局面,由理入心,追求心灵的本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真性情;在审美趣味上由典则雅正转向纯任自然的明净的美。白沙心学及其文学观念的出现,深刻而内在地影响着晚明重情的文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台阁体 政局 重情说 白沙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代赋学批评之演进
3
作者 孙福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赋学论争以及对汉魏六朝赋的归依。虽然新义不是太多,但在反对前代唐律赋以律束情、宋文赋以理掩情的基础上,提倡"祖骚宗汉"以与时文相抗衡,引领了清代古体赋学的繁荣,在赋学批评史自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与赋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赋学 赋学批评 复古派 重情说 赋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