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时流速容积曲线和深吸气量(IC)。【结果】COPD组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高峰时,IC(L)较静息状态下降(1.55±0.46 vs 2.17±0.50,P<0.001);运动高峰时ΔIC与摄氧量呈负相关(r=-0.422,P<0.05);运动高峰时IC与静息状态时IC呈负相关(r=-0.743,P<0.001),与运动高峰时潮气量(VT)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中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者32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的患者34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稳定期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即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联合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在入院及出院时采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在出院时,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的舒适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MMRC评分及CAT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及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康复介入的时机可以从稳定期扩展到急性加重期,针对该类患者在无更好的肺康复护理方案的情况下,体外膈肌起搏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治疗和呼吸肌康复方式。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VATS肺减容术(VATS组)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开胸组)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1月。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779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2篇,共9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大于常规切口组,行单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管留置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单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减少。在术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方面,VATS组的术后6min步行距离大于开胸组,2组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VATS肺减容术是更好的选择。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该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态肺过度充气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和12例健康人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量和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踏车心肺运动测试。在静息状态和运动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时流速容积曲线和深吸气量(IC)。【结果】COPD组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高峰时,IC(L)较静息状态下降(1.55±0.46 vs 2.17±0.50,P<0.001);运动高峰时ΔIC与摄氧量呈负相关(r=-0.422,P<0.05);运动高峰时IC与静息状态时IC呈负相关(r=-0.743,P<0.001),与运动高峰时潮气量(VT)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动态肺过度充气可能是COPD患者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运动中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摘目的探讨重度及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的有效方法,以加速急危重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2015年2-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因COPD急性加重住院治疗的重度及极重度患者32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的患者34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稳定期联合体外膈肌起搏,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即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都联合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在入院及出院时采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在出院时,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的舒适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MMRC评分及CAT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及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康复介入的时机可以从稳定期扩展到急性加重期,针对该类患者在无更好的肺康复护理方案的情况下,体外膈肌起搏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辅助治疗和呼吸肌康复方式。
文摘目的·应用meta分析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减容术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VATS肺减容术(VATS组)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开胸组)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1月。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相关文献779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12篇,共9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大于常规切口组,行单侧肺减容术的手术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胸管留置时间方面,VATS组中行双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与开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单侧肺减容术的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减少。在术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方面,VATS组的术后6min步行距离大于开胸组,2组在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切口肺减容术,VATS肺减容术是更好的选择。因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该结论仍有待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