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腿工作性质及重心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冰楠
李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测试法、对比分析法,对两组(14名)不同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起跳腿各关节工作性质及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起跳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时间、速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跳远起跳阶段髋关节工作为先等长收...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测试法、对比分析法,对两组(14名)不同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起跳腿各关节工作性质及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起跳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时间、速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跳远起跳阶段髋关节工作为先等长收缩再离心收缩,不是缓冲外界负荷的主要关节;不同水平运动员膝、踝关节缓冲、蹬伸工作能力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对提高重心垂直速度的贡献不显著;运动员水平越高蹬伸时间指数、水平速度转变率越高,重心轨迹曲线越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起跳腿
工作性质
重心运动
重心
提升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杠大回环重心运动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志成
《体育科学》
1987年第4期67-67,共1页
对美国全国运动节体操比赛的单杠决赛运动员进行了拍摄,拍摄速度为50格/秒。
关键词
大回环
三种类型
运动
员
体操比赛
单杠
角速度
重心运动
决赛
重心
轨迹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支链式侧翻辅助装置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
3
作者
刘征
潘国新
+2 位作者
姚鹏震
刘甜
苏鹏
《图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094-1104,共11页
定期侧翻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现有侧翻辅助装置机械式结构刚性较大,未考虑人体侧翻运动机理,充气式存在人体关节转动中心和机构转动中心不一致,易导致患者在侧翻过程中受伤,因此,研究人机运动协同的仰卧位侧翻辅助装...
定期侧翻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现有侧翻辅助装置机械式结构刚性较大,未考虑人体侧翻运动机理,充气式存在人体关节转动中心和机构转动中心不一致,易导致患者在侧翻过程中受伤,因此,研究人机运动协同的仰卧位侧翻辅助装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人体侧翻运动机理的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平面连杆机构驱动双支链结构的侧翻辅助装置,主要受力位置为肩部和臀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设计参数,利用图解法分析连杆传动角,同时进行装置的运动学仿真、工作空间分析与人体侧翻重心轨迹提取实验,对整体装置进行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辅助人体侧翻角度为30°~45°,该角度范围内人体与双支链接触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有助于预防压疮。机构传动角范围为42.19°~90.00°,该角度范围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研究验证了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双支链结构能够拟合肩部和臀部的运动过程,提供多段式支撑链接触,避免局部压力集中,符合人-机协同性与人机工程学的康复辅具设计要求,为侧翻康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翻辅助
人体
重心运动
轨迹分析
双支链结构
运动
学图形表征分析
机构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确定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锦湘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32期28-30,共3页
在背越式跳高中确定起跳点,到重心越过横杆处的长度0 A(见下图)多少?对于保证过杆时,使重心的最高点在横杆上(或横杆下),这样可使已获得的重心高度能充分利用越过最高的横杆。在理论上:有几种过杆姿势的身体重心可在横杆下过杆,俯卧式-1...
在背越式跳高中确定起跳点,到重心越过横杆处的长度0 A(见下图)多少?对于保证过杆时,使重心的最高点在横杆上(或横杆下),这样可使已获得的重心高度能充分利用越过最高的横杆。在理论上:有几种过杆姿势的身体重心可在横杆下过杆,俯卧式-17.78厘米,背越式-8.38厘米,鱼跃式则可达到-20厘米以上。但实际情况,从背越式来看,更多的是过杆时重心最高点不仅是在横杆上面的几厘米,而且还在横杆后的约20厘米处。要使重心的最高点在横杆下过杆,对各方面的要求高一些,实际做到困难一些。然而要缩短重心与横杆的前后长度,使过杆时重心最高点在杆上,则只要找出起跳点到横杆的长度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跳点
背越式跳高
最高点
重心运动
横杆
过杆
身体
重心
重心
高度
运动
员
俯卧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跳马落地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荣曾
欧文勤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25期21-32,共12页
前言体操比赛的落地不同于其他项目(如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的落地动作。它要求落地站稳不动。在当今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落地能否站稳不动,已成为能否夺魁和得满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落地稳定性(包括跳马)问题,已日益引起...
