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1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泉 陆海英 +4 位作者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_(1)%pred、FEV_(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锻炼 呼吸功能试验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奥达特罗与噻托溴铵治疗中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顾雅婕 张卓琳 +4 位作者 瞿庄茵 杜林哲 娄晟 李歆 朱君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0-1486,共7页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治疗中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经济性,为临床选择更具有经济性的吸入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四状态Markov模型,循环周期为3个月,健康产出指标为生命年(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模型模拟时...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治疗中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经济性,为临床选择更具有经济性的吸入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四状态Markov模型,循环周期为3个月,健康产出指标为生命年(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模型模拟时间为终身。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计算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停药率利用GetData Graph Digitizer软件从停药曲线中获取。通过队列模拟结果计算增量成本效用比来判断经济性。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参数与模型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对基础分析结果的影响,以此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与噻托溴铵相比,使用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治疗,平均每例患者增加了0.0846 LY,同时增加了3201.50元成本和0.0296 QALY,增量成本效用比为每QALY108140.11元,低于2021年中国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意愿支付(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参数是2种药品的价格;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倍人均GDP的WTP阈值下,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更有经济性的概率是93.8%。结论对于中至极重度COPD患者,与噻托溴铵相比,噻托溴铵/奥达特罗更具有经济性,且该结果在敏感性分析中十分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奥达特罗 慢性阻塞性疾病 MARKOV模型 成本-效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花荣 张家春 胡金秀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03,共5页
目的分析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医院(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肌酐、免疫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医院(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七味都气丸加味+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治疗)与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蛋白-1(sTREM-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炎性因子,以及CD_(4)^(+)、CD_(8)^(+)、CD_(4)^(+)/CD_(8)^(+)、PaO_(2)、PaCO_(2)、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pred、血肌酐、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41/5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显著低于对照组(22.64%,12/53)(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sTREM-1、IL-6及IL-10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4)^(+)和CD_(4)^(+)/CD_(8)^(+)水平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PaCO_(2)、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pred和MVV高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都气丸加味辅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更佳,快速缓解患者体征与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血肌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都气丸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疾病 T淋巴细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劲松 胡杰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共1页
目的探讨长期地联合吸入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通过与其他常用治疗方法对比,以评估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地联合吸入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通过与其他常用治疗方法对比,以评估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从而探索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更为合理的长期治疗方案。方法将67例确诊为稳定期中重度COPD的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茶碱类制剂氨茶碱或多索茶碱,并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tid)或特布他林气雾剂(500μg,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商品名:信必可都保,160μg/4.5μg,bid),疗程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个月、12个月时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3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完成治疗和随访,34例治疗组患者中31例完成。①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PEF(呼气峰流速)、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指标的平均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12个月疗程结束时,上述指标升高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表明,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和PEF的下降均较对照组延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之间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12个月后各能区和总分分值均小于同期对照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GRQ评分各能区和总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12个月时分值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呼吸症状和总分指标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能区和总分在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进一步改善(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联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够延缓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恶化,改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并不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是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长期治疗方案中安全的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联合吸入治疗 