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发生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耀申 海涌 +5 位作者 刘玉增 周立金 苏庆军 杨晋才 臧磊 孟祥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患者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矫形手术治疗的196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极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Halo-pelvic... 目的:探讨术前牵引对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患者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矫形手术治疗的196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8例极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Halo-pelvic traction,HPT),男17例,女21例;年龄14~30岁(20.12±7.82)岁,纳入HPT组;158例一般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前采用枕颌带-下肢牵引带皮牵引(skin traction:ST),男61例,女97例;年龄10~30岁(15.55±10.38),纳入ST组。牵引后均一期行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和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牵引前、牵引后和手术后),计算术前牵引和手术对畸形矫正的贡献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发生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异常和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HPT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为142.48°±18.77°,头盆环牵引后改善至72.56°±13.26°,改善率为49.07%;手术矫形术后改善至55.76°±15.87°,改善率为60.87%;>Ⅳ级截骨5例,占13.16%;术中IONM出现异常10例,占26.32%;神经损伤3例,占7.90%。ST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为97.90°±19.25°,牵引后为76.51°±12.68°,改善率为21.85%;矫形术后改善至41.58±15.84°,改善率为57.53%;>Ⅳ级截骨10例,占6.33%;术中IONM出现异常21例,占13.29%;神经损伤9例,占5.70%。两组脊柱高等级截骨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IONM出现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畸形矫形术患者术前应用头盆环牵引或枕颌带-下肢牵引带皮牵引安全、有效,可减少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截骨矫形术中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畸形 牵引术 矫形手术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文刚 夏磊 +6 位作者 罗明 张华峰 李明君 杨宁宁 申明奎 许根中 刘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年龄12.9±3.1岁(10~19岁),随访时间13.8±1.9个月(12~18个月)。术后2周CT测量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皮质的程度,并将其分成0级(未突破椎弓根皮质)、1级(突破<2mm)、2级(突破2~4mm)、3级(突破>4mm),其中0级和1级认定为螺钉置入准确。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的主弯Cobb角、后凸角、冠状面平衡、脊柱矢状位轴,记录置钉相关并发症。结果:13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中在119枚椎弓根置钉导向器(238个椎弓根导向孔)的辅助下,成功置入232枚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成功率97.5%(232/238)。依据CT测量分级,0级、1级、2级和3级螺钉数依次为111枚、84枚、33枚和4枚,置钉准确率为84.1%(195/232)。术后2周,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110.6°±15.2°纠正至52.3°±16.2°(P<0.05);后凸角由术前的58.3°±20.6°纠正至35.7°±10.4°(P<0.05);冠状面平衡由术前的2.8±1.7cm纠正至1.7±0.5cm(P<0.05);脊柱矢状位轴由术前的3.1±1.8cm纠正至1.4±0.4cm(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严重的置钉相关并发症。结论: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可为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准确性较高的辅助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 重度脊柱畸形 椎弓根置钉 置钉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的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迎松 解京明 +6 位作者 赵智 张颖 李韬 毕尼 施志约 蒋文斌 彭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主要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3年12月来自单中心的10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均接受了一期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信息,围手术期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和围手术期非神经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18.9±8.1岁。主弯侧凸Cobb角术前为108.9°±25.5°,末次随访时为37.2°±16.8°;节段性后凸术前为89.8°±31.1°,末次随访时为30.4°±15.3°。手术平均切除1.31个椎节,固定涉及13.6±2.8个节段。至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矫正70.9%,矢状面平衡矫正53.4%。共24例患者(22.9%)发生了31例次非神经并发症事件:13例患者发生16例次呼吸系统并发症;7例患者发生9例次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恶性高热;1例单眼失明;3例创口感染;1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后1d死亡。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14/49),以及切除T6或者以上节段椎体的患者(4/10),显示了较多的非神经并发症的趋势。此外,非特发性畸形,超过150°的极度重度脊柱侧凸,术前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低于预计值40%,以及术中失血量超过5000ml是非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的患者,围手术期中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与患者肺功能状况不佳及术中失血量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