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代然然 韩晓丽 张德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5,共7页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土花粉样品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的表土花粉组合差异较明显,除竹林群落外,表土花粉组合基本能反映植被群落的构成且亚热带特征比较明显...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土花粉样品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下的表土花粉组合差异较明显,除竹林群落外,表土花粉组合基本能反映植被群落的构成且亚热带特征比较明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科如壳斗科、大戟科、杜英科等均有出现.另外,研究区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主要表土花粉代表性表现为:松属、桦属、桤木属花粉具有超代表性,杜鹃花科、禾本科、山茶科和山矾科具低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组合 聚类分析 花粉代表性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2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类调查和区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振天 卢明娟 +3 位作者 李廷景 傅樵 付文博 陈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蝴蝶是重要的生态和观赏昆虫,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种类鲜见系统调查和研究。基于2012—2019年的野外系统调查及重庆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蝴蝶标本,研究共获得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标本569只,通过形态学鉴定,它... 蝴蝶是重要的生态和观赏昆虫,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种类鲜见系统调查和研究。基于2012—2019年的野外系统调查及重庆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蝴蝶标本,研究共获得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标本569只,通过形态学鉴定,它们隶属于5科79属128种,其中重庆市新记录属2属和新记录种8种,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属5属和新记录种32种。这5科中,蛱蝶科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31属49种245只,其余依次为灰蝶科(20属27种118只)、弄蝶科(17属26种44只)、凤蝶科(5属16种65只)和粉蝶科(6属10种97只)。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显示,弄蝶科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达3.920,其余依次为蛱蝶科(3.130)、灰蝶科(2.486)、凤蝶科(1.985)和粉蝶科(1.015)。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蝴蝶的区系成分以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占63.98%),其次是东洋区种类(占34.12%),世界广布种最少(仅占1.90%)。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以跨西南—华南—华中的三区型分布为主(占27.01%),其次是跨西南—华中—华南—华北的四区型(占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缙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类调查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4
作者 李宏群 刘晓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0-172,共3页
为摸清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资源状况,于2007-2009年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6科47种,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25种。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分,该区所有两栖爬行动物绝... 为摸清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资源状况,于2007-2009年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6科47种,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25种。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分,该区所有两栖爬行动物绝大多数是东洋界种,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以及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AHP生态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孙凡 袁红叶 +2 位作者 李天云 黄舸 罗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9-572,共4页
为保护我国典型的大巴山南坡植被格局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极危物种——崖柏(T.sutchuenensis Franch)及其生境,保护相对纬度、海拔最低的大面积的亚高山草甸,保护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植物群落类型,保护亚热带-暖温带过渡性生... 为保护我国典型的大巴山南坡植被格局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极危物种——崖柏(T.sutchuenensis Franch)及其生境,保护相对纬度、海拔最低的大面积的亚高山草甸,保护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植物群落类型,保护亚热带-暖温带过渡性生境和生物区系,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等,2002年重庆雪宝山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自然保护区。以该保护区的多样性、代表性、珍稀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稳定性、人类干扰7项要素为主要内容。对重庆雪宝山进行AHP生态评价,研究结果说明雪宝山生态质量较好,保护的优先程度较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雪宝 自然保护区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憩活动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德秀 秦远好 谢德体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4-721,共8页
土壤作为保护区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是游憩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对重庆缙云山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结果表明:游憩活动与土壤的硬度、枯枝... 土壤作为保护区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是游憩活动冲击的主要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游憩活动对重庆缙云山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规律。结果表明:游憩活动与土壤的硬度、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pH值、全氮和碱解氮等因子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且影响距离均达到了3 m,但不同游道受到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差异。游憩活动与土壤的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活动 环境影响 土壤 缙云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宋吉红 张洪江 姜广翔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26-33,共8页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农地。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有效水分涵蓄量要明显大于其他的森林类型,其蓄水量是竹林的1.4倍,是农地的2.14倍。4种森林类型林地及农地土壤的水分下渗性能,其层间稳渗率以腐殖质层>淀积层>母岩层;在土壤层,以竹林和农地的水分初渗为高。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水分渗透性能极强,其初渗值达到了10.169 mm/min。从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来看,灌木林涵养水源和理水调洪的功能要远大于其他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要优于常绿阔叶林,而竹林最差。