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小金 曾丽雯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后,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核心理念,应用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来控制围手术期各种创伤所致的应激。综合应用的方法包括术前告知快速康复各阶...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后,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核心理念,应用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来控制围手术期各种创伤所致的应激。综合应用的方法包括术前告知快速康复各阶段措施、可能出现状况及解决方法;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实行术中液体限入管理,体温管理;术后加强疼痛护理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FTS组患者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8.1±5.5h)较传统组(40.4±10.2h)短,FT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8.5±6.5h)均较传统组(85.6±5.7h)短(P<0.05);FTS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腹胀例数(3.5±0.7例)较传统组(7.5±0.5例)少(P<0.05);FTS组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5.5±1.4d)较传统组早(8.8±1.8d),第一次站立发生头昏例数(2例)较传统组(6例)少,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FTS组SDS、SAS评分术后第1天分别为(60.11±4.92;58.34±5.99分)、第3天(51.00±6.11;49.32±7.22分),与传统组SDS、SAS术后比较[第1天分别为(69.62±5.99;67.77±6.23分)、第3天(61.09±6.20;57.74±6.1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TS能最大限度控制手术相关的各种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心理生理的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等,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康复护理 重度脊柱侧凸 后路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2
作者 海涌 陈志明 +5 位作者 马华松 吴继功 陈晓明 邹德威 周雪峰 谭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其它类型脊柱侧凸18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71°,平均108°,其中32例合并后凸,后凸Cobb角60&... 目的:评价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0例,其它类型脊柱侧凸18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71°,平均108°,其中32例合并后凸,后凸Cobb角60°~108°,平均81.8°.冠状面C7垂线偏移骶中线21~62mm,平均29.7m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最大肺活量平均为正常值的52%.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根据患者的畸形部位、程度和特点选择包括一期或分期前路松解、半椎体切除、椎体截骨、后路松解、内固定、融合术等进行矫正.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矫正36°~102°,平均53°(49.1%),后凸矫正31°~68°,平均47°(58.4%),C7垂线偏移平均矫正21.2mm.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侧凸和后凸平均丢失分别为12°和8°,无假关节形成.最后随访时81%的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详细全面的术前检查和适当的手术方法选择是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的关键,术中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获得手术安全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凸 矫正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模式对重度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患者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金 曾丽雯 +1 位作者 柯彩霞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重度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重度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的患者采取抽签的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防止牵引针眼感染及Halo-...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重度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重度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的患者采取抽签的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防止牵引针眼感染及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的安全管理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还制订了自我护理方法与家属协助方法,在实行前对患者进行自理方法指导、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牵引处针眼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牵引效果与牵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牵引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牵引处皮肤瘙痒发生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引起牵引脱落现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前SDS、SA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牵引3周、6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SDS、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Orem自理模式能减少脊柱侧凸行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患者的应激情绪,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模式 重度脊柱侧凸 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浩 张学军 +4 位作者 祁新禹 范竟一 高荣轩 姚子明 陈亚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根据术前是否定制3D打印模型,分为3D打印组和非3D打印组。记录患儿年龄、手术...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根据术前是否定制3D打印模型,分为3D打印组和非3D打印组。记录患儿年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脊柱侧凸矫正率、脊髓损伤情况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打印组共19例,男8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6. 7个月;非3D打印组共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8. 5个月。3D打印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非3D打印组(t=2. 326,P <0. 05),3D打印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非3D打印组(t=6. 663,P <0. 05),两组患儿胸膜损伤、硬膜损伤、神经根、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及脊柱侧凸矫正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儿童重度脊柱侧凸的优势在于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手术时间缩短;但在矫正效果和并发症控制方面则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重度脊柱侧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sola内固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 刘洋 +4 位作者 倪春鸿 朱晓东 白玉树 赵新刚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Isola脊柱内同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8年6月至2003年1月应用Isola脊柱内同定系统治疗重度脊柱侧凸32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25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3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4例。