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探析
1
作者 王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30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15例)和保守... 目的 :探讨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30例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30例患者分为成形术组(15例)和保守治疗组(15例)。对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成形术组患者进行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和ODI(腰背部功能量表)的评分。结果:在接受手术前,两组患者VAS的评分、SF-36的评分、S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天时、术后3个月时和术后1年时,成形术组患者VAS的评分、SF-36的评分、SAS的评分和ODI的评分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焦虑的症状,促进其腰背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楼宇梁 陈国英 +5 位作者 王灿锋 费慧 孙观荣 全仁夫 李伟 洪锋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单侧骨水泥强化组(骨水泥组)和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双侧置钉(螺钉组)。骨水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2.1±8.1)岁。螺钉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5.1±9.3)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5~36个月。骨水泥组手术时间(70.1±17.3)min,明显短于螺钉组(78.6±1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VAS术后1年(1.5±0.5)分、末次随访(0.5±0.3)分低于螺钉组术后1年(1.8±0.3)分、末次随访(0.8±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术后1年(6.2±1.2)°、(86.6±3.5)%、(91.1±2.5)%,末次随访(6.4±0.7)°、(85.5±3.3)%、(90.5±6.3)%,均优于螺钉组术后1年(6.8±1.4)°、(83.1±2.4)%、(89.9±3.4)%和末次随访(7.1±1.1)°、(82.6±4.1)%、(87.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螺钉组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拔出,末次随访时予拆除螺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前者内固定系统更稳定,长期随访时能有效维持伤椎前中柱高度和伤椎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慢性腰背痛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艽活四物汤联合PKP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勋 乔卿洲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究艽活四物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采用PKP联合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以PKP联合艽活四物汤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 目的探究艽活四物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0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采用PKP联合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以PKP联合艽活四物汤治疗的3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骨密度、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功能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艽活四物汤联合PKP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骨密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艽活四物汤 腰椎压缩骨折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贾悦华 李思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3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PK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 目的:分析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PK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比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P<0.001)。护理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比组(P<0.00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比组(P=0.007)。结论:多元化康复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多元化康复护理 叙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鲁玉州 王雨 +6 位作者 杨晓旭 吴成强 张守翠 王金国 吴亚东 秦东 丁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行改良悬... 目的:探讨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9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行改良悬吊复位法给予伤椎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59~76(69.74±4.50)岁;骨折椎体节段T_(10)2例,T_(11)7例,T_(12)19例,L_(11)4例,L25例;对照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61~78(71.02±3.58)岁;骨折椎体节段:T_(10)3例,T_(11)8例,T_(12)17例,L_(11)2例,L_(2)5例。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注入量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0(8.45±1.73)个月。观察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照组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伤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后凸Cobb角(9.82±2.55)°,低于对照组(15.87±4.60)°(P<0.05),伤椎前缘高度观察组(21.29±3.65)mm,高于对照组(17.16±2.91)mm(P<0.05)。观察组VAS术前(7.32±1.05)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3.56±1.18)、(1.83±0.67)、(1.27±0.34)分,ODI评分术前(40.12±14.69)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23.76±10.19)、(20.15±6.39)、(13.45±3.46)分。对照组VAS术前(7.11±5.26)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3.82±0.68)、(1.94±0.88)、(1.36±0.52)分,ODI评分术前(41.38±10.23)分,术后1周及3、6个月分别为(25.13±14.22)、(20.61±5.82)、(14.55±5.27)分。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均下降(P<0.05),术后两组VAS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悬吊复位法联合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复位法 腰椎 骨质疏松骨折 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镇痛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逊 孙家财 +1 位作者 葛迅 陈正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个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1.3岁;胸椎骨折38例,腰椎骨折42例。使用随...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个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1.3岁;胸椎骨折38例,腰椎骨折4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超前镇痛组)40例和对照组(安慰剂组)40例,分别予注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注射液)。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在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前、穿刺过程中、骨水泥推注过程中和术后6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动脉压、心率,以及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及骨水泥推注过程中试验组VAS评分、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刺过程中:(3.56±0.87)分vs(4.75±0.94)分、(96.25±7.42)mmHg vs(99.75±7.64)mmHg、(88.45±7.84)次/分vs(90.42±7.94)次/分;骨水泥推注过程中:(4.25±0.35)分vs(5.16±0.45)分、(98.45±7.52)mmHg vs(102.66±8.65)mmHg、(94.78±7.58)次/分vs(98.44±7.45)次/分。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VAS评分、动脉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47±5.80)min vs(39.18±6.30)min。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5/40)vs 60.0%(24/40)。P<0.05]。结论超前镇痛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中疼痛,降低患者对手术疼痛恐惧,减少手术时间,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骨折 临床研究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彬 高玥 +6 位作者 袁亚南 刘书玲 聂小羊 顾佳龙 易蕊 刘达 周江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 目的探讨术前CT个性数字化辅助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53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采用个性数字化设计辅助单侧穿刺PVP治疗(单侧组),25例采用常规双侧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少,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数字化辅助单侧穿刺PVP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减少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腰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模拟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路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全玮玮 项少茜 +1 位作者 林玉丽 吴惠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路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路径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1周,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临床路径用于OVCF患者PKP围手术期,可获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临床路径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情志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莫丹 郭玲 +2 位作者 桑晓婷 杨澔侠 周智毅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中医情志护理 围手术期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臧红春 张屹 +3 位作者 胡东 朱发军 王维兴 吴新淼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后路...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6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两组Cobb角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椎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探析桃红四物汤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赤水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采用PKP治疗的50例患... 