福莫特罗 布地奈德 治疗效果 稳定期 PULMONARY COPD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汤彦 王虹 +7 位作者 钟淑卿 刘春丽 秦茵茵 刘杰 李靖 王欣妮 吴华 李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对98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18μg,每日1次)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依从性、基础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与副作用等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依从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调查表对98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18μg,每日1次)治疗重度COPD患者的依从性、基础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与副作用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45%的患者评价噻托溴铵(思力华誖)治疗效果好,81.64%的患者依从性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疗效。27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发生率为27.55%,其中口干25例(25.50%)为最常见不良反应;排尿困难2例(2.04%)。18例患者依从性差,发生率为18.37%,其中11例(11/18)因药物价格贵而未能持续治疗;7例(7/18)自我感觉疗效差而停药。本组病例还显示噻托溴铵能显著减少气流受限、有助于难治性气胸闭合、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思力华誖)对重度COPD患者显示良好的疗效和依从性,其疗效与年龄和依从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噻托溴铵 依从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性低氧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刚 李朋 +6 位作者 李文扬 尹燕 王晓慧 韩丹 康大海 王秋月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2948-2950,2953,共4页
目的了解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运动性低氧(EID)的发生情况,评价EID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 目的了解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运动性低氧(EID)的发生情况,评价EID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及BODE评分。根据6MWT中有无EID分为伴EID组和无EID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BODE指数等指标,评估发生EID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肺功能Ⅱ级及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52例,平均年龄为(63±8)岁。EID的发生率为40.1%(21/52),其中肺功能Ⅱ级患者的EID发生率为18.2%(4/22);肺功能Ⅲ级患者的EID发生率为54.5%(12/22);肺功能Ⅳ级患者的EID发生率为62.5%(5/8);肺功能Ⅳ级患者EID发生率最高,与其他肺功能等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EID的COPD患者与不伴EID的COPD患者相比较,二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得分、基线血氧饱和度(SPO2)、SGRQ总分、SGRQ呼吸症状评分、SGRQ疾病影响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6分钟步行距离(6MWD)、6MWT中SPO2最低值、BODE指数和SGRQ活动受限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EV1%pre(r=-0.329)、6MWD(r=-0.655)、SGRQ活动受限评分(r=0.328)、SPO2最低值(r=-0.445)、BODE指数(r=0.290)与EID发生具有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6MWD<350 m为EID的危险因素〔OR=18.77,95%CI(2.13,165.45),P=0.008〕。结论 EID的发生率随肺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伴有EID的COPD患者的6MWD、BODE指数、SGRQ活动受限评分更差。6MWD<350 m可作为EID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低氧血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袁文胜 孙洁民 +1 位作者 张念 王东安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中重度COPD合并CH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扩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中重度COPD合并CH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扩管、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经超声心动图及肺功能仪检测心肺功能,心率(HR)、左心射血分数(EF)、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肺活量(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并查血清B型脑钠肽(BNP)水平,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Li HFe)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为(66±12)%,对照组为(67±13)%;治疗组治疗后VC占预计值为(81±14)%,对照组为(82±13)%;治疗组治疗后PEF为(461±87)mL·s^(-1),对照组为(455±79)m L·s^(-1),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R分别为(68.6±12.0)和(75.5±13.6)次·min^(-1);EF分别为(54.5±8.8)%和(48.8±13.2)%;LVED分别为(56.0±7.4)和(62.0±4.8)mm;TRPG分别为(31.7±12.6)和(34.4±14.5)mm Hg;BNP分别为(2015.0±127.0)和(240.5±115.0)ng·L-1;SFPCS分别为(38.3±7.2)和(35.6±4.5);SFMCS分别为(49.5±5.2)和(45.8±4.5);MLHFQ分别为(40.6±7.4)和(44.6±8.9);两组心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辅助治疗COPD合并CHF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疾病 阻塞性 慢性 心力衰竭 慢性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策略比较 被引量:24
8
作者 任蕾 李庆云 +3 位作者 杜井波 周均铭 翁秋霖 陈小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I)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20周的肺康复干预,COPD中度、重度患者策略2疗效最好,干预前后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ODE指数、MMRC、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疗效最好,干预前后MMR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ODE指数、6MWD、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患者策略2组的BODE指数和6MWD改善效果最好(均P<0.000 1);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MMRC改善效果最好(P<0.01)。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重度COPD患者在肺康复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1);其余不同干预组和不同严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严重度COPD患者可采取不同的肺康复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康复 BODE指数 6MIN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急性加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姑息照护需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小英 崔妙玲 +1 位作者 黄文婷 陆汪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 :调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姑息照护需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COPD姑息照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量表),修订版的Borg量表,KPS卡氏功能状态量表,HA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08例重度COPD患者... 