然而,对于遭遇短历时较高强度的降雨而言,竹林的理水调洪作用可能略好于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土壤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见菊科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德怀 韩晓丽 +2 位作者 孙爱芝 代然然 郭洪亮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51,共8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7种常见菊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辐射对称,大多为近球形—长球形,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分析,17种菊科植物花粉类型可分为4大类:①花粉...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17种常见菊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粒均为辐射对称,大多为近球形—长球形,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分析,17种菊科植物花粉类型可分为4大类:①花粉形态以粗大网状纹饰为主要特征,以黄鹌菜、苦荬菜、雷山假福王草、假福王草植物为代表;②花粉形态以刺尖、刺密、刺长为主要特征,以向日葵族的白花鬼针草、牛膝菊、豨莶、狼杷草最为明显;③花粉形态以刺基部大、刺较钝为主要特征,以蒲儿根、千里光、东风草和马兰为代表;④花粉形态以刺稀疏、较短、刺上下均匀为特征,以南川斑鸠菊、鳢肠、野茼蒿、鼠麯草为代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能有这样较好的对应关系,花粉形态相似的植物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族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菊科 缙云自然保护区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多样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光林 邓洪平 张家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对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大型真菌163种,隶属43科98属。其中,食用菌69种,药用菌53种,毒菌31种,外生菌根菌37种和木材腐朽菌33种。保护区的大型...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对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大型真菌163种,隶属43科98属。其中,食用菌69种,药用菌53种,毒菌31种,外生菌根菌37种和木材腐朽菌33种。保护区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竹林型和荒地型5种群落类型。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食用、药用和营林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物资源 生态分布 经济价值 缙云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家辉 邓先保 +3 位作者 邓洪平 杨蕊 叶大进 周光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7,共5页
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1科109属183种,其中子囊菌8科11属16种、担子菌43科98属167种;优势科属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为鹅膏菌科、伞菌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等11科,含4种... 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1科109属183种,其中子囊菌8科11属16种、担子菌43科98属167种;优势科属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为鹅膏菌科、伞菌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等11科,含4种以上的属为鹅膏菌属等6属;从属的组成上来看,缙云山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主要是以世界分布属为主(77.0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14.68%)和北温带分布属(8.26%),符合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地区的特点,并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资源调查
11
作者 李宏群 韩宗先 +1 位作者 吴少斌 曹长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35,共4页
为了摸清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动物资源现状,于2009-2010年在重庆市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兽类动物7目20科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Ⅱ级9种,Ⅲ级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分约》(CIT... 为了摸清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动物资源现状,于2009-2010年在重庆市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兽类动物7目20科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Ⅱ级9种,Ⅲ级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分约》(CITES)的共有8种;重庆市重点保护动物7种。根据动物地理区系划分,区内东洋界29种,占50.88%;古北界13种,占22.81%;15种为广布种,占26.32%。说明,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东洋界占绝对优势,同时,也存在古北界种类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木自然保护区 兽类动物 资源调查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缙云山萤火虫多样性及栖息地调查
12
作者 代川虎 崔凯晞 +3 位作者 谷娜 闫振天 余佳豪 陈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2,共13页
萤火虫是指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的统称,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昆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明确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昆虫的种类、分布... 萤火虫是指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的统称,是重要的资源昆虫,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昆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明确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Lampyridae和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昆虫的种类、分布及栖息地特性,于2020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分别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延展区内展开了系统调查。此次调查覆盖了从高海拔至低海拔的不同区域,采用目视观察和扫网采集相结合的方法,成功采集并制作标本,随后对其开展形态分类鉴定、种群密度测定和地理区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萤科2亚科7属12种,其中萤亚科有2属5种,包含扁萤属一未知种;熠萤亚科有5属7种;种群密度分析显示重庆市大学城高速公路旁与大学城杨家沟水库种群密度变化显著;由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析可知,该保护区萤火虫有5种分布型,以西南—华南—华中分布型为主,占54.5%;由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可知,该保护区以东洋界为主,占63.64%。该研究揭示了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萤科和雌光萤科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该区域萤火虫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探明我国萤火虫区系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科 雌光萤科 缙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太强 邓洪平 +3 位作者 刘玉芳 郑一凡 崔芯蕊 王云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缙云山)由于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同时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导致其植物繁茂,物种丰富。为探究缙云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采用典型调查法开展野外调查,采用形态学解剖方法鉴别物种。经数据统计后...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缙云山)由于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同时具有独特的地貌和水文特征,导致其植物繁茂,物种丰富。为探究缙云山的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采用典型调查法开展野外调查,采用形态学解剖方法鉴别物种。经数据统计后得知:1)缙云山植物物种丰富,现有植物2408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及引种),包括藻类植物8门28科60属206种,大型真菌19目51科109属183种,苔藓植物55科112属244种,维管束植物204科890属1774种;2)缙云山植物地理分布类型以热带分布为主,并有向温带分布过渡的趋势;3)缙云山植物中包含大量的稀有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5种(包括引种),中国特有属24属。以上数据说明了缙云山植物具有丰富的物 种多样性,为开展缙云山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自然保护区 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植物
