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在多元阐释中重建知识叙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卫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6,共8页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根据毛泽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关论述,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形成了大体统一的“五四”叙事.改革...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如何认识和评价“五四”,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建立,直至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根据毛泽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关论述,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形成了大体统一的“五四”叙事.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五四”的认识和评价意见纷呈,出现了多元阐释的情形.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重建“五四”叙事,需要辨析以下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体系 多元阐释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百年纪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重建知识 认识和评价 新中国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建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7,共9页
当前高等教育学的知识生产面临四重困境。一是方法论的冲突,二是价值取向的矛盾,三是话语体系的错位,四是技术环境的变迁。面对方法论的冲突,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要避免"方法决定论",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方法。面对价值取向... 当前高等教育学的知识生产面临四重困境。一是方法论的冲突,二是价值取向的矛盾,三是话语体系的错位,四是技术环境的变迁。面对方法论的冲突,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要避免"方法决定论",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方法。面对价值取向的矛盾,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要从当下的实践出发,对于具体的高等教育问题给出原理性的解释而不只是提供政策建议。面对话语体系的错位,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需要从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出发,提炼出具有解释力的概念,并建构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的理论体系。面对技术环境的变迁,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应以知识的创新和创新知识的生产作为新的学科合法性基础,以推进智能社会中的高等教育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知识重建 方法论 价值取向 话语体系 技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重建与权势转移:以晚清官书局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霞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官书局是晚清政治危机的知识应对,是朝廷及地方督抚重构政权合法性和重建政治权威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由地方督抚创办,是地方督抚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战后知识重建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掌控着重建意识形态的实际权力,这冲击和改变着清廷既有... 官书局是晚清政治危机的知识应对,是朝廷及地方督抚重构政权合法性和重建政治权威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由地方督抚创办,是地方督抚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战后知识重建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掌控着重建意识形态的实际权力,这冲击和改变着清廷既有的权力格局,使得中央与地方时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从官书局的创办、兴盛、转型到最终的命运,可以看出晚清知识重建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势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知识重建 官书局 权势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W关键词法在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宁 于红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大量图式类陈述性知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语言描述的方法进行理论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吸引力逐渐下降,教学效率降低。运用5W关键词教学方法,重建专业知识点的组织顺序,同时在混合课堂中... 在专业课教学中,存在大量图式类陈述性知识,传统教学方法中以教师语言描述的方法进行理论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吸引力逐渐下降,教学效率降低。运用5W关键词教学方法,重建专业知识点的组织顺序,同时在混合课堂中配合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任务完成的准确度,提升学习的成就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类陈述性知识 重建知识点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自觉与中国新闻学构建--基于20世纪中国新闻学经典文本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凌波 李泓江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5,共11页
一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知识不断累积基础上并由人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加以创新构建的结果。考察20世纪中国新闻学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文本,可以揭示新闻学知识累积的历史阶段、演变方向、内外动力和深层逻辑,为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学... 一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知识不断累积基础上并由人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加以创新构建的结果。考察20世纪中国新闻学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文本,可以揭示新闻学知识累积的历史阶段、演变方向、内外动力和深层逻辑,为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提供学术史参照。研究发现,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作为整体目标贯穿三个历史阶段,这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关:早期阶段离不开现代新闻业的兴起,以外来知识为参照,知识建构初具现代化和中国的现代意识;革命时期诞生了基于中国实践的党报理论,以演绎逻辑回答新闻学元问题,建立了自主性的知识内核;改革开放后,新闻学界业界开启了重建新闻学知识之路,经过二十年左右初步形成了知识的主体框架。学术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可以被总结为四点,即历史自觉、实践自觉、科学自觉与体系自觉,其中蕴含着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强烈关怀,为当前建构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学 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重建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