目的 :调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姑息照护需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COPD姑息照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量表),修订版的Borg量表,KPS卡氏功能状态量表,HA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08例重度COP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中COPD患者POS量表得分为(14.102±5.403)分;姑息照护需求与呼吸困难评分、功能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各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且焦虑抑郁、肺功能分级、合并症个数是COPD姑息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COPD患者症状负担重,亟须进行姑息照护,应及早对其采取姑息照护措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慢性 姑息照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诱导痰技术在中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立平 康闪闪 +4 位作者 何晟 林敏 朱恬华 梁伟强 李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51-275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诱导痰技术在中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安全性。方法:收集住院的90例中重度、极重度AECOPD患者,其中合并Ⅰ、Ⅱ型呼吸衰竭27例,合并冠心病18例,合并心动过速38例,给予改良诱导痰,诱导过程中给... 目的:探讨改良诱导痰技术在中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安全性。方法:收集住院的90例中重度、极重度AECOPD患者,其中合并Ⅰ、Ⅱ型呼吸衰竭27例,合并冠心病18例,合并心动过速38例,给予改良诱导痰,诱导过程中给予心电监护并每间隔5 min行床边肺功能检查,记录FEV1、HR、SpO2。结果:90例患者共进行了224次诱导痰,其中222次安全完成诱导痰过程,取得合格痰标本216次,诱导痰成功率为96.43%;诱导痰过程中HR上升、SpO2下降主要发生在诱导痰开始的5 min,FEV1在整个诱导过程无变化。结论:Ⅰ、Ⅱ型呼吸衰竭的中重度、极重度AECOPD患者在密切监测下通过改良的诱导痰技术进行诱导痰是比较安全的,但患者若同时合并有冠心病及快速型心率失常,进行诱导痰的风险将稍有增加,特别是在诱导痰开始的5 min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诱导痰 急性加重期 安全性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林武强 黄泽宽 吴卫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2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对照组吸入异丙托溴铵,疗程...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42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对照组吸入异丙托溴铵,疗程4周,比较两者在改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改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无创正压通气 噻托溴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旭斌 谢灿茂 严英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时流速容积曲线和深吸气量(IC)。【结果】COPD组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高峰时,IC(L)较静息状态下降(1.55±0.46 vs 2.17±0.50,P<0.001);运动高峰时ΔIC与摄氧量呈负相关(r=-0.422,P<0.05);运动高峰时IC与静息状态时IC呈负相关(r=-0.743,P<0.001),与运动高峰时潮气量(VT)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中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动态过度充气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达特罗治疗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展鸿 高怡 关伟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后仍然感觉呼吸困难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 目的:观察并分析茚达特罗在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处于稳定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后仍然感觉呼吸困难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以茚达特罗替代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患者用药前和用药90 d后的肺功能指标、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患者用药90 d后用力肺活量(FVC)平均增加0.15 L,深吸气量(IC)平均增加0.51 L,均有较大的改善;FEV1与FEV1/FVC%变化不大;全部患者CAT评分比用药前平均下降8.7分,客观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缓解和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降低,而且无合并症加重。结论:茚达特罗可以改善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疾病 茚达特罗 通气功能障碍 深吸气量 CA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激素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妙官 邓雪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90-259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31例患者,其中9...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31例患者,其中9例因依从性问题退出,按随机数字表法,纳入67例使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观察组),55例使用口服激素(对照组)。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及糖代谢指标,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同,观察组(97.0%)比对照组(87.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长更短[(11.2±2.0)vs.(14.1±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时,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IL⁃1β:(58.32±6.53)vs.(41.34±4.97)pg/mL;IL⁃18:(412.47±44.48)vs.(321.43±34.69)pg/mL;PCT:(0.067±0.006)vs.(0.042±0.012)ng/mL;hs⁃CRP:(10.86±0.77)vs.(7.32±0.8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19和<0.001);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改善[FEV1:(1.88±0.67)vs.(2.74±0.51)L;FEV1/FVC(%):(63.95±6.10)vs.(80.34±8.74);PEF(L/S)(2.08±0.37)vs.(2.67±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个月时,两组糖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s.对照组:[空腹血糖:(7.89±1.19)vs(.7.97±0.95)mmol/L,P=0.249;餐后2 h血糖:(10.28±1.33)vs.(10.22±1.21)mmol/L,P=0.438;HbA1c(%):(7.13±0.88)vs.