14
作者 陈锋 熊驰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完善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新发现10个新记录种——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为完善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新发现10个新记录种——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石筋草(Pilea plataniflora)、蔓赤车(Pellionia scabra)、华南楼梯草(Elatostema balansae)、长刺酸模(Rumex trisetifer)、羊蹄(Rumex japonicus)、英德黄芩(Scutellaria yingtakensis)、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一年生风铃草(Campanula dimorphantha)和四川山姜(Alpinia sichuan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维管植物 自然保护区 缙云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凡 杜洋文 +2 位作者 李霞 刘伯云 杨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1-107,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33种野生国家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崖柏外,属一级保护的有银杏、珙桐和光叶珙桐共3种,占研究物种总数的9.09%;属二级保...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重庆雪宝山自然保护区33种野生国家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崖柏外,属一级保护的有银杏、珙桐和光叶珙桐共3种,占研究物种总数的9.09%;属二级保护的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秦岭冷杉、大果青杄、黄杉、蓖子三尖杉、巴山榧树、连香树、鹅掌楸、峨眉含笑、润楠、楠木、花榈木、川黄檗、红椿和毛红椿共l6种,占48.48%;属三级保护的有榉树、金荞麦、厚朴、凹叶厚朴、山豆根、红豆树、喜树和拟高粱共9种,占27.27%;属四级保护的有香樟、油樟和野大豆共3种,占9.09%.并提出了加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保护植物 雪宝 自然保护区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被引量:90
16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3 位作者 张洪江 夏一平 肖江伟 吴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缙云山4种典型植被类型(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的林下枯落物的调查分析和进行枯落物持水过程研究,得到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其最大吸水率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楠竹林。在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的前2h内,其吸水速率最快的为灌木林1.949mm/h,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都为1.031mm/h,最小的为楠竹林为0.809mm/h。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下枯落物持水能力为灌木林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楠竹林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缙云 植被枯落物 水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水源涵养林地土壤水文效应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敏 王玉杰 +3 位作者 赵洋毅 吴得荣 刘楠 雷声坤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44,共4页
土壤层是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的第三活动层,对林分的水文效应起重要作用。以重庆缙云山不同配置模式水源涵养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中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广东山胡椒混交林、四川大头茶×四川山矾混交林、毛竹×四... 土壤层是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的第三活动层,对林分的水文效应起重要作用。以重庆缙云山不同配置模式水源涵养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中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广东山胡椒混交林、四川大头茶×四川山矾混交林、毛竹×四川山矾×马尾松混交林、广东山胡椒×杉木混交林、马尾松×柳杉混交林对土壤水文生态效应的影响,以缙云山广泛分布的毛竹纯林作为参照。结果表明: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加的趋势,而孔隙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各林分中以广东山胡椒×杉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最大持水量最大、渗透性能最好,马尾松×柳杉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水文效应 缙云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杨 饶良懿 +1 位作者 王玉杰 孙一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3-1125,共3页
通过对重庆市缙云山3种水源涵养林林下枯落物储量调查分析及持水特性试验,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标准地2>标准地1>标准地3,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标准地1>... 通过对重庆市缙云山3种水源涵养林林下枯落物储量调查分析及持水特性试验,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枯落物储量为标准地2>标准地1>标准地3,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标准地1>标准地2>标准地3,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标准地3>标准地1>标准地2;针阔混交林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大于针叶混交林林下枯落物持水量,进一步说明了林分结构越复杂,其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水文特性 重庆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中华大蟾蜍食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 魏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10-3312,共3页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重庆缙云山采集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标本共102号,研究中华大蟾蜍的食性并观察其生活环境。结果表明,缙云山中华大蟾蜍食物重/体重与体长、体重呈指数关系,缙云山中华大蟾蜍体长(x,cm)与食物重/...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重庆缙云山采集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标本共102号,研究中华大蟾蜍的食性并观察其生活环境。结果表明,缙云山中华大蟾蜍食物重/体重与体长、体重呈指数关系,缙云山中华大蟾蜍体长(x,cm)与食物重/体重(F,g/g)的相关方程为F=0.063 3e-0.104 7x;体重(w,g)与食物重/体重(F,g/g)的相关方程为F=0.034 7e-0.004 7w,试验数据与方程拟合良好。中华大蟾蜍主要捕食膜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有益系数为83.19%,有益程度高,应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食性 有益系数 重庆缙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天南星科植物调查及园林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瑜 徐茜茜 《现代园艺》 2017年第7期13-15,共3页
对重庆缙云山天南星科植物资源的现状调查,从其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讨论天南星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得出天南星科植物叶形丰富、花形奇特,具有很强的园林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重庆缙云 天南星科 资源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