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闫丽敏
代鸣明
于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术后联合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参数、认知功能、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闭塞、血管再狭窄、新发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1.61%vs 11.29%,4.84%vs 19.35%,1.61%vs 14.52%,4.84%vs 17.74,P<0.05)。【结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提高认知功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内动脉狭窄
颈内
动脉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脑血流灌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SA评价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正阳
孙忠良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李尧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月-...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月-2015年9月经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症状性狭窄组98例和无症状性狭窄组39例,收集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将患者侧支循环状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1)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分为未出现侧支和出现侧支组;根据侧支出现数量多少,分为出现侧支数<2和出现侧支数≥2两组。(2)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软脑膜吻合支(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3)组合侧支开放情况:组合侧支按两种分类,一种根据Willis环开放情况,一种根据是否出现二级侧支循环,分析组合侧支循环状态与两组间的关系。结果共137例患者,年龄范围34~82岁,平均(59.7±10.5)岁,其中男性97例(70.8%),所有患者出现侧支循环者94例(68.6%),出现功能完整Willis环、ACoA、PCoA、OA、LMA的概率分别为14.6%、58.5%、46.8%、43.6%、48.9%。无症状组39例,33例(84.6%)侧支循环开放;症状组98例,61例(62.2%)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84.6%vs 62.2%,P=0.011,优势比(odds ratio,OR)=3.336],无症状组侧支数量≥2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症状组(64.1%vs 38.3%,P=0.007,OR=2.820),无症状组功能完整Willis环者显著高于症状组(36.4%vs 13.1%,P=0.009,OR=3.786)。结论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无症状的患者有更丰富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更完整Willis环,Willis环在侧支循环代偿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
动脉
重度
狭窄
闭塞
侧支循环
WILLIS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闫丽敏
代鸣明
于航
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神经内科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601032054A2001)
文摘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术后联合药物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参数、认知功能、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闭塞、血管再狭窄、新发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1.61%vs 11.29%,4.84%vs 19.35%,1.61%vs 14.52%,4.84%vs 17.74,P<0.05)。【结论】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提高认知功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
重度颈内动脉狭窄
颈内
动脉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脑血流灌注
认知功能
Keywords
severe internal carotid stenosis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medical therapy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cognitive function
分类号
R543.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SA评价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正阳
孙忠良
王冬梅
李尧
缪中荣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
山东省青州市邵庄卫生院内科
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文摘
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月-2015年9月经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症状性狭窄组98例和无症状性狭窄组39例,收集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将患者侧支循环状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1)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分为未出现侧支和出现侧支组;根据侧支出现数量多少,分为出现侧支数<2和出现侧支数≥2两组。(2)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软脑膜吻合支(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3)组合侧支开放情况:组合侧支按两种分类,一种根据Willis环开放情况,一种根据是否出现二级侧支循环,分析组合侧支循环状态与两组间的关系。结果共137例患者,年龄范围34~82岁,平均(59.7±10.5)岁,其中男性97例(70.8%),所有患者出现侧支循环者94例(68.6%),出现功能完整Willis环、ACoA、PCoA、OA、LMA的概率分别为14.6%、58.5%、46.8%、43.6%、48.9%。无症状组39例,33例(84.6%)侧支循环开放;症状组98例,61例(62.2%)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84.6%vs 62.2%,P=0.011,优势比(odds ratio,OR)=3.336],无症状组侧支数量≥2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症状组(64.1%vs 38.3%,P=0.007,OR=2.820),无症状组功能完整Willis环者显著高于症状组(36.4%vs 13.1%,P=0.009,OR=3.786)。结论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无症状的患者有更丰富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及更完整Willis环,Willis环在侧支循环代偿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颈内
动脉
重度
狭窄
闭塞
侧支循环
WILLIS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Keywords
Sever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illis circle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者脑血流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闫丽敏
代鸣明
于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DSA评价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王正阳
孙忠良
王冬梅
李尧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