冠状面... 目的:探讨Isola脊柱内同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8年6月至2003年1月应用Isola脊柱内同定系统治疗重度脊柱侧凸32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25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3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4例。冠状面主弯Cobb角92.1°±11.4°(75°~116°)。根据不同的侧凸类型、侧凸角度、柔韧性等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矫形、分期前后路联合矫形或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术中运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进行矫形,同时应用椎板下钛缆同定。比较术前、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畸形程度,并通过躯干侧移(LT)值分析躯干平衡的重建。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全组患者术后冠状面矫形效果明显,Cobb角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弯平均Cobb角矫正率为53.8%,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313°±3.80°矢状面上81.3%的患者恢复了胸椎生理性后凸(30°~50°),84.4%的患者恢复了腰前凸(40°~60°)。术后LT值矫正率为67.1%.与冠状面Cobb角的矫正率呈正相关。结论:应用Isola内固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尤其与椎板下钛缆矫形同定相结合.可获得冠状面上较高的矫正率.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达到躯干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重度脊柱侧凸 手术方法 Iso1a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脊柱侧凸矫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洋 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凸 矫治 围手术期处理 COBB角 内固定器械 器官系统 早期治疗 病理特点 手术难度 三维矫形 手术技术 旋转度 冠状面 发病率 青少年 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建华 马华松 +2 位作者 赵雅辉 巩向丽 赵汴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住的11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施行一、二期矫形手术,术前进行肺功能、体位、牵引、唤醒训练等护理干预,术后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加强康... 目的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住的11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施行一、二期矫形手术,术前进行肺功能、体位、牵引、唤醒训练等护理干预,术后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加强康复训练。结果经过2次手术,患者达到50%的矫形效果,消化、泌尿系统功能明显改善,肺活量明显增加,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术后3周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凸 矫形手术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凸的影像学评价
8
作者 费军 张朝利 +6 位作者 王宗烨 焦兴华 耿振林 郑冬 任晔 陈宁 赵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行X线平片、CT、MR I检查。结果:65例脊柱侧凸,X线平片显示主弯术前平均Cobb角102.3,°术后平均Cobb角48.4;°CT测量椎弓根平均深度47mm、椎弓... 目的:探讨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65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行X线平片、CT、MR I检查。结果:65例脊柱侧凸,X线平片显示主弯术前平均Cobb角102.3,°术后平均Cobb角48.4;°CT测量椎弓根平均深度47mm、椎弓根横径平均6.6m,椎管内纵行骨嵴10例。MR I检查发现脊髓异常26例。结论: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综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全面的影像资料,为术前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术后复查根据需要选择X线平片、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重度脊柱侧凸 X线摄影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lers-Danlos综合征伴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术麻醉一例
9
作者 顾伟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336,共3页
患者男,21岁,145 cm,34.5 kg,BMI 16.4 kg/m 2,因“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未曾就医,无家族史及手术史。患者背部呈严重侧后凸,MallampatiⅢ级,由于牵引头环限制,颈部活动度偏小(图1),全脊柱平扫CT+三维重建和MRI显示:胸腰椎严重... 患者男,21岁,145 cm,34.5 kg,BMI 16.4 kg/m 2,因“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未曾就医,无家族史及手术史。患者背部呈严重侧后凸,MallampatiⅢ级,由于牵引头环限制,颈部活动度偏小(图1),全脊柱平扫CT+三维重建和MRI显示:胸腰椎严重侧凸、后凸畸形,cobb角度约180°,呈反“C”形(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脊柱 牵引头 重度脊柱侧凸 三维重建 胸腰椎 手术史 后路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超 周宇 +4 位作者 付青松 于海洋 赵刚 崔西龙 尹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12,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 目的:探讨后路凹侧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1月~2009年10月,采用经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和对分节不全脊柱节段行双极楔形截骨治疗重度脊柱侧凸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14~22岁,平均17.6岁;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83°~139°,平均99.4°;侧凸柔韧性7.8%~20.1%,平均14.3%;冠状位偏移距离0.8~6.3cm,平均3.4cm。3例合并有胸椎后凸畸形,2例合并胸椎前凸畸形。收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及未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和冠状位偏移距离等临床数据并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4~11.2h,平均8.6h;术中出血量3100~4500ml,平均3750ml。凹侧肋椎关节松解4~6个,平均5.2个。1例因椎弓根钉侵入T5椎管致左下肢不全性瘫痪,后经拔除该钉,3个月后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术中发生血气胸,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2周后痊愈。术后随访24~48个月,平均32.6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2°~53°,平均34.9°,矫正率50.5%~87.2%,平均65.3%;冠状位偏移距离为0.4~2.6cm,平均1.0cm,矫正率12.5%~89.5%,平均65.9%。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钉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结论:后路凹侧肋椎关节松解联合双极楔形截骨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脊柱侧凸,能较好地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并保持截骨间隙的相对稳定,是治疗椎体分节不全型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脊柱 椎体分节不全 松解 双极楔形截骨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腹主动脉瘤1例报道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强 雷雪 +3 位作者 梁孟秋 陈涛 梁益建 郑传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极重度脊柱侧凸是指Cobb角大于110°~130°的脊柱畸形,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方式,直接影响着手术疗效及预后。