前言体操比赛的落地不同于其他项目(如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的落地动作。它要求落地站稳不动。在当今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落地能否站稳不动,已成为能否夺魁和得满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落地稳定性(包括跳马)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和研究。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男女主力队员共14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DV—16型高速摄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稳定性
运动
员
落地角
跳马
垂直速度
重心运动
研究方法
缓冲制动
缓冲过程
制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低杠反吊前旋下的研究和实践
6
作者
刘昆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4,1,共6页
该动作是贵州体操队11岁的孙萍在全国二青会上完成的具有独创性的超高难度动作,国外尚无人闻津。提高反吊前旋下技术质量的关健是在提高反吊大回环速度的基础上,正确利用鞭打技术以提高腾空初速度。
关键词
大回环
腾空初速度
前旋
高低杠
转角速度
鞭打技术
前空翻转体
重心运动
技术质量
运动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跳(纵跳)
7
作者
石玉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96-102,共7页
垂直跳作为体力测定的一个项目,从地面垂直向上跳时,能够达到的高度,是体力或基础运动能力的一个指标。 人的身体是由很多的质点所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即使象垂直跳这样简单的动作,要进行细微的分析也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
垂直跳
运动
能力
集合体
体力
跳时
踏跳动作
输出功率
重心运动
身体
重心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低杠单臂特卡切夫的分析与训练
8
作者
范嗣光
刘昆久
+1 位作者
贺辉
郭新民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19,29+49,共6页
单臂大回环在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还没有人在高低杠上完成过。范学英在全国六运会上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并获得国家体委创新一等奖。她用实践证明了单臂大回环在高低杠上发展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低杠
特卡切夫
大回环
单臂
女
运动
员
动作
训练方法
人体总
重心
支撑臂
重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技术分析
9
作者
王萍
吴天宇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17期1-14,共14页
一、研究“大回环”的目的:自沙波什尼柯娃于七七年首创“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以来,能否掌握“大回环动作,特别是“大回环”类创新高难动作,已成为衡量高低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体操界不少同志,对待这一创新技术,经历了一个...
一、研究“大回环”的目的:自沙波什尼柯娃于七七年首创“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以来,能否掌握“大回环动作,特别是“大回环”类创新高难动作,已成为衡量高低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体操界不少同志,对待这一创新技术,经历了一个“怀疑——观望——接受”的曲折过程。这一在认识上的失错,使我们在“大回环”类动作的发展上,失去了1—2年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员
向后大回环
角速度
重心运动
回环动作
动作质量
高难动作
线速度
重心
位置
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腿工作性质及重心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冰楠
李超
机构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体育组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1,共4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测试法、对比分析法,对两组(14名)不同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起跳腿各关节工作性质及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起跳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时间、速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跳远起跳阶段髋关节工作为先等长收缩再离心收缩,不是缓冲外界负荷的主要关节;不同水平运动员膝、踝关节缓冲、蹬伸工作能力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对提高重心垂直速度的贡献不显著;运动员水平越高蹬伸时间指数、水平速度转变率越高,重心轨迹曲线越平滑。
关键词
跳远
起跳腿
工作性质
重心运动
重心
提升角
Keywords
Long jump, Take off leg, Nature of work, Centre - of - gravity motion, Focus ascension Angle
分类号
G823.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杠大回环重心运动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志成
出处
《体育科学》
1987年第4期67-67,共1页
文摘
对美国全国运动节体操比赛的单杠决赛运动员进行了拍摄,拍摄速度为50格/秒。
关键词
大回环
三种类型
运动
员
体操比赛
单杠
角速度
重心运动
决赛
重心
轨迹
美国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支链式侧翻辅助装置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
3
作者
刘征
潘国新
姚鹏震
刘甜
苏鹏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图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094-1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5045)
民政部康复领域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费项目(102118170090010009004)。
文摘
定期侧翻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护理措施,现有侧翻辅助装置机械式结构刚性较大,未考虑人体侧翻运动机理,充气式存在人体关节转动中心和机构转动中心不一致,易导致患者在侧翻过程中受伤,因此,研究人机运动协同的仰卧位侧翻辅助装置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人体侧翻运动机理的研究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平面连杆机构驱动双支链结构的侧翻辅助装置,主要受力位置为肩部和臀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设计参数,利用图解法分析连杆传动角,同时进行装置的运动学仿真、工作空间分析与人体侧翻重心轨迹提取实验,对整体装置进行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辅助人体侧翻角度为30°~45°,该角度范围内人体与双支链接触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有助于预防压疮。机构传动角范围为42.19°~90.00°,该角度范围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研究验证了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双支链结构能够拟合肩部和臀部的运动过程,提供多段式支撑链接触,避免局部压力集中,符合人-机协同性与人机工程学的康复辅具设计要求,为侧翻康复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侧翻辅助