(7.02±0.82),P=0.076],但住院期间胰岛素用量观察组(84.42±3.22)U较对照组(50.61±2.84)U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口服激素,静脉注射激素对合并T2DM的重度AECOPD患者更为有效,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血氧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同步应用胰岛素的情况下能避免血糖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疾病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其政 亓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3-855,共3页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肺康复效果,持续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提高肺康复效果,持续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康复 慢性阻塞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建军 吕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122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检测无脂肪组织重指数(FFMI)、6min步行试验(6MWT)及COPD评估测试(CAT)。重度COPD患者... 目的:探讨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122例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检测无脂肪组织重指数(FFMI)、6min步行试验(6MWT)及COPD评估测试(CAT)。重度COPD患者根据FFMI<15kg/m2,分肌肉萎缩组和无肌肉萎缩组,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结果:重度COPD患者FFM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男t=-3.605,P<0.05;女t=-5.622,P<0.05);重度COPD患者6MWT低于对照组(男t=-4.720,P<0.05;女t=-2.623,P<0.05);重度COPD患者FFMI值与6MWT呈正相关(男r=0.45,P<0.05;女r=0.37,P<0.05)。肌肉萎缩组6MWT低于无肌肉萎缩组和对照组(男F=55.03,P<0.05;女F=9.89,P<0.05)。肌肉萎缩组CAT评分显著高于无肌肉萎缩组(男t=2.51,P<0.05;女t=3.42,P<0.05)。重度COPD患者FFMI值与CAT分值呈负相关(男r=-0.41,P<0.05;女r=-0.39,P<0.05)。结论:重度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肌肉萎缩,肌肉营养状况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重度COPD患者合并肌肉萎缩将进一步降低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慢性阻塞性疾病 COPD评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劲松 胡杰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3-594,F0003,共3页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投药 吸入 支气管扩张药/*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作用 乙醇胺类/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运用 被引量:58
18
作者 范子英 周春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 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者32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的患者34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稳定期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即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联合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在入院及出院时采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在出院时,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的舒适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MMRC评分及CAT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及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康复介入的时机可以从稳定期扩展到急性加重期,针对该类患者在无更好的肺康复护理方案的情况下,体外膈肌起搏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治疗和呼吸肌康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慢性阻塞性疾病 重度及极重度 体外膈肌起搏 呼吸困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辅助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茅怡铭 魏长江 +3 位作者 吴长江 秦元 陆佳昊 陆文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7-1003,共7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VATS肺减容术(VATS组)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开胸组)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1月。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779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2篇,共9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大于常规切口组,行单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管留置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单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减少。在术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方面,VATS组的术后6min步行距离大于开胸组,2组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VATS肺减容术是更好的选择。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该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容术 慢性阻塞性疾病 胸腔镜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涵硕 王卓 +2 位作者 柴双 展敬伦 刘晓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2-1400,共9页
目的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评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Direct、Medline、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 目的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评价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Direct、Medline、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等中外数据库及INAHTA、HTAi等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网站,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4月,仅纳入氟替美维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卫生技术评估、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所需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含卫生技术评估报告4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药物经济学研究各7篇。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氟替美维对比其他治疗组可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减缓肺功能下降速率并提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安全性研究显示,氟替美维在降低死亡率的同时较其他治疗组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或心血管等特殊不良事件,但与乌美溴铵/维兰特罗相比肺炎风险增加[RR=1.78,95%CI=(1.13,2.82)]。经济学研究显示,在中国及欧美国家,氟替美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成本效果优势,较其他治疗组增加生存年数(0.145~0.764 LYs)和质量调整生命年(0.118~0.492 QALYs)。结论氟替美维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替美维 慢性阻塞性疾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