我院收治1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136°),矫形术后并发腹主动脉瘤... 极重度脊柱侧凸是指Cobb角大于110°~130°的脊柱畸形,极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极重度脊柱侧凸的手术方式,直接影响着手术疗效及预后。我院收治1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136°),矫形术后并发腹主动脉瘤,国内外文献未见同类报道,现总结报道如下。患者女,28岁,因"发现脊柱侧后凸畸形23年,伴活动后心慌气促14年"入院。入院时,患者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COBB角 重度脊柱侧凸 腹主动脉瘤 脊柱矫形 呼吸困难 重度 疗效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骨盆矢状面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辉 郑召民 +6 位作者 李思贝 王华锋 王建儒 李翔 王华 李泽民 李秉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1-698,共8页
目的:探讨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79名正常志愿者(正常组)、83例轻中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60°)以及69例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80°),再根据主弯... 目的:探讨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79名正常志愿者(正常组)、83例轻中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60°)以及69例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80°),再根据主弯部位分为胸弯组及胸腰弯/腰弯组,测量各组冠状面参数包括主弯Cobb角、冠状面偏移(CB)以及顶椎偏移(AVT),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偏移(SVA)、胸椎后凸角(TK)、胸腰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骨盆厚度(PTH)、骶骨股骨距离(SFD)、骶骨骨盆角(PRS1)、PI与LL差值(PI-LL)、PT与PI比值(PT/PI)以及C7铅垂线与骶骨中心距离(HA-C7PL)。比较各组间冠状面及矢状面参数的特点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疾病组同一参数间的对比研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q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LL、TLK、TK及PRS1显著增大,PI、PT、PTH、SFD及PI-LL显著减小,重度胸腰弯/腰弯组的SVA显著增大而SS显著减小,但SVA在平衡范围内。正常组与轻中度胸弯组,冠状面及矢状面参数间无相关性。在轻中度胸腰弯/腰弯组、重度胸弯组及重度胸腰弯/腰弯组,Cobb角与TK、TLK具有相关性。在所有组中,LL与TK、LL与TLK、PI与PT及PI与SS均具有相关性。在正常组、重度胸弯组及重度胸腰弯/腰弯组中,TK与TLK具有相关性。轻中度胸腰弯/腰弯组CB与PT具有相关性;重度胸弯组中,CB与TLK、SS具有相关性;重度胸腰弯/腰弯组,冠状面Cobb角与LL及CB与PT、SS具有相关性。在重度胸腰弯/腰弯组中,LL与SVA具有相关性。在重度脊柱侧凸组中,TK与SVA具有相关性。结论:重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矢状面排列具有自身特点,表现为TK、TLK、LL的显著增大与PI、PT的显著减小;冠状面参数中冠状面主弯Cobb角与TK、TLK及CB与SS均具有相关性,矢状面参数中TK、TLK与LL三者之间及TK与SVA之间均具有相关性;骨盆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狭长水平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 重度脊柱侧凸 矢状面平衡 骨盆参数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超 付青松 +2 位作者 周宇 于海洋 赵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2月,采用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短缩脊柱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 目的:评价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2月,采用经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短缩脊柱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5岁、17岁和17岁,术前冠状位侧凸Cobb角81°、123°、141°,侧凸柔切性23.5%、18.7%、0.7%冠状f矗偏移距离6.9cm、1.6cm、1.8cm-2例合并矢状位畸形,骨凸Cobb角52°、46°椎体分节不全2例,半椎体畸形1例;2例合并脊髓纵裂。3例均有下肢无力、步态异常及膀胱功能障碍.2例有腰痛,1例双足疼痛。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1h,术中出血量3200~4200ml,平均3733ml。术后侧凸Cobb角分别为7°、27°、37°.矫正率91.4%、78%、73.7%;冠状位偏移距离0.2cm、0.8cm、0.3cm.矫正率97.1%、50%、83.3%2例骨凸Cobb角22°、25°,矫止率57.7%、45.7%分别随访19、15、13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分别为10°、28°、39°,矫正率为88.7%、77.2%、72.3%;冠状化偏移距离0.3cm、0.9cm、0.4cm,矫正率为95.6%、43.7%、77.7%.2例后凸Cobb角24°、26°所有患者植骨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所有患者脊髓拴系症状逐渐改善,禾次随访时2例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后路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不仅能较好矫正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并可同时减轻脊髓拴系张力,缓解拴系综合征,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先天性脊柱 脊髓拴系综合征 椎体截骨术 脊柱短缩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截骨或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亚民 金大地 +4 位作者 王岩 王以朋 吕国华 海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 脊柱侧后凸畸形手术矫治的方法有很多,如经脊柱三柱的全脊椎截骨、后路经关节突-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技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蛋壳技术)、经椎弓根半椎体全切及全脊椎切除术等,这些技术既可用于单纯的后凸畸形,也可用于侧后凸畸形。目前已成为国内矫治顶椎位于中胸段、胸腰段和上腰段严重侧后凸畸形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术式的定义较混乱,手术不够规范,适应证不明确,疗效评估不统一,特别是对并发症的报道更少。本期邀请了对矫治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有经验的专家就全脊椎截骨或全脊椎切除术的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预防及截骨术后残留后凸畸形的处理策略等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截骨术 矫正手术 脊柱畸形 相关问题探讨 注意事 适应证 切除术 重度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脊柱侧凸矫形围手术期肺功能监测和肺功能损害预防
15
作者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73,共1页
脊柱侧凸患者在畸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合并呼吸功能的损害。众多研究表明,脊柱侧凸尤其是胸椎的畸形越严重,出现肺功能损害的几率越大,损害的程度也越大。重度脊柱侧凸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并非罕见。理论上,手术矫形可以改... 脊柱侧凸患者在畸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合并呼吸功能的损害。众多研究表明,脊柱侧凸尤其是胸椎的畸形越严重,出现肺功能损害的几率越大,损害的程度也越大。重度脊柱侧凸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并非罕见。理论上,手术矫形可以改善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但在以往的文献报道和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 肺功能损害 肺功能监测 围手术期 呼吸功能衰竭 预防 重度脊柱侧凸 手术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