目的:探析桃红四物汤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赤水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采用PKP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PKP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的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骨折愈合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Cobb角)、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硬膜外渗漏、椎间隙渗漏、椎旁渗漏等)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Cobb角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辅助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胸腰椎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志斌 徐晓辉 万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PVP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在术前、术后3m、6m采用ODI和V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更少(P<0.05)。双侧组术后6mODI、VAS评分低于单侧组(P<0.05)。结论:双侧穿刺行PVP治疗OVCF在缓解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更优,但单侧穿刺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寿山接骨方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继超 甘叶娜 +3 位作者 李多多 常佳伟 王飞 耿成武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9-11,共3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但术后仍可能出现损伤愈合延迟、腰背部疼痛、再次骨折等情况。因此,在术后康复治疗阶段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该文从OTF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F)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但术后仍可能出现损伤愈合延迟、腰背部疼痛、再次骨折等情况。因此,在术后康复治疗阶段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该文从OTF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核心病机出发,介绍著名骨科专家刘寿山先生的接骨方在OTF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此类疾病术后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骨痹 刘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兴涛 谢春华 刘涛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PKP治疗,对... 目的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PKP治疗,对照组采用特立帕肽联合双侧入路PKP治疗。采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AVH)、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密度(BMD)、注射水泥量、手术时间、术中射线次数、骨水泥渗漏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Cobb角、AVH、VAS、ODI、腰椎BMD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手术时间、X射线频率、输液量、水泥漏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立帕肽联合单侧入路PK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方法,减少手术时间和辐射暴露,增加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骨密度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树超 刘静 +2 位作者 张守领 肖银普 李泽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85-787,884,共4页
目的: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the elderly,OVCF)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 目的: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in the elderly,OVCF)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老年OVCF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组和网袋组(n=64),分别给予PKP或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于术前、术后1 m以及术后3 m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后3 m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网袋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住院天数和PKP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以及椎体前缘、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m以及术后3 m两组患者ODI评分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较术前上升(P<0.05),但是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m以及术后3 m两组患疼痛程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网袋组(18.75%)(P<0.05)。结论:PKP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均可促进OVCF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不影响手术进程,但是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封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痛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陈健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出现腰痛的7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椎体后凸成形术+...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医院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出现腰痛的7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封包治疗),各37例,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1周、2周,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出现腰痛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来说,中药封包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睡眠状况,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封包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罗彬 熊宏林 +2 位作者 胡彪 苟光勇 曾晓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赤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赤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P组(n=50,实施PVP)、PKP组(n=46,实施PKP)和编织囊袋组(n=42,实施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比较三组手术效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比较,PVP组<PKP组<编织囊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三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3个月,三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术前,伤椎Cobb角小于术前;组间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改善幅度比较,PVP组<PKP组<编织囊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PKP与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伴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有一定效果,其中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在伤椎椎体解剖形态恢复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编织囊袋扩张椎体成形术 周壁破损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邹颖 赵腾飞 +4 位作者 张恒 邓亚萍 段会婷 赵天玲 柳桓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 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行骨水泥PVP治疗的114例老年OVCF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风险预测组,各57例。常规干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预测组行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个月,风险预测组FR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椎体前缘高度、ADL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风险预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 基于DCO的风险预测护理能减轻老年OVCF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伤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老年 骨科损害控制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及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万里 杜洋 +1 位作者 李克乾 刘巍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 通过列线图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老年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 目的 通过列线图构建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老年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2名设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采用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血清脂联素(APN)、Ⅰ型胶原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及腰椎骨密度(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APN、β-CTX、PⅠNP、OC、BAP、25(OH)D_(3)、BMD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良好;风险阈值在0.2~0.8时,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最大净效益。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曲线下面积为0.980。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复杂问题。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年龄、吸烟史、骨折史、骨质疏松分级、APN、β-CTX、PⅠNP、OC、BAP、25(OH)D_(3)、BMD)的全面认知有望减少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骨转换生化指标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胸腰筋膜损伤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苟于炜 谢贤松 +2 位作者 汪劲州 文永杰 张映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合并胸腰筋膜损伤(TFI)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1例采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合并胸腰筋膜损伤(TFI)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1例采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TFI进行分组,将合并TFI的患者作为TFI组(n=36),未合并TFI患者作为NTFI组(n=45)。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骨密度等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节段(T10-L2、L3-I5)占比、单侧或双侧穿刺占比、骨水泥注射量等术中指标。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部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伤椎节段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或双侧穿刺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 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FI组患者术后1、3个月VAS、ODI评分均高于NTFI组患者(P<0.05)。结论TFI组患者在采用PKP治疗后3个月内,腰椎疼痛缓解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均较NTFI组患者差,TFI可作为OVCF合并TFI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临床疗效观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腰筋膜 脊柱微创 椎体强化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