人体
重心运动
轨迹分析
双支链结构
运动
学图形表征分析
机构构型
Keywords
roll-over assist
human center of gravity trajectory analysis
dual-branched chain structure
kinematic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analysis
organizational configuration
分类号
TH789 [机械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确定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锦湘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32期28-30,共3页
文摘
在背越式跳高中确定起跳点,到重心越过横杆处的长度0 A(见下图)多少?对于保证过杆时,使重心的最高点在横杆上(或横杆下),这样可使已获得的重心高度能充分利用越过最高的横杆。在理论上:有几种过杆姿势的身体重心可在横杆下过杆,俯卧式-17.78厘米,背越式-8.38厘米,鱼跃式则可达到-20厘米以上。但实际情况,从背越式来看,更多的是过杆时重心最高点不仅是在横杆上面的几厘米,而且还在横杆后的约20厘米处。要使重心的最高点在横杆下过杆,对各方面的要求高一些,实际做到困难一些。然而要缩短重心与横杆的前后长度,使过杆时重心最高点在杆上,则只要找出起跳点到横杆的长度的数据。
关键词
起跳点
背越式跳高
最高点
重心运动
横杆
过杆
身体
重心
重心
高度
运动
员
俯卧式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跳马落地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荣曾
欧文勤
机构
国家体委科研所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25期21-32,共12页
文摘
前言体操比赛的落地不同于其他项目(如田径中的跳高、跳远)的落地动作。它要求落地站稳不动。在当今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落地能否站稳不动,已成为能否夺魁和得满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研究落地稳定性(包括跳马)问题,已日益引起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和研究。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男女主力队员共14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DV—16型高速摄影机。
关键词
落地稳定性
运动
员
落地角
跳马
垂直速度
重心运动
研究方法
缓冲制动
缓冲过程
制动过程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低杠反吊前旋下的研究和实践
6
作者
刘昆久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4,1,共6页
文摘
该动作是贵州体操队11岁的孙萍在全国二青会上完成的具有独创性的超高难度动作,国外尚无人闻津。提高反吊前旋下技术质量的关健是在提高反吊大回环速度的基础上,正确利用鞭打技术以提高腾空初速度。
关键词
大回环
腾空初速度
前旋
高低杠
转角速度
鞭打技术
前空翻转体
重心运动
技术质量
运动
速度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跳(纵跳)
7
作者
石玉琴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96-102,共7页
文摘
垂直跳作为体力测定的一个项目,从地面垂直向上跳时,能够达到的高度,是体力或基础运动能力的一个指标。 人的身体是由很多的质点所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即使象垂直跳这样简单的动作,要进行细微的分析也是非常困难的。
关键词
垂直跳
运动
能力
集合体
体力
跳时
踏跳动作
输出功率
重心运动
身体
重心
膝关节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低杠单臂特卡切夫的分析与训练
8
作者
范嗣光
刘昆久
贺辉
郭新民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6-19,29+49,共6页
文摘
单臂大回环在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还没有人在高低杠上完成过。范学英在全国六运会上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并获得国家体委创新一等奖。她用实践证明了单臂大回环在高低杠上发展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低杠
特卡切夫
大回环
单臂
女
运动
员
动作
训练方法
人体总
重心
支撑臂
重心运动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技术分析
9
作者
王萍
吴天宇
机构
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17期1-14,共14页
文摘
一、研究“大回环”的目的:自沙波什尼柯娃于七七年首创“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以来,能否掌握“大回环动作,特别是“大回环”类创新高难动作,已成为衡量高低杠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体操界不少同志,对待这一创新技术,经历了一个“怀疑——观望——接受”的曲折过程。这一在认识上的失错,使我们在“大回环”类动作的发展上,失去了1—2年的时间。
关键词
运动
员
向后大回环
角速度
重心运动
回环动作
动作质量
高难动作
线速度
重心
位置
技术水平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腿工作性质及重心运动特征研究
韩冰楠
李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杠大回环重心运动的比较
刘志成
《体育科学》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支链式侧翻辅助装置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图形表征分析
刘征
潘国新
姚鹏震
刘甜
苏鹏
《图学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如何确定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点
朱锦湘
《中国体育科技》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跳马落地稳定性的研究
刘荣曾
欧文勤
《中国体育科技》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低杠反吊前旋下的研究和实践
刘昆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垂直跳(纵跳)
石玉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低杠单臂特卡切夫的分析与训练
范嗣光
刘昆久
贺辉
郭新民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杠正握向后大回环技术分析
王萍
吴天宇
《中国体育科技》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