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杨慎的文学观看文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交错现象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宗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与其时之文学复古思潮异趣;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与其时复古思潮宗盛唐异趣;但是...
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与其时之文学复古思潮异趣;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与其时复古思潮宗盛唐异趣;但是他同时又赞美盛唐。杨慎论诗持重情说,但是在实践中又往往以理碍情。他的文学观念中交错着多个文学思想来源,与两个文学复古思潮之间出现的多元文学思想倾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理学
心学
文学观
复古
六朝
盛唐
重情说
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宗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114,共11页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力。由于士人对朝政失去信心,他们的创作便也从鸣国家之盛转向了私人生活情趣的抒写。更为重要的是白沙心学的出现,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的局面,由理入心,追求心灵的本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真性情;在审美趣味上由典则雅正转向纯任自然的明净的美。白沙心学及其文学观念的出现,深刻而内在地影响着晚明重情的文学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台阁体
政局
重情说
白沙心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代赋学批评之演进
3
作者
孙福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赋学论争以及对汉魏六朝赋的归依。虽然新义不是太多,但在反对前代唐律赋以律束情、宋文赋以理掩情的基础上,提倡"祖骚宗汉"以与时文相抗衡,引领了清代古体赋学的繁荣,在赋学批评史自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与赋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赋学
赋学批评
复古派
重情说
赋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杨慎的文学观看文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交错现象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宗强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文摘
杨慎坚守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而他的思想中却有与阳明心学相似处。杨慎反对泥古,主张自树立,与其时之文学复古思潮异趣;但是他的文学观念中却有复古的成份。杨慎批评复古思潮宗杜的倾向,崇汉魏六朝,与其时复古思潮宗盛唐异趣;但是他同时又赞美盛唐。杨慎论诗持重情说,但是在实践中又往往以理碍情。他的文学观念中交错着多个文学思想来源,与两个文学复古思潮之间出现的多元文学思想倾向有关。
关键词
杨慎
理学
心学
文学观
复古
六朝
盛唐
重情说
交错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宗强
机构
南开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4-114,共11页
文摘
明初台阁文学思潮的全盛,推动的主要力量是政权。景泰之后,文学思想开始转变,也与政局有关。"土木之变"以后,台阁文学思潮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台阁重臣的台阁文学观也已淡化,台阁文学思潮的核心人物失去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影响力。由于士人对朝政失去信心,他们的创作便也从鸣国家之盛转向了私人生活情趣的抒写。更为重要的是白沙心学的出现,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的局面,由理入心,追求心灵的本真,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真性情;在审美趣味上由典则雅正转向纯任自然的明净的美。白沙心学及其文学观念的出现,深刻而内在地影响着晚明重情的文学思潮。
关键词
文学思潮
台阁体
政局
重情说
白沙心学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代赋学批评之演进
3
作者
孙福轩
机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1FZW028
文摘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即明初重儒思想下的复古赋论,以前后七子等为代表的明代中期的复古赋论,后期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赋学论争以及对汉魏六朝赋的归依。虽然新义不是太多,但在反对前代唐律赋以律束情、宋文赋以理掩情的基础上,提倡"祖骚宗汉"以与时文相抗衡,引领了清代古体赋学的繁荣,在赋学批评史自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功绩与赋史价值。
关键词
明代赋学
赋学批评
复古派
重情说
赋史价值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杨慎的文学观看文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交错现象
罗宗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罗宗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明代赋学批评之演进
孙福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